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有研究更多关注居住隔离对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影响,但忽略了不同居住空间类型造成的层级性影响,其背后的路径机制也有待进一步发掘。本研究利用2013年CMDS调查数据,通过构建包含社区、住房及邻居类型等多种邻里因素的分层模型,展开具体的居住空间层级效应检验及其内在机制分析。研究发现,不同社区的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状况存在明显差异。融合程度既受邻里建成环境、住房等客观物理因素的影响,也与社区活动参与、邻居类型等社会资本条件密不可分,社区环境通过社区活动参与对社会融合产生影响。在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一个更具包容性的城市可以通过增加社区内住房的异质性、改善邻里环境以及鼓励社区活动参与等有效措施,促进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 相似文献
2.
随着流动人口规模持续扩大,流动人口的就业问题引起广泛关注,全面提升流动人口就业质量已成为社会经济转型时期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迫切任务。在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教育发挥着基础性、持久性、引领性的作用,是实现人力资本积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途径。同时,受教育程度作为劳动者人力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用人单位对劳动者工作能力的评定。然而对于从事劳动密集型行业的流动人口来说,教育对这一群体的就业质量究竟有怎样的影响?本文将通过构建就业质量评价指标,运用2017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实证研究受教育程度对流动人口就业质量的影响,比较受教育程度对不同性别流动人口就业质量影响的差异。研究表明:受教育程度的增加将会显著提高流动人口的就业质量,表现为收入增加,工作时间减少,就业稳定性增加以及社会保障参保率提高;在流动人口内部,教育对男性流动人口就业质量、收入和就业稳定性的提高作用大于女性;而对减少女性流动人口工作时间,提升获得社会保障可能性的影响更大。根据研究结果,结合我国国情,建议重视对农村地区教育资源的财政投入,加大落后地区的义务教育宣传力度,增加对落后地区女性的教育投资,保障女性流动人口的劳动权益。 相似文献
3.
4.
基于全国40个主要城市的问卷调研数据,采用双层级Logistic模型,从居住环境主观感知的角度解释流动人口定居意愿的差异,重点回答以学历划分的流动人口内部异质性,以及定居意愿如何因城市等级而异。结果显示:大学大专及以上学历群体的定居意愿与城市等级呈“U”型结构关系,高中学历群体定居意愿表现出一线城市独高的特征;不同学历水平的流动人口在定居决策中最关心的居住环境维度不同,高学历更看重自然环境、人文环境舒适度,低学历最重视设施便利性;居住环境满意度对定居意愿的影响因城市等级而异,一线城市流动人口在定居决策中看重的居住环境维度最广泛,三四线城市的便利性和人文环境满意度与定居意愿最相关。结论启示:推进中小城市的人口城镇化,需要提升服务设施的门类与服务水平,从而提升整体居住环境品质,引导人口向中小城市流动,实现城镇化均衡化发展;高学历群体定居意愿对城市居住环境品质更加敏感,地方政府应当致力于提升自身居住环境质量,采取更可持续的方式吸引并留住高级人才。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中国老年流动人口规模逐年增大,作为流动人口中的一个相对弱势的群体,他们的社会融入问题不仅关系自身的健康与生活质量,也关系区域经济社会的平稳发展。本文选用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动态监测调查”数据,从17万流动人口样本中筛选出6049份有效样本,从社会融入的意愿、客观社会融入程度和主观社会融入程度三个方面对老年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现状进行分析,并实证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我国绝大多数的老年流动人口对于现居住地具有强烈的社会融入意愿,社会融入意愿高于流动人口总体;老年流动人口的客观社会融入程度较低,明显低于流动人口总体;老年流动人口感受到的本地人排斥程度小于流动人口总体。老年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程度存在主客观差异,主观社会融入程度较高且高于流动人口总体。鼓励和引导老年流动人口多与人来往,尤其是多与同乡以外的人来往,引导本地居民以更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对待老年流动人口,有效提高老年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程度。流入地政府部门应将老年流动人口相关问题纳入区域整体规划,分层次、分类型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与方案。相应职能部门应重视老年流动人口,打破区域壁垒、实现流入地与流出地之间各项服务对接,将老年流动人口纳入社区服务对象范畴。 相似文献
6.
