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赋予人生以价值和意义——也说人文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认为,人文精神是有别于人文主义,与人文知识、人文科学有着紧密联系的一种立于现实去追求人生价值理想的观念形态, 是包括科学精神在内的全部人类文化所体现的根本精神。人文精神以人为中心,注重情感,诉诸体悟,崇仰个性,追求美好。弘扬人文精神有助于提升人格,改善思维,调节社会运行,矫正科学发展,使人类精神家园的建设更符合人类本来的目的性。现代人文精神综合了近代人类文化发展的许多新的思想成果, 从而表现出许多新的特征,诸如文化上的“兼收并蓄”、人际间的“宽容”以及社会发展中的“创新”等。  相似文献   

2.
社会发展的本质是人的发展,人文精神是发展中人的价值之类意识。现代发展是工业社会、市场经济和私有观念的矛盾运动。我们应正视这个现代化的矛盾运动,由此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之路。而所谓“当代人文精神”则是在这现代发展的矛盾运动中逐步形成的社会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3.
中华人文精神之现代视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华人文精神之现代视界潘立勇我们研究的“中华人文精神”是指古往今来海内外中华民族各种文化现象中所蕴含的基本的文化精神,也就是以人之文化存在为本,着重通过对人自身以及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恰当把握来化成天下的一种文化精神。它不同于近代中国...  相似文献   

4.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乱世出英雄”。时下如日中天的《英雄》就出在思想的“乱世”。《英雄》是一种草莽思想,它带给我们的启蒙使我们沉重、郁闷……因为《英雄》中透露出的信息足以让我们每个人提心吊胆。我们不希望一个人的专制和残暴,同时也要谨防多数人的非理性无知冲动。毕竟,一个充满杀机、暗杀、暴力、武侠的国家和社会不是我们最佳的选择。“包打天下”的英雄情结也不是我们民族意识中最为匮乏的精神资源。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马克思哲学形成史的梳理 ,可以看到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在马克思哲学中是统一的。两者的统一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 ,而是经历了一个人文精神统摄科学精神—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两种逻辑相矛盾—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初步结合—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达到自觉有机统一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6.
生态伦理的人文精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生态伦理学的本质和宗旨出发,阐明了生态伦理学的本质并没有背离尊重人、关心人和一切为了人的人文精神;而生态伦理学的宗旨则强烈地呼唤着一种具有新的表现形式的人文精神,即“生态人”精神、“人类人”精神和“全面人”精神。  相似文献   

7.
所谓西方文化的基本精神是理性精神(亦即科学精神)。科学和理性是凭借严格的逻辑证明和推理建立起的,因而逻辑学最能体现西方文化的基本精神,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即人文精神)有着很大的差异。王国维把以逻辑学为基本内容的理性精神与重视直觉经验的人文精神相对立,因其无力解决此对立而陷入二难境地。一王国维关于逻辑学的二难困境其实质上是对西方文化基本精神(理性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人文精神)关系无法处理的一种困惑。他认为理性的“可信”与人文主义的“可爱”格格不入,而二者又无法丢弃。“哲学上之说,…  相似文献   

8.
我们一定要弄清楚人文精神培养的主体。现代大学的精神本身既要有科学精神,也要有人文精神,应该是人文与科学的有机统一。一所好的大学,要同时构建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并且试图找到两种精神的契合点。因此,大学要通过教育观念、实践和现实这三个层面实现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统一。  相似文献   

9.
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已经开始具备新时代文化主题,在本质上同市场经济的要求是相适应的,表现出时代特征。然而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大学生人文精神存在着失落迷茫的一面:一、重功利轻理想,精神追求贫乏;二、政治信仰迷惘;三、个人本位凸现,集体观念减退;四、道德水平下降。大学生人文精神失落的原因:一、商品意识的泛化强烈地消蚀着大学生的人文精神;二、存在“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见物不见人,把人文精神当作软任务;三、院系调整、专业划分过细,导致了大学人文资源和人文精神的严重流失;四、德育工作弱化。  相似文献   

10.
儒家人文精神是数字化时代人文精神建构的重要资源。儒家人文精神具有忧患精神、乐道精神、和合精神、人本精神及笃行精神,而数字化所具有的分散权力、全球化、追求和谐、赋予权力的四个强力特质恰与儒家人文传统相契合。在数字化时代,要拓展儒家人文精神,必须确立“超越性扩展”的核心理念,吸收“忠恕之道”等儒家核心价值观念,把慎独作为数字化人文精神建构的基点。  相似文献   

11.
清华学生“泼熊”事件引发了许多讨论和思考。有人认为这反映出当代中国大学生缺乏对生命的关怀,因而缺乏人文精神;也有人说,这只是极为特殊的个例,不应小题大做。笔者认为,中国学生虽然智商很高,却缺乏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这显然不符合全面发展的要求。然而,在此笔者并不想评述中国学生素质的高下,反而以为中国的教育者着实应当深刻反省。学生是教育者的产品,产品的优劣从很大程度上反映出生产者的水平。中国学生对于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缺乏,也许恰恰说明了中国教育者对两种精神的缺乏。而这两种精神在人类不断探索、进步、实…  相似文献   

