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同源格、同异格与诗歌翻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英语的同源格与汉语的同异格之间联系密切,常可用以对译。进而言之,在汉诗因存在同异格而具有极大的抗译性之时,若采用英语之同源格,则效果立见。  相似文献   

2.
研究同源词可以加深对同源词问题的认识,有助于丰富已有的语言学理论,所以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同时,通过分析同源词进而探索词义,是重要的训诂方法。同源词研究也可以说是训诂学的尖端,古籍中许多遗留的训诂问题有一大部分要依靠这方面的研究才能得已解决;同时研究同源词有助于鉴别古代典籍中注解之得失以及科学地整理汉字:一是减少汉字的字数,二是减轻写字的难度。  相似文献   

3.
研究同源词可以加深对同源词问题的认识,有助于丰富已有的语言学理论,所以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同时,通过分析同源词进而探索词义,是重要的训诂方法。同源词研究也可以说是训诂学的尖端,古籍中许多遗留的训诂问题有一大部分要依靠这方面的研究才能得已解决;同时研究同源词有助于鉴别古代典籍中注解之得失以及科学地整理汉字:一是减少汉字的字数,二是减轻写字的难度。  相似文献   

4.
同源动词包括非宾动词和非作格动词。非宾动词的同源宾语实际上是个副词,占据附加语位置.无格特征核查要求。在同源结构中,非作格动词由名词衍生而来,同源宾语是该名词的拷贝,占据动词的内部题元位置,有格特征核查要求:通过与Tr合并,名词N派生为动词,其拷贝与Tr形成核查关系,由Tr核查其宾格特征。  相似文献   

5.
在汉语研究领域,“同源字”与“同源词”两个概念确切的内含和外延,目前并没有明确的界定。人们为同源词或同源字所下的定义,往往字、词不分,把这两个概念等同起来。本文认为,讨论同源词。应该从词的音与义出发,而讨论同源字,则必须从汉字的本体——字形出发;同源字与同源词尽管有时候在字形上具有重合关系,但是,却是两个性质根本不同的概念,不应该混而不别。本文从汉语与汉字的关系、从汉字的构意性质、汉字的孳乳过程等几个方面,分析了汉语同源字与同源词之间的本质上的区别,从而对这两个概念进行了界定,并进一步分析了同源字与同源词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科学联想是在科学研究过程中,人们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由一种事物想到另一种相关事物的思维活动。按照科学联想的性质和特点的不同,科学联想可分为接近联想、对比联想、类比联想和因果联想四种类型。科学联想是一种重要的科技创新思维,加强联想能力的训练是提高联想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甲骨文语言研究有了很显著的成就,但是对甲骨文同源词的研究却很少涉及.我们根据商周的传承关系,由周秦音系推测出商代音系,在一定范围内从字形入手,结合出土文献和传世文献的记载,从字形、语音、词义三个方面分析甲骨文几组同源词,说明商代同源词有一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甲骨文语言研究有了很显著的成就,但是对甲骨文同源词的研究却很少涉及。我们根据商周的传承关系,由周秦音系推测出商代音系,在一定范围内从字形入手,结合出土文献和传世文献的记载,从字形、语音、词义三个方面分析甲骨文几组同源词,说明商代同源词有一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从刘熙《释名》的声训到王圣美的“右文说”。为汉语同源词的研究提供了大量素材 ,清代学者对“右文说”合理成分的发掘 ,又把同源词的研究向理论方面推进一步。然而 ,这都是在缺乏语言学理论和科学方法论情况下所进行的探索。直到王力先生《同源字典》问世 ,汉语同源词的研究才步入科学的轨道 ,而在科学方法论指导下的同源词研究还有待承学之士的进一步努力 ,这对汉语史的建立以及汉语词汇学的发展和完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将颜色词分成基本颜色词和实物颜色词,探讨了基本颜色词在中西方文化中的联想意义。  相似文献   

