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普遍管辖原则的确立依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普遍管辖原则的理论依据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直接理论依据———“连带理论”;第二层次是其观念基础。现代国际法背景下连带性理论的观念基础主要有两个,一是人类“共同利益”或“整体利益”观念的加强;二是有限主权观念的强化。与其他相关学说相比,我国学者所主张的“国家意志协调说”在解释国际法效力上相对较为合理。国际法效力的关键在于“国家意志”,但并不是指个别国家的意志,也不是各国之间的“共同意志”,而应当是各国意志之间的协调。国际犯罪的猖獗为普遍管辖原则的兴起提供了现实可能性;国际刑事司法体系的先天缺陷使国际社会不得不倚重国家法院管辖这种国际刑法的间接执行方式,这就为普遍管辖原则的发展提供了契机;而传统管辖原则的管辖漏洞又直接体现着普遍管辖原则存在的价值。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普遍管辖原则的应时而兴成为历史的必然。  相似文献   

2.
国际经济法以交易权、管理权和经济主权为基本范畴。交易权指国际经济法主体参加某一国际经济交往以实现其经济利益的权利;管理权指国家对国际交往活动进行干预和管理的权利;经济主权指主权国家对其全部财富、自然资源、经济活动的主权。这三权各自反映了跨国经济交往的当事人间、有关国家与跨国经济交往当事人间、经济领域中国家闻的权利义务关系。可以设想,以这三个基本范畴为支撑点,以交易权为基本线索来构筑国际经济法学体系。  相似文献   

3.
中国哲学史上很早就出现过“理学”和“心学”这两个名词,时至今日,人们还经常使用它们来指宋元明时期的两大派哲学。对于“气学”这一词,还没有看到有何史籍记录过,现在的学术著作也未见有使用这一词来标示某一学派或某一学说。“气学”的提法,乍听起来有点生疏,甚至感到蹩扭,似乎没有象听讲理学和心学那样习惯自然.  相似文献   

4.
人类诗意地居住在这地球上李劼“人类诗意地居住在这地球上……”海德格尔援引荷尔德林的诗句如是说。作为一个20世纪首屈一指的哲学大师,海德格尔哲学论著中倘徉着的诗意绝不下于尼采哲学,但其逻辑的指向却不是权力意志,而是为世人尤其是西方经典哲学家们所忽视的本...  相似文献   

5.
洛克与卢梭在政治哲学上的分野也反映在他们的国家理论上,本文以国家起源、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和国家创制及发展三个维度探讨了这种差异。洛克在良性自然状态假设的基础上,认为人类以转交部分权利的方式形成有限的国家政府;卢梭在中性自然状态假设的基础上,认为以转让全部权利的方式构建人民主权的国家。在国家与社会关系上,洛克以自由为核心概念,赞同“弱国家强社会”的关系模式;而卢梭以平等观为基础,认可“强国家强社会”的关系模式。洛克区分了政府权力,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国家发展理论;卢梭区分了“主权”与“政府形式”,丰富了国家发展理论。  相似文献   

6.
人权,是个伟大、诱人的字眼,又是个非常复杂的领域。在这个领域中,有着人民群众为求生存、自由、平等权利而同封建贵族和封建制度进行的殊死斗争;有着被压迫民族为求民族自决和解放而同帝国主义、殖民主义、霸权主义进行的正义斗争;也有着某些奉行强权政治的西方国家为了控制和支配第三世界特别是为了颠覆或和平演变社会主义国家而挥舞“人权”大旗,借以侵犯他国主权、干涉别国内政的不正当行径。罗曼·罗兰夫人谈到自由问题时曾发出这样的慨叹:“自由、自由,多少罪恶假汝以行!”人权问题何尝不是如此!在这个问题上,善  相似文献   

7.
“九七”香港回归日期临近,现就几个问题谈点认识。一、香港回归将洗刷旧中国留下的主权和治权分割的屈辱主权是指一个国家对其领土的所属和支配的权力。治权也称管治权。是指在领土范围内行使管理和治理的权力。主权和治权同属国际法范畴。主权是行使治权的依据,治权是实现主权的途径。主权和治权应当是统一的。不享有领土主权,就不能行使管治权。享有主权,就当然享有治权。要实现主权还必须享有管治权,否则主权就名存实亡。一般来说,主权是因.治权是果。但在国际法上.管治权有时也能产生主权,例如虽然一个国家对某块空间没有领土…  相似文献   

