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生之思     
学群 《领导文萃》2008,(11):140-140
●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大部分事情都超出我们的理解之外。●只有伟大的灵魂才能实现沉静,专注于自己的心灵,把想做的一直做下来。●人越来越深地陷进自造的世界中,难以自拔,也不想自拔。●大概没有人会为自己的错误真的去生自己的气,他宁愿从别人身上找出一个错处来,从而给自己一个理由,好去生别人的气。●无论你做什么,或者什么都不做,你都在付出你的生命。  相似文献   

2.
正1.工作时间就聊工作。如果我们是在工作时间和上司偶遇,那么就聊些与工作有关的事情。我们应该明白一点:在职场中,公事就是公事。在工作时间,公事和私事之间通常不会产生交集。如果领导没有主动和你聊其他的事情,你一定要和领导谈工作。这代表了一个人的基本职业操守和对工作的尊重,你的上司也会因此肯定你。但是要避免过分表达自己,要让上司多说话,你应该尽量做一个好的"捧哏"。  相似文献   

3.
正我们一定要养成一个习惯,人家给你东西你先说"不要",要看看是不是真的要给你。站在不要的立场来要,你不会乱要,你会要得合理;站在不说的立场来说,你不会乱说,你会说得合理。第一,推、托、拉是给自己一个观察局势的时间。用推、托、拉来赢得时间充分思考,审时度势,然后再做决定,谋定而后动。  相似文献   

4.
河之洲     
<正>如何应对难缠的人生活之中,我们谁都避免不了遇上难缠的人。也许是你以前的伴侣、你的同事或者家人,他们也许是恶霸、控制狂或受虐狂。那么,我们要如何应对这些人呢?1.清楚自己的敏感区。花点时间,找出真正惹急你的是哪些事情。当交谈危险地滑向你的敏感症结区,你可以试试深呼吸,暂时离开,或避开这个话题,或者任意综合以上三招。2.使用"终结"词句。如果你正在和一个难缠的人交谈,且你很想马上终结谈话,可以  相似文献   

5.
正1.有人非要插手你的工作时。有个自命不凡的同事非要来做你的计划表上的事情,比做他自己的事情要热情得多。对你来说,他这样做只能添乱。2.只有你干到很晚时。在很多工作中,多干一些是难以避免的。但是如果你是团队的成员之一,却总是发现,别人都回家了,只有你还在干活,你就应该提出疑问,为什么总是让你加班。3.你的薪水比别人低时。这是一件事关生活的事情,我们应该好好地争取自己的权益,不仅是为了钱,  相似文献   

6.
<正>心正了,世界都美好;心偏了,这个世界就都不好。我们用什么样的态度去生活,生活就会还给我们什么样的人生。这一切都犹如我们站在镜子面前:当你对镜子笑,会发现镜子里的自己对你笑;当你对镜子哭,自然镜子里的自己会对你哭;当你对镜子发脾  相似文献   

7.
柳传志 《领导文萃》2012,(10):98-100
总裁在企业里一般都要做两件事:第一个是制定战略,并设计实行战略的战术步骤;第二个是带好员工队伍,让你的队伍有能力按照这个战略目标去实施。这两件事做好了,企业就能向好处发展。但在做这两件事情之前,还有一件更重要的事要办,就是建班子。企业必须要有一个好的领导班子,否则你把事情布置下去之后,后面的人未必照你的意思去做。有了好的班子才能群  相似文献   

8.
78 习惯管理     
习惯是一种恒常而无意识的行为倾向,反复地在某种行为上产生,是心理或个性中的一种固定的倾向。成功与失败,都源于你所养成的习惯。著名的成功学大师拿破仑·希尔说:我们每个人都受到习惯的束缚,习惯是由一再重复的思想和行为所形成的,因此,只要能够掌握思想,养成正确的习惯,我们就可以掌握自己的命运,而且每个人都可以做到。许多事情你反反复复做就会变成习惯,人的许多行为习惯都是做中养成的。对习惯进行管理,简单地说就是用新的良好习惯去破除和取代旧的不良习惯。  相似文献   

9.
正1.区分有关和无关的能力。在企业中,很多员工都缺少判断有关和无关的能力,花大量的时间在不重要的事情上,而重要的事情却放在那边迟迟没有进度。时间管理里面有一个概念就是排列优先级,当你把所有要做的事情都列出来以后,决定哪个先做、哪个后做的能力,是影响工作效率的关键。如果你希望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重要的事情上,就必须减少花在不重要事情上的时间。记住:那些对目标有促进作用的工作才是重要的。  相似文献   

10.
挺过去     
无论如何,一个人在世俗的生活中要坚守住自己,是非常不容易的,不管你是一个作家,还是一个国家公务员。腐败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了我们这个时代的公敌,任何一个国度、任何一个政党、任何一级政府部门都不会对这种行为加以纵容。各种各样的反腐规章,哪一个地方都有,但是,腐败也正如这些规章一样,无孔不入,无处不在。 以我之浅显的认知,腐败,事实上是一个人心里的事情。我是一个惧怕谈论自己小说的人,小说写出来了,发表出来了,放在读者面前了,读者怎么去理解,已经与作者没有多大关系了。但是,因为刊物办刊的需要,这样的文章我每年还是要写上几篇…  相似文献   

11.
俞敏洪 《领导文萃》2014,(14):106-107
正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很多人抱怨生活很平淡、生命不精彩。其实在人生当中,如果我们能做好三件事的话,那我们的生命将会变得更加充满色彩。第一件事,先清除自己身上的负能量。比如说你是抱怨的人,你是一个有问题需要寻找外部原因的人。我在新东方做事情很简单,谁先承认错误我先提拔谁。你有什么事情推到别人身上,觉得不是自己的错,因为我对了,别人都错了,这样的人属于推卸责任,身上属于负能量。抱怨自己父母没出息的、怨自己的学校环境不好的,等等所有这样的负能量都需要清除掉。  相似文献   

