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一、苏辙“养气”说之渊源本文所要讨论的,是苏辙以“养气”为本的文艺观。而苏辙的“养气”说,其远源是孟轲,其近源则为韩愈。孟子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所谓养浩然之气,乃是一种培养理想人格的方法。浩然之气,则为一种理想人格。这种气,是得之于内的,需要长期地以正义的道德观念去培养,它既不能有丝毫伤害,又不能人为地去助长,而根本的方法,在于“志”的培养。因为,“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夫志至焉,气次焉。”所以,要“持  相似文献   

2.
人格的独立性是孟子“人格自由论”的立论前提,这也是孟子以及有骨气的知识分子与无道的统治者尖锐对立的必然结果。“诚”既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本体实在,又是人道与天道彼此摩荡的本体基础。因此,“诚身”、“明善”既是形而下的工夫也是宗教性的提升,由此而与天相接,焕发出了人性中美、大、圣、神的创造性。《孟子》的“知言养气章”由以言养勇、以气养勇、以志养勇三个阶梯构成,在比较中显发“浩然之气”的主体人格。三者彼此激发,富有内在的张力。  相似文献   

3.
孟子自诩:“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什么是“浩然之气”呢?孟子说:“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①看来很有一些神秘主义的味道。孟子所说的“浩然之气”,是建立在他的唯心论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上的。在孟子的心目中,有一个能主宰社会和人生的天,他说:“天下之生久矣,一治一乱。”②“五百年必有王者兴。”③而这一切的最终的动因则是“天”:  相似文献   

4.
辨《孟子》“不得于言”句——兼释得、中、当、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孟子、公孙丑上》有个悬案:告子曰:“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得于心,勿求于气。”不得于心,勿求于气,可;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可。杨伯峻先生《孟子译注》说:“不得于言——不得乃不能得胜之意。这几句都是讲养勇之事。故以胜负言。旧注皆未得其意。”杨先生批评“旧注皆未得其意”,十分精辟,但把“得”看成是“得胜之意”,恐不尽然。仔细体察上下文的脉络,固然述及“养勇之事”,不过,北宫黝  相似文献   

5.
孟子所说的心是指人生来就有的、与非人相区别的、以"不忍人之心"为核心、沿着"四端"向"四德"不断充扩的向善之心。孟子的不动心是指尽心知性以知天、存心养性以事天的向度不可动摇。此心虽然生而具有,但并非圆满自足,须通过意识自由和行为自觉缓慢培养,令其渐次成长,连续不断,由小到大,以止于至善。心之所向叫志,坚持此志不变,叫"持志","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志壹则动气,气壹则动志",二者互为制约,须"持其志,勿暴其气",所以孟子主张养气。告子的不动心是指接受了某种外在律令,将心托付于此,从而信念坚定,不再改变。这种外在律令缺少人性基础,往往以"言"的形式出现,是非曲直难辨,所以孟子提倡知言。知言以持志为依据,养气以至善为目标,持志为心之所向,至善为心之所成,如此,则心、言、气之关系明矣。  相似文献   

6.
孟子的人格自由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格的独立性是孟子"人格自由论"的立论前提,这也是孟子以及有骨气的知识分子与无道的统治者尖锐对立的必然结果。"诚"既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本体实在,又是人道与天道彼此摩荡的本体基础。因此,"诚身"、"明善"既是形而下的工夫也是宗教性的提升,由此而与天相接,焕发出了人性中美、大、圣、神的创造性。《孟子》的"知言养气章"由以言养勇、以气养勇、以志养勇三个阶梯构成,在比较中显发"浩然之气"的主体人格。三者彼此激发,富有内在的张力。  相似文献   

7.
上博藏简《民之父母》篇着重探讨了“五至”、“三无”和“五起”三事。此三者分别对应于“志”、“气”和“气志”三大范畴,同时也对应着礼乐之实、礼乐之原和礼乐之用三个方面。“五至”强调了“志”的主导作用,谈的是礼乐之实;“三无”则主张“气”是“志”的外化,讲的是礼乐之原;“五起”是对前两者的进一步发挥,主要突出礼乐之用。其对应的“气志”则是“志”和“气”的统一,正如礼乐之用是由礼乐之实和礼乐之原所造就的一样。  相似文献   

8.
目前学术界对孟子的“浩然之气”似有定论:儒家学说以伦理道德为核心,这种气一定是伦理之气;再进一步说,孟子把人的内在伦理要求外化、放射为天地之本体,从而认为伦理道德是天地自然的本性,“浩然之气”也不过是这种充满天地之间的伦理之气。但我们认为这只是其表层...  相似文献   

9.
孟子与庄子都有关于“心”与“养心工夫”的论说.孟子说的心是“德性心”,庄子说的心是“灵台心”.同样是心,德性心通于存在本源,揭示本心本性;灵台心关注人心虚妄,开启虚灵空境.德性心较灵台心要根本,德性心涵摄灵台心.但反过来说,庄子关于灵台心的展示能化解因对于德性心的自信而带来的执著之病.孟子“持志养气”与庄子“心斋”两套养心工夫构成“持志”与“一志”、“养气”与“听气”、“集义”与“集虚”、“知言”与“传言”等正与反、实与虚的关系.如同其心论一样,孟子的养心工夫较庄子根本,可以涵摄庄子的工夫,但庄子的工夫反过来可以对治孟子工夫末流的执著之病,因此两者也构成对比与融合关系.  相似文献   

