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之洞与湖北经济的崛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湖北地区的经济,在历史卜有过几次崛起。其中最显著的有两次”①。第一次始于公元前7-6世纪,特别是这两个世纪之交的楚庄王(公元前63-公元前59年在位)时期。崛起的主要标志是在铜为生产工只材料与铁器兴起时,湖北地区铜的产量多,铁器最锋利,黄金货币流通各地②。楚国因此得以成为南方的大国。第二次是在19-20世纪之交,即张之洞任两湖总督时期(1889-1907年③)。主要的标志是在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转折时,湖北地区在使用机器以代替手工劳动和推动商品经济的发展方面比其他地区行动快,领域广,规模大,在短短的十几年内,一跃而…  相似文献   

2.
清末,湖广总督张之洞在湖北大力推行新政,在其屠财偏好下,湖北新政建设走在了全国前列,也付出了巨大代价,一定程度上恶化了湖北的财政困境。厚饷制的新军在财政危机中被降薪,助长官兵的不满,给革命情绪火上浇油,促成了湖北辛亥革命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1989年12月6日,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湖北省历史学会邀请武汉地区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中从事中国古代史教学、研究的专家、学者共35人就诸葛亮躬耕地望问题,在武昌召开了学术研讨会。一、历代史籍文献记载诸葛亮躬耕地在襄阳隆中是始终一致的。《三国志》卷35裴松之注云:“蜀记曰:晋永兴中,镇南将军刘弘至隆中,观亮故宅,立碣表闾,命太傅椽李兴为文。”西晋“永兴中”在公元  相似文献   

4.
由湖北省人民政府经济研究中心,湖北省经团联,湖北青年经济研究会,湖北日报理论部,长江日报评论部,江汉论坛编辑部联合发起的"中青年振兴湖北经济研讨会"于1986年6月19日至21日在武昌召开,参加会议的有从291篇征文中选取的98篇论文的作者,及有关方面的领导人和专家、学者.大会主要就湖北省经济发展战略问题和经济体制改革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现将讨论的主要问题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6.
最近,湖北省体制改革办公室,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和石首县联合组织讨论会,就县级经济改革中出现的一系列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了讨论。下面是讨论问题的综述。一、县级经济及其综合改革的必要性1.县级经济的定义主要有四种观点:①县级经济是县作为一级地方政权机构所具有的经济职能。②县级经济即县城经济。③县级经济是以县城为中心、以集镇为纽带、以广大家庭经济为基础的经济网络,④“县级经济”这个概念不确切,应由含义较为明确、科学的“县经济”概念代替;县经济就其主要内涵来说,应属农村经济。2.县级经济综合改革的必要性,大家认为:我国农村经济已经进入从自给半自给经济向较大规模的商品经济转化的新的历史时期。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获得了巨大成功,但也遇到一系列问题,包括流  相似文献   

7.
湖北省经济学会政治经济学组最近对扩大再生产的若干理论问题进行了讨论。什么是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实现公式?有些同志认为,当前经济学界对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公式进行探讨,是很有意义的。但是,无论把 I(v m)>Ⅱc作为基本公式,或是把Ⅱ  相似文献   

8.
最近,湖北省经济学会召开了关于社会主义利润问題的学术讨论会。参加讨论会的有经济理论工作者、有关的领导机关和在工业企业工作的同志。讨论是围绕着《江汉学报》第十期上发表的马正同志的《关于社会主义高级平均利润率规律的探讨》这篇文章进行的。绝大部分的同志都认为,马正同志在这篇文章中提出的关于社会主义利润的观点是完全错误的;它不仅在理论上是荒谬的,在实践上也是有害的。讨论开始时马正同志作了补充发言。(见附录) 下面是讨论中提到的一些论点。  相似文献   

9.
江满情 《江汉论坛》2003,53(4):87-90
清末,张之洞督鄂新政与湖北的财政状况密切相关。张之洞督鄂时,湖北已经初步形成了“地方财办地方事”的地方财政,这是湖北新政的财政前提。新政期间,湖北近代商业的发展和张之洞的重税政策,使湖北财政收入大幅增长,不断为新政提供财源。但由于张之洞始终未建立起近代财政制度,尤其是预算制度,湖北财政的收支缺乏统筹规划,这对湖北新政产生了十分消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下简称为“中体西用”)是一个非常复杂而又敏感的历史与现实的理论问题。一提及这个问题,人们自然首先注意到张之洞及其《劝学篇》。那么,“中体西用”是在什么样的历史背景下提出来的?张之洞附和并强调这一观点的原因及其目的何在?怎样理解和评价这一问题?考察我们这个民族近百年来在这个问题上的反复论争,总结这一历史过程中的种种教训之后,我们应该有一个比较符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答案了。  相似文献   

