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了解手势语     
当你身处异地,总是要与人交流的,在这个过程中,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或多或少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障碍。了解中西文化习俗的差异有助于国际交往,尤其对于要出国的人来说更为重要。这里简单介绍一些国外的习俗禁忌和文化。言语禁忌称谓差异:汉语可以将尊称与名连用。例如,凤兰小姐,大军同志等,甚至还可将名与亲属称谓相连,称呼与自己毫无亲属关系的朋友或熟人。例如,仲文兄,大山哥等。这种称呼既尊重又亲切。然而,在英国文化中,除对英国有爵位的人士以外,只能将尊称与姓连用。如要表示亲切,就只用名,甚至只用昵称称呼,而且只能用在关系较熟悉…  相似文献   

2.
在交际中,人们除了运用语言外,还运用非语言工具进行交流,如表情、动作、语调、颜色、服饰、时间、空间 等。与身体有关的表情动作称为体态语,手势语是最常用的体态语之一。文章强调了体态语与经济活动的紧密联 系,讨论了体态语与语言的关系,体态语的特性和功能,介绍和分析了手势语在金融期货交易中的使用。  相似文献   

3.
自然现象从本质上来说是非线性的,而随着科技的进步、生产的发展,人们对非线性波动现象重要性的认识日益增长。从1834年J.Scott Russel观察到在一条狭窄的运河中,一只被马匹拉着迅速前进的船突然停止前进时,被它推动的水剧烈地聚集起来,然后突然离开船头,保持孤峰状的外形,不减低它的高度和速度,一直向前运动,经久不息这样一种水波的奇特现象。到1896年,D.J.Korteweg与de.Vries二人导出了浅水波方程:  相似文献   

4.
体态语言是指通过人的面部表情和手脚肢体等活动来表现个人情感的身体动作,在人们的日常交际过程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它是心理语言的外露,也是民族文化形成的印记。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不同人群拥有不同的体态语言。文章从跨文化非语言交际视角着手,通过比较中日手势语言,阐述中日跨文化非语言交际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5.
教师与学习者之间面对面的交流是多模态的。为了调查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手势语的使用特征,以多模态互动分析为理论基础,构建多模态英语课堂话语分析框架,并应用标注软件ELAN 5.9对所选样本中的四名大学英语教师的课堂教学实录视频进行逐帧编码、转录和分析。结果显示:四名大学英语教师使用频率最高的手势类型均为节拍性手势,然后依次是隐喻性手势、指示性手势和象似性手势,不同类型的手势承担着不同的认知功能。其中,教师在教学呈现环节使用的手势频率明显高于导入环节。教师通过使用指示性手势实现前景高层活动的转换,引导学习者在不同教学环节的注意度,表明多模态英语课堂话语分析框架对教师共言手势研究具有适用性。  相似文献   

6.
关于子犯编钟铭文中的"西之六师"作何解释,在学界一直悬而未决.李学勤先生认为"西"指的就是晋国,这种观点是正确的.事实上,铭文中的"西之六师"就是指晋国上中下三军,之所以这样称呼,与晋国的军制特点有关.  相似文献   

7.
从婚姻学的角度阐述子君悲剧的主要原因是:“婚后矛盾期”矛盾的激化、涓生的人格缺陷、子君对爱的执着及两人爱情观的巨大差异。  相似文献   

8.
对外汉语教学语言包括课堂使用的口语、书面语(板书)和体态语(或身势语)。针对体态语的特点和功能,已经有不少讨论,但定量研究不多,而教师手势语有效性的定量调查,尚未见到专门研究。同时,多数研究针对示范性课堂,或一般性的课堂教学。近年来,随着国际汉语教育专业的设立及海外汉语教学志愿者培训的需要,模拟课堂成为教学培训的重要形式。因模拟教学者经验不多,存在低效教学的现象。本文收集初级口语模拟课堂的录像资料,调查低效手势语的表现形式、类型和频率,并探讨海外汉语教学志愿者在教学手势语方面的培训策略。  相似文献   

9.
无友不如己者出自《论语·学而篇》君子不重章。历代以来,对其义之理解众说纷纭,分歧较大。历代学者如皇侃、苏轼、张栻、陈天祥、王夫之、杨树达、南怀瑾等对此均有各自的理解分析,共有四种意见:要和比自己强的人交友;要和与自己同等水平的人交友;要和比自己强或与自己同等水平的人交友;要和与自己同道的人交友。实际上,无友不如己者应与前文主忠信联系起来考虑,是指不要与不能够像自己一样讲忠、信的人交友。  相似文献   