11.
借鉴吸收了认知心理学的原型范畴理论 ,重新对同源词作了界定。并由此得出结论 :解释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传统上只注重对同源词进行描写的方法的不足 ,将这两种方法相结合 ,可以把汉语同源词的研究带入一个更广阔的研究空间  相似文献   

12.
汉语中存在大量的同源词和同义词。对于同源词和同义词问题前人虽有过相关的论述,但对同源词的“义同”和同义词的“义同”这一问题并未作出明确的界定。鉴于此,本文从二者“义同”的区别入手,阐述了科学的区分方法。  相似文献   

13.
传统上的同源词研究大多是立足于音近义通,笔者以《同源字典》为研究对象,就其所收录的同源词在形体上的不同表现逐类作了统计,结果显示:许多同源词在形体上有一定的关系,研究同源词在一定范围内可以借助字形。在定量研究的基础上,从理论和事实两方面阐述了字形视角可作为同源词研究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14.
王力很有影响的《同源字论》,将同源词与同义词论定为有从属关系:同义词是同源词中占很大数量的一类.这是违背事实的误断,并且所主同义词完全偏离了他自己提出的"一义相同"观.此论对同源词研究与同义词辨释都造成了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其实,同源词与同义词是两种不同属性的语言现象,两者在组合的性质特点、标准以及研究目的、方式上都不相同.但它们有渗透关系,两种研究也能相互作用,主要是同源词研究对同义词辨释的作用,同源求异法--异形求义法与声符求义法,是对同义词辨释有独特作用的重要方法,探讨同源词与同义词的关系的重要意义,就要认识两者的渗透关系和同源求异法.  相似文献   

15.
很多人认为同源宾语结构中的动词为不及物动词 ,没有赋格的能力 ,所以其后所接的名词短语 (NP)不是动词宾语 ,而是无格的附加语 (adjunct)。因为有格的名词或名词短语 ,必须符合θ准则 (θ -Criterion)和经受格鉴别式 (Case-Filter)的鉴别 ;而附加语无格 ,不要经过格鉴别式 ,而且不在θ准则的应用范围之内。文章试图通过对这些观点进行分析 ,结合乔姆斯基的管约理论 (Government-BindingTheory)和对动词语义结构的分析 ,认为同源宾语由该结构中隐含语义因子 [CAUSE]赋予宾语  相似文献   

16.
从器具喻人看英汉词语语义转移的隐喻思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围绕"食量大的人"、"服药多的人"和"酒量大的人"三个概念进行英汉词语比较,汉语中的相关词语较英语词语表现出明显的"器具喻人"现象,汉语词语语义转移中的隐喻思维表现为"相似联想"与"邻接联想"的互动.  相似文献   

17.
古代汉语的同源词流传至今,往往在各地方言中留下它们的踪迹,考证同源词,征引古代训解与用例无疑是必要的,但举证现代方言─—活的语言同样应予重视。本文所考各组同源词,既首以古籍证其“声近义通”,又次之尽力以方言足证:把传统同源词考证与现代方言研究结合到一起。每组词中都有一个或几个词是方言中有的,故名曰“方言同源调”。论证仿章太炎《新方言》、杨树达《长沙方言考》、《长沙方言续考》,即先书证,后方言。  相似文献   

18.
章太炎提出“变易”“孳乳”两大条例,黄季刚对其进行详细论述。综合考察相关论述,不仅可以使我们深入认识这一条例的性质和“变易”“孳乳”的区分标准,而且可以引导我们从更深层次上考察同源字和同源词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19.
用同源词考证与现代方言研究结合起来的方法,征引大量古代训释与用例,用现代湘中地区方言对理嫠、搂、娆、列等同源词进行详尽的考证,对于研究方言同源词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支格阿鲁射日月是支格阿鲁史诗中的重要章节,由于缺乏必要的校勘和整理,在不同的彝区产生同源事件的变异流传。本文把各地版本作比较分析,展示射日月故事源与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