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包含马克思重要的经济伦理思想。马克思论述了资本主义生产、消费、分配、交换(流通)的辩证关系,强调生产的决定作用,并揭示了生产关系与伦理关系的关联性。马克思从所有制的历史沿革与主体性的关系上,研究了经济主体的伦理特性,论证了物的依赖关系是资本主义伦理关系的基础。马克思把“剩余价值”作为理解资本主义伦理关系实质的中心范畴,对资产阶级社会视为永恒的平等、自由等经济伦理范畴给予了伦理批判。  相似文献   

2.
“平等”是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重要口号之一。但是,资本主义制度为人类带来的不是平等,而是一种新的剥削形式。马克思竭尽毕生精力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平等思想。  相似文献   

3.
虽然马克思曾经批判过资本主义,指出资本主义是可鄙、可恨的,批判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但是一些西方学者认为,马克思在这里不是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道德上的批判。事实上,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的剥削是不正义的,是盗窃。我们不能以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否定马克思对于资本主义制度的道德批判。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的社会空间批判呈现着经济运作机制批判的显性批判逻辑、政治权力体制批判的隐性批判逻辑和城市生活模式批判的具体批判逻辑等三重逻辑。在显性的经济运作机制批判逻辑上,马克思批判了资本主义空间生产引起的混乱的经济关系,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空间的内在经济逻辑,分析了资本和空间生产的内在关系,要求建立合理的社会空间运作机制;在隐性的政治权力机制批判逻辑上,马克思揭示了政治权力对社会空间的分割,阐释了政治权力导致的空间剥削和空间压制,要求实现社会主义社会空间的平等政治,打破空间的不公;在具体的城市生活模式批判逻辑上,马克思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城乡空间对立,分析了工人阶级的住房短缺,要求改善工人的城市生活,实现居民的城市权利。马克思社会空间批判的三重逻辑全面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空间带来的空间生存困境,有利于中国吸取资本主义城市化教训,建立和谐的空间生产和城乡生活。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空间生产"批判理论是在对资本主义社会空间生产现象形态的批判中出场的,其中彰显着马克思对社会空间现象批判理论的深化和对空间正义的寻求。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空间现象的批判引导了其逻辑起点;对资本主义空间生产过程的阐释表征了其展开维度;对平等正义的寻求彰显了其伦理诉求。研究马克思"空间生产"批判理论,其意义不仅在于从思想谱系角度阐释空间生产理论,还在于能提高人们的空间意识和促进空间正义的实现。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从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特征的现实出发,创建性地将共产主义社会划分为两个发展阶段,并以科学的态度设想了其分配形式,即初级阶段中消灭了剥削但并不平等的按劳动量的分配和生产力高度发达阶段下的“各尽所能,按需分配”.马克思在现实基础上客观分析了财富的产生过程,对资本主义剥削的基础是包含土地在内的生产资料进行了分析,对收入分配基于生产力发展的规律进行了科学论证.市场经济条件下,针对我国不断拉大的收入差距,政府要以马克思的分配观为指导,积极地调动创造财富的各种因素,提高劳动收入比例,有效保障社会弱势群体.  相似文献   

7.
我国高等学校政治经济学教学,长期存在三大突出的弊病;一是理论严重脱离实际,包括脱离社会主义实际,特别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脱离当代资本主义的实际.二是在资本主义部分教学中,只片面强调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剥削关系的揭露方面,而不重视从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理论分析中概括有关商品经济,特别是发达商品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的一般原理;对帝国主义的理论分析,也被局限在列宁关于《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的理论框架中,甚至是复述列宁的有关论断.三是忽视马克思在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时所采取的科学抽象方法及马克思所处时代的特点,于是,将活生生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变成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环境哲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本的原始积累,既是对工人剩余劳动的剥削,又是对自然价值的剥削,两种剥削同时进行彼此加强,导致工人贫困和自然破坏。19世纪中叶,马克思在揭示资本主义剥削实质,创造伟大的剩余价值学说时,也揭露了这种剥削所带来的环境问题,阐述了深刻的环境哲学思想。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人与自然界和谐发展的历史观,以及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对于今天我们解决环境问题,实现人与人的和解、人与自然的和解,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的《经济学手稿(1857—1858年)》基本形成了其政治经济学批判的主要观点、结构。从该文本入手,以市场为症候来分析资本运作的过程,有利于理解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理论。市场在劳动力购买、资本家利润的实现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市场交换所体现的自由、公平、平等原则,都被马克思斥为表象的关系掩盖了真实的关系,即掩盖了资本剥削的秘密。所以市场在整个资本主义运行中起到了重要的意识形态作用。而且这种对“市场意识形态”的批判,被以后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所继承。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与罗尔斯的平等原则具有高度的同一性,主要体现在他们的平等原则都源于对资本主义不平等现象的深刻反思,并且他们都极为反对平均主义。马克思与罗尔斯平等原则的差异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马克思关注的是当下人的不平等状况而罗尔斯的平等原则却是倾向于未来的,二是罗尔斯认为人们的平等应是权利层面的平等而马克思认为的平等则是法律面前的平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