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的自身生产与身体美学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的自身生产是人类实践的物质生产之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人类一切实践(物质生产,精神生产,话语生产)的物质基础。它与美和审美关系密切:1)人的自身生产生成了人的身体及其与人的审美关系,从而生成了人体的美和审美;2)人的自身生产与其他的物质生产、精神生产、话语生产一起扩大了人本身的美及其审美的意蕴;3)人的自身生产的丰富形态给文学艺术表现人的美及其审美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后现代主义的美学之中,人的自身生产具有特殊的地位和意义,即消费社会的身体的感性价值的凸显改变着美和审美的形态和特征,突出了美和审美的平面化、娱乐化、商品化。这样,以艺术为中心研究人对身体的审美关系的科学——身体美学,就呼之欲出了。在中国的现实之中,这些是值得我们充分关注和积极引导的。  相似文献   

2.
“实践”是整个马克思哲学、美学和当代中国实践美学的核心概念.实践是人类的有目的、有意识的对象化的感性活动,是一个自然的人化与人的自然化(人的人化)相统一的过程,人类的实践是人们为了实现自己的生存而进行的处理人与自然、社会(他人)、自身之间关系的感性的、现实的活动.与此相对应,实践也可区分为三大类型:物质生产、精神生产、话语生产.话语生产对于人类来说,是一种具有实践本体论意义的活动.从物质生产要过渡到精神生产,就必然地要依靠话语生产这个中介因素.从其本质来看,人类的社会实践(物质生产,话语生产,精神生产)都应该朝向自由性审美发展,从而建构起审美和艺术世界.  相似文献   

3.
"屋"具有喻示人类生存状况的功能,它不仅仅只是人类生活最基本的领域和生存需要,也和人的精神、心理、艺术审美追求,与社会制度、观念以及人类历史相关联,是一种特殊的文化载体.论文从关于"屋"的物质、两性、城市和精神四重文学话语入手,分析论述了中国当代文学中人类生存的空间--"屋"与生活于其中的"人"的关系的历时性话语表达,以及当代人现实生存状况和精神追求在这两者关系中是如何被深刻揭示的.  相似文献   

4.
实践的自由是审美的根本——与杨春时同志商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实践范畴是马克思主义实践美学的基础,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对它作了科学的规定,绝不是什么乌托邦,倒是以“主体间性”为根基的后实践美学的精神个体的超越性才是乌托邦。实践不仅是社会本体论的本体,而且是审美、美、艺术的本体。当社会实践达到一定的创造的自由程度时,自然的人化和人的人化使得人类超越实用关系、认知关系、伦理关系而生成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这种审美关系显现在对象之上就是美,显现在人的身上就是美感,艺术则是审美关系的集中表现形式。离开了科学的实践观就无法揭示审美的根本,从离开实践的主体间性来解释审美就只能远离真理。  相似文献   

5.
实践美学与审美精神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当代所有反对和否定实践美学的美学观点都异口同声地指责实践美学忽视美和审美精神性;其实,这是一种极大的误解和曲解.马克思主义实践美学并不忽视美和审美的精神性,而是强调在社会实践之中精神性与物质性的统一所实现的实践的自由.无论是物质生产、精神生产,还是话语实践,都是精神性与物质性的统一,它们表现为精神性,但是离不开物质性;美和审美的精神性和物质性,在社会实践和审美实践之中是高度统一而显现为形象的自由.  相似文献   

6.
"话语"可解析为"言说(语)"与"语言",相应地,"言说方式"与"语言模式"两个向度就成为分析人类话语范式演进的基本框架.在世界范围内,哲学话语的范武演进经历了古代本体论、近代认识论和现代语言论三个阶段,反映了人类在特定阶段所面临的心灵上的困惑及其相应的求解之道.而在三大范武演进的深层,隐含着一条逻辑线脉,印人类具有一种"驾驭"本性,基于这种本性驱动,人类开始追问世界的本原、寻找观念的可靠性基础以及发掘人的精神性内涵.而正是在上述人类意义层面上的追问、寻找和发掘,构建了人类哲学话语的不同文本及其相应的时代意蕴.  相似文献   

7.
戏剧话语是话语中一种特殊的类型。戏剧中人物的语言是戏剧的本质和精髓。事实上,戏剧创作的过程就是剧作家以现实社会生活为蓝本,建构剧中人物的话语,反映社会生活,形象表达主观情感和审美情趣的过程。从语言学的角度对戏剧话语的语言性质和功能进行阐释和归纳,可以揭示戏剧话语所蕴含的深层文本意义。  相似文献   