从微观来看,流动决策和流动行为作为个体提高人力资本效率的理性选择,能够有效提高个体工资收入水平。但是,流动个体也面临来自流入地的各种歧视,这是抑制其工资收入提高的主要障碍。基于2017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采用双边随机前沿模型对提升和抑制流动人口工资收入的两种作用机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对全样本而言,流动人口最终实际工资高于保留工资;分样本分析结果显示,东部和中部地区流动溢价效应高于户籍歧视抑制效应,东部地区的流动溢价效应显著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西部地区的流动溢价效应低于户籍歧视抑制效应;流动人口间存在较大工资差异,低收入人群受到更强的户籍歧视,工资溢价更低,最终实际工资低于保留工资,高收入人群则从流动溢价效应中获益更高。 相似文献
7.
基于CHARLS2018年数据,本文构建健康相关生命质量指标,系统地衡量老年人健康,实证考察儿子和女儿教育分别带来的影响;同时,通过代际支持这一中介路径探究儿子和女儿教育影响存在差异的原因;此外,进一步讨论农村社会保障政策及亲子关系在儿子和女儿教育影响中的干预效应。研究结果发现:(1)儿子和女儿教育均对农村老年人健康总得分具有积极影响,但影响的维度及力度存在差异。(2)儿子教育主要通过经济支持发挥作用;而女儿教育主要通过情感支持、同住模式发挥作用。(3)农村社会保障、亲子关系对子女教育的影响过程具有一定程度的干预作用。建议提高农村家庭对子女教育的重视程度,并进一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同时弘扬传统孝道文化,以期切实提高农村老年人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8.
住房公积金能留住进城流动人口吗?——基于户籍差异视角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型城镇化,其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在区域经济发展与城镇化建设中何以留住人?本文利用logit回归分析模型,基于全国七城市调查数据,实证检验了住房公积金制度在流动人口城市定居过程中的政策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住房公积金制度对流动人口的城市定居意愿与城市购房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能够强化定居意愿对城市购房的正向影响,但其作用效果存在人群差异和地区差异.对农民工而言,在东、 中、 西部三类城市中,住房公积金制度均提高了其城市定居意愿,但对其城市购房无促进作用,参与公积金制度提高了农民工在城市定居的心理预期,但无助于其定居能力.对城镇户籍流动人口而言,住房公积金制度对定居意愿的促进作用只存在于东部城市,而在东、 中部城市中,住房公积金能够提高其购房打算.一个理想化的政策效果是,住房公积金制度既能直接促进流动人口的城市定居行为,又能通过提高其定居意愿进而间接作用于定居行为,文章结果显示,这种理想化的政策效果只在东部城市对城镇户籍流动人口有效. 相似文献
9.
我国老年人口的规模和比例持续增加,即将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人口老龄化问题不仅使老年人的健康保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也使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着诸多困难。随着我国互联网事业的不断发展和普及,老年网民群体的规模迅速壮大,老年人使用互联网也对自身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了解互联网使用对我国老年人口健康状况的影响机理以及这种影响在不同群体之间的异质性,可以使互联网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更好地为老年人服务,进而促进健康老龄化和积极老龄化。使用2017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CGSS),首先对老年人的互联网使用状况和健康状况进行描述性分析,再使用二元Logit回归模型分析互联网使用对老年健康的影响,并通过替换核心解释变量和利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然后使用广义结构方程模型探索互联网使用影响老年健康的机制,最后运用分样本回归对不同老年群体进行异质性分析。研究发现:互联网使用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状况都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互联网使用通过社交途径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状况有正向影响,通过学习途径仅对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状况有正向影响,不通过休闲途径影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状况。互联网使用对低龄老年人和城市老年人的客观身体健康状况有更高水平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0.
从仅依靠卫生健康系统转向社会整体联动,实现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是健康中国战略实施的重点.本研究基于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和多层次随机截距模型,探讨邻里社会资本、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对城市居民健康状况的影响效应,以及健康促进的多层次作用机理.研究发现,个人层次和社区层次的邻里社会资本都有利于提高城市居民的健康水平.邻里社... 相似文献
11.
