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武汉大学学报》一九七八年第四期,登载张雪明同志的《释尼田——与张政烺同志商榷》。最近,我才见到这一期学报,既蒙张雪明同志不弃,把问题提出来要进行商讨,我理应回答,以下就该文的顺序谈几点。原文说:“《说文》肖‘从肉小声’,值  相似文献   

2.
一九七七年底,我在中山大学科学讨论会上,曾提出《试论李自成思想》一文,对姚雪垠同志的观点进行商榷。会上黄彦同志表示不同意我的看法。为了进一步开展讨论,广东《学术研究》一九七八年第三期发表了我的文章,并同时登载了黄彦同志《对<试论李自成思想>一文的商榷》,对我提出批评。黄彦同志的异议对我有很大启发,但其中有些观点我仍然不敢苟同。本文再谈谈我的看法,以供继续讨论。  相似文献   

3.
《辽宁大学学报》一九七九年第二期发表了王磊同志的《人性和阶级性的对立统一及其在文学作品中的表现》一文,接着在第六期上发表了胡绳生、袁杏珠二同志合写的与王磊同志商榷的文章《也谈人性和阶级性》(以下简称《也谈人性》),读后令人振奋。人性问题,本是一个跨学科的课题,它同时是哲学、社会学、伦理学、心理学、法学、美学、文学等学科的研究对象。可是,近十几年,人们除了一味地把人性斥之为地主资产阶级的东西之外,再也无事可做。人们不得不象躲避瘟疫一样来躲开它,即使愿意思考问题的人们,也只能把自己的想法深深地埋在心底。正因为如此,所以重新提出对这个问题的讨论是很有意义的。本着百家争鸣的方针和弄清问题的目的,这里我打算把自己对胡、袁二同志的《也谈人性》一文的不同看法提出来,就教于学术界和读者。因为《也谈人性》一文是与王磊同志商榷的,所以我也将对王磊同志的某些观点作简单地评述。  相似文献   

4.
《四平师院学报》一九八三年第二期,刊载孙世安同志关于《改组后的国民党性质初探》(下称《初探》)一文。《初探》认为:改组后的国民党“仍然是一个资产阶级政党”。这个结论不无值得商榷之处。  相似文献   

5.
《经济学周报》第24期发表了韩志国同志的《试论供求关系对商品价格的决定作用》一文,作者引用了马克思以下一段话作为立论的主要根据:“商品的价格是由什么决定的?它是由买主和卖主之间的竞争即供求关系决定的”。这里,我仅谈两点看法。 1.价格运动是受价值规律的支配,不是由供求关系所决定。把价格看作由供求关系决定,是回到马克思的早期思想。  相似文献   

6.
梁公美同志的《商品价值规律史试探》一文(载我院学报今年第一期),乍一读来,颇有点新意,是要探讨前人在价值理论方面没有触及到的问题,但仔细一推敲,深感其命题和不少论点并不恰当。现就以下几个主要问题,同梁公美同志商榷。一、价值规律本身有没有发展史? 梁文的题目叫《商品价值规律史试探》。商品价值规律有发展史,这是经济学研究者所没有发现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客观规律是事物内部的本质联系和发展的必然趋势,它随着事物的存在而存在,并随着事物的消灭而消失。规律本身是没有发展史的。这是因为规  相似文献   

7.
《武汉大学学报》一九七八年第四期,登载张雪明同志的《释尼田——与张政烺同志商榷》.最近,我才见到这一期学报,既蒙张雪明同志不弃,把问题提出来要进行商讨,我理应回答,以下就该文的顺序谈几点.原文说:"《说文》肖'从肉小声',值得重新考虑."又说:"从宀肖声的宵,金文作?或作?(见《宵簋》),肖字从月而  相似文献   

8.
王立亭同志在《山东社会科学》1989年第3期上,以《马克思关于价值和价值规律的理论准确吗?》为题撰文(以下简称王文),提出“价值和价值规律并不存在”,在现实经济活动中,不存在价值规律,只有价格规律。实质上,王文否定了马克思的价值和价值规律的理论。他的这一观点是值得商榷的。我们认为(1)价值是一个历史范畴,只要存在商品经济,就必然存在着价值范畴。(2)价格规律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本文就政治经济学这两个常识性问题与王立亭同志商榷。  相似文献   

9.
陈仲成同志的《假象及其对认识的作用》一文,对假象的传统观点提出了质疑,有一定的见解。但对文中有的观点,笔者未敢苟同,特提出商榷,并就教于理论界的同志。1 陈文的第一部分引了艾思奇、李达、孔阶平等同志关于假象的部分论述,得出“有两点值得商榷:一、究竟什么是假象?它的科学定义应该怎样表述?二、假象是不是本质所固有的,它表现不表现本质?”陈仲成同志认为,第一个问题在以上同志的诸作中,没有给人满意的回答。所以,他给假象重新下了一个定义:“假象就是本质的否定的本性的表现,它是反映本质的否定方面的一种形式。”我认为,这个定义是不能成立的,因为其所持的两个论据本身就不能成立。论据一:由于事物的本质由内部矛盾决  相似文献   

