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自媒体营造的媒介环境对大学生的身份认同产生了重大影响。积极有效的身份认同不仅对大学生自身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关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本文以涵化理论为研究框架,重点从环境涵化、技术涵化、情绪涵化和手段涵化四个方面考察了自媒体环境、议程设置权移、群体亚文化和自媒体互动平台对大学生身份认同方式、观念及行为的具体影响。  相似文献   

2.
"韩剧"等"非主流"精神文化资源,迎合了当代大学生求新、求异、求奇的文化心理特点,而成为影响大学生群体成长的重要精神文化因素。"韩剧"所承载的精神文化对大学生既有积极正面的影响,也有消极负面的影响。因此,我们有必要在对"韩剧"的非主流特性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开发和利用"韩剧"等"非主流"精神文化资源的策略,以有利于对大学生进行更好的精神文化教育,营造积极、健康、和谐的校园精神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中国掀起了韩剧热潮,甚至很多女大学生窝在宿舍里观看韩剧。本文探讨了韩剧对女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利弊影响,并针对韩剧对女大学生的影响进行了一定社会学分析,提出通过韩剧中的励志精神来教育女大学生增加正能量,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发展以及大学生生存的社会环境变化,大学生婚恋观状况也出现了新特点和新问题.而针对当代大学生的婚恋观问题,传统的婚恋观教育在教育理念和方法上略显陈旧.以当代大学生的婚恋观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通过了解当代大学生婚恋的现状,总结存在的问题并分析问题发生的原因,对当代大学生婚恋观教育模式进行了初步的探索性思考,寻找高等学校大学生婚恋观教育的新思路.从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手段、教育途径四个方面对婚恋观教育的新模式作了尝试性构建.希望当代大学生婚恋观教育问题能引起更为广泛的关注,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完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婚恋观是人们价值观在婚姻、恋爱问题上的体现.个体的婚恋观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反映了时代的特征.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女大学生的婚恋观愈发引起了公众和学者的关注.以福建省女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揭示当前福建省女大学生婚恋观的现状,分析其成因,进而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以期为引导福建省女大学生形成科学的婚恋观和健康人格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婚恋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而社会评价上纯美爱情观弱化、传媒社会责任感缺失和家庭示范作用不足等因素,使大学生正在形成的婚恋观受到严重负面影响.在此大环境下,一方面,教育者必须加强大学生婚恋观教育,强化爱情神圣地位,采取普遍教育与个体教育相配合的多种教育方式,加强正面引导;另一方面,必须强化社会传媒承担的社会责任,密切学校与家庭配合关系,多管齐下,及时有效地控制社会化因素对大学生婚恋观的负面影响,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美好的婚恋观.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韩剧在中国热播的现象受到众多学者关注,但比较研究极为匮乏。论文以上海交通大学在校大学生和韩国留学生为样本,采用文本分析和实地调查方法,比较中韩大学生对韩剧的接触、评价及偏好情况,并探索韩剧广受欢迎的原因。中国应借鉴韩剧的成功经验,创作出更多能吸引广大受众的电视剧。从更深远的意义上说,韩剧在中国的热播还有利于加强两国文化的交流,以促进中国电视剧更好地在亚洲乃至世界范围内得到有效传播。  相似文献   

8.
女大学生的婚恋观直接影响她们的身心健康、成长成才以及对待婚姻家庭的态度。文章通过对安徽某综合性院校女大学生婚恋观的调查研究,分析中西文化碰撞对当前女大学生恋爱观、婚姻观、性爱观的影响,探讨如何通过行之有效的方法,教育并引导她们树立科学合理的婚恋观,正确处理婚恋与学业、事业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当代大学生肩负着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任。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对个人、家庭、学校,乃至社会、国家和民族,都有重要的影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新兴媒体技术的发展,当代大学生婚恋观呈现许多新亮点,但也面临不少困惑和挑战。在日新月异、纷繁复杂的外界环境冲击下,如何引导、端正大学生的婚恋观,将成为新世纪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大难题。本课题从大学生恋爱观、婚姻观、多元社会的爱情观念等角度入手,分析了当代大学生婚恋观的现状,概述了大学生婚恋观的特点、困惑和影响因素,并从政府、高校、大学生、家庭等不同角度,提出了调适大学生婚恋观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韩"是指韩国,"流"是水,是韩国特色的水,韩国的服饰、影视和饮食就是通过"韩流"流入中国,流入我们大学生中间的。韩剧对"灰姑娘模式"的痴迷影响着中国当代大学生的爱情观,具体原因有:①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②文化上的相通性;③韩国政府的重视。  相似文献   

