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2 毫秒
1.
动词隐含因果性和语篇话题性是制约回指选择的重要因素,但两者对回指选择的影响机制及交互作用仍不明确。语篇生成续写实验表明,动词隐含因果性确实会影响到后续指称对象的选择,并在原因类联结关系中得到加强;当动词语义倾向回指的对象为新引入的实体,而非语篇话题时,其回指倾向最显著。这说明基于给定语境生成语篇的过程遵循省力原则,但与语篇话题性相比,动词隐含因果性对回指倾向的制约更具刚性。  相似文献   

2.
指称语的使用受到认知可及度、语用指称意向以及语言本身的语法、语篇因素的影响。以母语者使用倾向为参照,通过测量语篇实体的可及度,深入探讨指称语的选择过程,可发现汉语学习者自指偏误的成因如下:多余偏误主要出现在可及度较高时,输出话题链存在困难,而可及度较低时,对语篇线索的指示作用认识不到位;缺省偏误多见于可及度较低时,未能利用情节标记准确判断语篇连贯度,而可及度较高时,未能识别指称意向增强所带来的语用效果。汉语以零句为根本,述谓语具有指称性,学习者需恰当、灵活地使用指称语。  相似文献   

3.
话题是汉语句法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在语篇环境下对其展开讨论已成为一种重要的研究路子。作为汉语话题的典型结构,话题链的语篇功能更不容忽视。事实表明,一旦出现话题链,相关语言单位就迈出了小句的范围,或者是处于小句和语篇之间的过渡单位“复句”,或者进入典型的语篇范围,如句群、段落、节、章等。对话题和话题链语篇层面的探讨,对于推进篇章研究,以及与篇章有关的其他语言学科的研究也有一定的作用。目前,二语习得领域中中介语的话题突出现象研究也大都局限于句法层面的讨论,语篇层面的话题和话题链研究无疑也为他们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4.
影响先行语可及性的因素是分析语篇回指环境的重要依据。Ariel认为影响先行语可及性的因素主要有四种:距离因素(先行语与回指之间的距离);竞争因素(先行语角色的竞争者的数量);突显因素(先行语作为语篇的主题);一致/框架(先行语与回指语是否处于同一心理框架)。汉语语料的研究与分析表明,除以上四种因素,还存在两种影响因素,即层次性和间隔指称语位置。层次性指的是小句与小句之间的语义结构层次,间隔指称语位置是回指语与先行语之间相隔的其他指称词语的情况。  相似文献   

5.
汉语人物指称语通常以专有名词、普通名词和代词的形式出现,用于指称事件中的参与者.在功能语言学的语篇语义视角下,通过对兰卡斯特现代汉语语料库新闻报道语篇中汉语人物指称语的考察可以发现:从自然现实角度,汉语人物指称语可以概念化和范畴化参与者,同时构建主要活动与场景内容;就社会现实而言,通过指称语可以透视语言使用者和指称对象的身份和背景,洞悉说话者的情感和态度,折射被指称者的社会角色,构建被指称者的社会关系;作为交际符号,人物指称语的使用可以构筑交际的信道,传达语篇中新旧信息的分布状况.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语篇分析理论为指导,考察了限定性描述语在语篇中所发挥的种种功能。结果发现,限定性描述语通常用来指称语篇上文所提到的某个实体或重新引入某个实体,也可用于首次引入真实语境中的实体或可推知实体。在语篇中,限定性描述语常常与其他指称词语配合,共同完成指称功能。  相似文献   

7.
在语言类型差异的视角下探讨了中介语假被动结构的生成原因。汉语属于话题突出语言,英语属于主语突出语言。汉语对话题的限制条件很少,在L2学习中,汉语话题—述题结构特征会以默认值的形式迁移到英语句法中生成中介语假被动结构,这种假被动结构具有明显汉语式的话题特征,所以假被动不是对英语句法中被动句的使用不当所致。  相似文献   

8.
语篇表征理论强调语言的动态特征以及上下文对句子意义的影响,因而对名词和代词的照应关系确认具有一定的解释力。本文以语篇表征理论为研究框架,分析了英汉第三人称代词(包括零形代词)句内指称照应的消解过程,认为句内指称消解主要以线形语序处理,主从结构例外。  相似文献   

9.
言语交际中, 表达主体指称形式的选择对整个话语形式和结构的选择具有制约和影响作用. 一般语法的研究对此问题重视不够. 在角色参照语法下, 分别分析以说话人、 听话人和第三方为角色参照的句法实现. 从多个角度解释和分析同一种语言里在同一个句法位置上若采用几种不同的指称形式, 其意义与功能的差异, 以及同一指称形式在不同句法位置上的意义与功能差异. 通过创新性的研究方法, 解释话语形式生成的一些规则和特征, 从而更好地实现不同的交际意图.  相似文献   

