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七十年代,中东出现了巨大的劳务市场,印度、巴基斯坦、埃及、泰国、南朝鲜、菲律宾等国都派出大批劳动力进入中东各国,这不但解决了这些国家劳动力过剩所引起的严重失业问题,而且还为国家赚取了外汇.有些国家如埃及,劳务收入已成了国家外汇的重要来源之一.我国劳务输出起步虽说比较晚,但发展较快,短短的几年中,在不少阿拉伯国家已打开了局面,赢得了信誉,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对于一个只经短时间培训的阿语学生,怎样才能在劳务、承包工程项目中当好一名阿语翻译,我想就自己的几年  相似文献   

2.
王飞 《职业》2007,(29)
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教育培训制度,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目前,我国有4.8亿农村劳动力,其中富余劳动力1.5亿,每年还要新增劳动力600余万,富余劳动力和新增劳动力培训和转移就业的任务很重。一、培训转移现状面对现实情况应树立"输出富余劳动力,引进先进  相似文献   

3.
中东的航空业是在中东石油业兴起和发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五、六十年代,中东石油迅速开发,显示了中东地区发展的广阔前景.西方国家和一些垄断组织及公司纷纷趋向中东进行投资和贸易,赚取石油美元.中东地区之间以及中东地区和世界其它地区的政治、经济、贸易往来的发展,促使中东的航空运输业也发展起来.各国相继成立航空公司,开辟民航和货物运输业务. 七十年代中期以后,巨额石油收入使中东的航空业有了更加蓬勃的发展,各国都投巨资兴建各类机场,重金购买世界上各类先进飞机.经济贸易的发展、旅游业的开创以及  相似文献   

4.
“输出民主”是美国持久性的战略,但却是服从、服务于美国的安全战略的,因而具有突出的工具性以及由之决定的可选择性,美在中东地区实施该战略的历史与现实正体现了上述特点。冷战期间,出于遏制苏联、获取石油、保卫以色列的目的,美国在中东“输出民主”时坚持“中东例外论”;后冷战时期,美国采取了较为积极的“输出民主”行动,但阿尔及利亚民主试验失败的事实,又迫使其重新踏上“中东例外论”的老路;“9·11”事件后,美国在中东采取极端的、冒进式的“输出民主”战略,结果导致中东地区更加动荡。  相似文献   

5.
美国在中东的"输出民主"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输出民主"是美国持久性的战略,但却是服从、服务于美国的安全战略的,因而具有突出的工具性以及由之决定的可选择性,美在中东地区实施该战略的历史与现实正体现了上述特点.冷战期间,出于遏制苏联、获取石油、保卫以色列的目的,美国在中东"输出民主"时坚持"中东例外论";后冷战时期,美国采取了较为积极的"输出民主"行动,但阿尔及利亚民主试验失败的事实,又迫使其重新踏上"中东例外论"的老路;"9·11"事件后,美国在中东采取极端的、冒进式的"输出民主"战略,结果导致中东地区更加动荡.  相似文献   

6.
艰难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战时期,埃及、伊拉克等国面临着反殖民主义和反法西斯主义的双重历史使命,如何处理和欧洲国家的关系,对这些国家来说,是一种艰难的选择。 那时候,中东地区主要有三股力量在进行角逐,它们是英法同盟、德意法西斯和中东民族主义国家。 在这场角逐中,英法的身分具有双重性:一方面是殖民主义国家;一方面又是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重要成员。英法当时在中东追求的目标一是彻底打败法西斯,把法西斯势力逐出中东;二是竭力维护自己在中东的殖民利益。  相似文献   

7.
在过去的几年里,随着中国对中东石油依赖的日益增长,中国-中东双边政治、经济、外交和战略关系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中东石油在中国能源安全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中国的中东政策面临多重挑战,中国需要重新评估和更加突出中东石油在中国对外战略中的战略定位,重视双边能源合作机制建设的重要性,以确保中东石油对中国的长期和稳定供应。此外,中国在中东的能源利益已经引起美国等西方国家的高度关注和忧虑,引起了中国与美国的能源地缘政治冲突,为此中国的中东政策还必须兼顾与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利益关系平衡,寻求中美在中东石油安全和广泛问题上的共同利益。  相似文献   