新人力资本理论的发展,为科学论证性格决定命运这一备受关注的观点提供了有利的契机。文章基于2014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沿用"大五人格"量表和欧洲基金会的做法分别对农民工的非认知能力和就业质量进行测量,探讨非认知能力对农民工的就业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非认知能力对农民工的就业质量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宜人性特征影响作用最大,并且上述影响在性别之间和代际之间存在明显差异。从而进一步利用中介模型识别非认知能力对农民工就业质量的影响机制,发现非认知能力不仅对就业质量有直接影响,还可以通过人力资本效应和社会资本效应对就业质量产生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2.
伴随中国流动人口的日益增多,由于父母外出务工而导致的留守儿童规模不断扩大,城乡留守儿童的健康与教育水平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文章运用中国营养与健康调查(CHNS)1997~2011年六轮家庭数据,研究了父母外出务工对留守儿童健康和受教育情况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了该影响的城乡差异。为解决内生性问题,文章运用工具变量法构建了内生处理效应模型。主要结论为:父母外出务工对留守儿童的受教育情况造成显著负面影响,尤以农村儿童突出;对儿童身高产生显著负面影响,尤以城市儿童突出;对儿童体重产生显著改善作用,超重减少,尤以农村儿童突出;对儿童过去四周内的患病没有显著影响;这些影响也因儿童年龄群体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13.
基于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2006年、2009年和2011年的数据,检验我国是否存在流动人口健康状况普遍优于城市居民的健康移民现象。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横向分析三个年度的数据得出,流动人口在长期健康指标上的表现优于城市居民,这种差异在控制了年龄、性别、学历、职业、收入和吸烟史等变量后依然保持显著,而两组人群在近期健康指标上的差异总体上不显著。建立Cox回归模型纵向分析三个年度的数据得出,两组人群在近期健康上患病概率并无明显差异,而城市居民患有长期疾病的概率显著高于流动人口,这种差异在控制变量后仍然保持显著。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性别比持续偏高,给家庭经济决策带来一系列影响。文章从子女性别差异的视角出发,考察子女性别如何影响家庭储蓄及资产选择行为。基于2015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的实证分析发现,男孩家庭储蓄率显著高于女孩家庭。替换关键变量、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和分位数回归法等稳健性检验支持上述结论。异质性分析显示,子女性别对子女年龄处于16~25岁的家庭、东部地区家庭、城镇家庭及高收入家庭的储蓄率的影响更为显著。机制检验表明,子女性别对家庭储蓄率的影响主要通过“节俭效应”实现,男孩家庭倾向于减少享受型消费支出,同时有更强的动机购买多套住房。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子女性别的社会影响,并为中国家庭储蓄率差异提供了更丰富的微观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5.
“流动中国”的时代背景下,基于文化适应理论、压力过程理论、社会资本理论与语言经济学视角形成的综合分析框架开展对于流动人口中的族际通婚及其所带来的健康效度的探讨,是对费孝通提出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之下的民族交融与互嵌研究的有效学术延展。本文立足2017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采用系列计量模型和因果修正方法,验证了“少汉婚姻”对于流动中的少数民族人口健康结果的影响,同时刻画了前述影响的具体路径机制。研究发现:流动人口视域下“少汉婚姻”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健康结果带来积极效应,在使用工具变量法、倾向值得分匹配等因果推断方法修正后,前述积极效应仍显著存在。在具体的影响路径中,收入回报、工作机会、社会参与、社会融入与流入地社会关系起到部分中介作用。此外,异质性检验还发现显著的健康积极效应主要体现在“受访者为农业户口、配偶为非农业户口”“受访者年龄小于配偶年龄”和“受访者教育水平与其配偶受教育水平不一致”婚配模式下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群体当中。本文在理论与实证视野下,对于“流动”与“少数民族”双重符号在身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健康进行研究,为在健康层面涵盖不同类型“亚人口”的“健康中国2030”愿景的实现提供证据。 相似文献
16.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医疗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医疗体系中承担基础性作用,对大众疾病防治、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也有重要意义.而流动人口群体由于其特殊性,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疾病防治任务提出了特殊的要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多种功能如何发挥,如何为流动人口的疾病防治工作保驾护航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本文从健康传播的视角出发,分析了流动人口对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要求,进而探求社区服务中心如何服务于流动人口. 相似文献
17.