8.
以胡适的白话文理论为个案来考察现代白话文理论与实践之间互补相生的关系。尽管胡适的语言观徘徊于语言工具论与现代语言论之间,其白话文理论水准并未达到现代语言论的高度,但语言工具论的种种局限性之所以对现代文学的发展并没有构成大的威胁,是因为创作实践走到理论前头。新文学所创造的白话新文体弥补了胡适理论的不足,这在相当程度上有助于理论话语的成熟与完善,从而将胡适的理论话语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中。  相似文献   

9.
张春泉 《学术论坛》2005,(2):138-142
修辞是一种"以达到社会性的传达作用"为价值取向、以语言为美的载体的关于美的艺术。修辞价值的实现主要体现为审美价值的实现。由语言到言语的生成过程是一个创造过程,在这一创造过程中形成特定的语言美,是为有效修辞话语的特质。有效修辞话语的审美效果具有一定的情感体验性。所有这些使得修辞审美体现出一定的人本性。  相似文献   

10.
杨眷时的《美学》在总体上有三个基本特点:一是从学术演进上看,这本著作代表了美学从一种思想形态的整体话语回归到个体话语;二是在创立理论和体系化的过程中,显出不顾"史"的知识和"学"的内容的模式先行的方式;三是在结构上的后现代拼贴.杨春时的美学在内容上有两点、在主题上有一点可以提出来讨论.美学内容上的两点:一是它的体系结构造就了一种概念为上的倾向,认为美的理想、意义,应该用概念和定义来表达,而且概念和定义表达是最高级的,这恰好是与美性质相违背的;二是为了解决主客体的对立,强调审美意象,但审美意象的存在方式,却遭到忽略,这样妨碍了对美的内容的深入研究.美学主题上的一点,是把一个崇高的理想的东西定为美的本质,并要美学理论和审美活动都服从这一本质.如果说,李泽厚美学(实践美学)是呈凡为圣的美学,那么,杨春时美学(反实践美学)则是逼凡为圣的美学.  相似文献   

11.
艺术视角的解释愉悦与审美愉悦的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艺术中的审美愉悦是艺术之所以成为艺术的主要原因,但审美愉悦仅仅是艺术提供的精神愉悦的一部分,不能用审美愉悦覆盖艺术所提供的精神愉悦整体。审美愉悦之所以会覆盖艺术整体愉悦,原因有二:一是在艺术与美学学科的关系上,艺术的审美理论成为艺术理论的替代;二是在艺术实践上,用审美经验覆盖艺术经验。艺术鉴赏本身具有理解的性质,在艺术理解过程中更具有精神的满足感,这也是艺术提供的精神愉悦的来源之一。在艺术理解中,解释的愉悦和审美的愉悦是融合的。  相似文献   

12.
"新实践美学"在美学界近年来的"实践美学和后实践美学之争"中异军突起,引起了一定的关注和争议.张玉能在其<新实践美学论>中提出,实践是"人们为了实现自己的生存而进行的处理人与自然、社会、他人之间关系的感性的现实的活动.因此,实践也理应被区分为三大类型:物质生产、精神生产、话语实践"[1].  相似文献   

13.
冯黎明 《学术论坛》2012,35(12):160-165
20世纪思想文化领域的语言论转向不仅形成了继本体论、认识论之后人类思想的语言论阶段,而且深刻地影响到有关方法论问题的理论反思。在语言论转向的学术语境中,出现了逻辑经验主义的语言逻辑分析、分析哲学的语言用法分析、现象学的意义经验描述、阐释学的对话理论、结构主义的句法分析、后结构主义的话语理论等各种新方法的实践,人文科学方法论在语言哲学的引导下基本上摆脱了实证主义的影响,形成了以语言本体论为基础的多种学理路径和阐释技术。  相似文献   

