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新词是社会活动的脉搏,敏感地反映着社会中的新事物、新现象、新概念和新思维。中文新词的英译能及时、准确地向国际社会传播和介绍中国的发展现状。本文拟从传播学入手,辩证地探讨中文新词英译,分析翻译过程中可能影响翻译传播效果的因素。  相似文献   

3.
融合了新闻学与传播学理论的新闻传播学在20多年前就已出现,新闻传播学这一新的学科在中国经过了长期的孕育与发展。新闻学可以利用传播学的相关理论重构体系,以推动新闻传播学科的发展与创新;传播学理论对新闻实践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新闻传播学纳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教育的通识课程,有利于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4.
从传播学视角看当代中国新闻教育的阙失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信息传播与教育实际是同一过程的两个不同的方面。传播学的原理与方法也适应于教育研究,适应于新闻专业人才的培养。传播学总体上分为传者、内容、媒介、受众和效果分析等5大领域。从传播学的独特视角,观照作为传播行为之一的新闻学教育,审视其存在的阙失,以期找到解决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以读者为中心的接受美学关注作者、作品和读者之间的动态交往过程,强调文学作品的社会效果,重视读者的积极参与,新闻学则是以实用为目的,往往借助文学的叙事手法诱导受众阅读,接受美学与新闻学在很多地方相契合。20世纪西方接受美学视界下的期待视界,视界融合,隐含的读者等观念对新闻传播活动中的传播主体,媒介改革与新闻创作具有启示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6.
我们一向关注传播的内容,但是现在随着传播媒介急遽的更新换代,人们开始意识到,媒介形态本身对社会结构的影响同样不可忽视。最早的传播活动是借助语言进行的,由于言语的稍纵即逝,具有特殊记忆力的人便拥有了一定的话语特权,这就是历史上祭司之类的人为什么一定程度上控制酋长的原因。随着文字及其书写材料的出现,人类社会进入文明社会。当年苏格拉底反对使用文字,因为一旦使用文字,识字的人远比记忆非凡的人多得多,那些独占精神世界的人的地位将不复存在。文字的使用本身,构造了一种新的社会结构,更多的人参与到社会传播中来。但是,文字  相似文献   

7.
水粉静物写生在中国绘画中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和精神取向。水粉静物写生对绘画者而言,只有具备极高的品德修养,才能在创作时进入"芟夷燥气,专气至柔"的状态,使作品达到"技近乎道"的境界;赏析中国传统的水粉静物写生画,也只有以东方美学的视角去审视,才能发现水粉静物写生技法的独特性,才能领悟方寸之间的精、气、神所蕴涵的老庄思想。  相似文献   

8.
庄子通过对"道"与"言"、"言"与"意"之间关系的阐释,提出了"道不可言"、"得意忘言"等语言观。庄子的语言观对当代教学改革有如下启发:"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启发当代师者应具备真才实学;"道不可言"、"言不尽意"启发师者应教授学生探索新知的能力;"大辩不言"、"行不言之教"启发师者打破单一语言教学模式,使教学手段多样化;"得意而忘言"启发师者教学的目的不应是书本,而是学以致用。  相似文献   

9.
墨家与儒家在先秦同为显学,墨子与孔子在经历、社会理想追求上都有惊人的相似之处,然而他们在治国之道、认识方法上面却有着巨大的差异。这种同和异也充分地表现在各自的语言观上。墨子对于语言的关注不单单是社会应用性的,还有基于语言本体的;其语言观的哲学理念是分析性的,往往采取同中辨异的方式,透现了可贵的科学内涵。墨子的语言观显示了我国最早对语言本体的研究和成就。  相似文献   

10.
广播新闻的传播必须符合广播媒介的传播规律。英语广播新闻有声语言在词语和句式的选择、语篇的结构等方面的特征充分反映了新闻信息传播符合媒介特质、满足听众期待、优化传播效果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视听说教学是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薄弱环节。从信息传递的角度看,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也是一种传播活动。从传播学视角分析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能够全面考量教学过程中涉及到的主客观因素及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促进该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在实践中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包括马克思主义关于新闻工作党性原则的观点、新闻工作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的观点、新闻真实性的观点、新闻工作群众性的观点。  相似文献   

13.
西方哲学的发展路径是从古代的本体论到近代的认识论,再到20世纪的语言转向。意义的首要载体就是语言,对语言与意义的探索是哲学的核心问题,而语言观作为一条隐线贯穿于意义的生发、深化和内化的过程。对语言观进行哲学的追问,以期建构基于合理语言观的外语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14.
笔者不仅探讨了西方语言规划观的演变,而且简述了语言作为问题、语言作为权利、语言作为资源及语言生态观的四种西方语言规划观产生的背景和主要内容。西方语言规划观的演变给中国语言规划带来的启示是:既要重视普通话资源的开发和推广,又不能忽视保护和开发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资源,尊重少数民族语言权利。要从整个语言生态的角度出发制定语言政策,寻求兼顾各方因素的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15.
围观产生力量,这恐怕是微博力量最具中国特色的解释之一。在中国,微博改变了传媒生态和传播方式,在微博领域里,官方微博用户、普通微博用户和以新闻从业者为代表的媒体微博用户构成了"泛新闻工作者"阵营,他们的微博实践,影响并改变着新闻生产环节。具体来说,新闻源的全民化,新闻制作过程的社会性,新闻发布方式的多样性,跨越组织化,实现全民性、社会化,正是微博语境下新闻生产的新表征。尽管微博力量变革着传统的新闻生产,但是它依旧没能改变社会对于"新闻"的定义。  相似文献   

16.
从语言作为问题、语言作为权利、语言作为资源三个角度考察,澳大利亚百年来的语言政策可划分为四个时期,即放任化时期、同化时期、多元化时期和优先化时期。在全面分析影响澳大利亚制定语言政策的基本规划观念的基础上,我们建立了一个基于语言规划观的,能够反映澳大利亚语言政策演变情况的澳大利亚语言政策模型。这个模型对分析中国或其他国家的语言政策也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7.
探讨实践唯物主义语言观的当代特征不仅是对时代哲学主题的回应,也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理论品质的要求.实践唯物语言观的当代特征表现为三个方面:语言在场与不在场的统一;本位观照与外位参照的统一;语言本体论与实践性的统一.这三个特征分别与对人文精神的时代呼唤、交往主体对本位与外位关系的辩证把握,以及诗意地栖息在语言家园的同时开拓家园、耕耘家园的时代要求相一致.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30年代,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来到中国,开展了13年的新闻采访活动,对中国革命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进行了一系列的报道,其著作至今被中外记者誉为新闻报道的经典之作。斯诺的新闻成就一方面取决他始终践行了新闻专业主义,另一方面得益于他不畏艰难的新闻职业精神和致力于提升综合实力的思想理念。那么,斯诺的新闻思想对新世纪的新闻接班人有什么现实启示和指导价值?本文将通过定性分析的方法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传播学是一门关于人和语言的科学,新闻的语言包括理性语言和情感语言。情感语言用于表现记者的态度并影响读者的思想感情。本文结合功能语法的人际功能理论,以一图片新闻为例,分析新闻情感语言的特点和表现手段,探讨记者如何在新闻中运用语言表达情感意义并指引读者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同样作为传播学的一个分支,新闻传播在争取受众方面比文学传播有明显的优势。这种优势是由其多样灵活的传播方式决定的。本文试图从分析接受者的选择心理入手,对比新闻传播与文学传播在争取受众上的差异,主要是传播方式上的差异,由此略论新闻传播对文学传播的影响与启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