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钟击磬图     
1978年夏在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士的鸳鸯形漆盒上,绘有两幅乐舞图画,一幅是“击鼓舞蹈图”,(见本刊1992年第4期封2“楚文物鉴赏”介绍),另一幅就是这幅“撞钟击磬图”。撞钟击磬图画面中央画一鸟形钟磬架,两鸟喙相对衔一横梁,横梁上悬大小角钟两枚。在两鸟腿部又  相似文献   

2.
鼓之简释     
鼓,本义是击鼓,动词。也有人说:“鼓”的本义是一种乐器,名词。《诗经·唐风·山有枢》:“子有钟鼓,弗鼓弗考。”前边的“鼓”是名词,一种打击乐器;后边的鼓是动词,击鼓,敲鼓。特指击鼓指挥,击鼓进军。《史记·项羽本纪》:“不胜则我引兵鼓行而古西,心举秦矣。”这种用法的“鼓‘可以活用为动词增加为动词,为……击鼓。《墨子·兼爱中》:“越王亲自鼓其士而进之。”意思是越王亲自为将士去击鼓使他们前进。引申为敲击 (乐器 ),弹奏。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再引申为夜间击鼓或敲击某…  相似文献   

3.
中学语文课本文言文中《曹刿论战》里有这样一句话:“公将鼓之。”意思是:鲁在公将要击鼓进攻敌人。对句中“鼓之”的解释,其说不一。对“鼓”的解释,主要有两种说法。一是动词。刘宋川在《古代诗文详解》中说:“鼓,在上古兼作名词和动词,作动词,意思是‘击鼓(进攻)’。”二是活用词。这又有两种情况。①名词活用作一般动词。刘岳松等在《中学古诗文对照注译》中说:“鼓,击鼓,名词用如动词。”②动词的为动用法。黄岳洲在《文言难句例释》中说:“‘鼓’不妨看成动词增加为动用法,‘鼓’是‘为之鼓’,因为战争而鸣鼓。”鼓,…  相似文献   

4.
试析汉画中的《雷神出行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雷神出行图》在汉代画像石的主要分布地山东、南阳及徐州等都曾发现过。本文试就此类画像作一粗浅的分析。 山东武氏祠汉画像石,后石室第三石第二层画像的内容是:画左部有一车,以云气为车轮,车上前后各树一鼓,舆中乘一人,右手持槌作击鼓状,车前有五人用两根绳子牵引车子前进。车后有一人张口吹气。画右部有一双首龙拱成的“龙门”。龙门之下有一人举锤持凿,双脚踏在下面跪伏于地的人背上,似欲凿击跪伏之人。龙门正上  相似文献   

5.
陕北鼓舞是陕北秧歌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腰鼓、胸鼓、蹩鼓等多种类型,角色有男有女,参加表演人数可多可少,在表演形式上分行进鼓、场地鼓等形式。音乐伴奏一般有锣鼓伴奏、唢呐伴奏、舞者自身击鼓伴奏。表演时场面宏大,动作刚劲有力,它们虽风格迥异、各具特色却有着共同的特征,集中表现出陕北人民欢快豪迈和质朴憨厚的性格。  相似文献   

6.
朱英 《社区》2002,(2):58-58
在非洲国家的许多社区中,普遍盛行着一种古老而奇特的习俗——击鼓传情。 在鼓传情,实际上是一种“公共语言”。在这些社区中,人们都按照预先统一规定了的“公共语言”,作为社交场合授意、赞扬、反对等一种语言暗示。还有些社区,以击鼓的方式,将一件重大事件公诸于世,或者在遇有突发性情况,利用击鼓,将消息很快传遍整个民族居住的社区,告诉社区的每一个注意或警惕等等。  相似文献   

7.
鼓是精神与力量的象征,舞是情感与意志的表现。鼓与舞结合使人们情感表达腾升到最高境界。晋南自古以来就是鼓舞之乡,现今流传的鼓舞更是多姿多彩,鼓与舞之所以契合而成"击鼓而舞",既有其深刻的内在原因,也有其外在的机缘。  相似文献   

