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世纪50年代,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对当时在西方心理学领域占统治地位的第一思潮和第二思潮,即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和华生的行为主义提出了挑战,创立了第三思潮,即人本主义心理学体系。第三思潮传入我国后,褒贬皆有,毁誉交加,其争论的焦点集中在需要层次论和自我实现上。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有两个基本前提:一是人类行为是由动机引起的,动机起源于人的需要;一是人的需要是以层次的形式出现的。1943年,马斯洛在《人类动机理论》一文中提出了“需要层次”的理论,他假定人的价值体系中存在五种基本需要: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1954年后他又在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之  相似文献   

2.
一、对需要层次理论的理解 需要层次理论是著名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来的,其理论的核心是人的“自我实现”的思想,为此,马斯洛的人本主义心理学被誉为心理学的第三思潮。在心理学的发展史上,弗洛依德的精神分析学被称作  相似文献   

3.
被称为西方心理学史上第三思潮的马斯洛人本主义思想,从具体的、微观的角度,研究了人和人的发展问题,给人们提供了不少富有积极意义的思想成果. 1.提出动机和需要理论,揭示了人的需要的多样性、层次性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求知需要、求美需要、自我实现需要.他指出人的需要有一个从低级向高级的发展过程,而把发展的需要即自我实现这种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伴随着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西方的一些社会思潮也不断地涌入中国,号称第三思潮的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理论,就是当代西方众多思潮中传播较广的一种,它对我国青年的价值观形成有很大影响。那么,如何评价马斯洛的理论,有针对性地对青年进行引导教育,这是当前思想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马斯洛“自我实现论”产生传播的背景及评价 马斯洛被称为人本主义心理学精神之父。他有许多丰富的思想,其理论有三个部分:第一,“需要层次论”;第二,“自我实现论”;第三,“高峰体验论”。  相似文献   

5.
马斯洛是 2 0世纪美国乃至全世界最有影响的一位心理学大师 ,他的著作以人本主义理论为基础构建了一种全新的心理学体系 ,被称为心理学史上的“第三思潮” ,不仅在 2 0世纪的心理学史上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也将成为 2 1世纪心理学理论体系构建的重要理论基础。因之 ,马斯洛心理学理论研究一直成为全世界心理学领域的研究热点 ,在中国研究马斯洛的著述也颇丰。在2 0世纪末期 ,我们有幸又读到了一本对马斯洛心理学思想进行全面评述的新作 :湖北教育出版社 1 999年出版的《走向生命的巅峰———马斯洛人本主义心理学》 ,作者彭运石为湖南师范大…  相似文献   

6.
自从本世纪五十年代以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为首的一批心理学家创立人本主义心理学开始,三十多年来关于人的自我完善和人类潜力的研究,已经风靡美国及世界各地.这个新的学派,被心理学家称之为“第三思潮”.马斯洛心理学体系的特点,在于它一反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和华生的行为主义理论,独树一帜地以自我完善的人为心理学研究重点,认为自我完善的人,是人类中最好的典范,他们身心健全,能充分开拓并动用自己的天赋、能力和潜力,竭尽全力去完成他们的人生最高追求.而自我完善的人,  相似文献   

7.
[1] 现代西方心理学涉及美学的,当首推格式塔心理学和精神分析心理学,并均有一批研究成果问世。前者验证的心理与物理的同型论,已广泛应用于审美心理学,后者提出的深层心理学说,也为美学所吸收和容纳,二者从不同侧面充实和丰富了现代美学。而被称为心理学发展第三思潮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特别是马斯洛心理学,为美学研究提供的一些新见解,其影响所及,恐怕不在格式塔心理学和精神分析心理学之下;它对美学中一些基本问题所做的独具特色的阐述,目前已为美学研究所注意。为美学研究所特别关注的,是马斯洛心理学提供的审美需要理论和审美体验学说,以及它们所从出的理论基础,即人本学的价值观念、动力观念体系。这种种心理学观念,是  相似文献   

8.
一、动机与创作动机的复杂性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告诉我们:当愿望所指向的对象激起人的活动时,反映这种对象的形象或观念就构成活动的动机.即凡引起和维持人去从事某种活动,指引活动去满足一定需要的愿望或观念,就是这种活动的动机.可见,动机是和需要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当机体有某种需要时,就可能产生相应的动机。马斯洛人文主义心理学著名的需要层次理论把人的需要分为五种水平,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由低级到高级,当一种需要满足之后,才可能产生另一水平的需要,但也有交叉现象…  相似文献   

9.
马斯洛(1908—1970)是美国当代著名的心理学家,1968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他是被称为心理学“第三思潮”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派的创始人。  相似文献   

10.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自创建以来,在经济、管理、心理学等众多领域获得广泛认可,是解释人类动机的重要理论。然而,该理论并不是一副"万灵药",纵观古今历史,不难发现它对于许多特殊情况下(如:成为群体一员并产生认同)的个体动机无法合理解释。像抗日战争时期,众多家境宽裕的中国人放弃原本的良好生活而投入最低层次的生理和安全需求都难以满足的抗日队伍,这些案例似乎并不遵循马斯洛理论强调的只有低层次需求得到满足,个体才会追求更高层次需求的原则。本文旨在通过运用社会认同理论,构建更完善的需求层次理论模型。  相似文献   

