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主观能动性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对此,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都有很重要的论述。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所以,结果竟是这样,和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却发展了能动的方面,但只是抽象地发展了,因为唯心主义当然是不知道真正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马克思恩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批评了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他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也批评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能动的方面“不知道真正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随后不久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实践的唯物主义者”这一概念,并认为实践的唯物主义者也就是共产主义者。实践的唯物主义可以视为由  相似文献   

3.
1 “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情,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所以,结果竟是这样,和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却发展了能动的方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16页)把马克思批判过的这种旧唯物主义,特别是自然唯物主义(或自然科学的唯物主义)当作当代时髦的哲学,并把它混同于马克思主义的哲  相似文献   

4.
1 马克思思格斯关于文艺创作主体性的思想在他们整个文艺思想体系中并未作为重点而充分展开,但这一思想却也始终一贯地渗透在他们有关文艺问题的言论和著述中。文艺创作的主体性作为文艺理论领域的一个具体命题,是从属于哲学上的主体性范畴的,因此马克思恩格斯对于它的论述,也是以他们对人的主体性的哲学思考为前提的。 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这样写道:“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所以,结果竟是这样,和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却发展了能动的方面,但只是抽象地发展了,因为  相似文献   

5.
按照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论述,唯物主义有三种形态,这就是客体的唯物主义、直观的唯物主义和实践的唯物主义.马克思说:“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6页)从中可以看出,对事物、现实和感性即客观世界,从客体的形式去理解的唯物主义是客体的唯物主义,从直观的形式去理解的唯物主义是直观的唯物主义,从实践(或人的感性活动、主观方面)的形式去理解的唯物主义是实践的唯物主义.显然,马克思对客体的唯物主义和直观的唯物主义是持反对态度的,他所主张的是实践的唯物主义.客体的唯物主义主要指十七世纪英国霍布斯以后的唯物主义和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对这种唯物主义,马克思在《神圣家族》中作了卓越的分析和批判.他说:“唯物主义在它的第一个创始人培根那里,还在朴素的形式下包含着全面发展的萌芽.物质带着诗意的光辉对人的全身心发出微笑”,但是,“唯物主义在以后的发展中变得片面了”,“唯物主义变得敌视人了”,“物质是一切变化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因此,和唯物主义相反,能动的方面却被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当然,唯心主义  相似文献   

7.
康德提出主体认识的不是纯粹的自然物(物自体),而是主体用时空先天形式和感性材料构成的“经验对象”(现象)。对康德这种从主体角度去规范认识对象,马克思曾给予某种赞赏。他说:“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  相似文献   

8.
实践概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概念或核心概念,当前有关实践的唯物主义讨论中存在的歧义,均与对实践概念的掌握相关,本文侧重于对马克思实践本质观的释义入手,顺此阐释实践的唯物主义的本义。一、马克思主义对实践本质的创见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中指出:“从前的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观(应译为“主体”──引赌注)方面去理解。所以,结果竟是这样,和…  相似文献   

9.
文章指出创立历史唯物主义的第一小提琴手是马克思而不是恩格斯.因为,第一,《德意志意识形态》遗稿的手笔主要出自谁,这只是形式,而马克思主导两人写作的思想才是实质;第二,马克思自1843年11月加入共产主义者行列后,对共产主义的态度始终是坚定的,他与恩格斯的思想并不矛盾;第三,马克思对"抽象的人"的学说的科学而彻底的批判无疑早于恩格斯,之所以能如此,关键在于马克思是从实践去理解人的.文章还指出,不理解马克思从实践去理解人和事物的新思维方式及其重要意义,是广松涉作出错误判断的根本原因.文章还提供了一些被广松涉所忽视的重要事实  相似文献   

10.
张尚仁 《学术研究》2006,4(10):17-21
我们用了很多年的哲学教科书,对哲学的对象、哲学基本问题和物质观问题的阐述,其基本内容并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而是旧哲学的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对象,并不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而是研究“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思维和存在的关系只是旧哲学的基本问题,而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将旧哲学的基本问题误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就将马克思主义哲学“拉”回到旧哲学的轨道上去了。教科书将客观性和反映看作物质观的主要内容,而这两点正是马克思批判旧唯物主义的两点。旧唯物主义从“客观方面”和“感性的对象”去理解物质;马克思主义哲学则认为还要从“主观方面”和“感性的活动”去理解事物。  相似文献   

