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列宁的《党的组织与党的文学》一文在中国曾被多次翻译,对中国现代文学观念、现代文学体制乃至社会意识形态的形成,发挥了难以想象的复杂而深远的影响.列宁的文章是通过翻译影响中国的.然而,翻译并不是两种语言的简单转换,而是多种力量纠缠较量的场所.列宁文章在译介过程中出现的多种译本,引发的论争、激进化与权威化,乃至最终重回历史性,既是现代中国思想变迁的一个缩影,同时也是翻译活动和社会期待视野互动的产物.  相似文献   

2.
宋筱蓉 《江淮论坛》2003,(3):149-152
德国文学对中国文学的影响是深远和重大的,这其中离不开他们的中介--翻译."五四"运动前,德国文学就陆续被翻译介绍到中国了.本文述评了德国文学在中国早期的翻译传播轨迹、特点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3.
英美诗歌意蕴的视听觉动态诠释法就是用民间象形舞和中国古典舞为媒介,生动细腻地演绎诗歌的意蕴和内涵。从舞蹈的视角使诗歌焕发出崭新的耀眼光芒。作为诗化的舞蹈、舞化的诗歌,舞蹈诗把抽象出来的诗歌元素或符号巧妙地融入舞蹈中,用动作图解诗句、翻译诗情,让诗歌意蕴在舞蹈中得以再生。实现了艺术美学各领域间的动态转换与承接。  相似文献   

4.
诗歌意象是民族精神情趣展露的窗口。英美诗歌中的海意象展示了西方海洋民族亲近、驾驭及征服自然的观念,爱情这一美好情感也借助神话遗存与海意象交织互渗。文学意象凝缩的文化基因持久地产生影响,意象营构受民族群体心态的制约。英美诗歌中的海意象体现了西方民族富于进取、勇于开创和热情外向的性格心态。  相似文献   

5.
生态翻译学将翻译定义为译者适应或者选择翻译生态环境的行为。作为一种生态学视角的翻译研究方法,它从有别于传统翻译理念的全新视角对翻译作系统的探讨。从生态翻译学的翻译生态环境、译者中心、多维度适应/选择等角度,解读翻译家戴乃迭在英文期刊《中国文学》数十年的译介活动及翻译成就。  相似文献   

6.
大江健三郎获诺贝尔文学奖已经过去16年了.他的文学作品无论在中国的翻译界还是学术研究界都受到了空前的关注.从"热译"到"探究"不仅弥补了中国对大江文学译介与研究的不足,而且也给中国的读者和研究者带来了反思.  相似文献   

7.
在华兹生的众多翻译成果中,《宋代诗人苏东坡选集》是其知名度较高的诗歌译著,且是截至目前西方世界最具代表性的英译苏诗选集之一。华兹生的译介策略、选篇理念、译本特色充分体现了"大众化翻译"的风格。译介中的文化过滤也反映出文本在跨文化行旅中的变异。华兹生的个性化翻译充分凸显了其面向英语世界普通大众传播中国古典诗词的追求,体现了一名优秀译者对两种异质文化、两套语言系统的融通,给我们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8.
随着18世纪中西文化间的大规模接触与交流,杜甫诗歌在1735年便与马若瑟所选译的<诗经>以及元杂剧<赵氏孤儿>一起,通过法国耶稣会士杜哈德的<中华帝国全志>进入了西方世界.1741年,杜甫的<少年行二首>(其一)从法语被转译为英语,开启了迄今已知可考英译杜诗和唐诗的源头;杜诗的英译历史距今已达270年.在20世纪之前的西方世界,尽管西译杜诗数量有限,西方世界对杜甫和杜诗的认识也比较笼统和模糊,且不乏一些误读误译.但"筚路蓝缕,赓续不辍".正是20世纪前杜诗西译先行者们零星译介所拉开的"序幕",才逐渐引发了后来英美百家译杜的高潮迭起.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1950-1978年的朝鲜(韩国)文学翻译的考察,可以发现这个阶段中国的一切文学翻译活动都是围绕“保卫和建设社会主义国家”这一时代主题展开的,而且冷战意识形态赋予了文学翻译以深厚的政治色彩,作品的艺术性退居衡量文学价值标准的次席,政治思想性成为第一标准.受这种意识形态的影响,中国文学对韩国文学基本上持批判和否定的态度.  相似文献   

10.
典故是一个民族文化的历史积淀,承载着历史赋予的精神和文化财富,是凝练的语言精华。文学作品中典故的运用对于文章色彩、文章内涵的扩展以及文章的韵味和趣味的增加有着重要的作用。英美文学中的典故多来源于古希腊神话、寓言故事、《圣经》、优秀文学作品及民间传说等。鉴于英美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差异,如何将英美文学中的典故以一种恰当的语言予以表达而不破坏其原有的语言风貌和要表达的思想精髓是我们在从事翻译工作时必须思考和重视的。在此旨在分析适于典故英汉翻译的几种技巧从而实现典故的恰当翻译。  相似文献   

