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科纵横》2019,(6):121-127
在空间视域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再是课堂教授与教学环境的简单叠加,而是包含了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各教学活动以及形成的各种复杂关系的系统场域,具备了更多的社会属性、实践属性与系统属性。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系统作为一个崭新的学科系统概念,对其本质、特征、结构与功能的构建与分析,有助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实效与空间话语权,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为今后系统化地构建与形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本文认为,学科结构演进规律反映了学科结构现象的本质,是贯穿于纷纭繁杂的学科结构现象的普遍的、必然的联系。学科结构的各种运动形式和各个方面在诸规律的多种形式、多层复合下展开结构演进过程。学科结构规律论剖析学科结构动力内激律、学科结构整体作用律和学科结构相关协同律等,分析诸规律的合力要素、展开过程以及在学科结构演进中的地位和功能,并从诸规律的组合作用上加以系统的理论研究,以进一步促进当代学科之林的结构性演进。  相似文献   

3.
邹建朝 《生存》2020,(10):0095-0096
物理这门学科从宏观到微观都能够反映现实生活所存在的物质结构和运动规律。在初中阶段学生已经逐渐形成独立思维能力的学习阶段,初次接触物理这门探究类学科对学生来说可以更快的适应物理的思维模式。在农村初中物理教学课堂上,由于学生之间存在着个体的差异性,导致学习效果出现分层的现象,为了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的质量,教师应将分层教学法引入到农村物理的教学课堂当中。  相似文献   

4.
汉语饮食隐喻的认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喻是一种认知现象,它以人的基本经验为基础.隐喻的形成,是两个认知域之间的结构映射,即从始源域向目标域的映射.中国人的潜意识里存在着一个主导概念隐喻,即:吃饭是人生.这个主导概念隐喻存在于一个系统观念联系里,包含一系列的子概念.汉语中存在三类饮食隐喻现象,即分别从具体的饮食概念域、从表示动作状态的饮食概念域、以食味词为源域到非饮食概念域的映射,暗含于这三类隐喻现象其中还有众多的子概念隐喻系统.汉语中大量饮食隐喻的存在和汉民族的具象思维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5.
一、系统方法作为认识现实的方法之一在苏联法律科学中得到一定的推广.从理论-方法论的观点看,法的领域中的系统研究同时反映知识分化和整化两个相互联系但方向不同的过程.显然,法的理论必须从系统研究法的实体的各种现象过渡到理解这些现象相互作用的机制,在分析其结构和作用的基础上揭示复杂的社会过程,并作出预测.系统分析要求把研究对象看成是各种要素的统一,因为各种要素的相互作用保证整体化属性的出现,而整体化属性赋予一定客体(系统)以质的规定性.可是法律科学中使用"系统"概念并非总是基于把各种法的现  相似文献   

6.
在对世界概念化、范畴化的过程中,基于身体组织、边界接触的空间感知从根本上引导着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它是蕴含在前概念框架中的核心观念.人类对世界的认知是一个从物理空间向其他认知域的隐喻映射的过程.语言系统中的空间关系是时间关系的隐喻来源,由此形成了概念意义与语言结构间的对称性.但由于对同一事物的知觉中心不同,话语主体建构语义内容的方式不同,从而使概念意义与语言结构间也呈现出非对称性.  相似文献   

7.
我国经济学界,尤其是关心生产力经济学这一学科的经济学家大都知道我是我国生产力经济学的倡导者,知道我对生产力的概念的一贯主张。人们知道我国经济学界在生产力的概念问题上有一个生产力两要素说和三要素说之争。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生产力是由生产者、生产工具、生产对象三个要素构成。  相似文献   

