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基层公务员在基层治理现代化中起着中坚作用。如何增强基层公务员的工作获得感并强化工作投入是一个急切需要解决的课题。基于528名基层公务员的问卷调查,揭示了基层公务员工作获得感结构与现状,探索了工作获得感、职业认同和工作投入的内在关系。研究发现:第一,基层公务员的工作获得感分为四个维度,由高到低排序是自我成长感、社会尊重感、工作生活平衡感、薪酬满足感;第二,基层公务员的职业认同在工作获得感和工作投入关系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于此,需要正确认识基层公务员工作获得感的多维度性,切实提升基层公务员工作获得感以提高其工作投入,有效发挥好职业认同在工作获得感与工作投入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2.
为准确了解科技人员的职业倦怠现状和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及时降低科技人员职业倦怠感,提高工作效率,本研究采用摩斯腊克工作疲倦量表(MBI)对70名科技人员进行调查.结果显示65.9%的科技人员在个人成就感维度上呈现高度倦怠.科技人员的职业倦怠程度主要受到工作压力、社会支持和资源、信息和控制感、公平感、职业特征和个体特征等因素的影响.因此,科技人员管理部门应引起重视,积极采取措施,着重从心理干预方面入手,降低科技人员的职业倦怠水平,减轻科技人员的职业倦怠感,充分发挥其潜力.  相似文献   

3.
魏楠 《南方论刊》2011,(10):69-71
目前,我国基层公务员出现的职业倦怠现象问题严重,影响了基层公务员的工作质量、工作效率、以及公务员队伍的整体形象。本文从经济社会环境急剧的变迁、压力型体制、公共人事制度、组织文化以及基层公务员个体因素几个方面入手,从宏观到微观对该问题进行全面的原因分析。  相似文献   

4.
从心理资本的角度出发,用实证的方法研究泉州导游心理资本的构成因素,对导游离职倾向的影响及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导游心理资本由自我效能感、希望、韧性、乐观和情绪智力五个维度构成;五个维度与离职倾向均呈负相关关系,其中情绪智力、希望和乐观三个维度与离职倾向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自我效能感、韧性与离职倾向的负相关关系不显著;对离职倾向影响程度最大的是乐观,其次是希望。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选取江苏快递企业员工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大规模问卷得到455份有效问卷,在相关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结构方程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组织支持感的各维度对工作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相较于价值认同和关心利益,工作支持对关系绩效的正向影响最强烈;组织支持感的各维度对关系绩效的影响均大于其对任务绩效的影响;工作嵌入在组织支持感和工作绩效间起到部分中介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高校"两课"教师的工作压力、倦息的总体状况、各变量之间的差异、工作压力与职业倦怠之间关系等方面情况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高校"两课"教师面临压力较多,压力强度较大;不同年龄、不同职称的高校"两课"教师压力感差异显著;"两课"教师工作压力与职业倦怠间存在着相关关系,在情绪衰竭和低成就感两个维度上相关显著,而在去人格化维度上尚不存在显著性相关.  相似文献   

7.
在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时代背景下,民族地区作为影响全面发展的相对短板,党和国家对作为公共行政体系中最基本的细胞——基层公务员队伍寄予了深厚的期望与责任,因此,对基层公务员的行政道德建设的再思考显得必要而迫切。本文基于当前民族地区基层公务员行政道德失范频发和持续现象,从强化制度建设、优化社会文化环境和促进自我修养提升三个维度全方位探讨基层公务员行政道德体系建设问题。  相似文献   

8.
利用问卷调查法收集数据研究职业高原与企业研发员工工作绩效的内在关系,探究自我效能感在该关系中发挥的作用。结果表明:职业高原的层级高原维度和中心化高原维度对工作绩效各维度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自我效能感对职业高原与工作绩效的关系的有显著的调节作用。从企业管理和研发员工双层视角提出优化组织设计、加强与员工沟通、关怀员工和提高自我效能感等减缓职业高原到来、提高工作绩效的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9.
基层公务员能力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分析基层公务员能力建设的重要性入手,在广泛调研和抽样调查的基础上对湖南省基层公务员的现状进行了实证分析,同时提出了拓宽基层公务员来源渠道、加强基层公务员分级分类培训,改革基层公务员管理体制、强化人事部门责任等加强基层公务员能力建设的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江西社会科学》2017,(7):250-256
通过心理资本量表、工作满意度问卷、社会支持问卷和职业倦怠问卷对528名在岗教师进行测试,结果显示:心理资本、工作满意度、社会支持等三因素与教师职业倦怠呈显著负相关并对教师职业倦怠均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工作满意度在心理资本与教师职业倦怠间起到中介作用;社会支持调节了心理资本通过工作满意度影响教师职业倦怠这一中介过程的前半路径。因此,心理资本对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是有调节的中介效应,心理资本既直接降低教师职业倦怠,也通过增加教师的工作满意度,进而降低其职业倦怠,并且这一过程会受到外界社会支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基层公务员监督管理机制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均等化的薪酬机制影响干部积极性;人事管理机制影响干部发展动力;机制催生的压力影响干部心理;容错纠错机制不完善影响干部积极性。这些问题的成因主要是:基层公务员监督管理机制不健全;不同机制之间的整合程度较低;社会监督机制与舆论监督机制效能较低;相关教育培训不足,软性监督机制效能偏低。基层公务员监督管理机制发展趋向是:制度短板显著减少;机制运行效能明显提升;不同机制之间的整合程度显著上升。优化途径主要是:健全机制,强化基层公务员监管的基础;强化不同机制之间的整合程度;重视社会监督,鼓励舆论监督;加强教育培训,做好软性监督。  相似文献   