8.
一、经济自由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 经济自由具备两个含义,一个是经济学意义上的经济自由,它是从人类解放(即生存自由)的角度出发,指人们摆脱受经济活动能力所决定的取得生存资源束缚的能力或状态;另一个含  相似文献   

9.
宪法的基本原则是宪法的基础,宪法是基本原则的载体.近现代宪法大都是以人民主权原则、人权保障原则、分权制衡原则与法治原则为基础来设计国家制度,构建国家权力格局,在政治的稳定运行中保障人权.实现自由.只有建立在四大基本原则基础之上的宪法才能获得理性与实效性.此外,或者更为重要的是,宪法四大基本原则彼此之间的关系处理也直接决定着宪法的有效实施.四大基本原则就像人体一样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所以.在研究宪法基本原则的时候,我们应深入挖掘它们彼此之间的内在联系与矛盾运动.  相似文献   

10.
跨学科研究即是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研究法则或研究领域的成果对某一问题进行学术考察,这种研究的结论会对这两个领域学术原则的证实及发展同时做出贡献.民族学与历史学的跨学科研究是社会科学范畴内不同学科在理论和方法论上的互相借鉴.民族学和历史学各自作为一门自律的科学,它们需要借鉴彼此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但这并不等于说两门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彼此可以直接适用.不过,民族学家和历史学家并不否认人类学和历史学在理论上和方法上的区别.概括地说,有如下几点:(1)历史学的研究工作建立在无数观察者提供的文献资料的根据之上,间接地通过这些史料“复原”特定的社会风貌,民族学则强调在实地调查中通过研究者对现实社会的直接参与和理解研究资料,以展示特定文化中的社会原型.(2)历史学对人类社  相似文献   

11.
再论人权     
人权是人类社会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的产物,人权是一种不断发展中的权利,由于受到一个国家的经济与文化发展水平的制约,任何国家的人权都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因此,关于人权问题,在国际上虽有一些共同性的规定,而就其本质来说,人权仍然是纯属于一个国家的内部主权问题。建立什么样的人权制度,实行什么样的人权政策,都属于一个国家的内政,只能由本国主权来决定。主权高于人权,人权必须服从主权,这就是我们在处理人权问题时所应坚持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2.
全球化进程中主权国家的定位历来是一个争论不休的热门话题.传统的国际关系理论认为,国家主权是一个民族所拥有的独立自主地处理其一切内外事务的固有的最高权力.国家主权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内部主权,即国家对内享有最高和最强的政治权威;二是外部主权,即国家在国际社会中是平等的一员,享有独立自主权.国家主权具有独立性、自主性和排他性.国家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以维护自身最大利益为原则,一切决策和行为以自己的意愿为转移.一旦全部或部分地失去这些属性,国家主权就受到侵犯,国家也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国家了.近年来,关于全球化条件下"主权回归"的论证日见声势,这不禁引起了人们深深的思索.  相似文献   

13.
陶庆 《人文杂志》2006,(6):55-63
在国家产生以前,人类早期政治生活中,就已经产生了原始政治文明,并确立了人民主权的至上性、抽象性与不可分割性。原始政治文明中人民主权的直接转化为现世政治权威的路径已不再适用国家政治生活,但人民作主的政治文明理念从此嵌入人类政治生活的内核。国家产生以后,人类行使政治权威的现世工具是国家主权,它与人民主权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只有认识和处理人民主权与国家主权的分离与回归的循环路径,才能触摸人类政治文明与宪政的“神秘”轨迹。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同志时刻关注着国家利益,并以国家利益为最高准则制定我国的国际战略。国家利益原则是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的核心。 (一) 以国家利益为最高准则,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和重大意义。 1.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国家利益是国家安全利益、政治利益、经济利益、文化利益等的总称,其核心是主权问题。主权是国家的根本属性和国家独立的基本标志,一个国家没有主权也就谈不上维护国家利益的问题。在人类社会还按一定区域划分为一个个不同国家的情况下,国  相似文献   