11.
王智 《东岳论丛》2005,26(5):153-157
关系思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种思维方式。关系思维要求人们从事物与事物的关系去把握事物,理解一个事物时,不是从此事物去理解此事物,而是从与此事物相关的他事物去理解此事物。事物的属性取决于该事物以及与之相关的他事物,这是辩证法、现代科学、关系思维的共同见解,在关系思维看来,事物的一切属性都是相对的,都是关系性的,事物的属性就是关系属性。  相似文献   

12.
人是人的一切认识活动的出发点。这句话不只是说,人总是为了人的需要才去认识事物,而且还意味着,人也总是运用人的观点 即按照人的方式去认识外界事物的。一意义说,范畴作为认识工具,其实只是表现着人对外界存在的一种认识方式。这点在哲学范畴上表现得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13.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唯物主义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等著作中,对自己的哲学世界观作了明确的、系统的表述,这就是“实践的唯物主义”。他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  相似文献   

14.
<正> 一 正确地理解实践及其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是划清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非马克思主义哲学(包括形形色色唯心主义和直观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界限的关键。 在被恩格斯称之为“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马克思在这里把“实践”和“主体”联系起来讲,是有深意的。实践本是  相似文献   

15.
正所有事物的存在、产生与发展都有迹可循,人们能够通过这些迹象理解和判断事物。这种理解和判断事物的能力即觉察力,是一种判断事物发展规律和方向的能力,具有高度的可预见性,能以小见大,从微观的角度看问题。一个有觉察力的人可以用内心去思考问题,并找到事物之间的联系。父母拥有子女教育问题的觉察力,就可以对子女教育的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并找到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6.
前此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主要缺点,都在于对对象、现实界,即感性世界,只以对象的形状或直观得来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对象作为人的具体的活动或实践去理解,即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  相似文献   

17.
价值与真理     
价值与真理的特性客观性是真理的基本特性。但是,对客观性一词有不同理解,这些理解直接影响到真理与价值的关系。黑格尔曾经指出,“客观性一词实具有三个意义”:“·第·一为外在事物的意义,以示有别于只是主观的、意谓的、或梦想的东西。·第·二为康德所确认的意义,指普遍性与必然性,以示有别于我们感觉的偶然、特殊和主观的东西。·第·三为刚才所提出的意义,客观性是指思想所把握的事物自身,以示有别于只是我们的思想,与事物的实质和事物的·自·身有区别的主观思想。”1不少人是从上述第一种意义,即从本体论意义上理解真理的客观性的,…  相似文献   

18.
对于风险不能仅仅局限于从人的自然生存方面去理解,亦即从对人的自然生命的威胁这一方面去理解,还要从人的社会性生存方面去理解,这样才能透视并把握当代风险社会的历史本质。单一的理解会在理论观念上造成一种意识形态神话。这种理解的缺陷在当代城市建构问题上较为充分地表现出来。就人的自然生存而言,当代城市建构与发展极大地提升了人的生命质量;就人的社会性存在而言,当代城市建构给人的终极发展造成了巨大的风险。  相似文献   

19.
为我关系浅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说:“凡是有某种关系存在的地方,这种关系都是为我而存在的;动物不对什么东西发生‘关系’,而且根本没有‘关系’;对动物说来,它对他物的关系不是作为关系而存在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34页)我认为,这应该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基本的出发点。当马克思说:“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时,正是从上述基本观点出发的。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者,所以会在理论上陷入上述片面性,所以不能在理论上克服唯心主义,就是因为他们忽略了或者根本不懂得人与其他动物的这一本质区别。  相似文献   

20.
刘作 《兰州学刊》2011,(12):20-24
文章试图澄清康德哲学中现象与物自身的区分,认为康德哲学是从人的立场出发的主体性哲学,现象和物自身的区分只是人的理性能力在认识过程中对事物的"两个方面"的理解。并通过对作为人的感性、知性和理性认识能力来考虑的物自身的具体分析,认为物自身的概念在认识过程中具有一贯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