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1 毫秒
1.
一祺州,是辽代东京道所属的一个州。《辽史·地理志》记载:“祺州,祐顺军,下,刺史。本渤海蒙州地。太祖以檀州俘于此建州,后更名。隶弘义宫,兵事属女真兵马司。统县一。”又“庆云县。太祖俘密云民,于此建密云县,后更名。”州县同治一城,为辽州支郡。《金史·地理志》记载:“咸平府统八县”庆云为其一,“庆云,辽祺州祐圣军,本以所俘檀州密云民建檀州,密云,后更名。有辽河。”金王寂《辽东行部志》云:“戊午早,解鞅于庆云县。县本辽之祺州,皇统间始更今名。”《辽东志》卷一《地理古迹门》载:“庆云县开原城西八十里,有塔存焉。”  相似文献   

2.
《明史·职官志》关于北京行部的介绍有两处,一见卷七二“吏部”条后:永乐元年,以北平为北京,置北京行部尚书二人,侍郎四人,其属置六曹清吏司。后又分置六部,各称行在某部。另一见卷七五“应天府”条后:南京官,自永乐四年成祖往北京,置行部尚书,备行在九卿印以从。以上两则记载  相似文献   

3.
董楚平同志《论农民战争中平均主义与封建特权主义》一文(见《学术月刊》1981年第1期)中有谓:李自成“直到离北京的前一天,即四月二十八日才匆匆称帝”。这也就是说,李自成是崇祯十七年四月二十八日称帝,四月二十九日退出北京的。此说可能出自钱■所撰《甲申传信录》。但是,钱■所记李自成称帝及出京日期是有问题的。  相似文献   

4.
明人凌迪知所撰《万姓统谱》 ,曾为《钦定四库全书·子部》所收 ,上海古籍出版社于 1994年以此为底本 ,作为“四部类书丛刊”之一 ,重新印行于世。该书凡一百五十卷 ,分韵编次 ,先常姓 ,后稀姓 ,每姓下先注郡望五音及所自出 ,而后依时代分列人物 ,至明万历朝而止。清李慈铭《越缦堂日记》称其“胪载详尽 ,考姓氏者莫便于是书”。然而其中“鲍姓”条所列人物多有误。《万姓统谱》(上海古籍 1994年版 ,第二册 )“鲍姓条”载 :鲍靓 (三国 ) ,陈留人 ,为南海太守。尝遇阴长生 ,授秘诀。一日行部入海 ,遇风 ,饥甚 ,取白石煮食之。又与葛洪善 ,遂…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志怪小说发展至魏晋南北朝就已经具备虚构意识了,但志人轶事小说至南朝梁代的殷芸《小说》方才有虚构意识。殷芸《小说》是南朝梁殷芸所撰的志人轶事小说集,也是第一部以"小说"体裁的名称作为作品专名的小说集。受时代背景的影响,殷芸在《小说》中通过对志怪和志人的虚构体现了当时的社会环境和文学发展现状,其"小说"思想成为志人轶事虚构文学的开端。  相似文献   

6.
宋阮阅所撰《诗总》一书,后易名《谈话总龟》付梓行世。阮阅字闳休,自导散翁,亦导松菊道人,安徽舒城人。其生平事迹不详,仅知宣和五年(癸卯,1123年)曾知郴州,建炎元年(1127年)以中奉大夫知袁州,致仁后居江西宜春。关于阮阅撰著《诗总》的情况,同时人胡仔所撰《苕溪渔隐从话·后集》卷三十六《本朝杂记》中录其自序云:  相似文献   

7.
隋唐以来,随着科举考试和士子创作的需要,私撰类书大量涌现,尤以文人私纂小型类书的流行最为突出。这其中就以中唐著名文人白居易所撰《白氏六帖事类集》最为著名。《白氏六帖事类集》的主体部分是白居易在准备科举考试期间的读书笔记,代表了白居易早期的知识构成,也是白居易诗文创作的素材库,所以此部类书对于理解白居易的诗文和《白氏长庆集》的整理和校注都有很大价值。  相似文献   