8.
现在,您如果从沈阳市乘火车西行到裕国站下车,再先朝西后绕向东走二里许,到永安村东头,便可看见一座通身石雕、东西走向的古代拱桥。这石桥长四十米、宽十米。桥下有跨度十三米的三个大拱。桥两侧分立十九根石栏杆,端柱上是圆雕狮子,栏板浮雕柿蒂形花纹。栏端筑圆鼓,鼓面上分别雕小兽搔蝶伺蜓、吉祥盆花、麒麟迎鹊、犀牛逐月、羊奔云尺、二虎狎戏,等等。桥两头都有一双雌雄对望的大石狮。西端的一双披绿半坐,南  相似文献   

9.
登闻鼓旧时,从县衙至皇宫,各级衙门门口均悬一面大鼓,供百姓告状时击用,官员闻鼓声即升堂问案,该鼓称“登闻鼓”。《辞海》:“古时统治者在朝堂外悬鼓,让臣民击鼓上闻,以伸冤抑,或陈谏仪,称为‘登闻鼓’。”榆次县衙门口东侧所悬之鼓即是。据传,早在尧舜时,即有“敢谏之鼓”,让  相似文献   

10.
一九七七年六月中旬,湖北省崇阳县白霓公社新堰四队社员在汪家咀大市河南岸掘出一个殷代打击乐器铜鼓①,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发现。 铜鼓由鼓身、身上饰架和身下圈足形鼓座三部分组成:鼓身纵剖面呈倒梯形,上宽下窄,上宽49、下宽39厘米,鼓面路近椭圆,径39.5×38厘米;鼓身上部饰架呈马鞍状屋脊形,高16.5、上宽21,下宽15.2、厚约7厘米,架中部靠近鼓身处有一个门穹形对穿透孔,圈足鼓座高17,长×宽,28×19.5厘米,足下四处缺口高约6.5,宽约7厘米。鼓面通  相似文献   

11.
人类早就学会了利用鼓来传递信息,而最近,研究人员发现一种非洲白蚁也会通过“击鼓”来警告有危险来临.不过白蚁自己没有真正的鼓,它们其实是用自己的脑袋击打地面的. 这些非洲白蚁在非洲大草原会建造一个很大的土堆,这种土堆其实就是它们的巢穴,在这个土堆下面白蚁还修建了许多通向觅食处的通道.白蚁中的兵蚁负责保卫它们的土堆,一旦发现有土豚或穿山甲等接近它们的土堆时,它们就用自己的脑袋击打地面,向大家警告危险的来临.  相似文献   

12.
画虎惊犬     
五代时候的厉归真,早年学画虎不像虎,因为他不熟悉虎。后来,他在深山密林有虎出没的地方搭起一个棚子,住在棚子上面,等待机会观察老虎,抢画虎的各种神情、动作,熟悉了虎的习性,回家又画了一百多幅虎的素描。几年以后,他可以把虎画得栩栩如生了。一次,他在门帘上画了一幅老虎逞威图,没想到他家里一只大黑狗走过来,看到门帘,被“虎威”镇住了,吓得趴在地上,直打哆嗦,吠不成声,屎尿直流。据说,狗见了真虎就是这种状态,“虎威”惊犬,  相似文献   

13.
结合2002年连云港市海州区双龙村发掘的双龙汉墓出土的制作精美的木质汉尺,研究了在这个尺的背面上的大象拉鼓车图案,认为汉尺上所绘的建鼓具备了汉代建鼓的突出特点,根据双龙汉尺中的建鼓图案,对汉代建鼓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阅读与作文》2014,(6):30-31
两泉相隔仅40米,却水色各异,一清一浊。泉水曾瞬间消失,一两个时辰后又奔涌回流。当地传说夫妻喝了鸳鸯泉水就能生出龙凤胎。 在凤山县城东边2公里处的凤凰山脚下有一个鸳鸯泉,当地人称“公母塘”,两眼泉水虽然相隔仅40米,水色却一清一浊。生活在泉水周边的双胞胎比凤山其他地方多出好几倍,当地甚至有传说:“喝了鸳鸯泉水,就会生双胞胎。  相似文献   