12.
儒学人文主义的特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们常说 ,儒学是人文主义的 ,或者说 ,儒学具有强烈的人文精神。这样说毫无疑问是正确的。但是 ,儒学的人文主义有何特征 ?究竟如何理解儒学的人文精神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还有必要作进一步的探讨。一在讨论儒学人文主义之前 ,首先需要了解儒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 ?因为只有掌握了儒学基本问题之后 ,才能理解儒学人文主义的特征。儒学的基本问题不是别的 ,就是“究天人之际”。“究天人之际”既是中国哲学的基本问题 ,也是儒家哲学的基本问题 ,贯穿儒学发展的始终。儒学的人文主义就是在这一基本问题的框架之内形成和发展的。“人文”一词 ,出…  相似文献   

13.
自习近平总书记阐述新时期“中国梦”以来,弘扬“中国精神”和凝聚“中国力量”至关重要,值得庆幸的是儒家人文精神正是“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加强大学生儒家人文精神教育也成为凝聚“中国力量”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首先阐述儒家人本精神的主要内容,分别从道德、行为和文化等角度论述了加强大学生儒家人文精神教育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4.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这两种价值追求和价值取向对于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都不可缺少。从根本上说,它们是互补、互渗、互动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是当代文化的主流趋势,也应是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在当代中国,高科技精神是科学精神的体现和发展,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则集中体现了新人文精神。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要大力推进高科技精神与新人文精神的融合、统一。  相似文献   

15.
道家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丁原明 《文史哲》2002,1(1):54-59
道家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依据“道法自然”的原则得以透显的。当它依据这个原则去求“真”时,则表现出合规律的遵道循理、追求世界的本真状态和在其相对主义体系中潜含着若干科学认识因素的科学精神。当它将这个原则延展到属人的世界而成为价值范畴时,则表现出众皆平等、“常德乃足”和安顿人类生存终极关怀的人文精神。道家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展示了“事实世界”与“价值世界”相统一的人类理想的生存状态,并对弥合当今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分裂,建构新的科学人文主义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6.
走向融合:新时代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人类精神的两个维度 ,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两种精神指向。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与分离体现了人类认识的不同发展阶段。 2 0世纪科学精神的无限张扬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带来了人类社会物质财富的空前繁荣。与此同时 ,2 0世纪也是一个“告警”的世纪 ,在人文精神缺失中涌现的现代科技令人们在无限欣喜的同时却又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恐慌。鉴于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分离所招致的灾难性后果 ,人们蓦然警醒 :要走出 2 0世纪全球性危机的漩涡 ,人类需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再度融合。  相似文献   

17.
略论科学人文主义的价值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希腊哲学思想是当代西方社会思潮的起源。古希腊哲学思想中包涵着“科学”与“人文”两种精神追求和体现 ,二者是统一的。只是到了近代 ,西方哲学思想的发展产生嬗变 ,出现了崇尚“功利”和“无限理性”的倾向 ,成为导致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的思想根源和哲学基础。马克思主义传承了欧洲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精髓 ,是科学精神和人文关怀相统一的学说。我们应当选择和弘扬科学人文主义的哲学思想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18.
当代西方“反幻觉”诗学的语言哲学基础及批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奎英 《文史哲》2005,(6):117-123
反幻觉是当代西方诗学文化的一种重要的精神倾向,这种倾向最重要的语言哲学基础就是索绪尔的符号任意论。索绪尔以此打破了词与物天然对应的“神话”,揭破了人能控制语言的“迷梦”,促生了一种与传统的词物对应论相对立的“词物分裂论”,为当代西方反对实在论和主体性的幻觉,解构“自然”写作和终极意义的理想,强调写作“不及物”、“作者已死”、“暴露技巧”的反幻觉诗学提供了语言学根据和批判的武器。但这一批判的武器是一把“双刃剑”,在其革命性背后隐藏着一种既无关于科学评价又反人文精神的共时性范式和后现代情绪,已产生出不利于人类的诗化生存的东西。因此,批判的武器只有经过批判性反思,那种真正具有科学意义和人文精神的反幻觉诗学才能建立。  相似文献   

19.
“宽容”问题属于精神领域而不属于认识领域,宽容是一种境界。宽容与制度无关,它是制度之外的事情。我们需要宗教的宽容而不是科学的宽容,就如同我们需要政治的宽容而不是法律的宽容。  相似文献   

20.
中国当代人文知识分子的人文精神依然是他们的精神特征。当代人文精神是一种主体性精神 ,并非完全与世俗精神对立 ,批判性和超越性是其内在特征。人文精神对当代中国文化建设起着价值导向作用 ,有利于人的生命优化。当代人文知识分子应守护着人文精神 ,保持一种批判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