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中国宗教研究采取的是一种"以文化代宗教"的策略.这种研究模式几乎主宰了三十年来的宗教研究论著,但是也呈现了宗教文化的化约论、功能论以及局限于精英阶层的知识论倾向,最后以"弱文化范式"的形式呈现出一种结构性的缺失.人们看到了不同形式的宗教文化,但忽略了不同宗教信仰对社会文化的影响.在当今的多元社会中,宗教文化与其他社会文化都具有彼此认知的义务,它们应当参与"互补性的学习过程".宗教文化必须经过"拯救性的社会化",才能进入公共对话的空间,才能进入公民文化的建设领域,并且,宗教文化只有获得公民文化的身份,才能完成社会角色的转型.  相似文献   

2.
生态城市是经济、社会、自然高度协调发展的复合生态系统,宗教文化是促进城市生态整体和谐不可忽视的资源.宗教场所的规划设计是中国城乡发展战略规划大系统中的子系统,必须注意提取中国宗教文化内在积极的文化因素,坚持文化可持续发展原则,对内要系统分析其所属的宗教文化脉络,对外要适应其所处的地区和整个社会对时代文化的需求,作整体策划和规划设计.  相似文献   

3.
传统节日文化中的宗教文化因素及其在旅游开发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传统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表征,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蕴涵了丰富的宗教文化因素。文章探讨了节日文化中的宗教信仰因素及其在旅游开发中的价值,认为在旅游开发中要恰当运用节日文化中的宗教文化因素。  相似文献   

4.
青海省各民族宗教文化的发展历史和存在样态,表现出多种宗教文化的共生特性,这显然也是青海省民族宗教文化的特点。而正是这种宗教文化的共生性,成为多年来青海社会稳定、各族人民和谐相处的基础。从对青海省宗教状况和社会样态的分析可以看出:在完全不同的宗教文化以及信仰不同宗教的各个民族之间,存在着共生的可能性。这是因为在不同的宗教文化内部以及整个社会文化环境中存在着可能和可以共生的因素。  相似文献   

5.
在社区建设尤其是社区文化建设中,宗教因素一直被有意无意地回避着。但是鉴于当前中国城乡社区出现了与全球性的宗教复兴和宗教世俗化相呼应的宗教热,客观上已经不允许我们忽略宗教因素在社区文化中的地位以及它对社区生活的影响。为此,建议将人们的宗教热情合理地导入社区建设之中,尤其是把宗教信仰和宗教组织的力量转化到为社区文化建设和社区服务做贡献之中。  相似文献   

6.
杨淑琴 《北方论丛》2004,(2):99-101
以儒释道精神为背景的中国传统文化孕育了中国人独特的心理生活和行为方式;而儒教、道教、佛教作为宗教对中国普通民众的影响尤其体现为对其天命观、鬼神崇拜意识等宗教心理的塑造.在儒释道教化大背景下阐释中国人的宗教心理,对于认识中国传统文化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7.
简论中西传统政治文化的差异及其根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永芬 《学术研究》2001,(6):104-107
中西民族历史、社会经济和政治活动过程的差别,以及不同的地理环境和不同的军队组织方式等各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使中西传统政治文化存在较大的差异,主要是伦理政治文化与法政治文化的差异;无神政治文化与宗教政治文化的差异;集权政治文化与分权政治文化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多元文化交融的缩影--澳门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澳门文化"是东西方文化在澳门这块葡人"居住"的中国土地上,通过长期碰撞和交融后所形成的一种典型的多元性文化."澳门文化"在其历史的长河中所表现出来的东西方宗教与中西学校的并存、及在鸦片战争后东西方不同文明的进一步融合与认同,使澳门成为了中国近代一座典型的多元文化型的国际商埠,并为我们今天考察和研究近代以来东西方多元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一个值得关注的实施范例.  相似文献   

9.
宗教工作作为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工作,必须以先进文化统领宗教工作的全局。以先进文化为引领,把广大信教群众凝聚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上来;以先进文化为引领,挖掘宗教文化的积极资源,为社会主义社会服务;以先进文化为引领,挖掘宗教经典、宗教教义、宗教道德中的积极资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以先进文化为引领,促使宗教与社会、宗教与宗教、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群众、信仰不同宗教群众之间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10.
高钟 《江汉论坛》2003,(12):81-83
在中西文化激荡之际,洪秀全抉择采用了西方文化浅陋的宗教部分,并以此为旗帜发动了太平军起义.但这浅陋的西方宗教文化与中国社会(包括农民大众)传统文化格格不入.曾国藩敏锐地看到了刀光剑影之下的文化冲突与危机而大作文章,以中国传统文化之精神(儒学)与载体(绅士与农民)组建湘军,并依靠传统文化中"经世致用"这一内在活力来革新文化机制,整合社会,最终将带有西方文化变调的太平军淹没在血泊之中.所以,太平军失败的根本因素在于文化抉择的失误,而这一悲剧在其1853年进入湖北之际就已拉开了序幕.  相似文献   

