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前艺术教育是学前专业核心课程,应重视培养师范生的艺术素养与艺术技能,使其在职后能引导儿童感知、欣赏、创造美。但对某市师范院校、幼儿园涉及的多方进行访谈后发现,师范生存在艺术技能弱、艺术素养差的问题;究其原因在于艺术教育缺乏专业化背景、艺术教育忽视艺术素养的养成;通过强调专业背景、调整教学方式方法、树立正确认识、引导幼儿园正确评价教师艺术素质是促进艺术教育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艺术教育思想源于对艺术教育发展规律的研究和思考,是艺术教育科学发展的重要理论依据.“艺术教育国家标准”概念始见于1994年《美国教育法》,它以立法形式实现了对国家艺术教育思想的贯彻实施.依法制定艺术教育国家标准,通过立法依法保障体制机制、资金师资、课程教材和教学实践等环节的顺畅运行,能够从根本上推进艺术教育教学的健康发展.我国《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长期得不到有效落实,其深层原因就在于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领导者对艺术教育思想的理解尚不到位,尤其是依法办学的理念和体制机制的运行与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差距.以国内外艺术教育思想的贯彻及艺术教育标准的实践为参照,拟对法制视域中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发展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3.
美国国家艺术基金会是一项特别的文化制度选择。这个制度选择是美国文化价值传统与社会政治现实博弈的结果。艺术基金会体制上的特点是政府文化职能的中介化,而其机制的特点是同行专业评审的基础性、运行的独立性和严格的程序性。国家艺术基金会是美国文化政策正式形成的标志。由于其在文化政策体系中处于重要位置,因而也成了美国文化政策变动的风向标。  相似文献   

4.
作为美国国家级的非强制性教育项目评价标准,美国《教育项目评价标准》从1981年到2011年历经了3次修订.《教育项目评价标准》(2011)由独立于政府的第三方机构在严谨的程序下制定,其对美国教育项目评价起着规范、导向、调节以及质量控制的作用.最新版标准呈现母标准整合子标准、子标准紧密联系、注重元评价等特征.中国教育评价标准的制定应建立在充分的研究借鉴与实际调研基础上,制定过程要有广泛的利益相关者参与,标准内容应妥善处理指导性与操作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和英国Development Matters为研究对象,将早期儿童艺术教育学习与发展标准作为研究内容,从艺术教育的目标、艺术教育的内容和艺术教育的建议三方面进行文本分析,提出整合学科内容,打破领域界限;与游戏相结合,激发儿童创新;细化教育建议,增强文件可行性三个借鉴性意见,以促进我国早期儿童艺术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21世纪技能是美国的核心素养框架。美国各州共同核心标准(CCSS)致力于培养具有21世纪技能的公民,它的制定以大量实证研究为基础,以学习进阶理论为指导,以大学和职业需求为锚定标准,聚焦严格的知识内容和清晰连贯的应用要求,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操作性,是落实美国核心素养的课程标准。其语言标准主要从阅读、写作、听说、语言综合四部分详细描述了K-12年级(幼儿园到高三)学生在语言各领域的应知应能,各级条目陈述具体明确,便于幼儿教师参考。在强调坚实的语言内容知识、数字技术素养、交往与协作能力、实证精神、高阶思维技能、尊重儿童的主体性方面体现了标准对信息时代挑战的回应,因此对世界各国语言核心素养落实到课程实践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中国与日本地理位置相邻,文化背景相仿,教育发展也有着较多的异同之处。21世纪之初,中日两国先后出台各自的幼儿园教育指导方案。本文运用比较研究方法,通过对比剖析中日两国幼儿园教育指导方案在艺术领域的异同,从而探寻中日两国在幼儿园艺术教育中的异同。  相似文献   

8.
艺术教育是幼儿教育五大领域内容之一,艺术也是组织幼儿教育活动的手段。艺术素养的提升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学习、品性塑造、个性发展、职业发展等具有重要的价值。作为未来的儿童教育工作者,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必须具备深厚的艺术素养。高师院校可通过构建艺术技能与理论兼顾、教师课程内容贯通、理论与实践逐渐渗透的艺术形成养成体系,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艺术素养。  相似文献   

9.
美国老年教育与借鉴——对发展老年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社会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及带来的社会问题研究,中国老年教育现状及问题的研究,老年人口学习需求与心理研究,老年教育的经费、管理、政策等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已列入国家和教育管理部门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文通过阐述美国老年教育的现状,提出了借鉴美国老年教育的经验发展我国老年教育事业的思考。一是借鉴美国老年教育的经验开展收费制老年教育活动,巩固和发展老年大学,二是充分利用我国现有高等学校教育教学资源发展老年教育,三是实施和发展老年网络教育。并通过提高各级政府和全民对老年教育地位作用的认识,通过立法等形式,制定有利于我国老年教育发展的相关政策,将老年教育纳入国家教育管理等以实现我国老年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高师公共艺术教育课堂教学目前存在着异化的传授方式、滥用的教学技术和媒体、信息的单向传递等弊端。为此高师教师应在深入理解生态美育和公共艺术教育的公共性本质下,通过建构模块化课堂教学体系、“三性”的课程实施过程和多元化课程教学,最终促进公共艺术教育的生态整合。  相似文献   

