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资本市场的产生和发展是有效率的产权长期得到保护的结果。只有在产权清晰  界定并得到法律保护的制度环境中 ,旨在降低交易费用的信用和金融制度才可以确立起来 ,资本交易也才可能是有利可图的 ,长期经济增长所需要的低成本资本供给才可望得到保证。本文提出“产权——资本市场——效率”假说 ,认为只有先界定产权 ,才有真正的资本市场 ,社会经济资源配置才是有效率的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经典理论的回顾和现实问题的反思,发现资本对劳动在权利和利益上的垄断不是一种永恒的模式,劳资之间的产权分享才是实现经济包容性增长的关键.与产权独享相比,产权分享具有理论和实践层面的双重优势.理论上,产权分享是一种双重产权,表现为双重分享,实现了双重目标.实践上,产权分享根据劳资之间分享份额的大小可以分为资本大于劳动、资本等于劳动和资本小于劳动三个阶段.在我国从产权独享向产权分享第一阶段过渡的转型期,利益制衡和公平正义是实现经济包容性增长的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3.
中国社会资本的重构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社会资本是联结经济与社会的中介物。在微观上 ,它是个体间传递信息、建立信任、交易合作的一种非正式制度 ;在宏观上 ,它是信用社会的基础。中国社会资本的重构在本质上是社会信用的重构。而立基于私有产权、法治制度、适度管制和现代社团之上 ,重构中国的社会资本 ,并由此推动信用社会的建立 ,实现“强社会”与“强经济”的协调、共同发展 ,是当前中国宏观公共政策的价值选择。  相似文献   

4.
我国产权体系具有两重性,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权体系在本质上实现了现代产权制度;另一方面,现有产权体系中还存在着部分古典产权制度痕迹,导致经济高速增长中的一些宏观缺陷,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加强现代产权制度建设,消除古典产权制度痕迹,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权体系,能够克服古典产权制度痕迹导致的宏观经济缺陷,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目前推进现代产权制度建设的重点在于推进产权权利束,从古典产权制度中完全由资本所有者拥有部分地向劳动者转移。民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和国有企业的情况有所差异,不同类型的企业,推进现代产权制度建设和改革的途径应各有其特点。  相似文献   

5.
资本怎样运作——对“改制”中资本能动性的社会学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1990年代中末期所发生的乡镇企业改制表明 ,社会形态的资本在产权变革中具有能动性的力量和作用。乡镇企业作为“社区里的企业”所具有的社会共同体特性构成企业家人力资本形成时“干中学”的社会场域 ,在这种场域下形成的企业家人力资本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经济要素 ,它具有合作性、留根性和嵌入性等特征。因此 ,当企业家赎回自己的人力资本时 ,须付出相应的“社会成本” ;在社区共同体内部 ,社会资本与产权在产生“激励”时具有互补作用 ,社会资本存量可能成为观察改制后社区公共空间出现差异的一个重要变量 ,并且共同体的社会资本具有某些产权特征。而探讨社会资本产权 ,对于理解乡镇企业改制和工业集体制解体时期社区公共空间的培育可能具有帮助。  相似文献   

6.
中国资本市场的制度缺陷与制度创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中国资本市场在规范中发展、在发展中规范 ,然而问题也大量暴露出来。产品市场无序竞争 ,要素市场无序流动 ,行政力量“越位”与“错位” ,法制落后 ,是造成资本市场种种问题的直接因素 ,而根源则在于产权混乱、诚信传统缺失和所有制的歧视。要解决这些问题 ,实现经济的持续、健康和快速发展 ,必须进行新一轮的制度创新 ,包括产权制度创新、资本市场运行机制创新、资本市场监管制度创新以及资本市场的结构功能创新。  相似文献   

7.
产权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议题,也是总体改革的攻坚战。我国的产权改革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并且已收到一定实效。现实的扫描还存在若干问题。今后发展的趋向定位有三:(1)不要只注重公有制的数量,而是要实现“功能论;”(2)企业通过资产重组,实现现代企业制度;(3)通过产权落实到人,实现产权人格化。  相似文献   