11.
1899年林译《茶花女》存在着大量的删节和改写,法国故事的中国化改造经由这种翻译过程而实现.林纾在翻译时以中国传统范畴重新构筑了法国爱情小说《茶花女》.原作《茶花女》的核心词汇是爱情,林译《茶花女》的核心词汇却是忠贞.1907年,钟心青创作的《新茶花》再次重新改写法国小说《茶花女》.表面上看,《新茶花》对《茶花女》亦步亦趋,实际上有些不同.《茶花女》中的爱情在《新茶花》指向改良社会和爱国主义.个人主义的爱情在晚清中国被改写和肢解的命运早已注定.  相似文献   

12.
我们觉得诗歌翻译的本身就是体现诗歌美的过程,另外诗歌的翻译体现了作者的再创造的过程,诗歌好坏,取决于作者的翻译再创造过程,甚至超过原著的翻译,让整个诗歌更美、更直觉化,总而言之,诗歌的翻译是需要意美、音美、形美。首先我们从唐诗和现代诗歌入手。  相似文献   

13.
在认知诗学的视角下,读者对不同语篇类型的爱情诗歌,如叙事性、描述性、议论性、说明性语篇的理解所需要的知识结构各不相同.多数情况下,读者为了能够更好地理解爱情诗歌的语篇内容,必须激活被称之为"爱情情景"的动态认知结构.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代爱情文学中的春秋意识李奉戬,刘玉新日本学者松浦友久曾指出中国古代诗歌中存在着偏重春秋两季的事实。①其实,不仅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如此,在中国古代叙事作品中,特别是爱情文学中,春、秋二季也是常用的抒情写意的要素。一、中国古代爱情文学中对春秋的偏重本...  相似文献   

15.
王涘海 《云梦学刊》2008,29(2):122-124
"十七年文学时期",由于片面夸大人的阶级性,忽视了人的共性,爱情已经被权力异化,爱情只不过是"十七年文学"中社会主义革命、政治或建设主题盛宴的佐料和点缀,可有可无,主流意识形态以其强大的张力使得爱情的心声淹没在高亢狂热的政治话语之中,即使出现爱情的因子,也被披上了"政治"的外衣,主人公对爱情的选择与追求实际上象征着其政治理想的归属,并不是真正意义上心灵的归属.  相似文献   

16.
一直以来翻译都被视为各民族间文学交流不可或缺的重要文学活动。诗歌的翻译在翻译界、文学界都是颇受争议的,对于诗歌是否可以被翻译的讨论一直在继续。其实从文学的角度来看,诗歌的翻译是一种破坏性的重写活动。  相似文献   

17.
跨文化交流以双语互译信息为载体,传递人们情感交流之内涵,渗入文学修辞元素后,使交流更富灵性与文学色彩,易于被不同文化阶层人士接受并达成共识.本文从常规性的翻译策略入手,探索文学修辞格对翻译的影响,深入剖析了各类翻译策略的规律,并着重研究了文学修辞格在翻译策略中的应用,展示了修辞格在翻译的艺术表达手法、文学语言意境方面的作用,突出翻译策略与技巧,使修辞翻译策略情境顺畅交融.  相似文献   

18.
儒家典籍中的哲学伦理思想是汉民族文化的结晶和历史积淀,对其进行译介是确立本民族文化身份的有效途径.在译介过程中我们必须具有文化自觉意识.通过对以往的儒家典籍的译介的梳理发现,传统的译介实践常常是以外国译者为主体,以"西方中心"的理念为指导,采用归化的翻译策略,从而导致了儒家哲学思想被割裂和扭曲.在文化自觉意识的观照下,儒家典籍的译介应以中国译者为主体,在"文化平等对话"的理念指导下,采取异化的阻抗式的译介策略,这对弘扬和传播儒家文明的精髓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江西社会科学》2016,(10):93-97
当前中国文学输出与西方文学输入之间存在巨大的逆差,中国文学在世界文学当中仍处于边缘地位。依据整体、关联、动态、平衡的生态学原理和机制,对葛浩文、杨宪益这两位翻译大家的翻译行为以及各自译本的接受效果进行描述和分析,可以发现译者所处的特定翻译生态环境以及其中各子系统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在文本选择、翻译策略、译者地位与责任的定位等方面起决定性作用。遵循翻译规律,用发展的、动态的眼光理性地看待当今的中国文学对外译介,中国文学才可能实现在海外的有效传播和广泛接受。  相似文献   

20.
1922年出版的日本小畑薰良翻译的<李白诗集>,是李白诗歌第一部被翻译成英文的个人专集,也是中国古诗散体意译风格的一部代表作.全书融翻译和研究、作品与资料为一体,为西方读者比较完整地认识李白及其诗歌提供了一部有分量的文本,它对扩大李白诗歌在英语世界的传播产生了积极、持久的影响.冯友兰、杨振声等人对小畑薰良的翻译曾提供过帮助.1926年,闻一多、小畑薰良、徐志摩等人围绕这部<李白诗集>,在<晨报副刊>开展了一场关于翻译问题的讨论,提出的主张在当今仍有借鉴意义.由中日两国学者共同参与的这次学术讨论,在中国现代翻译批评史上值得一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