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穷尽描写和归纳,《孟子》中的"若"主要有三种用法:1.动词,像、如、似;2.代词,如此;3.连词,假若、如果。这些用法形成了一条由实到虚的语法化链条。"若"所具备的句法组合关系和语义特征,为"若"的语法化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明清时期具有山东方言背景的文献材料为基础,对指示词"这""那"和"这么""那么"的用法作出共时的描述和历时的比较。发现这两对指示词都存在着语法意义的虚化现象,但虚化程度具有不对称性:"这"与"那""那么"发展出连词用法,而"这么"还没有形成这种用法;而且"这""那""那么"在语法化过程中也表现出多方面的共性和差异性。文章从句法位置、语言环境、语义变化、语法化过程等方面对指示词的连词化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3.
从语义和语法两方面分析了南通话程度副词"嫌"、"很"的基本用法,认为南通话"嫌"、"很"在语义上,相当于普通话程度副词"太",在句法上呈现出功能互补.在此基础上,指出南通话"嫌"的副词用法源于动词用法,是动词语法化的一种表现;而南通话"很"的副词用法与普通话"很"完全不同,其特殊的句法功能和语义表现在历时和共时平面都十分罕见.  相似文献   

4.
霍州方言中的"前"除了有《现代汉语词典》所列的五个义项的用法以外,还可以单独作动词和语气词。作动词时,"前"表示祈使的语气,意思相当于普通话中的"去",但在语法特点上与"去"有很大的差别;作语气词时,有三种不同的用法:加强肯定判断的语气,催促别人接受自己的建议,表示不耐烦的语气。  相似文献   

5.
陕北榆林方言的"转"除作谓语动词外,还兼作趋向补语、结果补语、动相补语."转"在共时平面上的这几种用法正是"转"在历时平面上演化的反映.征之古白话文献里"转"的用法,可以勾勒出"转"的语法化过程:动词谓语>趋向补语>结果补语>动相补语.促使"转"发生语法化的因素有句法环境、句法位置、句式条件,"转"前面动词v语义类型的扩大和"转"本身语义的虚化.  相似文献   

6.
现代汉语中存在着一种“往+过3+(一)V”结构中的“过3”.它的用法是“过”业已概括诸用法之外一种未予概括的用法,一种具有方言特征的用法.基于语义、语法特征和文本中出现的呼应性词语,该用法的“过3”的词类性质,总体上确认为兼含有一定趋向动词性质的方位名词.  相似文献   

7.
语法化是汉语发展演变过程中一种常见的现象,在语法化的过程中通常伴随着语义的虚化和句法分布的泛化。视觉动词"见"在先秦时期语义稳定且义项丰富,并衍生出了助动词、指代性副词的用法。对先秦文献中动词、助动词、副词"见"的语义语法分析,可以对其语法化的路径进行拟测。  相似文献   

8.
"老"作为典型的汉语词汇前缀有很多搭配功能,而且在不同的搭配功能中,又具有不同的语法意义。但是它的语法化历程,语法意义是怎样产生的,变化机制如何,还未得到充分的研究。本文基于客观语料进行了全面考察,得出了八种分布、四种语法意义,从而理清了不同分布下不同语法意义的变化历程、演进机制和现状。  相似文献   

9.
“到”在现代汉语共时平面有几种不同的格式和用法,这些格式和用法是“到”在历时平面上演化的反映;“到”虽然在唐代就具备了向介词转化的句法、语义条件,但由于在语法化过程中受到“到”本身语义的限制和相关词语的影响,其向介词的语法化并不是彻底、充分的,它只在某些有限的句法语义格式中转化为介词。  相似文献   

10.
动词"由"的语法化,主要经历了"动词>介词>连词"这样一个历程。句法位置的变化是"由"由动词语法化为介词的重要动因,隐喻、重新分析是"由"由动词语法化为介词的重要机制。介词"由"可以表示空间、时间的起始点,事件发生的原因、依据、凭借等。"由"的连词用法是从表示原因的介词用法进一步虚化而来的,这与"由"后面所接的句法成分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到"的语法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察"到"的三种语法化现象:(1)"到"由行为动词演变为"周全"义的形容词,(2)"到"由行为动词演变为介词"往";(3)"到"由行为动词演变为结果补语,并尝试探讨其语法化的特定语境及虚化机制.  相似文献   

12.
通过穷尽描写和归纳,《孟子》中的“若”主要有三种用法:1.动词,像、如、似;2.代词,如此;3.连词,假若、如果。这些用法形成了一条由实到虚的语法化链条。“若”所具备的句法组合关系和语义特征,为“若”的语法化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文章对"直译体"代表作<元朝秘史>译文中作为语法化后位成分"行"表示方位处所和表示受事、对象的两种特殊用法进行了分析,并以此为一力证探讨了汉语青海方言与蒙古语的关系.初步结论为蒙古语的影响渗透是现代青海方言语法特点形成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对四个与言语行为有关的词:“没有”“不会”“不行”“拜托”,在台湾“国语”与普通话中使用情况的不同进行比较研究的结果显示,它们之间的不同主要是语法化程度深浅之不同,相对于普通话而言,台湾“国语”中这四个词在用法上都已有往前推展的迹象。  相似文献   

15.
<诗经>是先秦时期重要著作,是西周至春秋时期重要的语言材料,对于研究当时的语法现象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文章以<诗经>中全部"以"字用例为基本材料,对全书中"以"字的用法作定性、定量的考察分析,试图描绘<诗经>中"以"字的语法面貌,为研究虚词"以"的用法及变化提供佐证.  相似文献   

16.
"万一"是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高而且用法较为复杂的一个词,但学界对其用法和功能的解释较为模糊且看法不一。因此,区分"万一"作为语气副词和连词的语义和功能,应追溯其语法化和消极取向的产生过程。语义内部制约、语境频率效应和交际互动策略是其演变的内在动因,其语法化和主观化进程有着一致性。  相似文献   

17.
"着"的介词用法是中古汉语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语言现象。在介词"着"的语法化过程中句法和语义变化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对"着"的词汇语义和句法环境的历时考察,可以清楚地看出"着"的虚化经历了萌芽—产生—发展—繁荣等几个阶段。唐代以后介词"着"的功能在北方话中逐渐萎缩,不过"着"的介词用法,在有些方言里还有所保留。  相似文献   

18.
结合"给"的语法化历程研究了宿州方言中"给"的11种用法,着眼于语义和句法的分析描写。认为宿州方言中的"给"作动词时,"给……宁"结构的用法类似于"像……一样",与"跟"截然不同;作介词时可引进时间和处所,与"搁"同中有异;作连词时是"跟"的音变形式。因此宿州方言中的"给"宜看作四个同音词。  相似文献   

19.
《儿女英雄传》是《红楼梦》通向现代北京话的中途站,通过它可以了解汉语在19世纪中期的基本面貌。当时,副词"都"已具备表示范围和表示语气等用法,其语气副词用法中有一类兼表已然义。根据《儿女英雄传》中反映的语言事实和语法化的一般规律,副词"都"的语法化路径应该为"范围副词→语气副词→兼表已然义的语气副词"。  相似文献   

20.
"时节"是方言中表达语气的重要手段,其由表示"节令"引申为时间(时间点和时间段),由表"时间段"的用法开始虚化,发展为假设助词,继而继续语法化,发展为话题标记。经历了"名词:时间>助词:假设→感叹、遗憾→懊恼、责备→缓和语气>话题标记"的语法化过程。在语法化过程中,语境扩展、主观性和交互主观性以及类推是其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