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酒·米”来论证《金瓶梅》的诞生地。找出临清,清河的粮食输入依据。证明以上二县是余粮县,并不缺“酒”少“米”。西门庆居住在缺“酒”少“米”的地方是哪里呢?文章以大量的论据,证明西门庆居住在粮食紧缺,不出产酒的徼州,并且从作品中寻求内证,考其交通运输,生态环境,粮食输入情况,饮食文化,酒文化,生活习性;傍及商业经营,徼州富商大贾奢侈的消费情况。立论有据,论据充足。  相似文献   

2.
钱伟 《兰州学刊》2007,(4):150-152,14
《诗经》文本自身的审美性与其由“经”的地位而产生的政治道德要求之间的张力,决定了儒家在解释文本——尤其是文学性文本——时的主要任务。在对《关雎》的释读中,通过认定作者和调整诗歌重心这两个策略,文本中原有的以男女情爱为中心的个人体验被置换成了道德训诚。儒家的这种对文本的控制,对文本释义权的控制,实际上决定了对读者进入体验通道的控制,并最终决定了对读者体验取向的控制。这一释义策略最终又影响了作者的创作倾向和批评态度。  相似文献   

3.
4.
石经纬 《理论界》2004,(4):158-158
居无定所的生活环境,造就了“海洋文学之父”。  相似文献   

5.
6.
送别活动作为社会生活的反映,是诗歌必然涉及的主题。以前人们探讨送别诗的源流,一般只至“苏李诗”。而学界的倾向又把它们的作时定于东汉末年。这样,似乎我国的送别诗出现较晚。其实《诗  相似文献   

7.
王萍 《广西社会科学》2004,(3):F003-F003
《资本主义的终结———关于政治经济学的女性主义批判》一书是由美国和澳大利亚的凯瑟琳·吉布森与朱莉·格雷汉姆这两位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学者共同合作 ,以J.K .吉布森 -格雷汉姆署名 ,于 1999年出版 ,并于 2 0 0 2年被译成中文 ,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一部关于如何认识资本主义的重要著作。该书从全新的角度 ,借鉴女性主义的思维方式对资本主义进行了重新思考。马克思主义自其诞生之日起 ,就一直在思考如何看待资本主义的问题 ,并提出了资本主义终将被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代替的口号。然而在经过了一个多世纪的风雨之后 ,尤其是 19…  相似文献   

8.
汪翠萍 《理论界》2009,(11):177-179
《所罗门之歌》是199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托妮·莫瑞森的一部作品。主人公奶娃在全盘接受白人主流文化中失根,与主动返回黑人文化中寻根是解读这部作品的一个关键所在。作品的结局不是失望的凄怆,而是希望的愉悦,预示着作者的远见卓识,即构建和而不同、同而不和的多元文化和谐共存的生态文化。这种生态文化的角度不仅有助于我们理解这部作品的深层含义,而且对开拓莫瑞森作品研究的新领域,促进生态批评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10.
本文通过对《圣经·旧约》的再次解读,提出三个问题,然后从本体论和价值论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以确定人在这个世界上的地位,寻找人生此在的目的和意义。  相似文献   

11.
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 ,把语言系统称为语言 ,而把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个别言谈称为言语。话语本质上类似于言语 ,是一种被具体化了依赖于具体的上下文关系(小语境 )和所涉及的社会生活背景 (大语境 )而存在着的句子。[1] 叙事 ,本质上是“用话语虚构社会生活事件过程”。[2 ] 一部作品是否坚持儿童本位 ,张扬儿童天性 ,最终体现在作家叙事话语上 ,叙事话语是中介和手段。本文试从《哈利·波特》叙事话语的表层特征———对话 ,深层特质———隐喻和幽默二方面论述其合乎儿童趣味的特点。一、《哈利·波特》叙事话语的表层特征《哈利…  相似文献   

