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元素是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包含有我国从古至今的民族精神和审美观念。在我国五千年的历史文化中,一些具有代表性、中国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元素非常活跃,将其应用在海报设计中能够给海报设计带来更多丰富的、不一样的中国元素,让海报设计更具有文化性和传播性特点。为此,本文针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在海报设计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同时对博物馆海报设计融入创新的理念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汉语言文学蕴含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元素,在宣传中华传统文化、强化文化自信的背景下,加强汉语言文学的教学与普及势在必行。在中华传统文化传播过程中,一定要利用好汉语言文学这一“利器”。本文关注传统文化的传播过程,首先分析了汉语言文学对于文化传播的作用,随后总结了应用汉语言文学传播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何平静  李跃平 《民族学刊》2021,12(9):106-112, 126
民族学类的期刊封面借鉴民族图形元素融入现代设计的表现形式越来越展现出特有的艺术魅力和传播力。本文以中国少数民族的藏族、羌族、彝族及其他少数民族图形以及《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广西民族研究》《民族学刊》等几个特色鲜明的民族学类期刊封面的民族图形为例进行对比及相关性研究。民族图形元素在现代民族学类的期刊封面设计中的具体应用,其深刻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以及图形语言的传播形式,有利于进一步探究民族图形元素在现代民族学类的期刊封面设计中再利用、再创造的可能性以及其价值和意义,也为现代民族学类的期刊封面设计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一些思考和设计路径。  相似文献   

4.
赣傩文化是华夏文明宝贵的文化遗产。将赣傩文化艺术元素融入到设计教学中,既充实了设计教学的内容维度,又拓展了赣傩文化传播承袭的方式和道路。本文以促进文化遗产活态传承、拓展艺术设计多维发展为切入点,深入发掘赣傩文化艺术元素在设计教学中应用的意义,从改变教学思路、深入文化内涵、改革教学方式三大层面探讨了赣傩文化中艺术元素在设计教学中的应用,以期能够增强赣傩文化在当今时代的生存能力,发展拓宽其创新应用价值;进一步扩充设计教学内涵,创新教学方式,提升高校对设计类人才的输出质量;拓展地域文化继承与发扬新途径、新方式的探索,进一步推动赣傩文化的活态传承和创新应用。  相似文献   

5.
楚凤纹样是民族工艺史上最具有代表性的地方特色纹样,我们作为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应当对纹样进行"再"创造与研究,这样才有利于民俗文化的保护与探索。本文从楚凤元素的形态特征入手,利用构成手法,展现它们在现代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可能性,科学、合理地对楚凤元素进行二次创作并应用在文创产品设计中,促进其传播与发展是本课题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6.
以萨满面具造型艺术为启示,深入分析萨满面具独特艺术风格,综合运用设计基因提取的研究方法,论述萨满面具核心视觉元素的提取思路,将提取的设计因子按照中国传统造物思想应用在文化创意产品中,形成产品视觉特有风格,更好的传播和发扬中国传统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7.
壮族民俗文艺是广西本土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作为品牌设计核心部分的标志设计,融入壮族元素能增加其本土特色与独特魅力。通过对广西本土壮族元素外形与内涵进行分析,结合当今社会的通俗审美将其应用在标志设计中,探寻出具有广西壮族精神面貌的品牌标志设计。不仅对发展广西区域经济文化及特色产业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也能起到对壮族人文传播与交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楚凤纹样是民族工艺史上最具有代表性的地方特色纹样,我们作为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应当对纹样进行"再"创造与研究,这样才有利于民俗文化的保护与探索。本文从楚凤元素的形态特征入手,利用构成手法,展现它们在现代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可能性,科学、合理地对楚凤元素进行二次创作并应用在文创产品设计中,促进其传播与发展是本课题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9.
以萨满面具造型艺术为启示,深入分析萨满面具独特艺术风格,综合运用设计基因提取的研究方法,论述萨满面具核心视觉元素的提取思路,将提取的设计因子按照中国传统造物思想应用在文化创意产品中,形成产品视觉特有风格,更好地传播和发扬中国传统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10.
服装设计是一种具有特色的艺术类别,在发展传播中不断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净化.我国传统文化在交流传播中成为服装设计师展示中国服装文化艺术的重要元素.但是现阶段我国服装设计师在应用传统文化因素进行艺术创作的时候往往会忽视传统文化,或者在对传统文化继承的过程中存在缺乏创新的问题.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国服装设计发展,需要有关人员对如何更好地实现传统文化和服装设计进行整合进行策略分析.  相似文献   

11.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民族间的交往与互动更加频繁,民族关系模式与类型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影响民族关系变动的因素也呈现出了新的特点.笔者选取了循化撒拉族自治县道帏藏族乡的唯一一个汉族村落--起台堡村为田野调查点,深入实地进行了民族学传统的"田野工作",对该社区所处空间的民族关系状况作了调查,从一个新的研究视角对影响民族关系的因素作了实证性的分析.  相似文献   