10.
孟子的“以意逆志”说,是正确把握文学作品思想内容的一个重要审美原理。长期来,学界对该说的解释或“以古人之意求古人之志”,或“当以己意迎取作者之志”,皆失之于片面。本文试以西方读者学之基本观点,作一新的解释,把读者之意和作者之意统一起来,强调了在文学作品的欣赏过程中欣赏主体与作品客体之间的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11.
孟子教育思想的哲学基础就是其"心性论"。孟子的教育理想、教育内容、教育作用、教育方法以及其他教育观点都是以"心性论"为哲学基础。孟子之"心"可视之为正、正是、正心、正道。孟子教育思想的核心是求其放心和复其本性。这可称之为"正是"。孟子的教育过程也是一个"正是"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在梳理古代雍州历史沿革的基础上,结合现今西安市的地理区位与国家政策层面的战略预期,探讨了雍州与西安在政治地位、地理区位等方面的耦合度;同时,参考“雍”字的字义、唐长安城的平面布局、当前西安积极构建和谐社会和拓展水域环境的举措等因素,认为“雍”作为西安的简称,有较大程度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3.
先秦儒家的人学思想主要体现为孔子、孟子与荀子的人学思想,具体而言:人的本质:孔子提出“仁“;孟子提出性善论;荀子提出性恶论。人的价值:孔子认为,人的价值在于对社会有贡献;孟子认为,人的价值在于“天爵“、“良贵“;荀子认为,人的价值在于人有“义“。人与自然:孔子虽然没有明确表达“天人合一“,但《论语》中相关话语却蕴涵着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孟子讲“知性“则“知天“,体现了人道与天道的统一;荀子提出“天人分异“的思想。人与社会:孔子强调了人对社会的责任;孟子反对杨朱的“为我“思想,折射出孟子注重群体价值倾向;荀子提出“明分使群“的观点。人格与精神境界:儒家的最高理想人格是圣人,孔子认为,能够“博施于民而济众“的人就是圣人;孟子提出“人人皆可以为尧舜“,但只有做到“尽心、知性、践形“,才能成为圣人。先秦儒家人学思想既有合理性的因素,也有显著的历史局限性。其合理性因素可以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可资利用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14.
首先针对“智德的意义与界说”分别探讨先秦儒家孔、孟、苟三子之个别论述,呈现出三子思想之差异。其次,指出三子之“智德”实作为一种与“仁德”并举之德。再者,针对荀子所提之“知/智”的三层说:“使从知己”、“知人”、“自知”,来反省说明“智德”虽意在“知人”实则奠基于隐而未显之“自知”,以此作为孔孟荀儒家关于知/智问题的基调。  相似文献   

15.
南齐谢赫首次提出了“六法”论,成为中国美术史上影响最深远的美学理论之一,但“六法”并非是“万古不移”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绘画艺术的发展、演变,其具体含义也发生了量或质的变化,“六法间”的相互关系也相应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中国画的发展、演变和成熟的过程,也就是“六法”的发展、演变和成熟的过程。二者是同步进行的。  相似文献   

16.
“用歧”辨     
本文从定义和用例等方面对<修辞新格>中的"用歧"一格重新做了探讨,认为这一新辞格按定义及用例设定的标准尚有一些值得商榷之处,文章对此一一做了梳理.  相似文献   

17.
辞赋的本质特征(神趣)是"设辞虚构"。萧统"沈思"说实谓此也。理由是:古人重辞赋;《文选》要预立既硬又科学的标准,最好的选择就是以辞赋为范文,从中抽绎出标准;古人视赋为诗,很多文体有辞赋化倾向,衡鉴辞赋的标准遂被普适、跃升为衡鉴所有"文"的标准;符合萧统尚新变的文艺思想;受王充"超奇"论启发;可验以《文选》诸篇。另外,"设辞虚构"不仅与"沈思"说一致,与翰藻说、个人性、单篇性、文本性、审美性等也无?格。  相似文献   

18.
从先秦儒家中孔子的习言性、孟子的心言性、告子的生言性等对“性”的不同观念和理解,可以看到诸子都是十分重视“性”的.并围绕这一观念展开了深入的讨论.通过寻找“性”观念的起源,以发现儒家此一观念的历史根源.然后通过对孔子的分析揭示孟子及告子对孔子“性”观念的继承和发展.儒家三子对“性”的不同的理解和阐述对先秦儒学人性思想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并对其后中国儒学体系构建具有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孟子所处的战国时期,卿大夫们赋诗言志的风气已经消歇,更加注重对《诗经》意义的探讨。孟子为了宣扬他心目中的王道和儒家思想,不仅强调《诗经》的历史价值和政治作用,并且提出了"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等诗学理论,对后人理解文学作品具有很大的启发作用。在游说诸侯的过程中,孟子以《诗》证史,为自己的仁政学说提供让人信服的依据,《诗经》在孟子的手中成为了证成己说的权威文献根据。  相似文献   

20.
意象表现,可以说是中国绘画的本质特征。中国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及刘勰、石涛等人的艺术观皆对中国绘画的意象表现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而中国画所用的工具材料也成就了中国画写意语式的完美表达。在中国的传统文化(哲学)中有所谓"道""器"之论。"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中国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及托物寄情的人文情怀可谓中国绘画之"道",而中国画所利用的工具材料正是盛载中国文化之道的最佳之"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