8.
统一效率与公平从而破解目前中国经济治理困局的核心是有效保护产权。中国经济的效率与公平之所以遭受严重威胁,在于产权未能得到有效保护。有效保护产权能够形成崇尚劳动的社会风气,增进物质资本质量,累积人力资本,推动技术进步;也能够实现财产获取权利、财产积累机会及财产交换规则的平等。在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中应更加强调保护产权,创新理论,正确认识保护私人产权与共同富裕的逻辑统一,汇聚尊重产权尤其是私人产权的公共意识;改革法律体系,全方位地保护各种形态与各项功能的产权,彻底平等地保护各种所有制属性的产权,尤其在宪法领域应破除对私人产权的所有制歧视。  相似文献   

9.
“超产权论”是对“产权论”的继承和发展,运用“超产权论”的观点,从资本市场竞争、经理市场竞争、产品市场竞争等三个角度去分析,运用股票期权计划机制来提高企业绩效,无疑是一种新的尝试。从企业角度看,资本市场竞争的实质是对企业控制权的争夺;经理市场的实质是企业经营者的竞争选聘机制;产品市场的竞争对企业经营者的激励约束,既是对股票期权计划短期激励不足的补充,又有利于提高企业经营者的努力程度。而我国国有企业实施股票期权计划,在以上三个方面都存在不足,有必要加以完善和改进。  相似文献   

10.
中国经济面临“中等收入陷阱”的同时还面临“库兹涅茨曲线”的拐点处,即“分配陷阱”.双重陷阱并非彼此独立,而是收入分配问题的一体两面.走出“双陷阱”,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的关键是调整收入分配格局,建立“公有制分享经济运行机制”;在公有制基础上全面引入“利益分享机制”,使职工收入与企业净收入挂钩,可以摆脱私人产权关系下的职工工资制度,从根本上克服私人产权关系下资本对劳动的侵蚀.以“利益分享机制”的推广激发经济的内生动力,不失为助推中国经济走出“双陷阱”的一种选择.  相似文献   

11.
知识经济的幻觉:企业所有权向人力资本所有者转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是一系列契约的组合 ,是个人之间交易产权的一种方式 ,说到底是一个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 (物质资本 )的特别合约。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构成企业所有权。在古典企业里 ,物质资本所有者成为当然的企业所有权的拥有者 ,也就是“资本雇佣劳动”的逻辑。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企业制度也在不断地演进 ,古典企业逐渐发展为现代企业 ,人力资本所有者的地位越来越被发现并呈上升的趋势 ,利润独享制也演化为分享制。特别是随着知识经济和人力资本作用的强势发展 ,国内某些经济学者就预言 ,“劳动占有资本”必将取代“资本雇佣劳动”的企业逻辑…  相似文献   

12.
新中国的建立开启了我国企业产权资源配置的新篇章,逐步建立起了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并存的产权制度,探索出了以政府计划安排为主的企业产权资源配置模式。通过采取将官僚资本没收为国家所有、将在华外资企业资源转归国有、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产权资源实行“赎买”、借鉴苏联集中优势产权资源发展基础工业及重工业等有力举措,优化配置产权资源,为建立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夯实了经济基础。实践证明,企业产权所有制性质的改变客观要求产权资源配置模式演进,传统资源配置思想影响制约企业产权资源配置模式的优化,科学选择并运用企业产权资源配置模式是促使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核心,企业产权资源配置模式的变化影响决定资源配置效率,为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积累了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3.
论人力资本产权界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力资本产权界定 ,是指人力资本产权权能如何在投资者之间分割。人力资本投资既可以是单元的 (即只有载体自己 ) ,又可以是多元的 (即除了载体以外 ,还有其他投资者 )。单元投资者投资形成的人力资本产权由其独享 ;多元投资者投资形成的人力资本产权由投资者共享。在多元投资者的情况下 ,人力资本载体在人力资本的形成过程中 ,虽然可能没有直接投入货币资金等物质资本 ,但却投入了时间、智力、健康、机会等“外延资本”。所以 ,人力资本承载者是“天然”的投资者 ;人力资本非载体在人力资本的形成过程中 ,直接投入了货币资金等物质资本 ,也…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五大对经济体制改革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思路,要求我们在实践中要努力寻找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江泽民总书记在报告中指出:“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有利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有利于提高企业和资本的运作效率,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①在当前经济体制改革中,不少企业推行股份制模式,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探索公有制实现形式的一种重要途径。因为它对明晰企业产权,促进政企分开,转换经营机制,筹集资金,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一、实行股…  相似文献   