10.
在转喻是人类基本认知方式的理论前提下,我们从语篇语义学的角度对汉语指称转喻进行考察的过程中发现:指称转喻通常以谐音词、缩略语和解构汉字等形式实现意义参照;在语篇中,指称转喻不仅构成转喻链,还以转喻簇的形式群聚;指称转喻通常在词汇和语篇两个层面参与意义表达:在概念层面,指称转喻作为参照点可供使用者通达其目标意义;在语篇层面,指称转喻与句法结构互动构造语篇,转喻簇发挥参照点的功能通达语篇意义,前者是纵向参照的过程,后者是横向参照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指示词短语在篇章中除了指称功能之外,还具有重要的语用功能.它是说话人表达自我感情、突显主观性的重要手段.运用认知语法中的主观性概念,可对"第一人称+这"这种复指形式进行分析,解释此结构的认知机制,旨在说明指示词短语特有的表达功能.  相似文献   

12.
韩国留学生的篇章偏误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根据篇章语言学理论,韩国留学生的篇章偏误可分为省略、照应、关联词语、时间词语、词汇衔接等5类。省略偏误包括主语省略、定语省略;照应偏误包括代词照应误为名词照应或零形式照应,零形式照应误为代词照应或名词照应;关联词语偏误包括省略关联词语、关联词语搭配不当、错用关联词语;时间词语偏误包括省略时间词语、错用时间词语;词汇衔接偏误主要是词语重复。其中省略偏误比例最高,依次是关联词语、照应、时间词语偏误。  相似文献   

13.
照应与翻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照应是句际衔接、连句成篇的重要语法手段之一。在翻译过程中 ,准确地找出照应对象 ,尽量保留和体现原文的照应关系是翻译标准的客观要求。照应语的推导和理解不能只囿于寻找语篇的相关的先行项或特指物 ,还必须依赖语篇的语境 ,借助于经验知识 ,激活大脑先存图式。  相似文献   

14.
英语动词不定式短语不是句子,它没有主语。但它可以有逻辑主语。正确辩断不定式的逻辑主语才能理解英语的句子。确定不定式逻辑主语的主要方法是确定句中哪一个名词或代词与不定式逻辑上有主谓关系。如要另外设定不定式逻辑主语,主要方法是用for+名词(人称代词)来表示,还有一些则用别的方法来表示。  相似文献   

15.
英语乏词义结构由一个不表达含义的动词加上一个名词词组所构成,而这个结构的主要意义由这个名词词组来传达。本文拟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角度来对这种极具特色的动词短语结构进行研究和分析,以期揭示英语乏词义结构在功能语言学中的特点以及为它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研究表明,英语乏词义结构具有构建语法隐喻、促进语篇衔接和连贯及其实现语言结构有界化的功能和作用。  相似文献   

16.
基于认知语法的突显观及词类划分定义,以介词为参照系,阐述介词与副、形、动、名等词类兼跨的现象和动因.通过认知上突显不同的概念成分,同一语词的词性便产生变化.当突显界标并使之明示时,该词为介词;若隐匿界标且射体是进程关系时,该词为副词;若隐匿界标但有明确射体即修饰对象时,视作形容词;若认知主体使用次第扫描方式来突显时间维上的过程语义,视作动词;若使用总括扫描、整体摄取的方式来突显认知域中相互联系的实体,视为名词.  相似文献   

17.
《伍伦全备谚解》中同位结构的语义属性与语法属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同位结构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连在一起的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所指为同一对象,处于句中同一语法位置,同位成分之间不能插入任何虚词。根据同位成分的词汇意义、功能意义及结合方式,《伍伦全备谚解》中的93个同位结构可分为说明型同位、陈述型同位、评价型同位、强调型同位4类。进入同位结构的同位成分只能是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同位成分在句中是同一概念,可以转化为判断句。其语序受语法特点与认知规律的制约。  相似文献   

18.
古汉语主谓谓语句内部构成情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谓谓语句这种语言现象在汉语中早已存在。本文吸取现代汉语研究的某些成果和方法 ,界定古汉语主谓谓语句 ,以成书于战国时代的《孟子》为语料 ,并部分地采用了《左传》、《论语》中的句子 ,对先秦主谓谓语句的内部构成情况进行探讨和分析 ,认为大主语可以是名词、动词或主谓短语 ,小谓语可以是名词、动词、形容词性短语以及主谓短语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