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老年群体更替: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必须考虑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年群体更替是一种客观规律。如何认识和利用这种规律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本文首先阐释了老年群体更替对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价值和意义,继而从理论和数据方面分析了新的老年群体的主要特征,最后对基于老年群体更替的对策构建提出了框架性建议。  相似文献   

2.
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人口老龄化给老年社会保障制度带来沉重压力。在老龄人口高峰期到来之前,要抓住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建立可持续性的养老金体制、倡导个人储蓄养老以及完善城乡养老制度的衔接,在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同时对我国的老年社会保障制度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3.
21世纪的中国人口老龄化有着与以往不同的特点:老年人口数量大,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增大且老化速度快;地区、城乡间发展不平衡,东部地区老龄化进程快于中西部;农村老年人口比重大;纯老年夫妇及单身老年人户比例加大以及老年人口预期寿命性别间的差异明显等。老年保障问题在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下引起了社会各方的关注,中国老年保障制度要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以广覆盖为原则,保证老有所养和老有所医;重视家庭养老的作用;在制度设计中考虑到老年人口的特点;加快发展老年社区服务;以规范的法律来保证老年社会保障制度的实施。  相似文献   

4.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老年人口数量持续快速增长,对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生重要影响。虽然我们对中国老年人口的数量及发展趋势有深入的了解,但对老年人口的具体特征变动及发展趋势的研究较为缺乏。通过对历次人口普查和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的分析,总结出我国老年人口群体特征变动的七大趋势:老年人口数量增速从稳变快、高龄化和老年女性占比增加趋势明显、有偶率增加与空巢化并存、寿命增加但健康情况不容乐观、在业率有所下降且城乡差异明显、生活来源更加多元化等。基于上述发现,指出未来我国人口老龄化面临的新挑战,并提出老龄政策应纳入生命周期的视角,积极开发利用老年人力资源,关注老年性别平等。  相似文献   

5.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 "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强盛的重要标志。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完善人民健康促进政策",要"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显然,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与此同时,党的二十大报告擘画数字中国发展的新蓝图,提出要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但是,由于缺乏数字素养和日常生活实践的充分表达,老年群体面临"数字鸿沟"问题,这也成为社会治理现代化转型的一道障碍,引起广泛关注。为此,文章从老年人数字社会排斥的理论指向和现实问题出发,在老年人现实生活经验与实践中分析社会排斥的根源,探讨社会治理现代化转型的可能路径与未来方向。文章以65岁以上老年人为调查对象,对宁夏银川市和石嘴山市四个社区的老年人居住家庭和所属社区开展实地调查。调查发现,以数字技术的变革为驱动的数字社会重塑了人们的价值观念,改变着人们的态度和行为模式,重建了人们的社会联结纽带。这一点,在老年群体身上体现得较为明显。在融入数字社会的过程中,由于受到"数字鸿沟"限制,该群体受到了社会排斥。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转型,需要全面理解老年人所处的社会环境,也就是全面数字化、数字平台化和智能化以及社会个体化的现实。剖析老年群体在结构性排斥的驱动下,经由主体建构与策略选择共同作用下"复合型排斥"的生成机制。基于此,应当从社会、社区与个体的多维融合视野出发,始终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完善数字社会和数字中国的体制机制建设,完善政府各部门间的统筹协调机制,加强社区组织化建设,激发银发活力,再造老年人的主体性来消解社会排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相似文献   

6.
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中提到了社会管理问题,其中包括培育壮大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所以城镇老年休闲群体的社会管理问题就属于壮大老龄服务事业的范围,本文拟在论述当今城镇老年休闲群体产生的背景、现实状况以及会对社会造成的影响的基础上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强调关注老年休闲群体的发展和加强对其进行社会管理。这是关系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7.
李想 《国际公关》2023,(1):73-75
随着数字科技的盛行与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大,数字科技在娱乐、医疗、通信、出行等方面都得到了广泛应用。虽然数字技术的使用为老年群体带来了红利,但也造成了一些问题,如老年群体的数字排斥和“数字鸿沟”。本文通过分析老年群体数字融入难的现状,剖析老年群体产生“数字鸿沟”的原因,并从政府、媒体、家庭、老年人自身四个主体出发,提出以政府支持为基础、媒体引领为保障、家庭促进为依托、老年群体自发融入为动力的老年群体数字融入路径,加快老年群体的数字化融入,提高老年群体的数字包容。  相似文献   

8.
空巢老人问题与对策探析——基于武汉市六个社区的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调查发现,空巢老人问题——空巢综合症产生的原因在于生活理念和生活条件的变化、年轻人独立意识的增强、住房条件的改善、计生政策所导致的家庭结构变化和社会养老体系的不完善等。空巢综合症的实质是由社会适应不良所引起的健康问题,解决该问题关键是进行必要的社会救助和采取积极的社区健康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老年消费市场购买水平的消费意愿已经十分强烈,中国巨大的老年市场已经形成。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老年人口的快速增加,老年人购买力的逐渐增强和消费观念的改变,我国老年市场还将进一步扩大,开发老年市场极具潜力。中国企业要想在开发老年市场上取得成功,就必须制订合理的市场营销战略和策略。  相似文献   

