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5 毫秒
1.
李钧 《齐鲁学刊》2001,1(2):97-100
1958年《人民文学》的叙事策略围绕着“破”与“立”做了许多重要改革。这主要表现在:破“文学即人学”的文学观,立“两结合”创作方法;破个体创作主体论,立集体创作主体论;破“批判现实主义”,立“革命的浪漫主义”。以《人民文学》叙事策略的这种转向为标志,50年代末文学创作在总体上开始向“工具论”和“武器论”转型。  相似文献   

2.
社会批判是哲学的重要品格和重大功能,哲学进行“社会批判”,首要的问题是回答社会批判的“标准”和“规范”,即“社会批判的规范基础”问题。抽象的“主体哲学”的思维范式对这一问题的解决,存在着严重的理论和实践困境。从抽象的“主体哲学”思维范式转向“主体间”的“相互承认”思维方式,并把增进“相互承认”与“人类团结”作为社会批判规范基础的价值核心,这是当代哲学在反思和解决“社会批判的规范基础”这一问题上所取得的最为重大的理论成果。  相似文献   

3.
江泽民同志在创立并论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过程中,高度概括总结继承了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思想理论,创立并形成了新的“先进生产力论”、“先进文化论”和“人民根本利益论”,把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发展到历史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4.
价值观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对于传统的、西方的和过去“左”的价值观,必须进行辩证的分析,以破除陈旧、落后的价值观。共产党人的价值观是人民主体论的价值观,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人民主体论价值观核心内容的集中体现。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是共产党人考虑和处理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共产党人切实解决好价值选择问题的一个根本原则。  相似文献   

5.
陈旭光 《社会科学》2022,(10):78-88
作为现代哲学的“元话语”,主体或主体性问题在文艺理论领域表现为艺术家主体、艺术精神、艺术风格等问题的探究。在电影理论界,电影“作者论”理论最早源于法国。从法国“作者论”,到美国萨里斯的“作者论”批评,再到中国的“体制内作者”理论,经历了一场电影“作者论”的全球“理论旅行”。“体制内作者”已经成为中国新力量导演的电影美学观念和电影工业美学理论的重要原则之一。电影“作者论”的“理论旅行”隐含了在全球化时代大众文化崛起,电影观念变革,文化的产业化等重要的文化意义和意识形态蕴含。“体制内作者”观念在新力量导演中的形成并普遍践行意义重大。这标志着新力量导演的崛起和中国电影的工业化转型,也标志着电影工业美学理论生成的重要一步。  相似文献   

6.
在人类终极关怀问题上 ,黑格尔的价值思路对马克思具有诸多启迪。但从最终的理论成果看 ,马克思毕竟超越了黑格尔。这具体表现为 :在终极关怀的依据方面 ,马克思以“内在于个人的实践整体结构”超越了黑格尔的“绝对精神的整体凭借” ;在终极关怀的主体观上 ,马克思以“现实个人本身”取代了黑格尔的“源于绝对精神的人类集体” ;在终极关怀的实现问题上 ,马克思以“自由个性的全面发展”否定了黑格尔的“个人对国家的无条件服从”。究其根本原因所在 :马克思立足于“人类解放”的思维路向 ,确实在质底上胜过了黑格尔“国家整体主义”的价值旨趣。  相似文献   

7.
关于“历史创造者”问题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出现直至建国前后,史学界存在着“农民动力论”,“片面反封建”等倾向。尤其是1958年提出的“史学革命”,进一步搞乱了一些最基本的理论问题。60年代初开始的关于“历史主义”的论战,批评了对历史上农民战争领袖的觉悟程度估计过高,对剥削阶级和剥削制度采取简单否定的偏差,形成了第一次理论突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关于“历史动力”问题的讨论,对以前农民战争史研究中占支配地位的“反攻倒算论”予以否定,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对“让步政策论”的否定的否定,形成第二次理论突破。近年来,一些同志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等传统说法展开讨论,实现了唯物史观对伦理史观的克服和超越,形成第三次理论突破。  相似文献   