11.
在高等教育蓬勃发展、素质教育不断推进的形势下,普通高校艺术教育的发展是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当前普通高校艺术教育主要存在着重视不足、艺术教育管理机制尚未理顺、课程体系不够完善等一系列问题.为此,需要提高对艺术教育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充分重视普通高校的艺术教育,建立科学有效的艺术教育管理机制,逐步建立完善的并有本校特色的艺术教育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2.
艺术教育是培养创造性艺术人才的一种高超的教育。在这种应用性极强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仅靠经典和经验是不能达到培养“艺术人”的目的。要让生活走进课堂,让课堂融入生活,而且,教师的每一节课,都要一五一十地“操练”生活,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地学会透视,领悟生活、将生活磨碎,冲压,搅拌,而后重新再现,学生才会走出课堂,通过舞台走进人们的心灵。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以及人对自身全面发展的不断追求,艺术与科学在走过了彼此的分离之后,要求重新融合在一起。时代对艺术与科学融合的呼唤,要求高等艺术教育在外在层面、内在层面和实践层面上都要做到二者的有机融合,才能满足社会对创新艺术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14.
我国的艺术教育现状堪忧,研究力量薄弱,特别是非艺术专业艺术教育的缺失,影响了我国艺术教育事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我们的社会以及学校要重视艺术教育,尤其是非艺术专业的艺术教育,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让我们的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是全面发展的,具有艺术修养的。要有效地改善非艺术专业学生的艺术修养,教师应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转变单一的艺术门类教师角色,把自己定位于一名艺术教师;学会调动非艺术专业学生对艺术的兴趣;教师要一定程度的干预,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教学方法上要与时俱进,借助大众传媒工具。  相似文献   

15.
安德森教授首次提出"为生活而艺术"的教育思想,并分析了"为生活而艺术"的教育理念在美国美术教育史中的发展,阐释了"为生活而艺术"作为一种全面综合的美术教育理论,在以学科为中心的美术教育基础上增加了视觉文化、创造性和新兴科技,并以学生自身生活与体验为中心和以主题教学为策略,力图用美术教育来拓展学生对生活、社会、世界的理解。在美术教育研究方法上,介绍了以艺术为基础的教育研究对于传统教育研究的突破,最后对艺术教育研究提供了有效的建议与范例。  相似文献   

16.
美国师资培养机构经历了由最初的中等师范学校到独立的教师学院,进而过渡到综合大学教育学院的演变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作为师资培养重要环节的教育实习制度也从自发走向自觉,专业化水平得以不断提升。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传统实习制度不断完善的基础上,美国教师教育领域出现了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城市教师驻校培养模式、临床实践型教师教育等新的实习模式,体现出更为强烈的专业化色彩。美国教师教育实习制度的专业化特征对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推进有极为现实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7.
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是我国培养高层次、复合型、应用型法律人才的重要方式。我国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与美国 J D 教育制度相比较,有一些相同之处但也存在一些急需完善的问题:定位不明确,培养目标与实际操作有距离,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亟待改革,对培养法律人才的综合能力重视不够  相似文献   

18.
有着优秀文化传统并造就了文化研究""伯明翰学派""的英国伯明翰大学,在艺术教育方面亦别具一格。美国新英格兰地区的哈佛大学承继了英国大学艺术教育传统中最根本的品质,但对之又有特别的突破和超越,独树一帜地创造了哈佛艺术教育模式。以对伯明翰大学和哈佛大学艺术教育的亲历和专门研究,分析和比较英美两所著名大学在艺术教育模式上的异同及其成因,对我国理论界有效借鉴国外艺术教育模式提供资讯。  相似文献   

19.
本文企图通过对《子夜》与《家》的艺术比较研究,将茅盾与巴金的比较研究这块空白提到世界汉学家们面前.本文的构成是:《子夜》与《家》研究的历史与现状;艺术风格的比较;艺术视角的比较;结构艺术的比较.  相似文献   

20.
教育作为一项公共事业接受政府援助在现代社会是十分普遍的现象。但在美国宪政体制下,由于联邦主义者担心联邦的援助会造成联邦对教育的控制和地方侵权,因此教育长期以来是州和地方的事务。这个观念的突破是在经过了50年代的教育危机和1965年的两个教育立法才实现的,它对美国教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