11.
启蒙运动是西方17、18世纪继文艺复兴后的第二次伟大思想解放运动。唤醒理性精神以从宗教中解脱出来,是这一运动的核心特征。中国先秦时期思想的发展尽管背景不同,但也含着类似的因素,因此可以说,中国先秦时期就已经经历了与西方启蒙大致相同的运动。"早期启蒙说"就是对这一奇特现象的描述。确定这一说法对于深入了解中国文化的特质,如为什么中国文化具有早熟的特征、轴心时代后为什么中国文化没有走宗教的道路,有直接的帮助。  相似文献   

12.
宗教现象穿越了自古迄今人类的一切时空存在。人类一切的精神文化都能找到宗教的影子。宗教是一种不可或缺的社会文化形态,它有益于人类文明进化。中国民间社会中蕴含有丰富的宗教心理和情结。马克思主义的宗教观在当代有着不同的时代背景。观察世界的宗教问题,必须把握宗教在新的历史时期的特点,其中"最根本的是宗教存在的长期性"。  相似文献   

13.
节日是一种传统的民俗事象。中国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腊八粥节等等,在形成和演变过程中,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宗教文化的影响,包括原始宗教、道教、佛教和伊斯兰教的影响,从而赋予中国节庆文化独特的文化内涵和魅力。  相似文献   

14.
不同的少数民族依托本民族传统文化发展旅游时,文化涵化的程度是不同的,这既与该目的地的旅游强度有关,也与该传统文化的承受力有关.本文以新疆吐鲁番维吾尔族和云南西双版纳傣族为例,从宗教对文化的控制力、本民族语言文字活力、自身经济实力三个因素入手,分析两种传统文化对旅游的不同承受力及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在中西文化交流过程中,基督教的传播对中国文化构型中的市场逻辑在精神层面有着质的影响.在明末清初开始的四百年的基督教文化传播历程中,天主教和新教前后相续,同儒家思想和支配结构一起,最终完成了现代文化之网的三角构型.文章以利玛窦和马礼逊这两位天主教和新教领军人物对宗教偶像崇拜问题的差异为切入点,分析了从天主教到新教的演变对中国文化构型中市场逻辑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6.
在后殖民时代,基督宗教在全球范围内展现出一种由北向南的运动轨迹,它的未来发展热土将不再是发达的欧洲和北美,而是文明化历程与殖民化历程相同步的、欠发达的拉丁美洲和非洲.然而在有着深厚文明根基的亚洲,基督宗教的发展却面临着伊斯兰教、印度教等传统宗教信仰的巨大阻力,其蹇滞状况与它在拉丁美洲、非洲的顺利情景形成了鲜明对照.在中国,基督宗教在经历了改革开放初期的"井喷"式发展之后,同样也面临着方兴未艾的"国学热"的强劲挑战,基督宗教在未来中国的发展前景,将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因素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中国和韩国关于巫文化的研究至今已有百年的学术历程,在广义萨满式文明视野下对巫文化多样性和价值认同方面有诸多相通点.同时,两国巫文化研究彰显出了不同的学术特色,中国学者集中于文献的梳理,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宗教理论研究巫文化取得了较多研究成果;韩国学者更加关注当地的现当代巫文化遗存研究,在民众文化论框架下采取多元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8.
自汉魏至唐宋,江西一直有藏传佛教思想流传的痕迹.元灭南宋后,藏传佛教正式开启了在江西传播发展的历史,后经明、清两朝持续积累,至民国时期曾呈现出兴盛状态.藏传佛教在江西的传播发展总的说来极其有限,影响不大.这不仅与藏传佛教的特点和国家宗教政治有关,也与江西的地理人文因素密不可分.藏传佛教在江西的传播发展,不仅丰富了江西宗教文化内容,也在一定程度上改造了江西宗教文化生态.  相似文献   

19.
简论中国宗教的相尊相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中国历史上从未发生过宗教战争;中国宗教向来是同政治分开的,中国不是一个政教合一的国家;中国长期统一的历史环境,使各种宗教形成了爱国爱教的优良传统;中国传统的文化对宗教文化有关联和重要影响,使中国宗教文化成为传统的一部分;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不信教的和信仰不同宗教的群众,在政治经济上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党和政府制定和实行了真正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中国宗教除具有群众性、民族性、国际性、复杂性和长期性“五性”外,还存在相尊相容性.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代科层制所代表的官僚政治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家思想的地位是因这种文化的需要所造成,宗教文化亦受其压制而成为亚文化.官僚政治影响,甚至控制着中国古代文化的各个领域,支配着古代中国人的价值取向.因此,官僚政治文化才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真正的主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