8.
作为法兰克福学派第四代学者中的代表性人物,哈特穆特·罗萨以“社会加速”和“新异化”理论而闻名,并在近年来系统提出了作为社会症状解决方案的“共鸣”理论。对于这一理论,国内学者大多持否定态度,认为这种不指向外部社会关系之变革而诉诸主体自我调整的方案是孱弱的、不彻底的。必须指出的是,共鸣理论绝非单纯的社会学理论,而是一种生长自德国浪漫主义传统的美育理论,与席勒解决异化问题的美育方案共享同一逻辑。“共鸣”作为主体与世界之间建立在差异性体认基础之上的回应性关系,其本质是一种高级感性关系;表征人与人关系的“水平共鸣轴”、人与物关系的“对角线共鸣轴”以及人与形而上存在关系的“垂直共鸣轴”,正试图囊括主体与世界可能产生的所有高级感性经验领域,为席勒的“审美王国”构筑了三个扎入日常生活之中的支柱。  相似文献   

9.
“转”而未“变”——关于鲁迅“向左转”的深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宁 《文史哲》2007,1(2):5-15
关于鲁迅“向左转”问题,传统的鲁迅解释框架,无论是左翼论,还是启蒙论,皆遮蔽了诸多认知视野,同时也把鲁迅的一次历史选择,当作终极选择。实际上我们应当排除左翼论和启蒙观的二元对立,采取让鲁迅和“左翼”相互注释的方法,重新回到瞿秋白、王任叔、舒芜等提出的既有命题,认为“转变”和“不变”,在鲁迅那里以不同形态同时存在着,变化的是某些实体性思想,不变的是一种思想结构或主体性结构。鲁迅在触摸到欧洲精神的根底时,便开始把等级社会孕育的非“人”状态当作“罪”来感受。“罪”和“责”,使他在个人存在与民族和人类之间建立了一个稳定的中介。但鲁迅把“人”的观念推向极致时,却成功地规避了绝对主义逻辑陷阱。“自由”和“平等”的断裂是通过“罪”的意识和“赎罪”行为连接在一起的。而“罪”感和责任意识,又使他始终保持着一种“非政治”的政治性。鲁迅正是带着这种主体性结构和“非政治”的政治性走入“新的阵营里”的。这不足以改变原有的历史形态,但却“改变”着一种文化的内在品质。  相似文献   

10.
“社会转型”理论的再构与创新发展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杜会转型”理论是一个关涉社会发展范式层面的理论,今天它已成为研究中国现代化社会变迁的理论支点。但由于这种范式是对“早发”国家现代化历程所概括出的发展范式,故显得已容纳不下中国今天的现代化发展要求了,也就是说现有的“二分范式转型论”的“单层转型”的模式——“从农业化向工业化转型”理论,已不能成为研究中国现代化变迁理论的支点。因此,我们必须赋于“社会转型”概念以新的内涵,即用“三分范式”的“社会双重转型论”来代替现有的“社会转型”理论。我们认为只有这样的分析框架才能够为我国现实中业已存在的“农业——工业——信息业”三元结构的共时态发展和实现工业化与信息化的协同发展,提供广阔空间,并成为真正社会转型理论的支点。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不能相互否定,二者是统一而非对立的,把握新中国的历史必须坚持统一性原则。“两个不能否定”论断的提出,既围绕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三方面深刻阐释了其自身的哲学意蕴,又揭示了历史虚无主义错误思潮的实质及危害,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巩固党执政的合法性根基、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思想共识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三农”思想概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农”指农业、农村和农民 ,这是一个从事行业、居住地域和主体身份三位一体的问题 ,虽然三者的侧重点不同 ,但必须一体化地考虑这三个问题。解决好“三农”问题 ,不仅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关系到国民素质、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国家富强的重大问题 ,而且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推翻“三座大山”、夺取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毛泽东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到社会主义改造与建设时期 ,始终关注“三农”问题 ,高瞻远瞩地提出了一系列解决“三农”问题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 ,为中国人民留下了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毛泽东“三农”思想。毛泽东…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历史主动精神是对人类社会发展历史规律的总结与理论创新,是激发人民群众主体力量的重要保障,是培育中华民族的历史认同和掌握历史发展动向,抓住历史发展机遇,推动“人的类本质解放”的民族历史和世界历史共同发展的精神指导。然而,中国共产党历史主动精神遭遇历史虚无主义和历史终结论的侵蚀与挑战,使得历史主动精神被曲解甚至被否定。由此,要从大历史观的科学视角审视中国共产党历史主动精神蕴含的本体价值、个体价值、民族价值、国家价值、世界价值,厘清党的领导与人民主体、历史自信与历史自觉、理论自觉与实践主动、英雄模范与民族共同体、民族史与大历史观的关键问题,从制度自信、理论自觉、领导主动、人民主体、铸牢意识方面推进中国历史主动精神。  相似文献   