8.
冷战期间,中东地区是美苏竞争的焦点之一,美国中东政策的首要目标是限制苏联势力扩张,为此采用了楔子战略谋求联盟预阻与联盟分化。一是通过组织巴格达条约组织和中央条约组织等多边安全组织来防止苏联在中东的势力扩张;二是推行政权颠覆、军事征服来防止苏联势力在中东的增强;三是进行援助比拼与苏联就中东关键国家展开激烈争夺。从战略效果来看,在冷战绝大部分时间内,尽管美国未能完全将苏联的影响在中东清除,但总体而言在美苏中东竞争中处于优势。不过中东复杂的民族、宗教问题和动荡的局势使得美苏双方都无法一劳永逸地控制中东,而是需要持续不断地进行战略投入,这也导致美国对中东的楔子战略因战略资源约束而出现变化,形成了美苏在中东互有优势的局面。  相似文献   

9.
海湾战争给中东带来了深刻的影响:美国加强了它在中东的军事存在和主导中东事务的影响力;阿拉伯国家发生分化;战场国家遭巨大破坏;中东诸国军火需求剧增。 一、中美两国新时期的中东政策 战略格局变化了的中东版图客观上促使中美两国为争取下个世纪的主动,调整自己的中东政策。 仅1995年,中东地区有6位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应邀访华,他们是两伊副总统、土耳其总统、科威特首相、巴勒斯坦总统及以色列总理,此外还有叙利亚、卡塔尔、巴林、约旦等国的客人;我国领导人罗干出访中东四国:阿拉伯国家驻华大使强调进一步发展阿中友好合作关系;对于拉宾遇刺,《人民日报》1995年11月6日头版载江泽民致魏茨曼和李鹏致佩雷斯的电文及题为《中国政府对拉宾遇害表示震惊和惋惜》的文章。 以上事实均说明,中国政府关注中东地区。“中国主张阿拉伯被占领土应该归还,巴勒斯坦人民的合法民族权利应予以恢复,包括以色列在内的所有中东国家的主权与安全应得到尊重和保障。”中国还主张用和平手段政治解决地区争端,平等地与各中东国家友好交往,促进双边、多边经贸科技合作。即使是在军事武器问题上,中国也“支持穆巴拉克总统提出的关于中东无大规模毁灭性武器区的倡议”,军售坚持“三原则”,即出口武器必须有助于有关国家提  相似文献   

10.
在过去的几年里,随着中国对中东石油依赖的日益增长,中国—中东双边政治、经济、外交和战略关系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中东石油在中国能源安全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中国的中东政策面临多重挑战,中国需要重新评估和更加突出中东石油在中国对外战略中的战略定位,重视双边能源合作机制建设的重要性,以确保中东石油对中国的长期和稳定供应。此外,中国在中东的能源利益已经引起美国等西方国家的高度关注和忧虑,引起了中国与美国的能源地缘政治冲突,为此中国的中东政策还必须兼顾与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利益关系平衡,寻求中美在中东石油安全和广泛问题上的共同利益。  相似文献   

11.
中东各国智库:受命于危难之际与美国、欧洲等西方发达国家相比,除个别国家外,中东各国智库的发展显得较为滞后。以色列是中东地区智库最为发达的国家。冲突和战乱使以色列的政治决策者长期处于一种危机状态,为进行政策选  相似文献   

12.
难民问题是中东地区长期存在的复杂问题,对地区安全局势和社会稳定产生了重要影响。中东剧变引发的难民潮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在中东地区难民问题的治理过程中,国际社会形成了多个层面的治理实践:联合国难民署等国际组织的多边会议成为治理的主渠道,美、欧、俄、中、日等域外大国的治理政策也发挥了积极作用。西方大国主要关注中东难民如何救助,而中国则倾向于解决难民危机的根源,主张从源头上加强中东动荡国家的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中国在中东难民问题治理中较好地实现了利益与道义、意愿与能力、政策与战略之间的平衡,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在单边援助、双边对话与多边会议等多重机制下,中国参与中东地区难民问题治理,有助于树立负责任的大国形象,从而配合中国对中东的总体外交。  相似文献   

