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软件工程角度出发,探讨了在程序开发过程中如何进行安全控制的4个问题:对等检查,模块、封装和信息隐藏,独立测试,配置管理。  相似文献   

2.
论程序理念与程序会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会计信息失真和造假的本质是人格上的不平等对待、利益上的不公正分配。即会计信息失真或造假的实质是在一部分人受益的同时而使另一部分人受损。这种会计信息失真和造假所产生的会计不公正的后果必然使社会公众对会计制度、公司制度乃至社会制度的公正性产生信任危机。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 ,这种因会计不公对社会正义和公平产生的负面影响必将进一步凸显出来。本文从程序的理念出发 ,试图将复杂的会计价值判断问题转换为程序会计的设计和应用问题 ,进而探讨了程序会计框架体系及其应用 ,从而为程序会计成为实现会计公正行之有效的技术装置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肯尼亚案件预审分庭、上诉分庭、AU法官对于决定可受理性的诉讼程序裁量权的裁决之分析,以及与民主刚果案件三“GK和MNC案”和中非民主共和国案件一“JPBG案”的相关程序性裁量权裁决之比较,尝试对肯尼亚案件预审分庭是否正确行使裁量权作出评估.  相似文献   

4.
在法律体系的框架内,实体法和程序法各有其地位和作用.虽然在理论上,程序工具主义的观念已得以扭转,但亦不能过分强调程序的地位和功能,而应当以理性、务实的态度来认真考量民事诉讼程序在保护当事人利益和实现社会正义方面的地位和作用,重新审视民事诉讼程序在正义实现中的能与不能,这既涉及到民事诉讼程序自身的问题,也涉及到人们对正义的理解问题.  相似文献   

5.
程序价值理念的彰显——从程序视角看立法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立法法的颁布施行 ,不仅对提高立法质量、维护法制统一有着重要意义 ,而且是我国加强程序立法的体现。整部立法法彰现了公正、民主、效率的程序价值理念 ,是我国程序法制建设中又一部里程碑式的法案。本文在中国程序化法制阶段的背景下 ,采取程序的视角 ,从立法法总则中的“法定程序”原则 ,分则中的立法权限划分、立法程序、立法解释及法律监督程序设计入手 ,分析了蕴涵其中的程序价值理念 ,指出了立法法中程序制度的一些不足  相似文献   

6.
从立法权运行过程及其结果的视角来看,立法程序在实现立法过程的民主化、立法决策的理性化、立法结果的正当化及权力控制的程序化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功用与效能.正当立法程序是实现良法之治的根本保证,正当立法程序理念的确立和践行,是我国当前立法程序制度建设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7.
追寻程序的正义--谷口安平程序正义理论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的程序价值理论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程序工具主义理论,另一类是程序本位主义理论.谷口安平是倡导程序本位主义理论的法学家之一.本文通过分析他的代表作<程序的正义>,揭示了他提出的两个主要命题"诉讼是实体之母,诉讼法是实体法之母"、"权利先于实体法,判决创制了权利",并着重探讨了程序正义的价值.在我国,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对实体的关注远超过对程序的关注,无论在观念上还是在实践上,程序价值都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没有取得其应有的地位.因而,探讨谷口安平的程序正义理论,对于唤起人们对程序问题的关注,深化和发展我国诉讼法理论,推动诉讼文明的进步都会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不动产登记实践表明,不动产登记程序对实现不动产登记法律制度的意义重大。不动产登记程序主要包含主体适格性、主体行为、程序关系的内容以及后果等基本要素。而在对不动产登记程序价值的理解中,可将其分为程序的工具性价值与目的性价值。具体到不动产登记程序规范设计上,应注重程序的启动、审查和决定各个环节的完善和逻辑自洽。  相似文献   

9.
认为福利行政的程序是灵活的、弹性的,是自由裁量的领域的观点,是对西方行政法学理论的一种误读。福利行政程序的主要内容还是刚性的程序性规定,这一部分内容才是福利行政程序的核心所在。从中国国情考虑,可以在《行政程序法》中单设行政给付程序一节。在立法内容上,应在启动程序、决定程序、听证程序、公开程序等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引入依职权启动程序、简易程序和事后听证等新型程序。  相似文献   

10.
陈瑞华 《江淮论坛》2022,(1):5-16+2
我国刑事司法改革的经验表明,审判程序公正程度的提高,不仅可以增强程序自身的内在道德性,还可以对裁判结果具有影响、选择和决定的效果。这主要体现在“庭审实质化改革”所带来的程序自治效应、审判程序改革导致的结果选择功能、量刑规范化改革引发的裁量限制作用以及涉案财物追缴程序改革所促成的程序阻隔效果等方面。据此,我们可以提出一种“实质的程序正义”的理论假设,这一理论可以克服程序工具主义和程序本位主义的局限性,更好地解释程序正义对于裁判结果的积极塑造效果。这是程序正义自主性价值的又一体现。  相似文献   