10.
人的一生是自我追寻的历程。一个人要想在现实生活中实现人生目标 ,不仅要正确认识成功智力 3个方面的能力———分析性智力、创造性智力和实践性智力 ,而且要全面发展各种形式的智力 ,在学校以及校外的广阔天地里 ,合理、均衡地运用这 3种智力。  相似文献   

11.
执子与通子     
看到这样的两个图形,一个沉稳而平滑,线条柔和;一个棱角鲜明,光芒四溢,不禁让我想起了中国古代历史中的两种人:通子与执子。线条柔和者为通子。他们是通达之人,面对明主或昏君,他们或入仕为官,或隐逸山林。他们顺应时局地选择,该进时则进,该退时则退。于是面对乱世,他们或垂钓于濮水,或放歌于邺下,或采菊于东篱,或幽居于竹林。他们行吟高歌,他们倚风长啸。心如澄澈秋水,再如不系之舟者如庄子,他持竿不顾,宁“曳尾于途”;心中悠然忘我者如陶渊明,“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闲适者如王维,“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通子们胸中释然,他…  相似文献   

12.
13.
楠子     
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是一名钓鱼爱好者.一次,他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鱼儿在咬钩之后,通常因为刺痛而疯狂地挣扎,越挣扎,鱼钩陷得越紧,越难以挣脱。就算最后有鱼能成功逃脱,那枚鱼钩也不会从鱼嘴里掉出来,因此钓到有两个鱼钩的鱼也不奇怪.在我们嘲笑鱼儿很笨的同时,阿德勒却提出了一个相似的心理概念,叫做“吞钩现象”.  相似文献   

14.
根据概念隐喻理论,人类在认知时间这样的抽象概念时需要借助像空间这样的具体概念,即采用“时空隐喻”.“时间流逝是运动”就是一个广泛存在于不同文化中的时空隐喻,但受到语言、文化的强化作用,不同语言使用者会对这一隐喻所蕴含的子隐喻或隐喻中“过去/未来”在时间轴上所处的方位有不同偏好.通过观察并比较英、汉母语使用者的手势语及其异同点,对“时间流逝是运动”这一隐喻的心理现实性和语言变量以及认知变量的相关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显示,英、汉母语使用者手势方向的异同点与两种语言的书写方向及其隐喻性语言所指示方向的异同点高度一致,且改变实验语言导致实验对象行为模式发生变化.这些结果证明:英、汉母语使用者确会用空间概念认知时间,且语言因素是影响人们时间认知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5.
南溪号子     
<正>南溪号子在重庆黔江区土家族人民中广为传唱。南溪号子歌词多为即兴创作,但其腔调和唱法比较固定。唱腔主要有"大板腔""九道拐""三台声""打闹号""喇叭号"等10余种。基本唱法为:1人领喊,2人或3人喊高音,3人或更多的人喊低音,众人帮腔,从而形成高中低声部互相应和。南溪号子的内容涉及土家族历史、地  相似文献   

16.
行香子     
晚绿寒红,芳意匆匆。惜年华,今与谁同?碧云零落,数字征鸿。看渚莲凋,宫扇旧,怨秋风。流波坠叶,佳期何在?想天教,离恨无穷。试将前事,闲倚梧桐。有消魂处,明月夜,粉屏空。这是晏几道晚年追记早年“悲欢离合之事”而“掩卷怃然”(《小山词自序》)的一首词。词的上片“感光阴之易逝。”(同上引)起笔二句说明自然景物在岁序演变中变化太快,意为:春天花期已匆匆过去,进入秋冬之际已是叶落花谢了。接上三、四两句承前发出人生易老的感叹:可惜啊,我的青春年华也已过去,现在,还能与谁一同生活呢?接下来五、六、七句联想起“…  相似文献   

17.
常山子龙     
车二进七将4进1 车二平五象3进1 车五平八马2退3  相似文献   

18.
一箱子白纸     
陈忠实 《百姓生活》2014,(11):17-17
大约在我出生前一年,父亲到上海谋职,做了一个军官的秘书。乡人无不称羡,可是,父亲离家两年并没有一批一批款项汇回来.  相似文献   

19.
太阳之子     
流沙河 《社区》2013,(23):7-7
今称太阳古称日。古人说日是“太阳之精”。甲骨文日字不圆,弧线不好刻,多作方形、菱形甚至五角形。到金文始有圆日。日中有圆点,太阳黑子也,风沙天肉眼能看见,所以《汉书》记载日中“有黑气大如钱”。太阳与地平线结合,孳生出旦。金文旦字日下有大气折射形成的虚像,知先民观察之精细。  相似文献   

20.
Life日子     
福建:出台老年人优待措施日前,福建省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老年人优待工作的意见》,要求各地建立公共财政补偿机制,对承担公益事业和完成政府指令性任务增加支出的单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