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无论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领域,各门学科都有自己的基本范畴.它们既是对客观事物普遍本质的概括和反映,同时也规定着各门学科的研究类型和学术规范.目前,中国史学理论及史学史学科对自身范畴的研究相对薄弱,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科自身的深化和提高.加强史学批评范畴研究,不仅对于史学理论及史学史具有学科建设意义,而且对于整个历史学的发展具有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2.
傅斯年与中国现代史学的科学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中国现代思想界科学主义思潮的影响和西方自然科学知识、治史方法的熏陶,傅斯年一生致力于以自然科学为楷模建立历史学,试图“把历史学语言学建设得和生物学地质学等同样”。为了追求“纯粹客观”的历史学,他极力排斥主观,消灭自我,把历史学严格地限定在史料学范围之内。他还以史语所为大本营,聚集和培养了一大批贯彻和传播其治史旨趣的专家学者,由此形成了一个以追求“科学”、“客观”的史学为目的,以整理、收集和考订史料为其内容,以“求真”和“务实”为其风格,具有强大声势和广泛影响的学术集团。傅斯年对中国现代史学科学化做出的种种努力,促进了中国现代史学的发展。他的主要贡献在于把历史学自然科学化,他的失误也恰恰在于唯自然科学是尊,用纯粹自然的眼光看待并要求历史学。  相似文献   

3.
环境史研究是日本历史学研究中最为热门的话题,近年来,涌现出了不少优秀成果.日本学界对环境史的定义虽不尽相同,但形成了一个共识,即从历史的角度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1]日本环境史学从其诞生之日起,就走出了一条不同于美国环境史学的发展之路,它虽依附于社会学、民俗学、历史学、经济学等相关学科,却以顽强的生命力获得了快速发展,填补了各学科之间的空隙,并通过各学科之间的配合、跨学科的研究手法,以全新的视角构筑起了一门新兴的历史学.  相似文献   

4.
1919——1927年,即“五四”运动到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是中国现代史的开创时期.表现在历史学上,其最大的特点是:封建主义史学的汝落,资产阶级新史学的兴起。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萌芽。这里,我谨就唯物史观的传播,以及新电史学的运用,谈几点看法,从而,看看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在中国的萌芽。  相似文献   

5.
对于历史学来说,史学史研究是带有总结性质的工作.目前史学史的教学和研究队伍还是比较大的,各个高校,特别是地方院校,都开史学史这门课,史学史的教学研究人员应该比一些断代史、专史的人员还要多.  相似文献   

6.
历史学科学性问题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历史学科学性涉及两个层次问题其一,与其他学科相比历史学是否为科学;其二,历史学内部哪一类型是科学的.我们以为不必赋予历史学以自然科学式的科学意义;历史学内部的科学之争纯属门户之见,其原因在于史学根本上的主体差异和史学与生俱来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7.
乔治忠,男,1949年生,天津市人。师从著名史学史专家杨翼骧教授,1991年获南开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为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南开大学史学史专业学术带头人。乔治忠教授长期从事中国史学史研究与教学工作,撰有《清朝官方史学研究》(1994年)、《中国史学史研  相似文献   

8.
目前,在中国环境史研究中存在若干认识误区,这对环境史的健康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必须加以纠正.环境史并非完全等同于环境变迁吏,学者们需在学理上突破历史地理的藩篱,拓展研究领域并转换视角.环境史也不能与环境保护史混为一谈,我们不应持有激进的环保主义立场,要努力规避衰败论的认知与叙述模式.环境史学与传统史学间也并不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我们应理清环境史学与传统史学间的关系.环境史重视环境在人类演进历程中的作用,但也绝不忽视文化的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针对当前中国历史学界存在的比较明显的倾向,结合新时期中国历史学研究的实际,从如何认识和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形态理论、阶级分析的方法,以及历史学与社会现实的关系三个方面,论述了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正确处理史学与政治的关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出必须以历史的态度认真继承马克思主义史学这笔丰厚的史学遗产.  相似文献   

10.
19世纪二三十年代至20世纪上半叶前,德国史学理论以历史主义独树一帜。洪堡和兰克是古典历史主义理论的创建者,他们反对用抽象的哲学方法研究历史,为刚刚走上职业化道路的德国历史学奠定了唯心主义的史学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历史学与自然科学的异同是历史主义辨析的另一问题,德罗伊森、狄尔泰和新康德主义等区别了历史学和自然科学在研究对象、方法和目标上的差异性,强调历史学科的特殊性与自律性,在国内外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1.
我国的历史学,按其研究对象的空间范围来看,可以分为世界史和中国史。本文思考的范围,限于中国史学科。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史学改革的呼声甚高。呼吁史学改革的目的,在于使古老的历史学科,更好地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实现史学自身的现代化。这是应予肯定的。史学不同于历史。客观历史是不应当也不可能现代化的。史学則是属于当代的,是客观历史过程在当代史学家头脑中反映  相似文献   

