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根据抽汲井试井工艺过程及其特点,采用已知上一次抽汲结束时的地层压力分布规律建立下一次抽汲数学模型的方法,建立了抽汲井试井分析数学模型,并在Laplace空间求解出了相应的精确解。将这一成果应用于长庆油田之中,结果表明:该理论能描述抽汲井的井底压力瞬变性及抽汲期井底压力变化无规律性的特征,符合实际测试工艺情况,弥补了抽汲井试井这一空白;提高了该类井试井的解释率和解释结果的可信度。同时,利用该理论还可计算抽汲过程中任一时刻的井底压力和关井时刻的井底压力,解决了抽汲井难以计算关井时刻井底压力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由于多重连续介质模型无法有效模拟大尺度溶洞与地层流动过程,需要建立新的缝洞型油藏试井解释模型研究非均质缝洞型油藏流体流动规律。将溶洞简化为一个等势体,内部压力处处相等,溶洞外流体流动满足达西定律,利用溶洞质量守恒建立了含大尺度溶洞缝洞型油藏数学模型,基于直接边界元方法对数学模型进行了求解。绘制了溶洞压力导数曲线及井底压力双对数曲线和井底压力导数曲线,研究发现,溶洞在井底压力导数曲线双对数图上反映的是一个先上凸后下凹的特征,溶洞半径越大,井底压力曲线上凸下凹幅度越大;溶洞离井距离越大,井底压力导数曲线上凸出现的时间越早。相同溶洞半径情况下,离井距离越小溶洞压力导数峰值越大;相同溶洞离井距离情况下,溶洞半径越大,压力导数峰值越小。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对井内瞬态波动压力预测模式中的影响因素的敏感性分析,及近几年对井内波动压力理论和全尺寸井实测研究,提出了新的预测井内波动压力的“瞬态化的稳态”预测模型.该模型考虑了井内流体的压缩性、流道弹性、运动管柱底端空井眼长度和运动管柱纵向应变及惯性力影响。该模型预测值比目前广为应用的稳态模型预测值更接近并内实际波动压力值,这将有助于井身结构设计的科学性、钻井液密度确定和井下复杂事故的控制。  相似文献   

4.
深支坑围护体的土压力与支护体的变形及位移密不可分,从变形及位移的角度,考虑支护与土体的共同作用,分析土压力分布及围护体支撑内力.  相似文献   

5.
本文提出了一种对任意形状有界地层内一口长时生产井的短期压力恢复数据处理分析方法。该法的理论基础既不同于传统的Horner分析法,又不同于现代试井图版分析法,它是在考虑了关井前地层中实际流动状况下推导出来的,因而,分析处理该类问题试井资料的结果更符合实际。使用该法可求得地层流动系数,单位压降地层弹性储量以及井壁污染系数。实际资料的处理证明了该法对有界地层内一口长时生产井的短期压力恢复数据处理极为有效。  相似文献   

6.
井壁稳定性问题(即井壁坍塌破裂)会引起系列严重的井下卡钻井漏等事故。靖边气田在钻井过程中,钻遇的地层当中存在多煤层,井壁稳定性问题十分突出,在该地区水平井钻井设计当中进行井壁稳定性分析有着重要的意义。分析了井壁围岩应力分布规律并建立地层坍塌(破裂)压力计算模式,根据库仑-摩尔强度准则和最大拉应力破裂准则,计算井壁坍塌(破裂)压力与钻井液安全密度窗口。通过实验研究分析煤层坍塌压力和破裂压力随井斜角、方位角变化规律,提出合理的方位角优选方案,指导水平井钻井方案设计。  相似文献   

7.
高能气体压裂和脉冲压裂能在近井地带形成多条径向裂缝,对此建立了均质油藏和双重介质油藏多裂缝系统垂直裂缝井的物理模型。利用叠加原理,在单裂缝系统压力分布公式的基础上,得到了多裂缝系统垂直裂缝井不稳定渗流压力响应的计算方法,绘制并分析了油藏参数、裂缝条数和裂缝分布影响下的压力动态典型曲线。结果表明:流体在多裂缝系统的流动特征与裂缝条数和裂缝分布有关,当裂缝条数较少并且夹角较大时,压力动态曲线主要分为3个流动阶段:线性流段、椭圆流段和拟径向流段;当裂缝较多或者夹角较小时,由于裂缝之间相互影响,线性流段和椭圆流段之间的过渡段变长,线性流段可能消失;裂缝条数越多,供液能力越强,相同时间下,井底压力下降得越少。  相似文献   