8.
陈创生 《探求》2002,(5):70-73
人类生活的经验世界,是一个充满了民俗象征符号的世界。民俗符号系统是由俗民生活中鲜活生动的民俗事象本身固有的结构所构成,由表现体、对象、背景性概念三个要素的关系之间作用而形成规律。民俗符号可分为语言系统的民俗符号和非语言系统的民俗符号,它们都各自蕴含着丰富、深刻的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9.
黄永辉 《社科纵横》2006,21(5):40-42
行政生态学是二战后兴起的系统行政学派的一个分支,是以生态学理论和方法研究行政现象与其周围环境的一门科学。作为这门学科重要代表人物的里格斯提出了著名的行政类型分类理论,详细探讨了发展中国家的行政环境问题,指出过渡型社会的行政具有异质性、形式主义、重叠性的三个特征。文章拟以行政生态学的视角,从改变形式主义、消除行政结构的多重性和缩小异质性三个方面对我国转型期的政府能力建设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STS是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社会Society三个单词的第一个字母的缩写.但是作为一个概念并不是这三个单词的简单排列,概括地说:STS是一门研究科学、技术、社会三者相互作用关系的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学科.将STS教育有机融入高中物理教学,可以使学生在获得系统的物理知识的同时,加强与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联系,弥补了教材内容的限制,是物理教学紧跟时代的发展,有利于学生学习现代物理知识.  相似文献   

11.
李伟  梅继霞 《求是学刊》2005,32(3):64-69
文章在对以往产权概念进行分类和评述的基础上,提出要素说的观点,认为产权是对财产的各种属性进行界定以后,由不同的主体实施的权利性行为所组成的权利体系,强调需要从主体、内容和客体三个要素的角度来揭示产权这个概念的含义。产权主体是对财产对象实施权利性行为的个人或组织,一项财产的产权主体是不特定的;产权内容是产权主体所实施的权利性行为,产权内容包含权能和利益两个部分;产权客体就是财产对象的各项属性,每一项属性都构成了财产的一个产权客体,财产属性分为价值属性和实物属性  相似文献   

12.
王馨 《学术交流》2013,(2):223-225
教育生态学是一门新的交叉性学科,它从"教育环境学"和"课堂生态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借用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深入地分析教育现象、探讨教育系统内部规律。教育生态学对教育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提出了新的观点和思路,较好地说明了教育生态学原理可以指导教育系统中的重要因子——课程建设。完善课程建设应从课程设计价值取向、课程设计结构、课程设计内容等方面入手,使课程设计的因素符合一定的生态规律,实现研究生课程生态系统的最优化。  相似文献   

13.
社科文献计量学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献计量学产生于20世纪初,20年代到40年代形成了构成其主要理论框架的几个经典定律。1969年出现“文献计量学”这个名词,成为情报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文献计量学已成为图书情报领域内最活跃的一个分支学科,体现了当代学科定量化的趋势。目前,社科领域的文献计量学研究主要是根据社会科学的特点,在文献计量学的主要理论框架下,应用和发展各种通用的定律和方法。社科文献计量学的发展是在文献计量学经典理论的主导下展开的。一、文献计量学的发展及主要理论成果(一)文献计量学的概念关于文献计量学的名称、术语、概念和内容的讨论由来以久…  相似文献   

14.
论文化系统     
对文化系统这一概念的确立我以为也 要取具体、实证的精神。仅仅把文化系统理 解药物质——精神系统是不够的,还必须 作更细致的划分。要从时间—一空间、主体 ——客体、物理——心理这几个系统层次 上来把握文化系统,由此,才能更为全面, 多层次、多侧面地把握住文化的内涵。 时间——空间系统文化具有共时性 和历时性双重特征,任何一个文化系统都 处于由历史(时间)的纵坐标和社会(空间) 的横坐标所组成的时空坐标系中。从时间 意义上看,一定的文化都归属于特定的历 史的时代文化:从空间意义上看,每一种文 化又都属于民族的地域文化。文化…  相似文献   

15.
《社科纵横》2017,(10):13-17
国家治理体系是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治国理政理念的进一步拓展和深化,标志着党对三大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国家治理体系内涵则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属性和结构的高度概括。本文基于形式逻辑的思维,从国家治理体系的属性和结构的维度对国家治理体系内涵进行了深入分析。在国家治理体系属性维度中,按照内在地位的不同,把国家治理体系属性分为本质属性和固有属性;在国家治理体系结构维度中,按照构成要素有无内在联系,把国家治理体系结构分为构成要素的性质和关系。  相似文献   