8.
澳门土生葡人汉学家玛吉士所撰《新释地理备考》,是鸦片战争后第一部由外人撰写的西方地理学著述,也是晚清最著名的两种清人地理著述《海国图志》和《瀛寰志略》的重要资料来源之一,具有十分重要的文化史意义。  相似文献   

9.
元好问《壬辰杂编》探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金元文宗元好问遗山先生(1190—1257),国亡之后,致力于搜集与编撰史料,在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韩岩村乡居构筑“野史亭”,欲以史笔自任。虽然素志未酬而殁,所撰的碑版志铭,已刻或未刊的著作,如《中州集》、《金源君臣言行录》、《壬辰杂编》等,都保存大量珍贵文献记录,为元末官修《金史》史宫所采摭资用。遗山这一崇高的励志与笃行,同时人的叙述与《金史》本身都有明证。例如郝经(1223—1275)撰《遗山先生墓铭》说:  相似文献   

10.
邓之诚《清诗纪事初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2月新1版第732页)说:程康庄,卒于康熙十八年,年67,事具《清史列传·文苑传》、毕振姬《耀州知州程公基志》。撰有《日课堂集》,不传。程康庄的卒年是康熙十四年(1675年),而非康熙十八年。程之卒年,《清史列传·文苑传》未载。《程公墓志》见毕振姬《西北之文》卷九,云:程康庄“卒康熙十四年某月十六日酉时,生万历四十一年五月十四日戌时,得年六十七。”  相似文献   

11.
位于松岭山后的辽宁省喀左蒙古族自治县平房子乡九佛堂村,民间口碑地名作后背,蒙语作阿力素。据作者拙见,此阿力素之地,正是北元末代五帝东迁后的驻牧地。 一、此阿力素之地,与对察汗儿达子大部落住处的记载方位一致。和田清在《明代蒙古史论集》(以下简作《论集》)引证《武备志》所引《兵略》说:“察汗儿达子大部落,山后地名阿力素等处住牧,系辽东、辽西边外,离边三百里,近奴儿哈赤。”接着说:“所称察汗儿达子,意即蒙古察哈尔部,所说山后是今座落在土默特北界的松岭山脉把察哈尔部分成山前和山后,山后的大部落  相似文献   

12.
白朴词考论     
对元代白朴词《天籁集》进行初步考察,对《贺新郎.喜气轩眉宇》系年进行探讨,并结合其散曲作品,对其"抛家南游"的原因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3.
《青楼集》是一本正文只有六七千字、文字极其简练的记录元代艺人的戏曲著作。由于其产生于元代,并记录了大量非常罕见的元代演剧史料,《青楼集》一直为后世戏曲理论研究者所关注,成为和《录鬼簿》并驾齐驱的元代戏曲研究著作的"双璧"。也正因为此,学者们大多沉浸在对《青楼集》记录的元代演剧史料的爬梳中,很少将其放在更加广阔的社会背景中去考量。本文试图挖掘《青楼集》产生的时代背景与《青楼集》的创作心态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对《青楼集》序、志的分析,《青楼集》文本的阐释和《青楼集》与《录鬼簿》创作心态的比较,努力接近《青楼集》作者夏庭芝的创作动机和《青楼集》的客观呈现,以期能更深入地了解青楼艺人的生存状态。  相似文献   

14.
清人笔记的史料价值——《清人笔记随录》代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记的原始,前人因其为小道,论者盖少.清代学者渐多注意,而说者不一,主要有二说:一是将笔记与小说混论,如乾嘉学者赵怀玉在为杨敬之所撰《巽绎编》作序,似以笔记与小说为一类,而谓笔记之源同于小说.稍晚的李光廷为方浚师《蕉轩随录》写序时,合考订与小说为笔记,然究其所谓小说家之《国史补》等,所记  相似文献   