12.
史料是历史学研究的基础.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很多领域的新进展与新材料的发现、整理不可分离.对这些新材料的发现和整理,其本身不仅构成了新时期中国古代史研究的内容,而且运用这些新材料进行各领域的史学研究也是新时期中国古代史研究的一个显著特点.  相似文献   

13.
张越 《社会科学》2023,(6):5-12
重新建构中国史学学科体系在中国近代史学新旧转型中占有重要位置,“整理国故”运动中试图以“中国文化史”中的各种专史作为现代学术分类中的不同学科取代“国学”,是近代历史学学科化的主要推力之一。中国近代史学学术体系则以进化史观和唯物史观为主导,以史料考证为基础,以吸纳古今中西史学理论与方法为特征。而中国史学话语体系是历史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展现系统,掌握史学话语权极受近代史家重视。中国近代史学在以历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为主的自主知识体系建构方面给后人留下了很多值得关注的成绩和值得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4.
世界史研究在中国是一个小学科,以从业人员而论.在一所综合性大学的历史系中,世界史教员大体上占全系教师队伍的四分之一左右.以学科分类而论.世界史为历史学一级学科下属的八个二级学科之一,与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地区与国别史、专门史等处于同一级别.  相似文献   

15.
任海涛 《学术探索》2010,(1):108-114
现代意义上的中国法制史学科产生于20世纪初,至今该学科的研究中存在诸多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之处在于方法论的更新。发生学研究方法最初是研究生物遗传问题的一种方法,后来该方法被引入到对人类思想、制度的产生历史的研究中来,今天该方法已经成为历史学研究中的重要方法。中国法制史学科作为历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有必要引入该方法,而且也具备了引入该方法的条件。法发生学的引入对于中国法制史学以及其他部门法学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关于中国环境史的兴起和学术渊源,中国学者已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分析和总结,并形成了两类典型的叙述.在此基础上,值得进一步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看待国外环境史的引入以及此前中国学界许多领域所涉及的相关研究对于当前中国环境史学科建构的意义.如果说,国外环境史成果为我们展示了构建环境史学科框架的蓝图,那么,中国学者的相关研究则为我们提供了建设中国环境史学科的基石和砖瓦.迄今,中国环境史学科大厦尚处于设计之中,其建设必将是一项巨大、艰辛的工程.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一生酷爱史学,有深厚的史学素养和极高的史学造诣。他虽然不是专业史家,没有史学专著,但是他一生有丰富的史学活动。他对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和史学方法论作过深刻的阐述,并运用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对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革命史和中共党史作过深入细致的研究,得出许多科学的论断,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产生过深远影响。本文拟从毛泽东一生读史、评史、用史的史学活动中,对其史学思想及其特点加以归纳和总结。一、重史学毛泽东对历史学一贯给予高度重视。早在青年时期,他就对中国历史典籍加以研究,决心以十年功夫读完“经之类十…  相似文献   

18.
林超 《理论界》2013,(9):49-53
柯林武德认为历史学是对过去经验的重演,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通过对证据的批判研究和历史情境的把握,历史学家可以在自己心中重演古人的思想。他既反对有着自然科学化倾向的实证史学,也批评"剪刀加浆糊"式的历史编撰学。他强调了历史思维在历史研究中的重要性,认为历史学有着自己特殊的性质和独特研究方法,并指出历史真理的标准乃是历史观念本身。  相似文献   

19.
时代与社会向历史学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史学研究方法的变革、研究领域的拓展、研究角度的变换,已经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和重视.史学研究需要向更高的科学水平和更深的层次发展,加强和重视地区史、地方史研究已是刻不容缓.何谓地区或地区史呢?  相似文献   

20.
张作成 《兰州学刊》2007,(11):158-160
在19世纪形成于德国的兰克史学使历史学取得了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合法地位,并且使史料批判成为历史学家写作中公认的学术规范.兰克史学发源于德国,但其影响却是世界性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兰克史学的理论和实践也受到了新史学家和历史哲学家的批判,其范围也超出了德国的范围.以法国的年鉴派为代表的新史学派在批判以兰克史学为代表的传统史学,努力使历史学"科学化"的过程中,又忽视了保持历史学自身特色,存在过分"科学化"的倾向."叙事史的复兴"则是对这一倾向的纠偏.这个发展过程体现了不同时代条件下历史学家们所追求的"科学历史学"及其之间的传承演变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