12.
职业倦怠是工作中慢性情绪和人际压力的延迟反映,主要表现为情绪衰竭、人格解体以及个人成就感丧失。职业倦怠的危害表现为对个体生理、心理形成负性影响,对工作则表现为削减个体的积极性和投入。民警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有:工作、生活、个体和社会因素。对民警职业倦怠的干预主要是引导其正确认识职业倦怠,并通过心理疗法缓解他们的压力;建立社会支持网络,对警察这一职业持合理期望;加强公安队伍建设,建立良性支援机制。  相似文献   

13.
目前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倦怠现象已经成为阻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辅导员队伍建设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职业倦怠与自我效能感是互成因果的链接,在辅导员自身发展过程中,职业倦怠和自我效能相互影响。借鉴自我效能理论对辅导员职业倦怠进行干预,通过从个体创新学生工作模式、提升职业幸福感和构建社会支持体系、辅导员发展共同体可有效解决辅导员的心理困惑,培养和提升辅导员工作的自我效能感。  相似文献   

14.
《江西社会科学》2015,(11):231-235
员工情绪管理能力的强与弱,不仅影响员工个人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工作表现和人际关系,甚至会影响组织整体绩效的优劣。高绩效的员工不但需要具有突出的服务技巧、更高的服务智力和娴熟的应变能力,而且应该擅长调整自己的情绪以保持工作中情绪的稳定以及与同事、客户之间良好的关系。实证研究表明:情绪管理的四个维度(情绪觉察、情绪表达、情绪调整和情绪运用)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其与自我效能感之间以及与工作绩效三个维度(任务绩效、人际促进、工作奉献)之间也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同时,自我效能感与工作绩效三个维度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因此,服务型企业员工的情绪管理、工作绩效和自我效能感之间均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5.
常友善 《南方论刊》2013,(11):37-39
采用问卷法,调查分析大学生自我概念、时间管理倾向状况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发现:1.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的三个维度中,在时间监控观和时间效能感上,性别差异显著。2.大学生自我概念总体水平性别差异显著,在心理自我维度上出现文理科差异。3.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自我概念有着密切关系,而且时间价值感、时间监控观和时间效能感可以对总体自我概念起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6.
"获得感"是当前民众客观需求满足与社会公平公正发展的直接反映,与人们美好生活需要的不断追求和满足紧密相关.本研究基于民众对获得感和美好生活需要概念的社会心理表征,利用中国社会科学院-智媒云图数据中心美好生活状况调查(Better Life Survey 2019)大样本抽样调查数据,通过考察民众当前美好生活需要及其各维度的现实状况,进一步探讨了多维度获得感测量指标对三种不同维度的民众美好生活需要的具体影响.结果显示:民众美好生活需要总体水平较高,在各人口学变量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主观社会阶层的解释力相对较高.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获得感不同维度与美好生活需要关系紧密,但各维度相关指标的具体影响存在明显差异.其中,"获得环境"中的社会公平和社会安全以及"获得共享"中的赞美贡献者,与美好生活需要国家社会维度的关联更为紧密;"获得内容"中的身体健康和"获得环境"中的社会安全,对美好生活需要家庭关系维度有更显著影响;"获得内容"中的升职加薪和"获得体验"中的过得舒适,则对美好生活需要个人物质维度有更显著影响.明确不同层面获得感对美好生活需要的具体影响,可以为新时代创新社会治理,以促进社会改革发展、保障民众生活质量提供有效路径参考.  相似文献   

17.
在社会转型期间,基层公务员的心理障碍越来越成为影响政府行政效率和服务质量的重要因素。本文在实地调查和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并验证了转型期大环境引致的角色认知偏差、客观现实压力和转型期心理震荡对基层公务员心理障碍产生的不同程度影响的假设,探讨了我国转型期基层公务员心理障碍的现状、表现类型、成因及其部门分布特征,建议建立我国基层公务员心理障碍的层级干预机制,为形成基层行政系统与行政环境的良性互动、建设心理健康的基层公务员队伍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8.
基于变革型领导理论、交易型领导理论和社会交换理论,探讨了中国背景下基层公务员变革型领导行为和交易型领导行为对工作绩效的差异及其影响机制,即变革型领导和交易型领导是否通过信任的中介作用对领导效能产生影响。通过对176名基层公务员的变革型领导、交易型领导、信任以及工作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问卷调查,并采用层次回归分析的方法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如下:(1)变革型领导和交易型领导分别对工作绩效有显著的影响。(2)变革型领导没有比交易型领导表现出更好的预测作用。(3)信任在变革型领导和工作绩效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但在交易型领导和工作绩效之间没有起到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9.
《江西社会科学》2017,(12):222-227
工作激情可以通过工作满意度、冲突等某些心理体验间接影响职业倦怠,以帮助员工全身心投入工作,使个体及组织获得积极效益。工作满意度及冲突在工作激情对职业倦怠影响中的作用机制表明:强迫激情引发工作冲突,导致职业倦怠;而和谐激情积极促进工作满意度,防止冲突,缓解职业倦怠。  相似文献   

20.
准确把握青年公务员的职业动机和职业认同对建设高质量公务员队伍意义重大.通过对872名青年公务员的实证调查,探究了青年公务员职业动机的内容结构及基本特征、职业动机与职业认同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青年公务员的职业动机包含五个维度,由强到弱依次为公共服务志向、求职环境促使、职业舒适吸引、人际作用推动和社会资本影响动机,且在性别、学历和入职年限上存在统计学差异;青年公务员的公共服务志向、求职环境促使、职业舒适吸引动机对职业认同度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其中公共服务志向对职业认同的预测作用最佳,而社会资本影响动机对职业认同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入职年限对职业动机与职业认同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青年公务员入职年限越长,职业动机对职业认同的影响越大,这一变化主要源于公共服务志向影响的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