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套印是中华民族对于人类文明所作出的重大贡献之一。然而,关于套印的起源至今却是聚讼纷纭。本文列举大量事实,从学术基础和技术基础两个方面说明套印始于元代,成于明末。  相似文献   

2.
紫砂壶起源何时何地没有定论,明周高起《阳羡茗壶系》起源于金沙寺僧并传至供春的说法为历代著述沿袭,但周高起距供春时代相去百年,文中表述也有违明制。出土的紫砂壶实物多为万历年间,是煮茶还是泡茶所用不明,明代绘画中泡茶所用紫砂壶也多在万历以后,犹以崇祯为多。泡茶用紫砂壶开始流行的时期大约在明清朝代交替之际,原因可能与江南文人寂寞孤独的生活方式有关。  相似文献   

3.
研究香云纱的起源时间、地点与起源过程,要关注三个关键因素:薯莨、河泥、丝绸面料。以薯莨为染料有史料证明是在宋代;薯莨可将面料染成浅棕、浅褐等色.而面料染薯茛再过河泥(含高价铁离子的)后会变成黑色.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的史料可见薯莨染色与过泥同时应用在麻质渔网上;将薯莨染色与过泥技艺应用于丝绸面料才能称为香云纱。其中广义香云纱(即以多种丝绸面料为坯的薯莨纱绸)。应起源于清同治十年(1871年)前的番禺,狭义香云纱(即以具有透孔小花的纱为坯的薯莨纱绸)则起源于民国初年的南海。  相似文献   

4.
国际妇女节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无产阶级妇女运动发展的结果。开始时,它没有固定的纪念日期,1911—1921年间,欧洲无产阶级妇女曾在每年的3月9日或3月5日举行纪念活动。1921年最终将它定在每年的3月8日,不是为纪念美国芝加哥女工1909年3月8日的示威游行,而是为纪念俄国彼得格勒女工1917年在二月革命中的英勇斗争。国际妇女节的传入,促进了中国妇女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最能集中反映一个民族的民风民俗的,莫过于岁时节物。华夏民族在几千年的文明史中,逐渐演化形成的岁时节令,集中表现了本民族的许多风俗习惯,因而也最富于民族文化色彩。在其众多的岁时节令之中,“端午节”是一个颇具民族文化色彩的传统节日。它蕴含着深广的民族文化内涵和厚重的民族精神积淀,自古以来就为包括中国上层统治者和下层民众在内的整个中华民族所重视。并且源远流长,长盛不衰。  一  端午节,本名端五。晋人周处《风土记》说:“仲夏端五,端,初也。”宋洪迈《容斋随笔》卷一曰:“唐玄宗八月五日生,以其日为千秋节…  相似文献   

6.
满族的先世可以追溯到周代的肃慎,汉代的挹娄。南北朝的勿吉,隋唐时的靺鞨,金代以后的女真,明代的女真人后来发展成今天的满族,但他们都只是满族的族源,他们是在中国历史上存在过的不同民族,今天的满族共同体正式形成于1635年。  相似文献   

7.
叔均、女脩与牛郎织女起源无关。《秦风·蒹葭》与牛郎织女起源无关。《周南·汉广》是牛郎织女传说的原始形态。秦绝不是有关牛郎织女故事或曰传说产生的地域,而只能是牛郎织女故事或曰传说的流传地域。牛郎织女故事或曰传说在战国时期又有了新的发展,并且牛郎织女故事或曰传说在战国时期已经基本定型  相似文献   

8.
“阿布达里人”( Abdallar)是生活在新疆南部偏僻村落中具有独特生活习惯的群体,亦被称为“Darvīsh”(德尔维什)、“Qalandar”(海兰达尔)和“Diwana¨”(迪瓦奈)等。新疆阿布达里人并非起源于阿拉伯和波斯地区的操阿拉伯语或波斯语的人,而是苏非主义突厥教团在呼罗珊和中亚河中地区深入扎根后逐步形成的操突厥语的人群。阿布达里人迁居新疆地区的时间大约在12世纪至18世纪。  相似文献   

9.
《九歌》是我国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代表篇章,保存了巫觋祭歌痕迹,具有浓郁的巫楚文化特征。论文将在分析戏曲的内涵及其发展路径的基础上,取戏曲起源"多元综合说",从程式化、以说唱歌舞演绎故事两个角度分析《九歌》的"行头"和"植物道具意识"和傩面具体现了戏曲的"程式化"特点,并且通过祭祀"楚舞"和代言完成了戏曲的"以说唱歌舞演绎故事",从而考辨《九歌》作为中国戏曲源头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0.
《唐写本论语郑氏注》《定州简本论语》、海昏侯墓出土文献《论语》简文三种文献中"知""智"的词性在各个文本空间中体现出来的规律性,如唐写本"知"只作动词,"智"只作名词;定州简本"(智)""智"只存在于前半部分文本中,"知"只存在于后半部分文本中,且都各自作名词和动词;海昏侯墓出土简文只有"智",同时作动词和名词.属于《...  相似文献   

11.
戏曲构成要素中,与动作有关的戏、与曲唱有关的乐是重要的因子,而前者无疑是最重要的因子。关于戏之发生,前辈学人多有考述,然诸说皆有局限。笔者从古人造字之法来探求戏字本原,考证戏字本义为军事号令,作为军事号令的戏,与后世戏曲之戏有极深的渊源;游戏(演戏)原指军事号令的演练,游戏演化为优人扮演的优戏,戏之内涵发生变化,标志戏曲之戏真正发生。因与军事及战争有关,游戏(演戏)戏的出现当不晚于国家的建立。与军事有关的游戏(演戏)戏,从其产生起便与乐相关联,后来演化为舞蹈化、程式化的动作,再与其他元素综合,最终演进为成熟的戏曲。  相似文献   