15.
企业所有权安排与人力资本产权博弈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对人力资本产权的特性作了进一步分析,并从产权博弈角度讨论了人力资本产权在企业所有权中如何达到均衡的安排。本文认为,企业所有权安排并不存在所谓的“究竟应该是谁(物质资本或人力资本)雇佣谁(人力资本或物质资本)”的“准则”,“究竟应该是谁雇佣谁”的问题也不应该成为确定的“模式”。企业的所有权安排实际上是基于市场环境、企业组织形态和制度环境等现状点之上、由产权主体间行为和谈判能力决定的博弈结果。  相似文献   

16.
我国国有企业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进程中 ,已逐步形成国家所有权、企业产权、国有股权“三权”相对独立的态势。在改革实践中 ,继续理顺“三权”以及与国家经济管理权的相互关系 ,建立企业产权和国有股权的科学管理体系 ,使国有企业能够充分行使产权权利 ,是我国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整个经济体制改革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五论道德资本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道德资本”概念是传统“道德”概念和“资本”概念在现代化过程中的产物,它一方面显示了道德功能格局的历史变迁,即从道德的目的性功能居于主导地位,到道德的目的性功能与工具性功能相分离,再到道德的工具性功能异军突起,另一方面体现了从“实物资本”到“人力资本”再到“文化资本”这一资本概念发展的时代趋势。倡导道德资本概念,研究作为资本的道德,从而强调道德的工具性功能及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既有利于动员一切能够促进经济发展的元素,也有利于推动经济生活中的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18.
对人力资本及其产权要求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人力资本是所有生产要素中最具能动性的要素。它通过产生“知识效应”和“非知识效应”直接或间接地促进产出的增长,同时它还可以产生递增的收益,消除资本、土地等要素边际收益递减的影响以保证长期的经济增长;而控制权是人力资本产权要求的核心。因此,要有效激励和约束人力资本,使其发挥作用,关键是根据人力资本的特性,有效界定其产权,赋予人力资本所有者对自身能力的直接控制权、对其他生产要素的支配控制权、对收益的剩余控制权以及对违约责任的抵押控制权。这样才能优化人力资本产权的功能状态,规范经济主体的行为,进而保证人力资本对经济递增效应的最终实现。  相似文献   

19.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一种俱乐部型的组织,能为其社员提供个人无法享用的排他性公共物品,与此同时,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运作又深深嵌入当地的社会资本中.合作社既是一个开展交易活动的组织,也是一个互惠性互助性的利益共同体,尽管作为乡土社会内生的社会资本,道德规范和村庄舆论对于合作社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监督作用,然而正式规范的有效实施要求合作社必须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管理规范,特别是中国社会关系取向在长期演变中形成了一种“熟人信任”,这种以亲缘和地缘关系为基础的“特殊信任”是中国农民走向合作的行动逻辑,它促使个体农民在面临市场挑战时能够发起合作行为并建立和发展合作经济组织.  相似文献   

20.
论知识经济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高新技术产业与信息产业的扩张、创新活动和人力资本投资得到空前重视,知识要素配置资本现象的出现,是否意味着经济发展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本文通过提出在每一个经济社会阶段起着核心作用的“第一生产要素”概念,并分析“第一生产要素”的运动规律,得出了资本经济向知识经济演进是社会发展必然选择的结论;同时还分析了知识经济时代的基本经济特征,向知识经济过渡时期的经济特性,并提出了迎接知识经济的现实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