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马雪 《东岳论丛》2012,33(5):136-139
当前,城市非理性扩张,房价不断攀升、土地市场秩序混乱等问题日益凸显,这离不开地方政府的土地市场行为.大多数学者在财政分权制度下分析土地问题,通常关注的是地方政府间横向竞争对土地问题的影响.本文关注的是中央与地方纵向财政竞争下的土地问题,地方政府利用信息优势来对分权的边界进行事实上的调整,通过体制外收入扩大了自己的财政份额,来弥补中央政府所确定的财政分权对地方政府的不利影响,中央政府重新对财政权力进行分配,将非正式资金纳入到国家正规的税收体制中来,使得地方政府进一步寻找新的体制外来源化解中央的压力.正是中央与地方政府间的财政竞争导致地方政府依赖非正式资金体系来获得可支配收入,在这一过程中,地方政府越来越依赖土地财政,土地逐渐成为地方政府获得非正式收入的最重要的渠道,因此引发了一系列土地问题.中央与地方政府的财政竞争是当前严重土地问题的深层次的制度根源.  相似文献   

2.
我国三十多年来经济成长是政府推动型经济成长,地方政府在税收、土地、产业政策方面实行的扶持政策有效促进了地区的工业化进程.近十年来,土地财政成为地方政府参与市场的重要手段,地方政府利用土地供应市场上的垄断地位,拉低工业用地价格、抬高商住用地价格,导致了生产要素市场资源配置的扭曲.文章利用Panel-VAR方法,分别考察了土地财政对地区资本动态效率和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实证结果验证了我们的结论,土地财政在生产要素市场上产生了资源配置的扭曲.  相似文献   

3.
叶敏  张建雷 《学术月刊》2023,(11):110-122
在梳理现有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结合浙北某县的发展经验,试图提出县域政府经营地方的概念,以刻画发达地区县域政府经济发展行为的新形态及其变迁逻辑。以“盘活式发展”为特征的经营地方模型试图强调这样一种地区发展模式: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和行政竞争的环境下,以土地为单一的要素竞争优势已难以为继,为持续提升地区经济发展的竞争力,县域政府在上位政策体系提供的大框架之内,试图将辖区内的全要素(土地、产业、环境、政策)进行系统化“盘活”,以最大化地塑造地方发展的竞争优势。这种以“盘活式发展”为特征的经营地方模式代表了一种较为先进的地区发展形态,县域政府试图加强对地方发展资源的统筹、规划和治理来提升地方发展的整体效率和对多元目标的兼顾。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地方政府间不断以增加财政支出作为手段展开竞争,其中最为激烈的是对不同产业的投资支出竞争.本文从当前地方政府竞争的新动向出发,分别从经济激励和政治激励两个方面对地方政府的投资支出竞争现象展开博弈分析,揭示了地方政府之间竞争利益结构的复杂性导致地方政府之间竞争博弈行为的复杂性,在此基础上结合政府职能转变特别是"服务型政府"的建设目标,初步探讨了规范地方政府竞争的信任整合、约束、利益补偿与分享机制.  相似文献   

5.
本文将政府与空间两重维度进行结合,从地方政府竞争的视角来分析区域对外开放问题.对地方政府进行适当的分类,分为独立型、合谋型与互助型的地方政府,尝试性地将地方政府竞争行为从纵向竞争和横向竞争扩展到时期竞争,同时以省级面板数据为基础进行实证分析,解释地方政府竞争对区域对外开放进程产生的不同效应.实证结果表明,税收优惠对区域对外开放的整体效果已经减弱.多数经济发达的地区已经不再把税收优惠作为主要的经济竞争手段,而转向改善地方公共物品的供给竞争.但在硬件和软件公共物品之间,地方政府更倾向于硬件基础设施投资,这也引发了政府对软件供给物品的供给不足.此外,制度优化竞争涉及到的产权保护、法律制度和中介组织发育等一系列制度环境因素,也会对区域的对外开放产生重要的影响意义.  相似文献   