15.
东汉初班固所撰《汉书》,是传统史学中继《史记》而起的巨著。其中的十篇志,从总体说,历来备受学者们所推重。清代以前,对十志进行考订注释之作前后继出。近代以来不同学科的研究者,注重用近代眼光加以诠释,阐发其中的价值。故当代著名史学家对这十篇志给以极高的评价,称:“《汉书》的精华在十志”,“十志规模宏大,…后世正史多有志书,大体有所增减。”十志“将书志体完善起来”。唯独其中《五行志》一篇,却是颇受讥议。唐代刘知几著《史通》,专门写了《五行志错误》、《五行志杂驳》两篇。清代著名思想家龚自珍也批评说:“班氏《五行志》不作可也。”今人论著中有的也视《五行志》是宣扬灾异迷信之作。那么,《五行志》设置的性质是什么?它在哪些方面具有值得重视的史料价值?对于刘知几的批评又应该如何认识?这些问题都值得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6.
《元好问全集》卷二有《继愚轩和党承旨雪诗四首》,施国祁《无遗山诗集笺注》和缪钺《无遗山年谱汇纂》均未系年。而通过考证不仅能明确它的写作时间,还能解决一些比较重要的相关问题。题中的党承旨指党怀英(1134-1211),是金代中期著名诗人,生平见《金史》卷一二五和《中州集》卷三,他的四首《雪》诗亦见《中州集》卷三。元好问这四首诗与党诗同韵,当是其和作。愚轩是元好问的朋友赵元的号,《中州集》卷五有其小传和诗歌,他的《书怀继元弟裕之韵》四首题目与元好问的诗题有矛盾,而且其中仅有后两首与党诗、元诗同韵,前…  相似文献   

17.
《江西社会科学》2013,(11):105-110
康熙二十二年,清帝有意加强藩属国及海疆管理,命汪楫出使琉球。汪楫一行与琉球国的交流集中反映在汪楫所撰《使琉球杂录》和《中山沿革志》中,其交流活动包括:关心琉球安全问题,向琉球国王提出加强兵防的建议;部颁谕祭、册封仪注不备,重为酌定,仪注详备,且显有变革,为后来琉球使臣效法;对出使旧例与琉球风习进行改革;与琉球能诗之士往来酬唱,将赠答诗汇编成集;鼓励琉球兴办教育,归来代为奏请琉球生入监就学。汪楫出使琉球在清代中琉关系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不仅强化了清政府对琉球的交往,而且大力促进了中琉政治文化交流,在中国文化传播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牒文旧藏日本今西氏。记隆庆四年继学申请以次子而承继乃父佟伦所遗职位之事。据称佟氏乃海西忽鲁爱卫佥事苦出之后。考之《明太宗实录》,忽鲁爱卫设于永乐十三年十月辛卯,而苦出任指挥佥事。忽鲁爱卫系自考郎兀卫析出,而考郎兀卫必在《辽东志·外志》海西东水陆城站  相似文献   

19.
杨之炯作《蓝桥玉杵记》辨赵俊庄一拂先生《古典戏曲存目汇考》(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出版)卷九“下编传奇一”杨之炯名下,著录《玉杵记》一本。并云:“明万历间浣月轩刊本,《古本戏曲丛刊初集》本据浣月轩刊本影印。”又云:“共二卷三十六出。标曰《蓝桥玉杵记...  相似文献   

20.
唐代辽东地区属安东都护府管辖。对该都护府置废的原委,府治的迁徙等,国内外的前人都已有专论,其中金毓黻在《东北通史》卷四安东都护府一节作过系统叙述。安东都护府所属府州,《旧唐书·地理志》二载为“九都督府,四十二州,一百县。”《新唐书·地理志》三所载数目相同。所不同的,《新唐书·地理志》七除谱列九都督府名之外,另有十四州地名,虽于四十二州仅存少数,较旧书所载又稍为详明。这些府州大体都在鸭绿以北。另外,文献记载还有一些别的地名。为了研究唐代辽东历史地理,谨作若干新定地名考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