16.
模糊语言学是中国语言学诸分支学科中起步较晚却发展最快、影响面最广的分支学科之一。自从札德提出模糊集后,模糊在语言学领域中的研究也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学者的兴趣。从1979年至1998年的20年间,我国学者发表了数百篇模糊语言学研究论文,出版了多部模糊语言学专著,不仅极大地推动了我国语言科学的发展,而且对我国其他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学科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而,模糊学研究初期,还存在着对模糊理解意见不一的现象,术语混用的现象仍然存在,以及由此产生的很多问题。后继研究者只有了解了模糊本质,掌握模糊内涵,才能将模糊学的研究导向深入,找到学科、概念间的切入点,实现模糊学和其它学科、概念的有机结合。鉴于此,作者认为有必要澄清模糊概念,并在自己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主要的模糊词类。  相似文献   

17.
陈奎宁在1986年8月28日《人民日报》撰文介绍了现代科学方法论——“新三论”。“新三论”是指在“老三论”——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提出之后,1969年由普利高津提出的耗散结构论、1977年由哈肯建立的协同论和1972年由托姆提出的突变论。耗散结构论研究的是一个系统从混沌向有序转化的机理、条件和规律。他认为,一个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在外界条件变化达到一个特定临界值时,通过涨落发生突变即非平衡相变,就有可能从原来的混沌无序状态转变为一种稳定有序的状态。协同论是一门研究完全不同的学科中存在的共同本质特征的横断学科。它认为,各种系统千差万别,性质可能完全不同,但他们从无序到有序转变的机制却是类似的,甚  相似文献   

18.
或许令人吃惊的是,关于“人们的思想、感情和行为”的主题竟然既深深地植根于社会学中,又和心理学有密切的联系。奥尔波特注意到社会科学学科间缺乏明确的界限,并且社会心理学似乎是一种交叉学科的最好代表。纽科姆认为,社会心理学就其本身而言,应该是一种研究相互作用的学科,因而它需要一个既有别于社会学、又有别于心理学的独特的研究领域。然而总的来说,交叉学科说和独特学科说的支持者们的努力都失败了,社会心理学显然已经发展成为一门心理学的分支学科——与社会学的某些领域相同的学科。无可置疑,打破社会科学各门类间的藩篱的早期努力是1946年哈佛大学社会关系系的建立。在那里,社会心理学是作为四个组成部分之一而存在的,其他三个部分是临床心理学、社会学和文化人类学。尽管该系在暴风雨般的掌声中诞生,但是它不久就受到了复归心理学、社会学和人类学等父母学科的毫不留情的压力。这种复归可能  相似文献   

19.
主体选择是社会规律发展作用的内在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耗散结构理论告诉我们:人类社会是一个既受其环境影响,又能作用其环境的远离平衡状态的开放系统。这个系统的有机联系并不是一般的,而是某种特殊的联系——合乎目的的有选择的联系。它在系统内部诸要素的丰富多彩的可能的关系和组合中,选择一种最合理的关系或组合,使集合体能够协调,并组成一个统一整体以自我保持、发展和发挥功能。有机体的规律就是其内部诸要素合乎目的的构造性和它们的活动合目的的调整性的规律。这充分表明,社会关系、结构的产生,存在和发展并非必然如此,而是具有很大的随机性的。在这个广阔的可能性空间中,其具体的形式…  相似文献   

20.
贾云 《社会工作》2009,(24):45-47
专业社会学是以专业现象为对象的社会学的分支学科,依据国内该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专业化运动理论——对我国社会工作的专业化水平进行定性兼定量的测评,得出我国社会工作正处在专业化的初级阶段。专业化是社会工作发展的历史选择,对专业化水平进行评估是一个系统的反思过程,具有总结经验、发现不足和辨明道路的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