12.
黄伟珍 《理论界》2009,(4):168-169
从女性主义批评角度看,《荆棘鸟》中的玛丽·卡森的“妖魔”化的形象充满了悖论,一方面她用毕生的精力坚定不移地解构了父权传统中给女性定义的“天使”形象,试图以此颠覆男性话语权,然而她这种反抗在很大程度上无视女性自身的特点,无视两性的差异,不过是以“他”者身份闯入男性主流领域,不但不利于女性话语主体性的建构,反而不自觉地充当男性话语权的实施者。继而不可避免地否认了女性作为主体存在的可能性,甚至巩固了以男性主流话语的单一性和排他性。  相似文献   

13.
《金色笔记》是英国当代著名作家多丽丝·莱辛的成名作,从文学修辞批评的角度考察,可以发现:在宏观修辞层面上,“多声部”并存对主人公心理意识的分化,是从历史的高度在社会层面把一种特殊的性别结构拆解开,放置于政治、情感、文化等各种具体的社会情境中,强化了文本的意识形态修辞效果:在微观修辞层面,不同的叙事模式架构起了一个层次复杂的故事,叙事空间中人称变换、叙事视点自由切换促成了一种社会生活的真实感,叙事时间上的混乱对社会事件的共性呈现。与多样文体形式之间的相互渗透造就了艺术内在的张力,在文本里留给读者无尽的思考空间。  相似文献   

14.
15.
16.
《丹尼尔·狄隆达》是一部由神话意象丰富叙述表层的作品。通过借用民间故事及《圣经》中关于蛇的神话典故,乔治·爱略特在小说中的女性人物与蛇之间建立了互为隐喻的关系。神话原型对塑造人物、推动情节发展有着提示和铺垫作用。蛇与女性互为隐喻的关系对探幽乔治·爱略特复杂的女性观也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王衡霞 《广西社会科学》2005,(7):120-121,124
神奇且有点荒诞的“魔法世界”是《哈利·波特》获得读者喜爱的重要原因之一。因为对它的构建和维护营造了一种游戏情境,使读者被压抑的幻想得以释放。“魔法世界”具体表现为“神奇的妖精和精灵”、“神奇的生物”、“神秘的魔法文化”等;主要通过“从真实的世界中变通获取”和“从其他‘故事锅’中直接拿来”两种方式来构建。同时,作者为了预防“二律悖反”,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维护措施,为读者建构了通往虚构世界的心灵桥梁。  相似文献   

18.
《道德经》的第十二章是这样的 :“五色令人目盲 ,五音令人耳聋 ,五味令人口爽 ,驰骋畋猎令人心狂 ,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而不为目。故去彼而取此。”其大意是 ,五彩斑阑使人眼花缭乱 ,五音纷杂使人听觉失灵 ,五味杂乱使人口味败坏 ,纵马狩猎使人心思狂妄 ,宝贵难得的财物使人行为不轨。因此 ,圣人的治理主张是 :只求填饱肚腹 ,而不贪求声色悦目 ,所以他舍弃那声色物欲而选取平淡温饱。这段话虽只有几句 ,初看似平淡无奇 ,细细品味却包含了朴素的心理学思想。(一 )身心和谐的健康心理现代科学证明 ,人的生理与心理两方面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9.
刘源 《殷都学刊》2003,(1):111-112
夏商时代距今三、四千年 ,史料不足徵 ,因此 ,探索当时的风俗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目前虽然有甲骨文、金文、考古资料可资利用 ,但要对夏商风俗史作系统、深入的研究 ,须在史料的收集、整理与解释上做大量繁重、细致的工作。同时 ,研究者还要在出土资料与传统文献之间抉择真伪、斡旋调解、互相发明 ,取得成果实属不易。在此种形势下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宋镇豪研究员的新作《中国风俗通史·夏商卷》(上海文艺出版社2 0 0 1年 1 1月第 1版 ,5 2 7万字。以下简称“宋著”)颇令人瞩目。通读之后感觉该书主要有如下特点。一、结构完整、…  相似文献   

20.
钱乘旦 《中国学术》2001,3(1):319-321
现在来介绍这本书似乎是太迟了,因为它在1963年就已经出版,而且有关的书评和介绍也已经不少。不过现在适逢其中文版问世之时,因此再简单说一说,也不算完全不逢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