在健康中国2030规划背景下,流动人口在健康层面仍存在诸多不平等。本文立足社会因果论的结构性视角,基于2016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首先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MLR)考察社会经济地位对流动人口健康素养的影响,并以二分类概率单位回归模型(BPR)和零膨胀负二项模型(ZINB)来检验社会经济地位和健康素养对流动人口健康结果的影响。考虑社会经济地位、健康素养和健康结果之间可能存在内生性问题,本文还采用工具变量法(Ⅳ)进行进一步的回归分析以得出稳健结果。计量结果显示以教育为特征的社会经济地位对流动人口的健康素养状况产生显著影响;健康素养对其健康结果亦有显著正效应,健康素养越高者,其自评健康状况越好,慢性病发生的可能性也越小,由此在统计上验证了健康素养是理解社会结构与健康不平等之间的一个重要作用机制。在此研究发现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探究了社会经济地位及相关政策因素对于流动人口中的两个核心群体(农民工与流动白领)的健康素养的差异化因果影响机制。研究结果发现社会经济地位中的教育与收入以及社会政策维度的本地健康档案建制对于农民工与流动白领的健康素养呈现出差异化的影响。因此,本文从理论与实证两方面验证了强化流动人口健康素养对减少其流动经历中的健康损耗以及提高其健康水平的作用;同时刻画出上述机制在流动人口的两个核心群体间的异质性。 相似文献
18.
基于经济结构转型和人口老龄化迅速发展的现实背景,深入研究人口红利变动、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的耦合作用具有重要意义。采用2003~2019年中国19个行业门类面板数据,以2010年为时间节点,分段探究人口红利、技术进步对经济的影响,并进一步运用门槛回归模型,探究人口红利、技术进步的门槛效应。结果表明:(1)2010年以前劳动力要素对经济增长存在显著正向促进作用,2010年以后人口红利总体消失;(2)当纳入产业结构因素,2010年以后人力资本红利仍然存在,但人力资本红利对不同资本装备率行业存在异质性影响;劳动力数量红利只在高资本装备率行业存在且显著性水平不高;(3)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在不同时段、不同产业结构下都十分显著,且资本装备率越高,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的促进作用越强。 相似文献
19.
中国作为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正在迎来规模日益庞大的晚年丧偶群体。预计2050年我国60岁及以上的丧偶人口规模将达到1.18亿左右。近年来老年丧偶者的生活质量受到政府和学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利用六期“中国老年人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LHLS)”数据分析丧偶对我国老年人多种健康指标的影响以及社会连结在其中发挥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丧偶会影响老年人的健康后果和健康行为。在健康后果方面,丧偶对老年人认知功能的影响具有显著的性别差异。丧偶降低了老年男性的认知功能,但在一定时期内提高了老年女性的认知功能。同时,丧偶会对老年人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在健康行为方面,丧偶提高了老年女性参与体育锻炼的可能性和老年男性抽烟的可能性。此外,丧偶效应因丧偶前社会连结的不同而存在差异。婚姻质量较低的老年男性在丧偶之后IADL能力反而提高;经常打牌/麻将有助于抑制丧偶对老年男性和女性IADL能力的不利影响,同时也可以抑制丧偶对老年女性慢性病数量的增加作用;子女支持有助于抑制丧偶对老年男性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0.
在实施“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背景下,新型城镇化和城市群经济的快速发展必然要求中国经济在集聚效率与节能减排之间进行平衡和协调,探讨人口集聚与减排绩效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空间集聚理论分析人口集聚对人均碳排放的非线性影响,利用中国2000-2019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空间面板模型进行系统而稳健的实证检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首先,人口集聚与人均碳排放之间呈现“倒N”型曲线关系,当前大多数省份仍然处于减排效应的第一阶段,发挥城镇人口集聚的节能减排效应仍然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人均碳排放、人口集聚和经济发展具有空间溢出效应,临近省份的人均碳排放增加会加剧本地排放水平提升,人口集聚和经济发展的空间扩散效应有利于提高发展效率、促进全局减排。人口集聚对人均碳排放的影响主要以能源利用和经济发展为作用渠道,能源结构、能源强度和能源价格的非线性机制决定了人口集聚与人均碳排放的“倒N”型曲线关系。应推动以人口集聚效率提升为特征的城镇化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以大城市为辐射中心、以周边县城为重要载体的联动机制,进而助力人口集聚与节能减排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