11.
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是落实素质教育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必然要求。本研究旨在全面调查我国本科大学生心理素质发展状况,并建立全国常模。采用大学生心理素质问卷(简化版),对在全国高校分层整群抽取的37 544名本科大学生测量结果的统计分析表明:本科大学生心理素质整体及各分维度在年级、经济带、家庭居住地等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在性别上,除个性品质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外,男女生在认知品质、适应能力以及心理素质整体上都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2.
“泛娱乐化”是近年来肆虐于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一种“愚乐”思潮,也是娱乐话语走出自身“场域”日益渗透到社会生活各方面的一种文化现象。它主要以发泄性娱乐及满足性游戏的形式日益影响着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不仅容易扭曲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削弱其价值判断能力,还会弱化高校教育引导力,扰乱教育生态系统,从而加速社会风气的“愚乐”化转向,破坏主流舆论氛围。故而,唯有从以德润身、以文化人、以美育人、以法制人四重维度破除藩篱阻碍,度越鸿沟阻隔,才能最终夯实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根基,有效预防其精神矮化,保持生命张力;进一步增强政治认同,强化其政治信仰;培育媒介素养,填补理性缺位,进而达到裨补缺漏、载一抱素、进德修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互联网思维是一种全新的思维理念和创新的思维方式。将互联网思维融入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中,运用互联网“以人为本”的思维理念,创新教育平台,优化教育资源,构建立体互动的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模式,有助于进一步增强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14.
高校学生干部的角色意识特点直接影响其行为方式及群体作用发挥的积极效果,并深刻影响高校育人质量和教育培养任务.为此,笔者运用自编问卷分别对高校学生进行了两次大型调查,将社会转型期不同年代大学生干部的角色意识着重从追求动机、合格标准、产生方式、角色扮演、价值取向几个维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十几年来高校学生干部的角色意识发生了明显变化.基于学生干部角色意识的新特点,提出了“加强学生干部分类指导”等等培养大学生干部角色意识的四方面建议.  相似文献   

15.
采用大学生专业认同问卷、中国大五人格问卷(简式版)和感受到的社会偏见问卷对310名特殊教育专业大学生进行调查,以探讨特殊教育专业大学生专业认同、人格类型与感受到的社会偏见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1)特殊教育专业大学生的专业认同与前途偏见、专业偏见呈显著负相关,与严谨性、宜人性、开放性和外向性4种人格呈显著正相关,而与神经质人格呈显著负相关;(2)严谨性、宜人性和开放性人格对特殊教育专业大学生的专业认同具有直接效应,神经质和外向性人格的特殊教育专业大学生通过感受到的专业偏见间接影响其专业认同。  相似文献   

16.
在新媒体的影响下,社会上形成了很多歪曲的女大学生媒体形象。女大学生对自身的定位也不甚清晰,女性观也渐渐发 生了一些变化。当然,随着新媒体的监管加强,主流媒体传播的女大学生正面信息也逐渐增多,女大学生在择业择偶方面也发 生着变化。通过分析原因,对其中正面的影响加以深入引导,一些负面的影响提出了切实的对策,让女大学生树立起积极健康 的女性观,从而提高自身社会价值,重塑社会荣誉。  相似文献   

17.
基于对兰州大学近500名本科生的实证调查,对大学生新媒体政治参与与现实政治参与进行了比较分析,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新媒体政治参与的积极性与行为程度均低于现实政治参与,但两者呈正相关关系;两者在客观影响因素方面存在差异;大学生的新媒体政治参与动机具有复杂性与多样性的特点,但在总体上其对于新媒体政治参与以正面评价为主;此外,新媒体对于大学生的政治参与具有一定的正向激励作用。为进一步促进大学生新媒体政治参与健康发展,需要大学生自身、学校和政府三方面形成合力。  相似文献   

18.
易班是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平台,大学生是易班建设的重要主体.文章对高校易班的研究采用了大学生参与度的新视角,借鉴NSSE和NSSE-China等国内外大学生参与度量表,以全国高校易班建设为面,以重庆大学的大学生易班参与度为点,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采集数据,运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19.0对问卷进行数据分析,构建了以环境支持度、认知度、满意度、投入度和互动度为五个维度的大学生易班参与度因素模型,探讨了影响大学生易班参与度的主要妨碍因素,最后提出了提升大学生参与度,充分发挥易班思想政治教育功效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海峡两岸创业合作交流日益频繁,而不同区域亚文化背景下的潜在创业者创业自我效能、创业意愿及两者之间的影响究竟有何差异仍不得而知.基于海峡两岸四所高校774份有效样本的实证研究回答了这一问题.首先构建海峡两岸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6维度量表结构,然后对两岸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和创业意愿开展比较研究,最后进一步考察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大学生自我效能感对创业意愿的影响及地区差异.研究发现:海峡两岸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感总体上并无显著差异,维度层面除中国大陆大学生的创业机会识别效能显著高于台湾地区外,其余维度没有差异;台湾地区大学生的创业意愿显著高于大陆地区;两岸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均能显著正向预测创业意愿,主要影响没有地区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