13.
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不仅是中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客观需要,是深化改革开放特别是向西开放的国家战略,也是亚欧国家特别是中东国家的重大历史发展机遇。中国经济获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而中东国家经济却在动荡与战乱中艰难前行。从全球经济来看,中国经济和中东国家经济处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这种差异恰恰反映出经济合作中的互补性,双方应该把握历史机遇、利用互补优势、实现双赢的合作。明确中东在中国外交中的地位,中国对中东战略应该把握好拓展国际政治空间、加强国家安全、扩大经贸合作、注重提升软实力等四个发力点。  相似文献   

14.
1995年2月,埃及拒绝在防止核扩散条约上签字。穆巴拉克总统指出,中东应该成为一个无核区,只有该地区的所有国家无例外地都在这个条约上签字,才能真正地保障中东和平。根据埃及核专家估计,以色列拥有300枚核弹头(另有报导称100枚),是世界第6个核国家,它的中程导弹可以运载核弹头袭击中东地区的任何一个阿拉伯国家,对中东和平构成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15.
“9·11”事件后,小布什政府提出了一个新的中东战略构想,旨在向中东地区输出美国民主,通过民主改造彻底消除来自中东地区的各种威胁与挑战。然而,这个战略构想却在目标设定、威胁认知、手段与目标一致等方面存在着自身难以克服的矛盾与困境。这些困境使人很难对小布什政府新中东战略构想的前景产生任何乐观预期。  相似文献   

16.
民主改造中东?--解读小布什政府的中东战略构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9·11"事件后,小布什政府提出了一个新的中东战略构想,旨在向中东地区输出美国民主,通过民主改造彻底消除来自中东地区的各种威胁与挑战.然而,这个战略构想却在目标设定、威胁认知、手段与目标一致等方面存在着自身难以克服的矛盾与困境.这些困境使人很难对小布什政府新中东战略构想的前景产生任何乐观预期.  相似文献   

17.
二战结束以来,中东局势多变且冲突频仍,在综合考量国内外影响因素与制约力的基础上,土耳其政府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对其中东政策不断进行调整,并形成了"追随美国"、"亲阿疏以"、"阿以平衡"三个演变阶段,最大限度地维护和实现了国家核心利益。土耳其政府执行的灵活中东政策,为处在大国夹缝中的中小国家如何执行国家利益最大化的外交政策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8.
二战结束以来,中东局势多变且冲突频仍,在综合考量国内外影响因素与制约力的基础上,土耳其政府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对其中东政策不断进行调整,并形成了“追随美国”、“亲阿疏以”、“阿以平衡”三个演变阶段,最大限度地维护和实现了国家核心利益。土耳其政府执行的灵活中东政策,为处在大国夹缝中的中小国家如何执行国家利益最大化的外交政策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9.
本文要谈及的,是战后45年来美国学术界对中东伊斯兰国家和地区的研究。一、几个特点从目的、内容、方法、作用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美国战后45年来对当代伊斯兰中东的研究大致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1.始终与美国在中东的利益和对中东的政策密切结合。战后初期,美国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逐步介入中东,美国对伊斯兰中东的研究正是伴随着这一介入而兴盛起来的。50~60年代,“艾森豪威尔主义”使美国成为中东“宪兵”,美国国内的中东研  相似文献   

20.
俄罗斯的中东战略在某种程度上继承了苏联的中东战略,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双边和多边外交、经济和贸易关系以及文化软实力的输出,对中东国家产生影响."阿拉伯之春"爆发后,俄罗斯在中东的利益受到冲击,主要表现为俄罗斯与中东国家的双边关系弱化、与中东国家的经贸关系受损、中东地区反俄情绪增长等.一方面,俄罗斯利用"阿拉伯之春"对地缘政治所造成的冲击,及时调整了其中东外交战略,提升了中东国家在俄罗斯整体外交战略中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俄罗斯利用"阿拉伯之春"后中东地区国际体系变化以及域外大国中东外交政策的调整,重构了其与中东国家的政治经济关系,并在恢复双边关系的基础上,推出了整体性的中东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