10.
韦奇、时珍二同志在《关于社会需要与价值决定》一文(载《武汉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1983年第5期)中,对第二种意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部门总商品价值总量这个问题,作了进一步的论述,对我和陆晓明同志的商榷意见,归纳为三个问题进行了回答,并且提出了价值决定和经济效益的关系这个重要的现实问题和理论问题,读后很受启发.但对此文的根本观点仍有不同看法,这里就韦奇、时珍同志的三点回答和价值决定与经济效益的关系,谈一点不成熟的意见.一下面,对韦奇、时珍同志回答的三个问题,作些进一步的说明.(一)关于第二种意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和供求关系.在第二种意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不决定价值这个问题上,过去,我在和韦奇、时珍同志的讨论中曾指出过,主张第二种意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价值,是在价值决定的因素中,拌进了供求因素.韦奇、时珍同志不同意这种观点,他们再次重申:“社会总劳动根据确定的需要在各生产部门进行分割,是生产领域的问题,而市场供求则是流通领域的问题”(《武汉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1983年第5期第58页.以下凡引此文的地方,只注明页数).根据第二种意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定义,“社会总劳动根据确定的需要在各生产部门进行分割”的结果,就是各部门的第二种意义的社会必要  相似文献   

11.
《复旦学报》 (社科版)1987年第二期“社会主义宏观经济学探讨”专栏刊登了我的文章《总需求·总供给·潜在总供给——兼论我国的宏观经济政策》,同期还刊登了蒋学模教授《我国总需求和总供给应有怎样的格局——兼与舒元同志商榷》一文(以下简称《商榷》)。我仔细拜读了《商榷》一文,很受启发,同时也感到有必要澄清其中的若干问题。下面本着学习和求教的愿望,坦率地讲出我的看法,以就正于蒋老师和各位读者。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经济学界在对价值规律的探讨中,根据各人对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价值和价值规律的一些论述的不同理解,对价值是不是商品经济的特有范畴,价值规律是不是商品生产的特有规律,展开了争论。孙冶方同志认为,在将来的共产主义社会里价值规律仍然存在并发生作用。最近,李国根同志在《价值规律是社会生产的普遍规律》(以下简称《规律》,见《江西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一九八一年第一期)一文中则进一步  相似文献   

13.
《党的文献》1989年第1期刊载了余湛、张光祜二同志撰写的《关于斯大林曾否劝阻我过长江的探讨》一文(以下简称“余文”),认为斯大林并不曾劝阻我过长江,而且也没有这个思想动机。笔者认为值得商榷,在此,谈一点个人的看法,以求教于余、张二同志。  相似文献   

14.
也谈集体主义——与郭永军同志商榷赵英兰郭永军同志在《山东师大学报》(社科版)1996年第1期上发表了题为《集体主义再认识》一文,对近年来我国理论界关于集体主义的观点进行了再认识。文章研究了三个方面的问题,得出了三个结论:(1)传统的“集体利益大于个人...  相似文献   

15.
读了谢本书同志发表在上期的《重评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一文(以下简称《重评》),颇受教益。但对文中所提出的一些重大问题,仍觉有商榷的必要,兹作如下回答。不妥之处敬请谢本书同志及读者再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6.
刘景泉同志在本刊今年第二期发表的《关于否定的否定规律的几个问题》一文,提出了否定的否定规律是不是辩证法的一个规律问题以及怎样理解否定的否定规律基本内容问题。这两个问题提得好。我很赞成他对第一个问题的论述,即论证否定的否定规律无疑是辩证法的一个规律。至于第二个问题,即否定的否定规律的基本内容,我个人有不同的看法,特提出商榷。  相似文献   

17.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一九九0年度第二期发表了钱文忠同志的《评黄心川先生“印度哲学史”》一文。我们拜读后实在不敢苟同,因此,不揣鄙陋,想在此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和钱文忠同志商榷。  相似文献   

18.
近来,人们对毛主席倡导的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有了较多的议论和探讨。严家炎同志的《关于现实和理想的统一——对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一些理解》(《文艺论丛》第二辑)一文,就“两结合”问题,谈了一些看法。鉴于严文的观点有一定代表性,个人又有一些不尽相同的思考。这里,打算谈几点粗浅的意见,兼与严家炎同志商榷。  相似文献   

19.
<正> 内容和形式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之一。王鹏令同志在《中国社会科学》1983年第6期上,发表了《内容和形式范畴新议》一文,对这一范畴提出了自己的新的见解。我认为,王鹏令同志的观点是需要进一步讨论的。本文谈一点粗浅的看法,以与王鹏令同志商榷。(一) 按照通常的解释,作为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之一的“内容”,是指构成事物的一切内在要素的总和,而“形式”则是指把内容诸要素统一起来的结构和表现内容的方式(内部形式)。我是赞成这种解释的。我认为,所谓“内容”和“形式”,是人们在观察和分析事物时,在思维中把事物分解成所内含的东西以及这些内含的东西的存在形式、表现形式这么两个侧面,并进而探究这两个侧面之间的相互关系,所形成的一对范畴。对于内容和形式范畴的含义,应当、也只能作出如上的规定。可是,王鹏令同志却不同意这种规定。他认为,按照这种规定,在分析有机化学中  相似文献   

20.
本刊于一九八三年第三期(哲学社会科学版)刊登了高尔太同志的《人道主义与艺术形式》一文,引起了不同的反映,本期特刊出李一文同志的《从人道主义到现代主义》的文章,与高尔太同志商榷。希望有更多的同志参加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