14.
在哲学的"语言论转向"后,形形色色的"本质主义"遮蔽了对艺术理解的多样性的事实昭然若揭.文艺复兴以后的"透视法"就是逐渐被构成主义构成的一个"本质主义".比起帕诺夫斯基和冈布里奇,艺术理论家布里秋鲜为人知,但是他的"A-U关系理论",使超越"透视法"这一"本质主义"成为可能."本质主义"崩溃后的21世纪"比较美学"要致力于总结人类开放的想象经验,充分认识那些不能仅仅在语言意义上理解的艺术表现方式的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15.
关于文艺的本质问题,古往今来众说纷纭,观点各异.究其根源,研究方法的差异不能不说是一个重大的原因.以往那种或是把审美反映等同于一般的科学反映,或是把审美反映与科学反映割裂开来、对立起来,甚至用文艺的审美本性来否定其认识本性的观点和方法,都不符合文艺的实际情况.对文艺的研究,一方面要在辩证唯物论的反映论原则的指导下,运用审美反映的特殊方法来科学地把握文艺的本质.另一方面,也必须看到文学艺术活动不但与人的认识活动相联系,同时也与人的实践活动相联系.而审美建构论,则主要是揭示以实践为基础的"实践--精神"的艺术掌握世界的方式或艺术存在的具体方式的本质内涵,侧重从文艺主体精神创造性的角度把握文学艺术的本质.文艺活动是一个多层面的整体结构,对现实生活的审美反映是它的基础和核心,而艺术生产和艺术接受则是在审美反映的基础上,对艺术活动过程的具体展现.因此,对文艺这一整体结构的研究,在方法上也应该是一个辩证统一的整体,即审美反映与建构的辩证统一和综合.  相似文献   

16.
纵观西方20世纪文学批评理论,语言问题始终是一个核心问题,人们关于语言的不同观点促成了很多文学批评流派的起点和终点.语言使用者、语言、语言意义和语境形成了一个互相作用的四维关系.语言又与叙事紧密相联,形成一个语言与叙事互动的文学批评大潮.20世纪西方文学批评的"语言论转向",可分为形式主义语言观、语言的诗性与意识形态性、后结构主义语言观三大板块,它们从批评理论到批评实践表现出各自不同的"价值"取向,为我们认识文学语言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文化美、前文化美与复合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与美学中的其他重大问题一样,美的分类,也是美学史上一直没有规范解决的问题。传统美学中常见的分类是根据审美对象自身性质作出的,如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形式美等等,这种分类最大的缺陷是把“美”的分类变成对“美的事物”的机械归类,没有也无法揭示美自身的不同生成特征和规律。从系统美学角度讲,美是不能脱离审美关系系统而独立存在的,美只是审美关系中客体的系统质,因此,美的分类是不能脱离开审美系统的。依据审美关系生成性质,应将美划分为前文化美、文化美与复合美三大类,这一新的分类方式既有助于美学学科的规范,也有助于我们对美学和艺术现象认识的深化  相似文献   

18.
王雪 《东岳论丛》2019,40(10):17-24
电视话语是在特定社会历史语境中生成的表达系统,并且不断建构着文化形态,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本文试图以文化研究的视角、话语研究的理论框架讨论我国电视文化的变迁。将电视作为一种"话语实践"置于广阔的社会历史当中,勾勒出我国电视发展60年来的话语变迁脉络,并揭示特定话语类型背后的生产运作机制:从"政治实践"主导的话语到体制内外交织渗透的"纪实"表达;从市场化初期"娱乐话语"的野蛮生长到专业化精耕细作"审美话语"的价值导向,电视媒介的生产机制构成了媒介话语实践的主要方式。从"话语"与文化的角度切入电视历史的研究,理解电视媒介的"话语实践"与社会历史文化之间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19.
中国自然审美传统对当代自然审美研究有普遍的理论借鉴意义。历时地看,在审美实践上,中国自然审美史呈现了人类自然审美从形式之美到情意之悦,从对象自然到环境自然的发展层次,提供了纵游山水、园林建筑和山水艺术自然审美三大形态。逻辑地看,在审美观念上,中国美学提出了"天文"这一自然审美基础性观念,正面回答了自然审美独特价值和普遍价值这两个自然审美最基本问题,解决了"天文"与"人文"关系问题,足可形成较系统的自然审美理论。当代社会应确立"依天立人"的中道天人观。  相似文献   

20.
作为现象学美学的集大成者,杜夫海纳所提出的艺术作品的美是"内在于感性的意义",审美经验的机制是一种"交感思考"的模式,"技术活动与审美活动构成实践的两种基本方式"三个命题分别对于我们把握美的对象,研究审美经验的运作机制以及理解技术对象与审美对象的融通具有积极合理的启示价值.但是,若从艺术(艺术作品)不同于审美(审美对象),审美对象与美的对象应有所区别以及技术对象并非来自抽象概念,而与技术造型直接相关等角度出发去考察,杜夫海纳的这三个命题便具有了值得讨论和商榷的地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