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合芜蚌"3市是安徽省3个重要的工业中心,分别对应着"皖中"、"皖南"、"皖北"3个区域,存在着很强的极化和辐射效应。作为3个地区发展的龙头,提升"合芜蚌"区域自主创新的能力意义重大。作为2010年省长课题"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建设研究的部分成果,通过对"合芜蚌"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创新体制和机制及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  相似文献   

2.
建立区域自主创新实力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利用基于方法集化的动态组合评价方法对2001-2012年中国大陆省级区域的自主创新实力分别进行评价排序,得到2001-2012年期间各省市区域自主创新实力各年及总体评价值及排序结果。评价结果表明,2001-2012年期间区域自主创新实力地域差异明显,东部地区较强,西部地区较弱。  相似文献   

3.
为探索和研究建立科学系统的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评价体系,并据此采用科学评价方法进行评价,笔者在分析自主创新能力构成体系的基础上结合定性和定量分析,构造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建立因子分析评价模型。以河南省18地市为例,利用因子分析法对其进行了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4.
建立区域自主创新实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改进归一化法和变异系数法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确定权重,利用改进二次加权法计算2001—2010年中国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的区域自主创新实力加权平均值,进行动态评价与分类比较分析。研究表明:2001—2010年期间中国区域自主创新实力从评价值排序看,地域差异明显,东部地区较强,中部地区居中,西部地区较弱。主要原因是东部地区的资金、政策、人才和创新载体的优势,中部、东北地区产业结构和企业创新理念的制约以及西部经济、教育和科研水平相对较低。研究认为:自主创新实力较弱的区域可以通过增加R&D投入、引进创新型人才、优化产业结构、完善创新扶持政策、增强产学研协同创新等手段,提高区域自主创新实力。  相似文献   

5.
基于灰靶理论的福建省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动态评价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灰靶理论对2001-2008年福建省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进行动态评价分析,可以把握福建省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动态发展变化趋势.通过靶心度对2001-2008年福建省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进行分级和排序,运用贡献度分析2001-2008年福建省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各影响因素的贡献度,找出关键影响因素,对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影响因素进行分级和排序.结果表明,2001-2008年福建省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动态发展变化趋势:逐年变好,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6.
对2003-2012年间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进行计量检验,在分析各地区创新要素集聚现状的基础上,研究了创新要素集聚对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通过对固定影响变系数模型的估计发现:对东部地区来说,R&D人员的集聚能够带来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中西部地区的R&D人员集聚对于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并没有呈现一定的规律。就大部分省市来说,R&D经费集聚并没有促进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反而因为集聚度过低,无法发挥集聚效应,阻碍了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另外,政府支持能显著提高区域自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7.
如何科学有效的评价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对进一步促进高新技术企业成为自主创新主体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建立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一种均值变换法对定量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应用灰色白化权函数对混合属性的一致性转化,采用证据推理算法对评价信息进行综合。以安徽省某一高新技术企业为例,对其自主创新能力进行评价,证明该方法的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8.
我国区域自主创新和网络创新能力评价与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区域创新是国家创新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自主创新和网络创新能力的评价体系和统计分析框架的构建,凸显了重大攻关、人才培养和网络构建对自主创新的重要作用,有助于对我国省区间的自主创新和网络创新能力展开系统评价和实证研究,展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发展水平和多方位信息。研究表明,我国各省区自主创新和网络创新形成三个差距明显的群体,创新推动区域发展需要群体间的资源流动和共享。  相似文献   

9.
创新创业环境对创业活动起着根本性的促进作用,同时进一步影响区域的自主创新能力。通过以优化合肥、芜湖、蚌埠三地市创业环境为突破口,对安徽省合芜蚌自主创新综试区内创业环境与自主创新能力的相关性进行了实证分析,进一步从转变政府角色、积极培育市场环境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三个方面对提升区域内自主创新能力提出了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0.
目前区域发展与人才支撑体系协调性评价领域的研究成果相对缺乏。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对区域发展和人才支撑体系的内涵进行了界定,以安徽省和皖北地区2000~2012年的面板数据为例,采用复合系统协调性模型方法,区域发展与人才支撑体系协调性关系的演变规律及差异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安徽省整体、蚌埠市、阜阳市的复合系统协调度相对较高,且呈现稳步上升趋势,但安徽省和皖北地区的整体协调度系数均处于低于0.4以下的水平,协调度水平较差,需要通过改进协调度促进区域的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1.
辽宁省汽车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汽车产业的技术创新特征.从创新资源投入、创新管理、创新产出能力、自主研发能力等四方面考察区域汽车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构建了定量化的评价模型。并运用该模型对辽宁省汽车产业自主创新能力进行判定.总结辽宁省汽车产业自主创新的问题所在,为制定和实施提升区域汽车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政策措施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2.
基于灰色关联度的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模糊评价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自主创新是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也是一个国家长远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从创新基础,创新投入与创新产出三个方面选取11 个评价指标,运用灰色关联模糊评价方法对我国东、中、西各区域典型省份进行实证研究;这种研究方法避免了传统的在综合评价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过程中遇到的权重赋值的人为性问题,使得实证结果更加科学、客观。研究表明,我国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梯度差异显著,在此基础上针对各区域不同特点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性意见。  相似文献   