11.
一、问题的提出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心理活动的最基本的规律是:需要导致动机,动机导致对事物或人的认知(包括观察、记忆、思维、想象),由对事物或人的需求关系的认知而产生情感,情感进一步强化动机而产生行为。这就是说,人类的任何一种行为都源于某种或某几种需要。(因为需要、动机与行为并非一一对应)。艺术创作与艺术欣赏(审美)做为人类的行为当然也源于某种或某些需要。那么,艺术创作与艺术欣赏(审美)到底源于一些什么需要呢?西方心理学家马斯洛曾将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安全、社交、自尊与尊重他人、自我…  相似文献   

12.
现代西方行为科学的代表人物之一马斯洛认为:人的基本需要有五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人们的行为和历史活动都是由这些需要推动的,这五种需要就能说明一切人类活动的动因。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有利于我们对人类行为的动机结构进行科学研究,对我们有很大的启发作用。但是,马斯洛的理论并不是完美无缺的,也有一些严重的疏忽之处。人类活动的动因难道只能由这五种需要来说明吗?有没有超越这五种需要的更高层次的需要呢?我认为是有的,这就是人的永存的需要。永存的需要是人们对于终极的关怀,是对精神生活的最高追求,人生追求的最高理想。 一般地说,人类总是追求自己所缺乏的东西,缺乏食物的人需要食物,缺乏安全的人需要安全,缺乏爱的人需要爱,缺乏尊重的人需要尊重,等等。人们不仅需要自己所缺少的东西,而且还强烈地意识到这种需要,寻找满足其需要的方法、途径和手段。  相似文献   

13.
激励是一种被广泛运用的领导艺术。研究如何运用激励理论对大学生的成才进行激励是很有必要的。激励就是激发和鼓励,在心理学中指的是激发人的动机的心理过程。对大学生成才的激励,这里主要是指对大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人的动机是多种多样的。学习的动机是引起和推动学习活动的一种内部动力,是在对学习的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学习需要的表现。根据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论”,人的各种需要按照其发生的先后次序和重要牲,可以分为5个等级:(1)生理需要;(2)安全需  相似文献   

14.
马斯洛关于健康人格的标准、特征含义,健康人格模式的理论基础,即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和动机分类说,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和动机分类说以及健康人格形成的条件和培养途径,即满足人的生理、安全、友谊和归属、尊重需要,是培养健康人格,使其走向自我实现之路的重要一步,开展成长心理治疗,创造一个充满爱、关心和尊重、理解的人际环境,确立正确的价值体系,自知、自改、自学,是形成健康人格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目前国内学术界委婉语动机研究比较多。主要是基于文化和语用的视角。文化动因包括禁忌、传统道德、社会规约、心理因素,以及宗教。而委婉语的语用原则包括言语行为理论、合作原则、礼貌原则、面子理论和顺应论。本文将运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来阐释委婉语产生的动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揭示了人类行为动机的实质,而人类选择使用委婉语本身是一种特定的行为,因此,这一理论必然会给委婉语动机带来极大阐释力,为我们理解委婉语动机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6.
作为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理论观点之一,由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以健康人的人格发展为研究内容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自诞生之日起,便为多门学科广泛应用。生态心理学是运用生态学的视角与方法,通过揭示人和环境的交互关系来研究、解释和预测现实生活中的行为和心理现象的一种应用心理学研究新取向。将生态心理学的理论逻辑应用到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从社会一有机体一生态的新视角诠释这一需要层次理论,以促进该理论对社会生态文明的新贡献。  相似文献   

17.
人的行为是在动机的驱动下产生的,需要则是动机产生的内在动力。文章借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提出树立"从人的需要出发"的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理念,实施符合人的需要的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策略。  相似文献   

18.
马斯洛“科学心理学”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斯洛的“科学心理学”在对心理学主流科学观进行批判与解构的基础上,对“科学”进行了历史与心理向度的本真还原,在此过程中形成了元科学视域下科学心理学的理论创获。马斯洛以他的需要层次论、自我实现论、高峰体验论等为理论资源,对需要、动机、焦虑解除等在科学研究的作用做了心理学的说明,他的“科学心理学”对国内研究的开启或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9.
马斯洛的人本心理学将“需要”视为人的本质,抓住了人们从事各种行为的动机源头这个要害,并克服了西方理性思潮和反理性思潮各执一端的理论弊端,被视作是重要的原创贡献。但是,由于未能深入辨析认知需要与非认知需要的关系,他却凭借应然压倒实然的态度,为需要设定了规范性的五层次等级次序,扭曲了现实中人们处理这些需要之间关系的本来面目。同时,由于未能深入辨析好与正当的微妙差异,他又把任何需要在冲突情况下都会面临的“正当”考虑,说成是与其他四层次需要并列的“安全”需要,在某种程度上遮蔽了正当(正义)约束人们行为的底线效应,导致他的需要学说陷入了自败的悖论。  相似文献   

20.
在人们的日常社会生活、学习和工作的交往和相处中,应当坚持一些基本的原则。尊重,便是其中的原则之一。 尊重,是人的一种基本需要。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在对人类的千差万别、多种多样的需要进行仔细的研究之后,提出了著名的“需要层次理论”。他认为,人有五种基本需要,并按照人的需要发展,把需要由低级到高级排列成如下层次: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在马斯洛看来,尊重的需要是人的一种高级需要,其地位仅次于自我实现的需要。在我看来,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对人们进行人际交往,建立、维系和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具有不可低估的理论指导意义。当然,我们有必要进一步丰富和发展这一理论。本文试图抽出其中的“尊重的需要”,作为人们进行人际交往的一个基本原则进行论述。当然,尽管这种论述是粗浅的,我仍然希望这种探讨性的论述是有益的,建设性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