6.
随着区域成为经济、社会实践的组织层次,地方政府竞争对于我国实现经济较快增长、推动制度创新和促进社会进步发挥了巨大作用。中国的经济体制转轨是一个政府与市场相互博弈、协同演进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政府与市场相互影响、各自调整,形成了转轨时期特殊的规律与路径。从一个动态的过程来看我国地方政府竞争行为变迁的脉络,作为地方政府竞争的更高层次是公共行政竞争更关注社会效率及其结果中的公共精神和公共利益等价值取向的实现,其直接表现是公民意愿的表达和偏好的突出,即公共行政竞争的价值是与公民的基本价值相联系的,而政府本质上是一种为公民和社会共同利益服务的组织,因此,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出发,地方政府间的公共行政竞争既是一种现实的趋势,又是理论上演化的可能路径。  相似文献   

7.
刘翔 《兰州学刊》2010,(6):61-63
农地非农化是经济发展和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中的一个普遍现象,其实质是土地资源在农业利用和建设利用两种用途间的再分配。农地非农化在满足经济发展所必需的非农建设用地资源的同时,也会造成大面积的农地资源流失,因此农地非农化进程应该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合理、适度地进行。由于我国法定的农地非农化渠道单一,农地非农化进程中所产生的土地级差收益往往由地方政府通过土地征收或土地征用方式获取。在地方社会利益、地方政府利益和地方官员利益的综合作用下,地方政府具有明显的农地非农化偏好,从而导致部分地区农地过度非农化。  相似文献   

8.
明清时期赣南客家地区的风水信仰与政府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明清时期赣南客家地区地方政府对风水信仰的态度为视点,分析了造成政府对风水信仰矛盾态度的社会历史原因;认为地方政府对风水信仰的矛盾态度,实质上高度统一于对乡村社会的控制。在此基础上指出:民间信仰是否有利于地方政府对乡村社会的控制,其关键不在于民间信仰的内容本身,也不在于民间信仰的表达方式,而在于官方能否充分依托和利用地方社会的精英阶层,主动掌握民间信仰的话语权而因利势导。  相似文献   

9.
公共品的供给与政府行为,尤其是与地方政府的行为密切相关.当前,我国地方政府对增长的片面追求可能会忽视其公共品主要提供者的角色.政府在地方公共品供给中的"越位"和"缺位"行为、融资的变通行为、中央与地方政府的推诿行为以及地方政府之间的横向竞争激烈等导致公共支出结构的扭曲.地方政府行为出现偏差的制度根源是由于我国现行的财政分权制度、转移支付制度、干部考核制度以及地方公共品供给机制不完善所导致.因此,完善相关的制度是公共品有效供给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经济转型中的地方政府竞争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在转型经济中,地方政府竞争在竞争的内容、重点、秩序和机制等方面具有不同于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的特点.地方政府竞争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其有利的一面集中表现在地方政府竞争有利于经济转型,其不利影响主要表现为市场分割而形成"行政区经济".针对地方政府竞争的现状和特点,人们提出了规范地方政府竞争的原则和措施,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1.
长期分权化的管理体制使土地资源逐渐游离出中央政府的管辖范围,土地资源成为各级地方政府引资的重要筹码。由于中央政府完成土地要素市场化的制度变迁可能面临巨大的创新障碍和漫长的改革期限,而且地方政府又存在提高地方财政能力和辖区增长双重压力下的体制冲动,导致地方政府围绕土地资源展开博弈。在中央政府宏观调控的乏力与土地绩效评估机制的缺位的条件下,这种博弈对地区经济发展将造成重要影响。加强土地资源利用中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是合理配置土地资源、平衡地区差距、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转轨过程中地方政府竞争:制度创新与善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市场化改革和政府在经济领域分权的展开,地方政府之间围绕经济资源展开激烈竞争.传统的地方政府竞争是在区域市场割据的地方保护下进行的,往往是一种低水平的资源性竞争,地方政府之间的横向竞争无法展开,制度创新也就无法深入.因而地方政府要想通过制度竞争与创新实现区域发展,首先就要突破地方保护,建立务实创新型政府,进而通过核心制度创新使地方政府的制度创新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最终实现地方政府竞争的秩序,达到区域的和谐与善治.  相似文献   