11.
鄂州市位于武(汉)鄂(州)黄(石)大经济区。作为一个新兴的工业城市,它怎样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对经济区的发展作出贡献呢?最近,鄂州市委、市政府召开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讨论会,就这个问题进行了讨论,著名经济学家朱剑农、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夏振坤和省计委副主任叶景哲等作了专题报告,大家认为,鄂州市有“得中”、“得水”的地理优势和资源优势。它既是“武、鄂、黄”这个未来的巨大的带型城市的中心腹地,又是黄岗、成宁两地农业经济区的汇合点,  相似文献   

12.
湖北省粮食厅在9月15日、11月21日举行了两次粮食经济理论讨论会.参加讨论的有各专、县的粮食工作干部和经济理论工作者.会上提出论文和调查报告二十六篇,并且着重讨论了下面几个问题:第一,"瞻前顾后、以丰补歉"的粮食方针的客观依据问题.多数同志认为,这个方针的提出是为了在粮食分配中正确调节生产和需要之间的矛盾,根据生产的发展水平合理地保证各方面对粮食的需要,在粮食计划工作中取得长期综合平衡,促进国民经济高速度的发展.目前粮食生产在地区间和年度间还存在着不平衡性和不稳定性,而粮食又是  相似文献   

13.
最近,湖北省社会科学院从事经济研究的“三所一部”的有关专家、学者,就湖北如何搞好改革开放这一重大问题,召开了一次理论讨论会。乘改革开放的春风,学者们畅所欲盲。现将讨论会所阐发的主要观点综述如下。一、挑战大于机遇的严峻形势参加讨论会的学者一致认为,实事求是地估计,在全国改革开放的大潮再一次涌动之时,我省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形势,是挑战大于机遇。这是因为:第一,在横向的比较中,湖北再次改革开放的起点日趋低下。如果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省经济发展的起点,与中部及东  相似文献   

14.
张之洞“假维新”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之洞在维新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值得认真探索而又尚未被深究的课题。以往论著虽不乏论列,但大多囿于成说,或说他“代表顽固势力反抗新潮流”,是“改头换面的顽固派”;或视其投机“装扮成维新大员”,是“假维新的主要代表人”。前一种观点因缺乏证据,和者已寡,可姑置勿论;后一种观点则颇为流行,至今令人扑朔迷离。其实此乃附会揣测之论。新近已有人在论著中对张之洞在维新运动中的“假”提出了异议,但尚乏深入探究。本文拟就此作些辨析,以期还张之洞在维新运动中的本来  相似文献   

15.
张之洞“振兴实业”夭折的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九世纪末叶,正当李鸿章的北洋势力经甲午战败的沉重打击,其赫赫声威大见衰落之际,洋务派的最后一个代表人物张之洞在清朝中央政府支持下,主持了“湖北新政”,以振兴实业、编练新军、举办文教设施,耸动朝野视听,造成了一种引人注目的新格局。其中,振兴实业又是这个“新政”的基础。在张之洞主持下,湖北出现了一批官办近代企业,主要  相似文献   

16.
湖北省经济学团体联合会于1984年12月举办了经济体制改革理论座谈会,学习《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学习中主要讨论了《决定》中的第三、四、五部分。与会者一致认为,《决定》阐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从而突破了把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点,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与会者都认为,商品经济并不是某种社会经济形态所特有的。有的同志举例说,苏联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后,商品经济是时隐时现地客观存在。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  相似文献   

17.
张之洞"湖北新政"遗产的历史命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张之洞督鄂期间创实业、倡商务、兴市政、办教育等"湖北新政"留下的遗产在民国的流变及其状况进行了考察,得出张之洞为湖北武汉现代化打造的比较优势突出的高起点,在其身后一直产生着深远的影响,但在民国时期武汉城市现代化进程没有与时俱进,保持如张之洞时代在全国的优势地位,甚至"人亡政息"的结论.并对"张之洞现象"进行了剖析,对"后张之洞时代"湖北武汉现代化没有达到晚清张之洞时代的水平高度的原因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18.
广义的路政,应包括诸如铁路、公路、邮路、航路等.这里仅仅是谈清末的铁路路政.张之洞的路政活动主要是筹划兴办铁路,这也是其经济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试图通过对张之洞路政活动的概述,考察清末路政的若干特征,分析张之洞的路政经济思想,从一个侧面探讨张之洞经济思想演变的轨迹.  相似文献   

19.
近十几年来,美国媒体和学术界出现了大量有关“美利坚帝国”的研究和讨论,“帝国”、“帝国的”、“帝国主义”等概念一时成为时髦用语。中国学者或许并不觉得新鲜,因为在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影响下,中国大陆学界也习惯将美国视为一个帝国主义国家,将美国的对外政策称为帝国主义政策。但需要注意的是,  相似文献   

20.
张之洞与晚清“新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晚清新旧学更替的历史进程中 ,张之洞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人们通常认为张的立场是“先新后旧” ,但深入剖析张氏由旧趋新的学术思想历程和他学术思想的内在联系 ,则不难发现他于“新学”的一贯原则始终未变 ,尽管由于时势的变化其侧重点有所不同。他在新学制的创设和推行过程中的作用是不容低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