11.
丁春华 《天府新论》2007,3(2):105-109
程序不仅仅是自然科学的基本概念之一,也是人文、社会科学的重要概念。程序具有有序的特点,具有规范的功能,以程序作为切入点研究文化,可以把握纷乱的文化现象的脉络,能够更好地揭示文化何以具有规范、整合人类行为的功能。一种文化影响人们生活的过程就是其中的一些文化程序得到遵循并被不断完善,同时另一些文化程序逐渐被放弃、改变的过程。文化总是以程序的方式存在、发挥作用,研究文化实质上是通过研究文化程序实现的。  相似文献   

12.
张睿 《中州学刊》2003,(3):186-189
本文分析了民事诉讼的程序经济价值的概念 ,重点论述了民事诉讼的程序经济价值的实现与评价机制 ,以期对我国当前的民事审判方式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3.
本文将为你进入 Delphi 世界提供一些合理的建议,如果你已经做好了学习 Delphi 的准备,那么你完全有必要在开始学习之前,好好的阅读一下本文。一、为什么选择 Delphi在开始任何一个项目之前,总会碰到选择开发工具的问题。各式各样的工具有其各自的特点,各有利弊。选择 Delphi,各人有各人的理由,有的人是听说好,跑来看看:有的人是被迫的。什么时候人们会被迫使用 Delphi 呢?对于我来说:1)我不想在一个小 Project 中使用 ODBC,我发现 BDE 效率很不错,于是很高兴。2)我很讨厌 OCX,VBX,一大堆别人的东西拷入用户的机器,让我很没有成就感。  相似文献   

14.
我国传统民事司法程序的分类存在程序分类导向设定偏差、不同程序的彼此高度同质化、程序匹配与切换不畅、非讼程序及特定类型案件程序发展不足的困境。未来民事程序类型化重构应以当事人主义为核心,立足于完善的案件管理机制,兼顾民事诉讼结构的优化与升级,来配合实体法权利体系与民事程序的对接工作。民事程序类型化的逻辑重构可以从三个维度加以展开,重置普通程序与简易程序、速裁程序的边界,丰富与完善非讼程序及各类程序的匹配和转换机制,并设置类型化案件的特定审判程序。  相似文献   

15.
吴小英 《学术论坛》2007,30(6):151-154
过去,我们对实体制度的重视大大超过程序制度,致使我国法制建设中程序制度与实体制度失衡。文章通过对手段与目的关系、法律活动的自我规范、制度约束力的来源等一系列问题的思考,阐明了程序是制度的生命,以及在法制建设中确立“程序优先原则”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6.
论正当的行政法律程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当法律程序是发端于英美国家的一个基本的法律概念,具有非常丰富的内涵。英国正当法律程序有两个基本原则,即“任何人都不应当成为自己案件的法官”和“当事人有陈述和被倾听的权利”。而美国的正当法律程序由包括实质性正当法律程序和程序性正当法律程序的区分。正当行政法律程序的制度主要表现为行政公开制度、行政听证制度、行政回避制度、说明理由制度、行政效率制度、行政救济制度  相似文献   

17.
定罪与量刑是我国刑事审判过程中的两个重要阶段,刑事审判活动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实现准确定罪和适当量刑。我国的刑事诉讼活动长期存在"重定罪、轻量刑"的倾向,2010年10月1日《关于规范量刑程序若干问题的意见》开始在全国试行,将量刑纳入了法庭审理程序,相对独立的量刑程序正式确立。但是,量刑程序改革中仍然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18.
在线诉讼中的当事人程序选择权既源于当事人主体性理论,也源于诉讼程序的多元化和精细化为其提供的外在空间,法院在线上诉讼中经历着从场所到服务的基本理念变革也要求赋予当事人程序选择权。从权利主体来看,在线诉讼中的程序选择权是各方当事人都享有的诉讼权利而不是专属于某一方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从利益性质来看,它是程序性诉讼权利而不是实体性诉讼权利;从行为效力来看,它是程序性形成权而不是程序性请求权。按照不同分类标准,可以将其分为概括性程序选择和具体性程序选择、合意性程序选择和单方性程序选择、积极性程序选择和消极性程序选择、事前程序选择和事后程序选择。《在线诉讼规则》虽然对不同类型程序选择权的适用范围、运行机制、法律效力等予以规定,但仍然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9.
对于Delphi在编译时对代码所做的工作,大部分使用Object Pascal之类的高级语言的程序员并不是很熟悉。如果你对汇编程序以及EXE文件格式有一点基本认识,那么源代码里包含的注释将把一切解释得非常清楚。另外,我还要说明一下源代码在编译时被做了什么处理。  相似文献   

20.
修宪程序,是指宪法生效后,发现宪法内容与社会现实不相适用,对宪法条文进行重订、增加、调整和删除等活动应该遵循的程序。修宪程序具有外在价值与内在价值。修宪程序外在价值体现在保障人权和制约权力,内在价值包括自由、公正、民主、效率和理性。修宪程序的完善,包括完善提案与议决程序,增设公告与批准程序,明确公布机关,丰富公众参与修宪的方式、增强公众参与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