15.
本文考察了人类思想史上的种种哲学自由观,同时结合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实际以 及自然科学的最新成果,在充分肯定“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世界的改造”这一马克思主义观点 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自由是对事物未来行程中必然和偶然的预见并据以对世界的改造”这一 命题,辩证地处理和阐述了: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关系以及它们与自由的关系,一般意义上的认识和 预见的关系以及与实践的关系,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关系等。  相似文献   

16.
“网络自由”“网络霸权”“网络军备竞赛”等凸显全球网络空间治理危机,“多利益攸关方”和“尊重网络空间主权”两大模式在博弈中走向共识,“网络空间主权说”从学说走向国际认可。网络空间主权是国家主权在网络空间的自然延伸,是主权国家在网络空间的最高权力,包括管辖权、独立权、自卫权和平等权。网络空间主权的行使对象是领网,领网作为国家数字新疆域,成为国家领土的有机组成。信息基础设施是领网的物理存在,网络空间是领网的具体内容,以传统领土疆界划定领网边界。维护网络空间主权的“中国方案”包括“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论、“尊重网络主权”原则和构建互联网治理体系。落实“中国方案”的国内法建构包括在宪法中明确宣示“尊重网络主权”,制定《网络空间主权法》,国际适用路径包括将“中国方案”纳入联合国共识性报告,正式确认网络空间适用《联合国宪章》,建立维护网络空间主权的国际规则体系。  相似文献   

17.
人权和主权都是历史的概念,它们都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它们既是“天赋”的,也是“人赋”的;既是一种权利,也是一种政治需要。它们都不是绝对的、一成不变的,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仍会发生微妙的变化。在当前全球化背景下,人权挑战主权是不可避免的,这是国际社会和国际政治中的现实;同时,主权是人权的保障,人权是主权的目的,哒是国际社会的理想。现实和理想的这种有机交互,就构成了全球化背景下人权和主权关系的全景图。  相似文献   

18.
清代是我国多民族国家高度统一和发展的时期,在此时期统治者制定了一系列民族政策,成功地处理了民族问题,同时通过立法手段,使民族政策制度化、法律化,保证了统治政策的贯彻、实施。清政府在以法律手段处理民族问题的过程中,主要以蒙古、藏族这两个民族为重点。统治者清楚地认识到,蒙古族、藏族是历史传统悠久、人口众多、居地辽阔、力量较强的民族,控制了这两个民族,就基本上解决了清代的民族问题。 清朝,青海是多民族聚集的地方,有蒙、藏、回、土、撒拉等许多民族,其中蒙古族、藏族人口较多,居住较广。历史上,藏族人民长期在此游牧、居住。至明朝及清初,蒙古的一些部落相继进入青海,游牧居住在黄河以北的广大地区。随着清政府对青海地区管辖的深入,统治者根据青海蒙藏民族特点,提出四条原则,进行了民族立法。这四条原则是:(1)、保证国家法制的统一。《大清律》规定:“隶理藩院者,仍照原定蒙古例”办案。后来《理藩院则例》又规定:“如蒙古例所未备者,准照刑例办  相似文献   

19.
(一)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是与一个地球两种制度密切联系的。 从苏联十月革命算起,一个地球存在着资本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制度这两种制度已经六十八年了。两种制度之间进行了长期的较量和交往,我国收回香港之后,继续保留那里的资本主义制度,实行“一国两制”,正是我党总结世界上两种制度长期较量交往的一个明智的决策,  相似文献   

20.
启蒙思想家创立的主权理论经过长期的丰富和发展,尤其是经典作家批判性汲取之后,升华为以人民主权原则为核心的理论体系.人民主权原则有力地指导了社会主义民主宪政实践,是宪法产生的思想根源、灵魂和根本价值取向,为现代国家提供了合法性基础,在宪政和国家制度安排中提供着重要的价值依托.当宪法危机发生时,政治发展以质变的方式呈现,宪法所宣扬的人民主权原则在一定范围内避免了宪法危机的爆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