15.
关于虎形器物,在三星堆遗址中曾有多件出土.在成都市青羊区金沙村遗址中亦出土多件虎形器炉,时间在晚商至西周,在晚于上述时期的春秋战国时代的巴蜀青铜器物中亦多有虎的形象出现.总之,在巴蜀地区早到殷商晚至近现代虎形器物或装饰一直盛行不衰.中华民族是一个崇尚虎的民族.这与他们的自然环境有关,也可说是他们自然崇拜和图腾崇拜的体现.  相似文献   

16.
正此册为项圣谟、吴必荣等诸家合绘王维诗意图,共十六开,内项圣谟所绘为两开。第一开,本幅自题:"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崇祯二年二月晦日,项圣谟补图。明知不入世眼,自得其致已耳,何必向画中人察其声色。"钤印:"项圣谟印"、"孔彰父"。本幅有鉴藏印记"张绗私印",裱边有鹪题记并藏印二方。  相似文献   

17.
出土于江陵马山一号楚墓的一件绣罗禅衣上的刺绣纹样,由一凤斗二龙一虎组成一个单元。凤一足后蹬,作(?)跃状,另足前伸,方攫下部一龙之颈,此龙逃窜,侧首作痛苦状。凤一翅击中上部一龙之腰,此龙遁走,仰首曲颈张口作哀号状;另翅击中前方一虎之腰,此虎亦仰首张口作哀号状。  相似文献   

18.
浅谈绘本图画的连贯性与讲述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图书绘本是用图画与文字共同叙述同一个故事,表达特定主题和情感的图书形式。读者通过绘本可以从画面中阅读出许多文字并没有讲述或者涉及到的内容与情节。在绘本中,图与文字同样具有讲述性,而且其"讲述"出来的情节相比文字更为直观,更加形象化;绘本中的图画并不是一张张单独的图画,而是连贯着的,它们一幅幅连贯起来叙述一个故事。而普通书籍的插图,是不强调图画的衔接与讲述的。因此,连续性与讲述性是绘本图画所必有的特性。  相似文献   

19.
《红楼梦》中有过"胡庸医乱用虎狼药"的恶作剧。那是给晴雯治病时,却按男子的治法开的药,故称虎狼药。尤三姐同柳湘莲订婚的聘物是柳湘莲祖上传下来的宝贝"鸳鸯剑"。这虽是两种具体的事物名称,背后却有一种隐语相含。《红楼梦》中很多地方都以谐音作隐语。兹因贾府中的男主子们都是摧残蹂躏、奸淫玩弄良家妻女的无耻之徒,如虎似狼。尤二姐,天生丽质,懦弱无能,寄人篱下,终遭贾府之"虎"逼"狼"逐而自逝。尤三姐,质洁无瑕,性情刚烈,胸有城府,皆因处境龌龅,芳名难辩而殉身。贾府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虎狼窝"(寓虎狼药)和遥深千丈的"冤殃涧"(寓鸳鸯剑)。莫说二尤姐妹,凭她哪个女子也逃不脱这帮声色犬马之徒的魔掌。这正是书中"千红一哭"(千红一窟)"万艳同悲"(万艳同杯)的艺术写照。  相似文献   

20.
虎座立鸟架鼓是楚国工匠依据当时的工艺技巧、审美意识而创作的一种击打乐器,是礼乐制度从规范化到世俗化演化过程中的产物。以虎座立鸟架鼓为观照对象,可窥探先秦时期礼乐制度的规范化、多元化、世俗化的演变历程。虎座立鸟架鼓从庄重到新奇的器型演变,从“夏黑殷白”到“尚朱尚赤”的色彩演变,从“娱神”到“娱人”的功能演变,证明了先秦时期礼乐制度的世俗化转向。东周时期音乐文化由“朝”向“野”、由“神”向“人”演变的进程,促进了不同阶层乐享方式的交融,也促进了乐器类型的多元发展与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