12.
萧萧  曾夷 《领导文萃》2006,(3):160-161
托马斯·杰斐逊是美国第三任总统,在他给孙子的忠告里,他提到了以下10点生活的原则:1、今天能做的事情绝对不要推到明天。2、自己能做的事情绝对不要麻烦别人。3、决不要花还没有到手的钱。4、决不要贪图便宜购买你不需要的东西。5、绝对不要骄傲,那比饥饿和寒冷更有害。6、不要贪食,吃得过少不会使人懊悔。7、不要做勉强的事情,只有心甘情愿才能把事情做好。8、对于不可能发生的事情不要庸人自扰。9、凡事要讲究方式方法。10、当你气恼时,先数到10再说话,如果还气恼,那就数到100。约翰·丹佛是美国硅谷著名的股票经纪人,也是跻身美国10亿身…  相似文献   

13.
有人成天担心别人对他们的看法。为了帮助他们解决这个问题,我会教他们"18/40/60规则":当你18岁时,你会觉得每个人都在关注你;当你40岁时,你会不完全介意别人对你的看法;当你60岁时,你会意识到没有人关心你的私事。人们成天都在担心和思考他们自己的事,而不是你的事情。想一想你自己是怎样度过一天的。今天,你都想些什么呢?是在想其他人在干什么,还是想你自己要做什么或者想做什么?人们只会关心他们自己的事,根本不会在意你的事情。你需要根据自己的目标来思考并且做出决定,不是父母的目标,不是朋友的目标,也不是同事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我们现在工作的方式是行不通的.即便是你有幸获得一份工作,早上要去办公室时很可能也激动不起来,因为你在那里感觉不到被重视,你发现在办公室里很难完成最重要的工作,有各种分散注意力的事情,你不认为自己所做的事情有什么不同.当你回到家的时候,感觉几乎被抽空了,但仍旧需要回复电子邮件,直到你上床睡觉.这种感受越来越普遍,不仅仅是对中层的经理人员,对于企业高管来说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15.
咪蒙 《经营管理者》2014,(8):111-111
互联网时代跟传统时代有一点不一样。传统时代,比如说电视台请了一个长相丑的主持,你真的可以反对。你可以写信给台长,说让他下去吧。可现在是自媒体时代了,我们在互联网环境里制作了一档视频节目,就好比在农贸市场推出了一个包子摊。你觉得不好,旁边有卖蒸饺的,你可以去他家吃,何必非得抬脚把我这个摊子踹翻呢?说得更严肃一点,你说我长得丑,你能不让我上街吗?这是我的自由。在言论自由的国家里,我为什么不可以做自己的自媒体节目呢?  相似文献   

16.
正一是不要忘记领导出差前的交代。一般情况下,领导在出差之前对你交代的事情都是领导觉得不放心的事情,在领导出差期间,不管领导有没有时间看你的汇报,你都要用领导确定能看到的方式告诉他事情的进展情况。二是不要忘记领导批评之后的交代。领导批评你之后交代的事情,就是你需要注意或者需要改善的地方,要把这个作为你下一步工作的重点,并将结果及时地向领导汇报。  相似文献   

17.
沉思录     
当你不把你的思想指向公共福利的某个目标时,不要把你剩下的生命浪费在思考别人身上。因为,当你有这种思想时,你就丧失了做别的事情的机会。这个人在做什么,为什么做,他说了什么,想了什么,争论什么,注意所有这些事情将使我们忽略了观察我们自己的支配力量。所以我们应当在我们的思想行进中抑制一切无目的和无价值的想法,以及大量好奇和恶意的情感:一个人应当仅仅使他想这样一些事:即当别人突然问:“你现在想什么?”  相似文献   

18.
<正>人人都在办公室里坐着的时候,就很容易养成一种坏习惯:不管大事小事,不管什么时间,也不管是否会打断对方的工作,只要想起来,就去打扰对方。之所以有那么多人在传统的办公室里工作效率低下,这就是关键原因。习惯了这种工作模式之后,你很难设想一个无法立即得到反馈的世界是什么模样——不管事情多小。你需要认识到,并不是每个问题都需要立即得到解答。没有什么比拿着一个无须立即得到答案的问题去打扰别人更傲慢的行为了。你要明白,并  相似文献   

19.
周国平 《领导文萃》2014,(16):106-106
正在人生的旅途上,一个人应该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什么是自己最想做也最能够做好的事情。也就是说,应该知道自己的志向和事业之所在。不过,在年轻的时候,我们对此往往是不清楚的,这将是一个逐渐清晰起来的过程。我想强调的是,你可能暂时不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但是,你至少必须知道自己不要什么。人世间充满诱惑,它们都在干扰你走向自己的目标,你必须懂得抵御和排除。事实上,一个人越是知道自己不要什  相似文献   

20.
杨保生 《经理人》2004,(12):53-53
做品牌的人总是给人个性张扬的感觉。但杨保生却不太一样。对于自己的人生经历,他非常低调,他说他的经历其实很简单。但是,在他人生的每一个漂亮的转折点都让我们看到, 他是一个非常清楚自己要什么,也清楚如何去达成目标的人。杨保生热爱工作,他从来不会被动地等着被安排工作,他总会很主动地去思考自己要做的事情,想着应该怎样把事情做好。同时,他也是一个非常热爱生活的人,在他看来,生活和事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