8.
针对双孔复合储层模型,研究了两种内边界条件下、变流率问题的无因次井底压力的Laplace 空间解,在深入剖析了解的结构和相互联系的基础上,找出了它与常见的复合、双孔、均质储层井底压力间的相互关系,并简要地引导了相应的应用。该研究无疑是对试井分析理论的一种完善,其试井分析软件更具有深远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采用现场监测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盾构穿越既有建筑过程中控制沉降措施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盾构开挖时,土仓土压应该大于开挖前地层侧向土压力的理论值,在本工程中,通过现场试验和监测,得出土压系数取实测侧压力系数的1.2~1.3倍时,盾构开挖时地表沉降达到较好的控制。当盾构穿越既有建筑物时,应考虑建筑物附加应力对地应力的影响,调整土仓中土压参数。从现场监测结果表明,调整前后地表沉降量有较显著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对某油田 3 口典型井遇阻井段的综合情况进行分析, 发现这 3 口井出现的套管强度问题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即在钻完盐膏层并固井以后, 如下部地层为稳定地层就需要降低钻井液密度, 当密度下降到一个值后, 套管出现弹性变形, 造成钻头难以通过, 因此, 套管内钻井液密度的下降过程也将对套管变形产生影响。通过建立管内压力变化速率对套管应力影响的有限元分析模型, 并对其进行分析研究, 结果表明: 当压力变化速率越快时, 套管代表单元上的应力增大速率也越快, 且最大值也越大; 降低管内压力变化速率可以有效降低套管中的应力值, 也即延长密度置换时间有利于套管抗挤, 防止套管变形。  相似文献   

11.
介绍上虞海涂九六丘分丘闸沉井施工.对沉井下沉的沉降观测,不同时段沉入速度的控制及沉井的纠偏等提供了工程做法.  相似文献   

12.
以渝怀铁路阿蓬江大桥深水基础钢沉井施工为例,介绍了深水钻岩爆破技术在沉井刃脚岩壁处理中的应用。详细说明了爆破方案的选择、参数设计等,分析了实际爆破效果。施工结果表明,深水钻岩爆破技术安全性高、效益明显,是解决大高差河床中沉井稳定性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3.
开孔沉箱的开孔率是影响其消浪性能的重要参数,迎浪面上的开孔范围也会影响开孔沉箱的消浪性能。通过物理模型试验,测量了不同开孔率情况下开孔沉箱前的波高,采用多点法分析了波浪反射系数,研究了其消浪效果,给出了波浪反射系数与沉箱开孔率之间相互关系的试验结果;同时,通过试验研究了开孔沉箱的开孔区域上下端距静水位高度对沉箱消浪性能的影响,对比了两种不同开孔沉箱断面宽度情况下波浪反射系数。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选用活性嫩黄X—6G染料,使用稀土作助剂,对棉针织物的染色进行了系统的试验,得到了最佳染色条件,结果表明,使用稀土作助染剂上染,用固色剂y代替纯碱固色效果更好,上染率比传统工艺提高87.8%,同时对稀土增深作用作出解释。  相似文献   

15.
一个国家采取什么样的对外贸易体制与模式,对经济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共中央在西柏坡时期是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入城市,由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历史转折时期。在构建即将成立的新中国的各项制度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确立了国家统制的对外贸易体制、全方位的开放贸易格局及对我有利的对外贸易原则。  相似文献   

16.
建构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我国当前农村社会的重大目标,在我国西南地区实现这一目标的严重障碍在于这里的众多地区被学术界定义为脆弱生态区,其中有代表性的脆弱生态区之一就是喀斯特山区,现有的研究者主张将这样的地区封闭起来,拒绝任何形式的利用。通过对贵州麻山、广西都安、以及乌江沿岸石漠化地带的民族调查,发现当地的苗族、布依族、瑶族拥有成套的地方性知识。他们能做到在高效利用脆弱生态系统的同时,避开脆弱环节高效利用与生态维护两全其美,发掘利用这样的地方性知识就可望实现人地关系和谐社会建构的理想目标。  相似文献   

17.
对民间文学现代性元素的发掘和利用是实现民间文学由传统向现代的华丽转身、开创民间文学研究新局面的有益尝试。作家晓苏近期出版的《花被窝》短篇小说集利用民间现代性观念挑战了传统伦理道德,从民间现代性的视角来深化底层叙事和认知文本内涵。这种对民间文学现代性元素的吸收与转化技巧为现当代文学的研究注入了一股新鲜的血液,凸显出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传统与现代的契合,为作家文学提供了一条可以尝试的写作路径。  相似文献   

18.
对外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构建,使得我国非公有制企业迅猛发展。如果不及时开展和做好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工作,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会不断出现盲区产生空白点,就可能出现既是新的经济增长点又是党建工作薄弱点的情况。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工作,是适应非公有制企业发展形势、增强党的阶级力量、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迫切需要,也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一个崭新而又紧迫的课题。  相似文献   

19.
《东方杂志》是民国时期著名报刊之一。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东方杂志》刊登有关乡村建设的文章围绕"乡村地位重要"、"乡村建设必要"展开论述,在乡村土地、教育、合作、自治、引进人才以及金融改革等方面提出了种种建设方案和构想,为乡村建设运动的发展创造了很好的舆论环境,反映出社会对乡村现代化问题的普遍关注,成为解读民国乡村建设思想的窗口,也为当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