12.
熊英  吴凯 《西藏研究》2012,(1):104-111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这一新的政策取向,自2005年10月首次提出以后,迅速由政策话语嬗变为学术话语,进而显现出向媒体话语、公共话语演进的趋势,党的十七大正式提出了构建公共服务型政府,其中公平正义就是公共服务的主要价值取向之一,教育作为公共服务的主要构成要素之一,对其他要素有着基础的影响.因此,实现教育的公平正义,是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3.
西部民族地区经济落后的原因很多,人们更多地关注历史、教育、环境等因素,而对金融发展滞后、资金供求矛盾紧张带来的经济发展缓慢关注较少。经过对比发现,穆斯林地区的民间信贷与伊斯兰金融,在形式上有高度的相似性,根源在于其共同的宗教文化基础。作为金融创新工具,发展伊斯兰金融不仅可以吸引外资、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同时能更好地为穆斯林提供金融服务,从而凝聚3000万穆斯林同胞的向心力。  相似文献   

14.
壮族原生型民间宗教结构及其特点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壮族的宗教包括原始宗教、原生型民间宗教和外来创生型宗教三个层次,其中原生型民间宗教--麽教和师公教具有代表性.它们的内部结构比较完整,基本具备了宗教的构成元素.与世界各种创生型宗教相比,仅在无地区性和全民性宗教领袖、无绝对权威主神的不同.壮族宗教的特点主要有8个方面,其中多种宗教神灵和谐共处,为国内外少见.  相似文献   

15.
我国少数民族构成要素的因子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行 《民族研究》2001,4(1):45-51
本文用总人口、自治地方本民族人口、自治地方少数民族人口、人均GDP、农业人口、识字人口、在校生、母语人、单语人、双语人人数等 10项指标作为民族的地区、经济、教育和语言构成要素 ,对这些要素在我国现有少数民族中的构成情况作了描述、相关和因子提取等统计分析 ,以说明目前我国少数民族构成的基本社会状况 ,以及这些要素对少数民族整体和个体的构成的作用或代表的信息量有多大。文章还依据已有的经验知识对统计分析结果作了相应的说明和解释。结论是 ,目前我国少数民族之间的区别特征主要在于经济发展水平、人口的教育水平、居住地区、使用语言等方面的社会差别 ;但是从发展趋势看 ,传统意义上的各民族构成要素的作用将逐渐减弱 ,民族间的差别将逐渐缩小  相似文献   

16.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田野调查、专家访谈、逻辑推理等研究方法,对湘西苗族鼓舞的起源进行了考究。实地考察了湘西苗族鼓舞的传承方式、传承体系、传承人等因素生存状态,分析苗族鼓舞的生态样式及其成因,对湘西苗族鼓舞的文化内涵和文化价值进行深入思辨。  相似文献   

17.
西方村是海南省一个人口较多的美孚黎方言村落.20世纪50年代,中南民族学院编辑组曾对其进行了包括婚姻制度在内的诸多方面较为详尽的田野调查.文章以这些调查为蓝本,通过再次的调查走访,揭示出美孚黎婚姻制度六十年来社会变迁的主要特点,即是在沿袭传统的基础上锲入现代文化元素而蓬勃发展;传统与现代共同建构出当代美孚黎婚姻制度的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18.
壮语地名有壮语和汉语两部分,其关系有以下三种:有壮语有汉语,汉语和壮语有对译关系;有壮语有汉语,汉语和壮语没有对译关系;有汉语,但是没有壮语。书写壮语地名的方块字有的本身就是汉字,即使不是汉字,也会向汉字系统靠拢。壮语地名有转化为汉语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语言濒危原因探析--兼论语言转用的多种因素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以大量语言濒危现象为例证 ,对引起语言濒危的原因进行分析 ,认为产生语言濒危乃至消失的原因有两类 ,其中由于主动的语言转用造成的本族语消失是产生当代语言濒危现象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 ,本文进一步对影响语言转用的人口比例、文化基础、经济优势等多种基本社会因素进行分析 ,提出这些社会因素互相交织在一起 ,对语言的使用发生综合的影响 ,最终由取得优势的因素决定语言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While discussions of state involvement in migration generally focus on restriction, states are actively involved in the promotion of labour migration through guestworker programmes, among other examples. While these programmes are state-sponsored, they often rely heavily on private actors in order to function. Drawing on the examples of the H-2 visa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recruitment of foreign workers to Malaysia,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common elements of state direction of migration combined with a focus on temporariness and an outsourcing of recruitment and supervision that are present in both guestworker schemes. In drawing on the geographically, economically, and politically distinct contexts of the U.S. and Malaysia we look to how these schemes contain a mixture of state and private authority which permits an especially potent form of control over the lives of guestworkers that is greater than what either state or private actors could produce individually. Such control raises important questions about the nature of public/private governance within migration more broadl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