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文化强省的标志是什么?文章从七个方面论述了正在建设中的云南民族文化强省的标志与意义:云南文化多样性的保护、繁荣发展为世界提供有说服力的范例,不断彰显云南各民族文化的共同繁荣及其对社会和谐的促进作用,提供我国民族政策成功的范例;文化提升民众的精神生活,提高民众的幸福指数,文化在物质生活上造福于民,惠及民生;文化促进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建设;文化促进绿色云南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建成文化能持续发展繁荣和充满创新精神与活力的示范区。文章继而列举诸多实例,进一步探索了"示范区"建设对建设云南民族文化强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文化安全的文化人类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化安全问题是一个涉及民族经济、政治等社会诸多因素的整体性问题。经济与文化的关联性,使得民族经济的不够发达成为了民族文化安全危机的重要原因。加速经济发展,加强文化建设是解决文化安全问题的关键。而大力发展民族文化产业,积极进行民族文化资本化也是全球化背景下解决文化安全问题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3.
民族文化生态建设与文化软实力及法律保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当代生态环境的内涵应包括自然生态环境与文化生态环境两重含义。民族文化生态的保护和开发关系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也关系到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民族文化生态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创新都有着密切关系。从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战略高度,重视民族文化生态的保护与建设,并建立和完善相应的法律制度,是时代赋予的新任务、新要求。  相似文献   

4.
民族文化工作是三个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黑龙江省惟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县——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的民族文化工作,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为动力,以发展文化产业为重点,突出民族特色,不断提高建设先进文化的能力,为民族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持。  相似文献   

5.
民族文化大省建设是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结合云南多民族省份具有丰富的人文资源和旅游自然资源的实际确定的发展战略目标之一。民族文化大省建设内容广泛 ,本文根据近几年有关地区的实践情况从三个方面讨论了云南民族文化大省建设对云南社会经济进步的影响。通过研究旨在说明 ,民族文化大省建设不仅是一个文化建设的问题 ,同时它也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相互联系。民族文化建设只有与经济发展相联系 ,并推动和促进经济建设 ,提高民族地区人民群众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 ,这样的民族文化建设才是积极的和有意义的。同时还指出了在发展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应该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 ,意味着当代人类社会生活的活动空间正日益超越民族国家的主权版图界限。对于我国这样一个有着悠久文化传统的发展中国家来说 ,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浪潮对民族文化的影响和冲击 ,保持民族文化的独特个性 ,有效地进行文化建设是涉及到我国民族文化发展战略的大问题。对此 ,我国应采用“三管齐下”的文化发展战略 ,即维护文化主权 ,扩大跨文化交流 ,发展有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  相似文献   

7.
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文化多元化趋势 ,为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宝贵契机。两千多年来 ,中国文化经受了数不清的冲击 ,但中国民族文化中主流的哲学思想与意识形态从未消失。建设中国先进文化要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开始 ,树立建设先进文化的自信心 ,在与不同文化的融合中建设中国先进文化  相似文献   

8.
对于我国这样一个有着悠久文化传统的发展中国家来说 ,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浪潮对民族文化的影响和冲击 ,保持民族文化的独特个性 ,有效地进行文化建设是涉及到我国民族文化发展战略的大问题。对此 ,本文提出了“三管齐下”的文化发展战略设想 ,即维护文化主权、扩大跨文化交流、培育有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  相似文献   

9.
魏海香 《学术探索》2008,4(2):114-117
文化全球化背景下,民族文化面临着文化全球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问题、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关系问题、强势文化和弱势文化的关系问题、大众文化和精英文化的关系问题等。科学认识和把握文化全球化背景下民族文化建设的关键、民族文化建设的原则、民族文化建设的起点、民族文化建设的契机等,对民族文化建设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
关于文化民族性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童萍 《天府新论》2005,4(3):99-102
文化民族性指各个民族都有不同于其他民族的文化。形成文化民族差异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各民族的地理环境、文化传统,但决定性因素还是其经济生产方式和社会结构。文化民族性是沟通民族全体成员的心灵的纽带;它能够自我继承并对该社会发生影响;文化民族性为人们保持自然生态平衡敲响了警钟;文化民族性为我们建设先进的社会主义文化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齐骥 《学术探索》2011,(5):106-111
我国文化资源丰富,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为发展动画产业提供了良好的素材。同时,全球一体化冲击下本土民族文化的式微、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强势文化在动画媒介的传播,对我国动画产业的发展和文化软实力建设形成威胁。在此背景下掌握和了解民族文化在动画中的应用现状、客观分析民族文化在动画应用中的困境并提出民族文化在动画应用中的建设性路径,是中国动画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12.
邓胤 《学术探索》2013,(9):111-114
云南文化产业投资控股集团响应国家文化“走出去”和云南省建设“两强一堡”战略,通过带领云南演艺集团,紧紧抓住国有文艺院团转企改制的机遇,积极推动演艺“走出去”,与柬埔寨有关方面联合创作并推出大型文化旅游演艺项目《吴哥的微笑》,受到柬埔寨政府及世界各国游客的欢迎,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探索出一条国有文艺院团转企改制闯市场及演艺“走出去”的成功路径。  相似文献   

13.
唐德彪 《云梦学刊》2004,25(2):48-50
由于过分地受到经济效益的驱使和外来文化的冲击,在民族文化旅游业发展中,民族文化建设往往被忽视,因而严重阻碍了民族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以确保民族文化旅游开发中文化建设的纯洁性和资源的永续利用。  相似文献   

14.
试论红色文化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方法与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作为中国的先进文化,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源泉。把红色文化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题中应有之义。为此,必须采取理论灌输法、实践锻炼法、道德体验教育法、榜样示范法、价值澄清理论教育法等多种方法,以凸显其教育价值、政治价值和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5.
全球化是一个客观的历史进程和趋势 ,它不仅仅是经济的全球化 ,还具有政治、意识形态和文化价值等多重意义 ,并凸现出文化在国家、民族乃至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应对全球化的挑战 ,要有敏锐的全球视野 ,正确处理文化的民族性和时代性、世界性的关系 ,切实加强文化系统中社会主义主文化及意识形态建设 ,形成文化创新体系 ,并构筑文化产业平台 ,推进中华民族先进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相似文献   

16.
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效,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抢救、保护、传承和利用。对于被保护起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切实地延续其文化生命力,还需进一步挖掘其价值与功能。把社区文化建设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结合起来,是一条延续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生命力的有效途径。结合社区文化建设的视角,分析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徽州目连戏在开展群众性社区文化活动中所具有的文化娱乐性、文化参与性、文化寓教性和文化认同性四个方面的功能。  相似文献   

17.
试析社会主义文化体系的内在架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郝亚明 《学术探索》2010,(6):100-104
社会主义文化体系的理论建构工作对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实践工作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从内在架构上来看,社会主义文化体系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及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三个主体内容,在功能定位上三者分别对应于“意识形态文化”、“社会规范文化”和“民族认同文化”。三者之间是一种“三位一体”的关系,既各司其职、功能有别,又互相关联、共同服务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事业。  相似文献   

18.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大业的精神力量,也是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任务,发展科学精神、加强社会风气建设、继承传统文化,建设这会主义新文化是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中华主流文化的构建是以传统文化为基础的,将生物复制式的延续和文明传承式的延续结合起来的一种和谐的德性文化,在反思和吐纳中推动实践的发展和民族的进步。在传承和构建中华主流文化中,我们必须以传统文化的核心要素为本位,汲取民族的、大众的、科学的文化,构建起适合"民族形式"的,具有"中国气派"的中华主流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