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攀枝花本土方言是指攀枝花市农村县区居民的口头语言.本文介绍攀枝花本土方言被动"着"字句和处置"给"字句.普通话的"被"字句,在攀枝花本土方言中常用成"着"字句,普通话中的处置句在攀枝花本土方言中常用成"给"字句.通过这两种句式可以了解攀枝花本土方言在语法方面的某些特点. 相似文献
2.
李宝贵 《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5):44-46
本文把直接或间接搜集到的韩国留学生"把"字句偏误形式,进行归纳,并按偏误性质把它们分为成分遗漏、当用而不用、不当用而用、语序错误四类.并以这四种类型为基本框架,对韩国留学生学习汉语的"把"字句偏误现象从正反两方面例证进行详细解析. 相似文献
3.
4.
王光全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2):12-15
"把"字句可以表达多种意义,但统计数字表明表示位移是其原型用法.原型用法与其他用法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因此,外国学生可在习得原型用法之后靠同化来习得其他用法."表位移"是"把"字句教学的切入点和重点. 相似文献
5.
6.
张蕾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6,27(2):111-116
一般认为在现代汉语中“把”字句的否定形式以否定词在“把”前出现为正确,但是通过语料收集,发现在实际运用中,也存在另一种以否定词出现在“把”字结构后、动词性成分前的否定形式,称之为否定后置的“把”字句,尽管数量不多,但是作为一种语言现象,却值得研究,有助于对“把”字句的成句规则、结构限制等方面的进一步规范。文章借助焦点理论,从共时和历时两个方面入手,对这种否定成分后置的“把”字句进行考察和分析。 相似文献
7.
沈本秋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7):43-47
本文以Chomsky的生成语法为研究的理论基础,对"给"字句及英语同类句式从句法生成的语义基础进行研究,提出了一系列假设在给名词短语分配论旨角色时,"给"字句中的"给"及其英语中对应的to和for是恒体,而动词都是变体."给"和动词分配的论旨角色会有完全重复或部分重复,经过一系列搭配和选择,构成了"给"字句及英语同类句式的语义基础. 相似文献
8.
丁崇明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3(5):229-233
"我也V不好"是汉语中可以构成6种意思的歧义结构.这一歧义结构在句法结构、预设、语义指向、变换式、语音等方面有差别.进入这一结构的动词在语义特征上有一定限制.造成这一结构产生多种歧义的原因有有三个一是句法结构的多义性,二是词的多义性,三是语境. 相似文献
9.
陈一民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7(4):360-364
语用平面歧义指同一语句可以解释为不同的预设义,是一种比较特殊的语法歧义.研究语用平面歧义可以精细地考察句子的意义,深入揭示某些副词的句法语义功能.随着语法研究中语用分析的逐步深入,语用平面歧义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并在近十几年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其中对否定句、"也"字句和"最"字句歧义的研究最为全面深入,对"更"字句和"又"字句也有较多探讨. 相似文献
10.
周红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6-10
"把"字句与"被"字句是两种表示致使义的句式,具有较强的一致性和对比性.文章引入"致使力的传递"这一概念,基于致使力传递的观察视角,提出"把"字句表示正向致使,"被"字句表示反向致使,并分析二者的异同.二者的共同点在于:致使的发生认知域,致使者的强施力性和被使者的强受力性,以及语义重心--被使者及其变化.二者的差异性在于:被使者的直接受影响性与间接受影响性,致使者的间接致果性与直接致果性,动态过程性与静态叙述性,致使力的非单一来源与单一来源. 相似文献
11.
陈一民 《中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4)
语用平面歧义指同一语句可以解释为不同的预设义 ,是一种比较特殊的语法歧义。研究语用平面歧义可以精细地考察句子的意义 ,深入揭示某些副词的句法语义功能。随着语法研究中语用分析的逐步深入 ,语用平面歧义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 ,并在近十几年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其中对否定句、“也”字句和“最”字句歧义的研究最为全面深入 ,对“更”字句和“又”字句也有较多探讨。 相似文献
12.
"由"字句、"被"字句这两个句式既有相似点,又有细微的差别.在"由"字句中,"由"和介引的对象的位置相对灵活,可以居句首,也可以居第一个名词的后面,但"由"介引的对象一定出现,不能省略;在"被"字句中,"被"和介引对象的位置相对稳定,一般不能居句首,但"被"介引的对象可以出现,也可以省略."由"字句、"被"字句在语义和使用频率上也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红楼梦》337条"比"字句在英译中使用的比较结构进行了考察,并对"比"字句的汉英对应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揭示了它们在句法、语义、语用诸方面的异同。 相似文献
14.
高月丽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7(5):132-135
为了帮助人们全面深刻地认识"被""把"同现句的特点,并进一步了解和弄清其与"把"字句的关系,从而在语言实践中更好地掌握和运用它,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从三方面进行了深入系统的探讨。认为从"被""把"在句中的位置、主语和"把"后成分的关系、主语和"被"后成分的生命度语意特征等视角,可把它划分为不同的类型;从对动词的限制、动词的性质及与"把"字短语的关系、动词受事的移位、句式转换、能愿动词和副词的位置等视角探讨其与"把"字句的内在联系;从产生时代、使用频度、施受关系等视角探讨其与"把"字句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高环生 《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10,11(5)
本文利用北京语言大学HSK动态作文语料库,较全面地考察了日本留学生习得副词"也"的情形,归纳出六种偏误类型.针对这些偏误,笔者从副词"也"和日语词"ま"在词汇、语义方面的异同的这个角度,试分析了偏误产生缘由,并针对日本留学生习得副词"也"的偏误提出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16.
关于"把"字句中"把"后NP的有定性问题在学界争论已久且尚无定论.文章着眼于句子的交际功能,将"把"字句分为陈述性"把"字句和祈使性"把"字句两类.考察发现,二者在"把"后NP的有定性上存在明显差异:陈述性"把"字句强调已然的处置结果,重在叙事,与有定NP和无定NP均可兼容,而祈使性"把"字句强调未然的处置目的,重在施... 相似文献
17.
在语言的实际运用中,表示"比较"关系的句式除了"A比BC"以外,还存在大量的非基本式的特殊类"比"字句,本文利用"三个平面"理论中的"语用平面"对这一问题做了分析、探讨,以期对对外汉语教学提供一点帮助.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现代汉语表状态“得”字句、表程度“得”字句和表可能“得”字句为研究对象,试图在认知构式语法理论框架探求它们的主要属性,研究它们与表结果“得”字句的内在关联进而探求整个“得”字句式的本质属性。通过研究,我们发现现代汉语“得”字句的本质属性可归纳为:某种程度和某种结果。现代汉语“得”字句是一个功能范畴,是一个具有交际功能的网络系统,它们之间具有家族相似性,又有着各自不可替代的功能,它们协同在一起完成交际功能。 相似文献
19.
胡斌彬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4(6):115-118
对"于"字比较句和"比"字句的结构和功能进行比较分析发现,"于"字比较句的句法结构和成分比较单一,语义语用功能较为狭窄;"比"字句对各种复杂句法结构的容纳性强,语义语用表达功能更加灵活多样;它们在现代汉语中的语体分布也不一致.两种比较句各有独自的语义语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孙莉娜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57-58
歧义是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是语言的基本属性,存在于多种语言之中.英语歧义大体可分为;语音歧义、词汇歧义,结构歧义等方面.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