12.
在苗族先民看来,美是光亮鲜明的形式,这种观念涉及“金”、“光”两个与审美起源相关的因素:一方面,以冶金为基础的劳动创造了光亮的形式,审美就诞生在冶金活动中,是对光亮形式的创造和喜爱;另一方面,光不仅给予感官把握美的可能,赋予美以形式特征,成为审美活动的基础,而且在光明生活的意义上,展现着苗人自身生活的炫,而生活的炫才是对象性的美的根源。于是,在根本上,美是苗族先民以“炫”为特征的自身存在状态的彰显。  相似文献   

13.
查阅各朝代的字书中砖字的记载和历史文献中砖字的使用,发现现代砖字是起源于甲骨文的專(表音)和瓦当文瓦(表义)。晋代之后,两个独体字组合成甎,并延伸出另一合体字塼。辽宋时期后,又出现了石为部首的磚,并逐渐替代塼、甎字,到解放前磚已成为主体字形。在新中国的第一次汉字简化方案中,專简化为专,正式确定了现代砖字。  相似文献   

14.
古代文献中“禾、和”通用,这为寻找“和”的源头提供了线索.《说文》“禾,嘉穀也.二月始生,八月而孰,得时之中,故谓之禾”,虽点出了“禾—和”的语源关系,但却倒因为果.抽象概念“和”应是建立在具体称谓“禾”之上的.甲骨文中有“”,本义为“求禾”,即用口(言语)祈求禾谷丰收,因而造出“从‘口’、从‘禾’,‘禾’亦声”的字形来.  相似文献   

15.
从语源学、音韵学、文化学的角度推本穷源,“和”文明的起源应始于古人见到众多可以饱腹的禾谷而惊叹的“夥”;久而久之,定名为“禾”;因为“求禾”而有“ ”;禾谷丰收,人们会认为是求禾行为得到了上天的回应,因而产生了“应和”义的“和”;又因“禾以其调和人之性命”,“其米多而沃,食之者强”,从而抽象出“调和”义的“龢”。金文“龢”的“由乐声之谐和始能引出调义,由乐声之共鸣始能引伸出相鹰义”,则由甲骨文“求禾”的物质层面提升到了精神层面,产生了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16.
英国学者赫丽生和康福德在《古希腊宗教的社会起源》一书中,不仅对古希腊奥林匹克竞技会两种主要的起源说进行了批驳,而且以人类原始宗教为视角,恩尼奥托斯半神为视线,通过对大量神话传说、考古文物、早期文献,以及早期人类宗教习俗的分析和解读,对古希腊竞技会的起源等诸多问题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得出了竞技会起源于母权制时期枯瑞忒斯为成为年度恩尼奥托斯半神而举行的赛跑的结论。这一研究和结论不仅让我们明白了国内各种起源说不可深究的原因,而且对古希腊奥林匹克竞技赛会的起源问题给出了令人信服的答案。  相似文献   

17.
晚清教育史学科建设以来,“胎教传统源于周王室”便作为经典知识确立下来,后来的研究皆循此说。但对支持这一“知识”的历史文献考证发现,西周王室胎教原型系贾谊取材小说《青史子》中的胎教故事改造而成的,乃托古拟造之说,而非历史真实。胎教一说起源自秦汉时期稗官小吏收集的下层民众间流传的“街谈巷议”,本不为当时正统学术所重视。正是贾谊发现了其背后“礼”的价值并做了上层阶级的路径建设,将之回溯至西周王室,于“三代”历史中建立其天然的合法性,才使得胎教传统在以儒家思想独尊的汉代社会中被“制造”出来。胎教起源的考证过程显示了早期中国童蒙教育文献的复杂性,以及教育与历史思想之间广泛的内在关联性,这为当今蒙学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8.
元宵节的起源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最有影响的说法是元宵节起源于汉武帝时祭祀太一神的活动。然而,从节期来看,正月上辛日可以是正月上旬从初一到初十的任何一天,却绝不可能是望日。从节日内容来看,汉武帝祭祀太一神的活动是帝王的重要政治活动且为后世历代封建王朝所继承,与后来元宵节赏月观灯的民俗活动有着本质的不同。因此,根据现存的文献资料判断,元宵节起源于汉武帝时太一神祭祀活动的说法是不能成立的。  相似文献   

19.
一 顾颉刚先生曾指出:“战国秦汉之间,造成了两个大偶象。种族的偶象是黄帝。疆域的偶象是禹。这是使中国之所以为中国的,这是使中国人之所以为中国人的。”(《崔东壁遗书·序》) 此论至为深刻,唯应补充一点,即中国古神话中诸开辟洪荒之大神,如:女娲、伏牺、燧人、有巢等,亦皆为此时代之制造也。 (案,传说中尚有一开天辟地之怪神号盘古氏。然其名不见于先秦经传及诸子书。其说见诸典册在东晋。因知其事乃晋室南迁后,南方苗蛮族传说之盘王(即盘觚、盘古)故事汇人中原华夏系神话之产物也。梁,任昉《述异记》记:“今南海有盘古庙,……南海中有盘古  相似文献   

20.
“鞠躬”“磕头”“作揖”起源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鞠躬、磕头、作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礼节.在数千年的漫长岁月中,它早已跨出国门,融进世界不少国家和民族的日常生活之中,成为他们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成为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这几个礼节的起源和它们的原始意义及其演变轨迹,很少有人论及,也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本文通过对甲骨文“鞠”字的考证,并结合考古学、民俗学、文献学等的研究成果,对甲骨文中“鞠祭”的发展演变进行研究,从而考证出鞠躬、磕头、作揖是人类文明在漫长的进程中对鞠祭的继承、变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