14.
论中华民族的主体开放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民族形成的特征是亘古亘今的老问题 ,既有“一元”论也有“多元一体”论的观点。这些论点的依据和面对的问题不同 ,所以解释方法和得出的结论必然相异。本文认为 ,中华民族的主体开放特征可以取各家之长而又可作进一步的发挥。“一元”论可视为主体族群的核心 ,“多元一体”论可更多地阐明主体族群的开放性特征 ;主体族群的核心作用规定着整体民族的发展方向 ,开放性的作用在于保持新族群的融合及主体族群与边缘族群的联系 ,同时也使整体族群中某些成分异化成为其他异质族群。这种由主体开放特征形成的动态平衡使中华民族成为人类历史上最持久、最庞大的民族 ,也使中华民族形成了独特的、开放性的文化认同心态 ,并以之接纳或传递不同民族间的信息 ,回应世界民族发展的潮流  相似文献   

15.
“新帝国主义论”被认为是美国现今的国家政策。该理论主要包括“失败国家”论、“先发制人”论、“主权有限”论、“自由民主”论以及“新自由主义市场经济万能”论等论调。  相似文献   

16.
教师专业成长是教师教育大厦赖以构筑的根底问题.教师教育史上的三次“飞跃”表明:教师专业成长是教师教育活动的主线与内线,在教师教育大厦中处于奠基地位.传统教师专业成长观的主题是如何促使教师吸附教育知识,由此导致了教师专业成长的“旧三论”,即指导论、迁移论与嵌入论.在当代教师专业成长领域,基于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本真交互关系的教师专业成长观势必领唱主角,倡导基于实践优先论、情景中转论、智慧涌现论的教师专业成长“新三论”是对这一发展趋势的自觉回应.在“新三论”中,教育理论难以直达教育实践,非线性逻辑、情景中介性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根本特征.  相似文献   

17.
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伟大斗争主要包括观念交锋、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等四个方面的斗争,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来审视,以更强的战略定力来推进,以更大的政治责任来创新党的建设伟大工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既是中国人民的精神家园和共同事业,也是人类解放事业的行进阶段和组成部分.中国梦激发全国人民同心同德的潜能,持续发力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四个伟大”具有严密的理论逻辑与开放的实践逻辑.“四个伟大”进一步彰显中国经验的独特性,进一步释放中国智慧的创造性,进一步提升中国方案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8.
沈尚武 《兰州学刊》2006,(12):28-30
“交利论”是墨家思想的内在根据。本文主要探讨了墨家的“交利论”,分析出“交利论”中利的来源及利的标准性。“交利论”的人性论基础是“善少恶多”,“交利论”具有主体间性特征,同时“交利论”又是现代市场经济思想的萌芽。  相似文献   

19.
技术并非是抽象的、孤立的工具,而是在一定社会文化背景下形成,并负荷科学、政治、经济、伦理文化意涵;技术并非是自主的、价值中立的,而是负载价值,并且渗透着伦理。技术不仅具有物性,而且充满着人性,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外化和物化。因此,技术不仅具有“真”、“善”、“美”,而且三者又是相互联系、有机统一的整体。  相似文献   

20.
文章首先分析了新中国成立后“阶级论”提出的原因,“阶级论”推行与绝对化,导致我国灾难性的后果。文章着重阐明从“阶级论”到“人本论”的历史必然性及其在理论认识上的重大转折:它反映了国民愿望、社会要求和时代呼唤;它意味着“斗争哲学”转变为提倡人文关怀、人性化的哲学;意味着对社会主体看法从以一个阶级为社会主体到以全体人类活动为主体的转变。文章最后一部分论证了从“阶级论”到“人本论”是社会发展与进步的重要标志:只有当物质极大丰富,并将生产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的时候,才是真正公平、正义和文明的社会;只有当人从物质中解放出来,“见物为见人”、人是目的的时候,才走向“自由王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