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关于“广州大学城”建设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新世纪到来之际,广州市政府提出建设广州大学城(大学园区)的计划,这是一个关系到广州社会经济长远发展的重大决策。本文拟对广州大学城的选址、目标定位以及大学城管理的思路等几个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和数理统计法,以广州大学城的高校在读学生为调研对象,了解广州大学城高校体育联赛的运营管理现状,发现其中的问题;同时,在了解学生想要有什么样的体育联赛运营管理方法的基础上,针对现在的运营管理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并得出以下结论:现阶段的广州大学城高校体育联赛运营管理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存在着组织管理、制度管理、财务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同时,性别和年级的不同又对联赛的管理提出新的挑战.联赛管理者只有不断地提高联赛的运营管理水平,解决各种问题,才能真正发挥体育联赛对大学生身心的各种积极作用,为将来校际体育联赛的成立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构建福州大学城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应突出大学城整体观,展现大学城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特征,营造以独立与共享为核心理念的大学城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创造良好的体育环境.  相似文献   

4.
广州大学城与武汉大学城建筑文化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从文化的视域提出了建筑文化的三元素(科学文化、艺术文化、人文文化),以建筑文化的三元素为尺度,对广州大学城与武汉大学城建筑文化进行了比较研究,分析出两地大学城在科学文化、艺术文化、人文文化等方面的异同。  相似文献   

5.
从广州大学城校园文化建设之基础入题,对广州大学城的"新城"、"庞大"、"共享"特征作了数据和实例分析;解构了广州大学城校园文化建设正在和即将经历的碰撞、认同、形成阶段;在论证的基础上,提出广州大学城校园文化建设的三种途径———传承源文化、融合异文化、构建新文化,以期探索一种既张扬个性、又融合发展,既兼顾传统、又尊崇创新的广州大学城文化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6.
大学城各高校在进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方面各具特色,但各高校间能充分利用地域接壤的便利条件进行优势互补的还不多。文章以大学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为研究视角,以广州大学城为例,对大学城内10所高校中的不同专业学生进行相关问卷调查,试图在优势分析的基础上,对现状进行探讨,继而探究发掘大学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潜在优势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广州大学城体育资源共享与城区体育文化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广州大学城的体育资源和校内体育文化建设现状进行了研究,发现体育资源利用不太合理,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存在诸多问题,从而提出"共享体育资源建设城区体育文化"的设想,并对其必要性、可行性及实现途径进行了阐述,结果认为共享体育资源来建设城区体育文化存在必要性、可能性和方便操作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广州大学城高校之间的横向对比,以及各高校新老校区的对比研究,分析高校校园选址对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影响,及多个校区对高校师生相互之间交流的影响。调查大学城高校校际交流与资源共享满意度评价,得出大学城共享性实施效果一般,并分析其优点及缺陷。  相似文献   

9.
关于组建"环广州大学城体育圈"的理论构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大学城的建设过程中,"环广州大学城体育圈"不容忽视.文章提出了组建"环广州大学城体育圈"的理论构想及建议.  相似文献   

10.
建设广州大学城是关系到广州社会经济长远发展的重大工程,在市政府已经确定了大学城的选址,并完成概念规划工作后,如何实现大学城建设的目标,仍然有许多问题急待研究。2001-2005年是广州大学城建设的关键期,本文拟就大学城建设的“教育特区”理念以及大学城如何吸引大学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CUBA啦啦队是高校体育文化的一部分。太原理工大学CUBA啦啦队在组织管理、训练、比赛和表演等方面已形成体系,促进了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向社会展示了学校的综合实力;强化了高校体育物质文化建设;促进了高校体育精神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文化是人类创造的不同形态的特质所构成的复合体。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是在高校校园内的每个成员所共同拥有的校园体育价值观及这些价值观在智能、物质、规范和精神上的具体化。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包括场地环境、体育课堂教学、课外体育活动和运动训练竞赛等四个基本环节。加强体育知识的传授和宣传、加快体育教学与课外体育活动的融合、完善学校体育竞赛制度、建设高水平的精品体育项目、培育有特色的校园体育文化是促进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十三行博物馆是彰显千年商都广州城市精神之魂的最好载体;十三行博物馆的内涵与外延具有历史性、国际性、现实性意义;选取十三行商馆遗址构建专题博物馆能产生良好的效果。筹建十三行博物馆并不需要大拆大建,并能更好地保护历代普遍遗产,促进历史街区的整体保护与复兴,形成具有规模效应的十三行商埠文化特色旅游区,带动相关产业的蓬勃发展,打造广州世界文化名城品牌。  相似文献   

14.
广州大学城亚运雕塑,构筑了岭南城市新景观,以广州大学城环岛路线的主题雕塑为图像符号.作为各高校出入口的主干道,“主题绿化带”景观建设,是环境艺术设计的一个新亮点,它起着标识各校区域间的导向道路作用,昭示环境雕塑在城市景观空间中的价值取向.主题雕塑是传递激情、拼搏、创新的符号,是以岭南人“世俗化”取向再现大众生活的剪影,象征务实的岭南精神,使大学城环境景观建设具有时代性意义.  相似文献   

15.
论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有着深刻内涵和外延的独特文化现象。它的重要性在于直接对大学生体育意识和行为产生影响,对整体提高大学生素质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就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内涵和基本特征,探讨了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在建设和谐校园中所发挥的作用,并就如何发展校园体育文化提出了发展策略,以期对改进和提高校园体育文化建设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大学文化是行走在一所大学校园里的人的共同价值观。结合广州城市职业学院的实际状况,当前的大学文化建设应着眼于建立校内的共同价值观,以构建和谐校园,完成学院的自身与社会之目标。  相似文献   

17.
民族传统体育根植于中华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特色鲜明,是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体育文化共同体的重要源泉。新时代民族体育文化共同体的构建要以体育“本体性文化”和“内涵性文化”为基石,以共同的体育文化精神和文化生活的回归与时代性折射为准则。通过寻找民族传统体育元素,重塑民族文化记忆;挖掘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凝聚民族文化精神;依托民族传统体育赛会,构筑民族文化生活;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树立民族文化自信;加强民族传统体育交融,促进民族文化交流;整合民族传统体育成果,促进民族文化共享,进而实现新时代民族体育文化共同体的建构。  相似文献   

18.
北京奥运会所产生的人文奥运遗产,主要表现在奥运教育、体育健身、志愿精神、文明礼仪、形象标识、民族精神等方面.在北京由中等发达城市向发达城市迈进的新发展阶段中,努力继承人文奥运遗产,加强体育文化建设,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中外体育交流,继续开展奥林匹克教育,推动"人文北京"建设,对打造北京国际体育中心城市,把北京建设成为亚太地区乃至全球最有影响力的国际化城市,并促使中国由体育大国转为体育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