13.
土地市场秩序混乱与地方政府竞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当前土地市场秩序混乱已严重威胁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地方政府间不当竞争是当前我国土地市场秩序混乱的重要根源。因此,要重建土地市场秩序就必须规范地方政府间的竞争和规范地方政府的行为。  相似文献   

14.
地方政府竞争是世界范围内普通存在的一种现象,也是当代中国府际关系的重要内容。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背景下的地方政府竞争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其演进历程也经历了从资源竞争到制度竞争等四个阶段。当代中国地方政府竞争最为重要的制度特征,就是中央政府管制下的地方政府间有限竞争。  相似文献   

15.
导言中央政府建立怎样的法律和行政制度框架来规范和保护地区间竞争,促进地区的增长和繁荣,地方政府如何制定和实施竞争战略来获取竞争优势,是各国中央和地方政府都十分关注的事情。最近几年中,地方政府竞争问题在欧洲成为非常热门的话题,美国各州对此问题的研究和讨论也正在兴  相似文献   

16.
用博弈分析的方法研究户籍制度变迁对地方政府竞争机制的影响,并用地方政府在制度变迁中的收益变化测度竞争结果,得出:户籍制度变革会强化相同发展层次地方政府间的竞争,提升公共产品分配效率;但不同层次地方政府间的竞争收益不同,高收入区政府在竞争中占有资源禀赋优势.如果允许收入差距较大的地区之间实现居民的自由迁移,低收入区将承担大于高收入区的户籍制度变迁成本.因此,户籍制度变革宜实行分层次放开户籍限制的原则,以使不同发展水平的地区在竞争中实现共赢.  相似文献   

17.
产业集群的规模经济、外部性和内部协作性可使外资企业的利益最大化,对其投资地点的选择产生重要影响;同时,外商直接投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产业集群会对地区的经济增长、财政收入及就业也产生重要影响。作者借鉴美国地方政府在吸引外资产业集聚理论和实证的研究,结合我国的实际进行分析和探讨,得出以下结论:地方政府政策激励的竞争将使其陷入一种“囚徒的困境”,地区吸引外资的竞争不是短期行为,应谋求长期和协作式的竞争。  相似文献   

18.
产能过剩与地方政府进入冲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经济体制转轨时期出现的产能过剩问题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它不仅是一种企业行为,而且也是一种政府行为。地方政府对增长速度和职位升迁的双重激励,引发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以及地方政府之间的博弈,并在产能过剩形成过程中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解铃还需系铃人”,解决产能过剩问题,首先要改变地方政府的进入预期,使地方政府行为合理化。  相似文献   

19.
针对我国地方政府在土地征用过程中出现了诸多对农民利益的侵害和政府行为失效问题,本文首先对模糊产权形成作了理论说明,阐述了我国目前农村土地产权的实质是一种模糊产权;然后分析了在农村土地模糊产权下地方政府土地征用行为成为可能,以及在土地征用的利益博弈中,地方政府和地产开发商因利益相关而投机结成联盟,导致农民在利益博弈中严重失衡;最后提出了两点结论和思考。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与经济体制逐渐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相适应,我国的财政体制也逐步由集权型向分权型演进。这种演进受到垂直的政治管理体制的约束,由此形成了具有经济分权和政治集权二维属性的中国式财政分权体制,它赋予了地方政府特有的双重激励即财政激励和政治激励,促使地方政府为促进经济增长而展开激烈的标尺竞争。本文试图对财政分权体制下地方政府竞争的激励机制给与理论和经验的系统解释,并揭示其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