10.
企业开发老年市场的对策思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前,我国老年消费市场购买水平的消费意愿已经十分强烈,中国巨大的老年市场已经形成。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老年人口的快速增加,老年人购买力的逐渐增强和消费观念的改变,我国老年市场还将进一步扩大,开发老年市场极具潜力。中国企业要想在开发老年市场上取得成功,就必须制订合理的市场营销战略和策略。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体系中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弱势群体"这一概念,但以现代意义的"弱势群体"概念理解马克思恩格斯"无产阶级"、"社会底层阶级"、"贫困者"、"被剥削阶级"等相关群体,仍然可以看到马克思恩格斯对这些阶级群体的界定与现代意义上的弱势群体具有高度的相关性;马克思恩格斯作为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思想家、理论家,本质上说就是站在弱者的立场上,为弱者呐喊,帮助社会的弱势群体摆脱压迫和贫困,获得解放。所以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中有着十分丰富的"弱势群体"思想内容。由此,文章从马克思恩格斯弱势群体思想的理论来源、弱势群体对象、弱势群体的产生及解决弱势群体问题的方法路径等几个方面,初步探讨马克思恩格斯弱势群体思想及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中国适应气候变化的法律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年来,为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国际社会进行了不懈努力,但一直以来人们对“减缓气候变化”给予了高度关注,却对“适应气候变化”重视不够。直到2007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通过了“巴厘路线图”,才明确将“适应气候变化”与“减缓气候变化”置于同等重要的位置。本文通过对气候变化适应问题的一般分析,在探讨适应、减缓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之间关系的基础上,考察了国际社会适应气候变化的法律对策及进展,以期为我国适应气候变化提供借鉴经验和法律支持。  相似文献   

13.
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弱势群体就业问题更应引起社会的关注。研究了城镇新弱势群体就业的现实问题与对策,对所研究的新弱势群体进行了界定,阐述了新弱势群体就业困难的理论依据,分析城镇新弱势群体就业中一些问题,从社会保障、政策制度、劳动力市场、非正规就业、创业和人文关怀六个方面提出具体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4.
弱势群体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话语权不足是弱势群体存在的关键。由于偏差的"维稳"理念、话语表达缺乏训炼且制度支撑不足,导致弱势群体的表达渠道被挤占、表达方式"原生态"和话语影响力微弱,致其"被边缘化",这严重制约着我国社会阶层的健康发展,尊重弱势群体、提高其话语权、保障其享有均衡的公民权利逐渐成为社会共识。应从改善传统"维稳观"的心智模式,尊重弱势群体话语权,积极为弱势群体创造话语表达机会和平台,完善弱势群体话语表达的制度保障等几方面入手提高弱势群体话语权。  相似文献   

15.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对高校体质弱势群体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和研究,寻找具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促进他们的体质健康水平.研究认为通过加强班风建设,运用成功教学法、激励机制满足学生积极情感体验的需要,建立多元评价体系,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等措施可以有效消除体质弱势群体大学生的心理障碍.  相似文献   

16.
社会变迁过程中的老年人家庭支持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在社会变迁过程中 ,中国老年人的家庭支持模式经受了各种变迁的压力。对老年人家庭支持获得的多因素分析发现 ,西方学者关于家庭支持的理论和假设 (如权力与协商论、互助论和合作群体论 )对于中国老年人的状况并没有足够的解释力。城镇老年人家庭支持的获得与老年人资源的拥有、交换的提供和对子女投资的数量之间不是一种一一对应的简单的因果关系 ,而是受到包括诸如传统文化在内的多种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城市交通中弱势群体的社会排斥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交通弱势群体分为生理性和社会性两大类。目前我国城市中的交通政策、交通基础设施与交通工具设计等未能充分考虑交通弱势人群的实际需求,从而造成了其社会排斥问题。生理性弱势群体参与城市交通的社会排斥主要包括基本出行、教育和就业、消费娱乐、社会心理几个方面,社会性弱势群体参与城市交通的社会排斥则主要表现在空间、时间、经济、社会关系网络几个方面。解决我国城市交通中弱势群体的社会排斥问题,可在构建效率与公平兼顾的城市交通发展策略的基础上,全面推进公交优先发展模式,实施交通需求管理策略,降低弱势群体出行的交通成本,建立城市交通中社会排斥的评价与反馈机制。  相似文献   

18.
对培养造就具有创新精神师资队伍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知识经济对人才的要求为背景 ,提出高等教育建立创造教育模式的关键是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精神的师资队伍。针对目前教师队伍不适应知识经济对创新人才培养要求的实际 ,论述了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和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大学生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文章从我国高等教育的实际出发,提出了培养大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五种有效途径和方法,即正确认识创新,树立创新意识;构建有利于大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的知识结构体系;通过课堂主渠道,倡导启发式、讨论式和研究式教学;积极发挥非智力因素在创新教育中的作用;强化实践教学环节,营造创新氛围。  相似文献   

20.
随着高招体检标准逐步放宽,高校健康弱势群体人数呈现逐年增加趋势。弱势群体体育教育问题成为高校体育教育中关注的焦点问题。我国高校健康弱势群体体育教育现状不容乐观。应通过构建健康弱势群体体育权利保障体系,树立高校健康弱势群体体育教育观念,丰富课程资源,构建弹性课程体系等措施,提高校健康弱势群体体育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