13.
自主创新能力是影响自主创新模式选择的基础性因素,合适的自主创新模式有利于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鉴于自主创新能力和创新模式的双向影响关系,文章立足于安徽省自主创新能力的现状和潜在优势,分别从静态的创新能力势差和动态的创新能力演进两个角度研究了安徽省自主创新模式的选择,旨在探索与安徽创新能力相匹配的创新模式,以促进安徽创新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14.
提升区域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不仅要提高科技自身水平,还要加强区域先进文化建设。科技自主创新与区域先进文化辩证互动,二者在科学发展观统领下,后者为前者提供系统支持,前者为后者增添时代内容和表现载体。安徽科技自主创新发展实践证明,只有坚持一手抓区域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一手抓区域先进文化建设,才能做到区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选取我国三大经济区2001—2017年的数据,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政府财政、金融市场及其相互作用对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影响,结果表明:政府财政对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作用较金融市场更为显著,但三大经济区存在差异;就全国总体而言,金融支持效率指标在是否存在政府中介的情况下均不显著,金融市场对自主创新的支持效率还很低下;误差修正模型表明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提升还受自身前期自主创新能力水平影响;人力资本的投入对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运用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南京市自主创新能力水平进行纵向和横向比较,可以比较好地把握其自主创新能力的现状。通过对南京市近四年自主创新能力指标的纵向比较,不难发现除了自主创新环境之外,南京市的自主创新资源、自主创新活动以及自主创新产出能力均有较大幅度的增长;通过将南京市与三大科技竞争力较强的城市自主创新能力指标进行横向比较,指出了南京市在自主创新能力上存在的突出问题。一是工业增加值率过低,二是研发经费过低。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系列对策和建议。对于提高南京自主创新能力水平,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物流能力的提升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构建包括物流人才、物流基础设施、物流产出规模、物流发展环境四个一级指标在内的区域物流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以中国7个区域及其中20个省(市)的相关数据为样本,基于云概率优势关系(云PDR)方法进行评价,并据此从"综合水平-波动"和"投入-产出"两方面对样本分类。结果显示:在物流能力的水平和波动方面,各区域及省(市)差异显著,具有不同的驱动因素与薄弱环节,分属于积极的持续提升型、高效的持续提升型、低效的稳定发展型、低效的探索追赶型和保守落后型五种类型。因此,应结合不同地区所属类型的特征采取不同发展对策:物流发展处于保守落后型的区域应进一步加强物流发展意识、物流能力与发展水平相对平稳的区域应加快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物流发展相对活跃的区域应完善物流人才培养体系、物流能力与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应提升物流投入产出比,推动区域物流能力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18.
绿色已经被列入我国经济发展新理念,经济发展依赖于生态环境,同时对生态系统会产生一定破坏.若国家或者地区长时间的生态经济不协调,不仅会影响生态环境,还会遏制经济发展.文章在界定生态经济内涵的基础上依据一定原则,结合相关文献从5个方面构建34项指标以反映区域生态经济发展水平,并采用主成分和熵值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法,对安徽省各地市生态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分类评价、综合评价以及聚类分析.经计算,安徽省生态经济发展的综合水平处于中游,各个地级市的生态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不充分.最后根据评价分析结果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绿色已经被列入我国经济发展新理念,经济发展依赖于生态环境,同时对生态系统会产生一定破坏.若国家或者地区长时间的生态经济不协调,不仅会影响生态环境,还会遏制经济发展.文章在界定生态经济内涵的基础上依据一定原则,结合相关文献从5个方面构建34项指标以反映区域生态经济发展水平,并采用主成分和熵值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法,对安徽省各地市生态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分类评价、综合评价以及聚类分析.经计算,安徽省生态经济发展的综合水平处于中游,各个地级市的生态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不充分.最后根据评价分析结果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绿色已经被列入我国经济发展新理念,经济发展依赖于生态环境,同时对生态系统会产生一定破坏.若国家或者地区长时间的生态经济不协调,不仅会影响生态环境,还会遏制经济发展.文章在界定生态经济内涵的基础上依据一定原则,结合相关文献从5个方面构建34项指标以反映区域生态经济发展水平,并采用主成分和熵值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法,对安徽省各地市生态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分类评价、综合评价以及聚类分析.经计算,安徽省生态经济发展的综合水平处于中游,各个地级市的生态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不充分.最后根据评价分析结果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