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宽以待人 中书有事送密院,违诏格,准在密院,以事上闻。旦被责,第拜谢,堂吏皆见罪。不逾月,密院有事送中书,亦违诏格,堂吏欣然呈旦,旦令送还密院。准大惭,见旦日:“同年,甚得许大度量?”旦不答。——《宋史·王旦传》  相似文献   

2.
胡林翼曾经感叹:“本朝官场中,全以《红楼梦》一书为秘本,故一入仕途,即钻营挤轧,无所不至。”清人好谈官场秘籍,盖风气使然。其实官场这一套用世之学,套句现成的话,也是古已有之,而且并不“于今为烈”。《庄谐选录》“官诀”条云:今日做官,灵巧圆滑四字缺一不可。有机必觉之谓灵,随缘能转之谓圆,用术不穷之谓巧,遇难不滞之谓滑。苟精熟此四字,做官无不得意者。这属于总则性质,同书另一条“官诀”讲得略为具体:今日官事,应之之道有三:曰应酬,曰对付,曰敷衍。应酬者,宦途进步之所系,得失存亡之所关,不得不以全力赴之也;对付者,己心所不欲而意…  相似文献   

3.
历代开国多用暴力;驭天下之术,多赖文治。西汉陆贾、元朝刘秉忠,对此早有高论。陆原为楚人,以门客身份从刘邦定天下,能言善辩,常在高祖面前称《诗》说《书》,刘邦怒其迂腐,詈之曰:“我居马上打得天下,何用习诵《诗》、《书》!”陆曰:  相似文献   

4.
眭达明 《秘书之友》2011,(10):45-46
秋,七月,乙亥,立遂王宥为太子,更名恒。恒,郭贵妃之子也。诸姬子澧王宽,长于恒;上将立恒,命崔群为宽草让表,群曰:“凡推己之有以与人谓之让。遂王,嫡子也,宽何让焉!”上乃止。  相似文献   

5.
韩皋自中书舍人除御史(中)丞。西省故事:阁老改官,则词头送以次舍人。是时吕渭草敕,皋忧恐,问曰:“仆有何命?”渭不告,皋劫之曰:“与公俱佐降。”乃告之。皋又欲诉宰相,渭执之,夺其靴笏,恂恂至午后三刻乃止。——《唐语林校证》卷六  相似文献   

6.
张玮 《决策探索》2004,(3):70-71
子曰:“学而优则仕。”古往今来,由于书读得好或教得好而走上仕途者如过江之鲫。“博士从政”就是明显的例子。在国人的心目中,“受得十年寒窗苦,做得人上人”,当官是件很荣耀的事。而最近,以龙永图、李达昌、吴建民等省部级高官陆续淡出政坛担任教职事件为代表,“辞官从教”现象引起了媒体的广泛关注。有评价说在目前的情况下,“辞官从教”无疑开辟了  相似文献   

7.
刘备三顾茅庐,得了孔明。以师礼待之。关、张二人不悦,曰:“孔明年幼,有甚才学?兄长待之太过!又未见他真实效验!”玄德曰:“吾得孔明,犹鱼之得水也。两弟勿复多言。” 关、张见说,不言而退……  相似文献   

8.
《后汉书·杨震传》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调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日:‘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7’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日:‘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密愧而出。”这段故事是说:杨震荐拔的荆州秀才王密当了昌邑县县令。杨震路过昌邑,王赛前去谒见。到晚上,他带了黄金十斤送给杨震。杨震说:“作为老朋友,我了解你,但你却并不了解老朋友啊。这是为什么呢?”王密说:“晚上,没人知道。”杨震说:“天知.神知峨知,你知!怎么说没人知道呢?”王密差惭工也带着黄金走了。“…  相似文献   

9.
解读名片     
信息社会,名片风行,大千世界,平添一道风景。旧时.名片曰“刺”,递片叫“投刺”。望文生义作解,大约隐含“试探”之意。世事沧桑,万物皆变,今日之名片应当曰“脸”。递名片者不再只满足于通名报姓.往往十有八九是推销名字以外的东西,为着给自己争光长脸。书云:从来今人胜古人,由此又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10.
南宋官员吕本中,在所著《官箴》篇中,开宗明义地指出:“当官之法,惟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对此,后人石渎子有着一番深刻的阐释。石渎子说:“清、慎、勤三字乃居官之真修。不清,则我取一也下取百焉;我取十也,下取千焉。我以之适口,民以之浚血。我以之华体,民以之剥肤。我以之纳交游,民以之卖妻子。我以之遗子孙,民以之损田庐。我以之恣歌舞,民以之啼饥寒。伤哉!以此思清,清其有不至乎?不慎,则一出令之误也,而跖盗之弊生。一听言之误也,而雍敝之奸作。一用人之误也,而狐鼠之妖兴。一役使之误也,而劳怨之声起。一听断之误也,而劝惩之道塞…  相似文献   

11.
郭乃撰具保折,并怀三百金往觅潘。既相见,郭卒然指潘而问曰:“伯寅,何久不宴我于莲芬家也?”潘曰:“近者所入甚窘,何暇及此!”郭强嬲之,偕赴莲芬家。既至,郭又问曰:“今者具奏保举人,肯为之乎?”潘询保何人,郭曰:“始勿问,折已代撰,且缮就,第能具奏者,当以三百金为寿。”言次,即出三百金置潘前,连问曰:“如何如何?”潘既夙信郭,又见多金,足以应急,不能无动,即取金纳怀中。(《清稗类钞·荐举类》,中华书局2010年1月第1版第1405页)  相似文献   

12.
加强官德建设须扩大民主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与“得”相通,《管子·心术上》说:“德者得也,得也者,谓得其所以然也。”许慎进一步解释说:“德,外得于人,内得于己”,一方面“以善念存诸心中,使身心互得其益”;另一方面,又“以德施之他人,使众人各得其利”。在中国伦理上,“德”,指合乎“道”的行为和品节,中国传统是一……  相似文献   

13.
谬初授镇,命沈崧草表谢,盛言浙西富庶。隐曰:“今浙西焚荡之余,朝臣方切贿赂,表奏,将鹰犬我矣。”缪请隐更之。有云:“天寒而麋鹿曾游,日暮而牛羊不下。”又为贺昭宗改名表云:“左则姬昌之半字,右为虞舜之全文。”作者称赏。  相似文献   

14.
宦官问题,历来是政权的毒瘤。各朝各代,将这个问题处理得好的并不多见。朱元璋登基之初,鉴前代宦官之失,制作了一尊三尺多高的铁牌,上面铸了“内臣不得干预政事,违者斩”十一个大字,放在大内门口。洪武元年,也就是朱元璋登基的第一年,他就对身边的侍臣说:“吾见史传所书,汉唐末世,皆为宦官败蠹,不可拯救,未尝不为之惋叹。此辈在人主之侧,日见亲信,小心勤劳,如吕强、张承业之徒,岂得无之?但开国承家,小人勿用,圣人应自深戒。其在宫禁,止可得之供洒扫给使传命令而已,岂宜预政典兵?汉唐之祸,虽曰宦官之罪,亦人君宠爱之使然。向使宦官不得典兵预…  相似文献   

15.
<正> 五、成败篇 41、“祸,福之所倚;福,祸之所伏”“人皆知防患,莫如使患无生”《老子》。42、上帝要哪些人死亡,必先使他们发狂。导致身败名裂的通病曰财、曰色、曰逸、曰气。气者,娇气、泄气、傲气、赌气、不服气、一意孤行之所谓也。  相似文献   

16.
春秋时,鲁人密子贱要去做单父宰。上任前,到一位有才能的渔人阳昼那里索取赠言。阳昼说:“我从小贫寒,不懂什么治民之术,只有两点‘钓鱼’的体会,送给你吧!”密子贱急忙追问,答曰:“世上鱼的种类很多,有一种鱼,碰到钓丝.冲着鱼饵就咬,争相吞食,这是阳鱎,这种鱼  相似文献   

17.
史载,大唐开元盛期,唐玄宗与其侍臣有段对话。臣问:“韩休为相,陛下殊瘦,何不逐之?”玄宗曰:“我貌虽瘦,天下必肥,吾用韩休,为社稷耳,非为身也”李隆基所说的“天下肥”、“为社稷”,当然是指“国强民富”,他是否有这么高的境界姑且不论,但他所说作官的原则,是很值得我们借鉴的  相似文献   

18.
陈云的科学决策思想凝聚在他常说的三句话之中:一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二曰“用90%以上的时间研究情况,用不到10%的时间决定政策”;三曰“全面、比较、反复”。陈云的三句话并不难理解,但要真正做到很不容易,这里面甚至包括许多血与泪。  相似文献   

19.
眭达明 《秘书之友》2013,(12):43-45
工部尚书吴中,山东武城人,有材能,然惟声色货利是好,宠妾数十,甚畏其妻。尝领诰命,妻命左右诵之毕曰:“此文天子自为乎?儒臣代草乎?”曰:“亦儒臣代草耳。”妻曰:“代草甚当。今诵之终篇,何尝有一清有一廉字?”中不敢怒。夫居官不廉,乃为妇人所诮,亦足羞矣。  相似文献   

20.
《语》曰:“忠臣去国,不洁其名”。大丈夫以身许国,不能行其志,乃至一败涂地,漂流他乡,则惟当缄口结舌,一任世人之戮辱之、嬉笑之、唾骂之,斯亦已矣,而犹复晓哓焉欲以自白,是岂大丈夫之所为哉。虽然,事有关于君父之生命、关于全国之国论者,是固不可以默默也。论者曰,支那之当改革,不待言矣。然此次之改革,得无操之过蹙、失于急激、以自贻磋跌之忧乎?辨曰:支那之言改革,三十年于兹矣,然而不见改革之效,而徒增其弊者,何也?凡改革之事,必除旧与布新两者之用力相等,然后可有效也。苟不务除旧而言布新,其势必将旧政之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