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文佳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6(5)
日语经常被指出是带有性别差异的语言.语言是社会的镜子,因此,在语言中必然能够反映出性别的差异.本文围绕日本人夫妻间的称呼,结合社会语言学的有关理论,将称呼与性别相结合,证明了日本人夫妻间使用的称呼语中亦存在性别歧视现象.并从此现象中揭示出了日本人传统的家庭观念以及妇女在家庭中的身份、地位以及所处的社会阶层. 相似文献
2.
世界经济体系中的不平等与不平衡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激波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9(1):27-33
世界经济体系中发达国家与落后国家之间的不平衡现象一直存在 ,二战以前 ,很大程度上它是由殖民主义造成的不平等而导致的。二战后 ,落后国家获得独立 ,自己主宰自己的命运 ,世界经济体系也朝平等方向有了巨大的进步 ,对落后国家的发展给予了前所未有的优惠待遇。在此背景下 ,发达国家与落后国家之间日益加剧的不平衡现象 ,不是由世界经济体系的不平等造成的。应该从落后国家和发达国家内部发掘导致不平衡的深层问题 ,避免因指责、憎恨世界经济体系的不平等而与之隔绝。 相似文献
3.
《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9,(4):87-95
当代农村集体资金主要有三种分配方式:第一种是分配征地补偿款,以人人共享与平均分配为主旨;第二种是集体经济的股份配置,兼顾贡献大小与人口均分;第三种是社会保障与村庄的福利分配,侧重向老人、儿童倾斜。值得关注的是,无论哪种分配方式都会遭遇性别分配不公,男娶女嫁的单一婚居模式,已经成为影响农村集体经济公平分配的深层原因。要根治性别分配不公问题,需要双轮驱动:婚居模式的变革以及村级分配制度的创新。 相似文献
4.
杨义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6(3):130-135
学术研究需要在世界视野中寻找位置,并确认自己存在合理性。双世界视野的建立,关键在于以自觉的 姿态走出传统学术的封闭型的惰性,不要在离索自闭的怪圈中作茧自缚。提倡双世界视野的研究方法,用意不在 制造隔阂,而在自觉地进行深度的文化对话,在明白不同文化特质的基础上,包容多元,力求相互贯通。贯通双世 界视野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在分析中会通多重智慧,是凝聚型的贯通;另一种是发散型的贯通,捕捉住某个现象 片断,于其无意识的呈现中深究其内在的必然,从而逐层扩散,把片断中的必然加以系统化。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由农村地区社会性别不平等问题引发了一系列不良社会现象,阻碍了农村社会的发展,因此在农村构建平等的社会性别文化十分必要。通过运用实地调查法、访谈法等方法研究农村地区社会性别不平等的现状,并从生理、思想文化观念、教育机制、法律和媒体舆论等多角度分析造成此种现象的原因。提出以下对策:国家应完善性别视角方面的法律法规,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社会组织在农村组织宣传活动,维护女性权益;企业建立公平公正的选拔机制;社会媒体承担社会责任,宣传性别平等等正能量话题;村委会改变固有的传统思想,加强对女性的培训;学校改革教育体制,深化村民教育平等意识;家庭营造性别平等氛围,促进幸福生活;女性自身提高能力,独当一面。 相似文献
6.
郑昌发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0,53(5)
世界近代史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对 1 5、1 6世纪至 1 9世纪世界发展演变中那些牵动世界全局、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事件和人物进行宏观考察 ,从丰富多彩的史实中勾勒历史从分散向整体发展的基本线索 ,总结经验教训 ,揭示世界历史发展的大趋势。 相似文献
7.
广告中的女性形象与现代传媒中的性别失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虹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7(3):93-95
在现代社会无孔不入的各种广告中不难发现:女性在其中出现的比例远远高于男性,广告中的女性形象也从一定程度上表达了现实社会对女性的角色定位和价值规范.通过对广告中的女性形象进行分类、分析,挖掘其背后存在的"他视角"和由此体现出的现代传媒中的性别失位. 相似文献
8.
Drawing on relative resources and gender construction theories, we examined economic and psychological factors that affect married parents’ domestic labor. Married parents from the United States (N = 801) reported whether they earned less, equal, or more income than their spouses, as well as the proportion of housework and childcare they performed. In line with a relative resources perspective, participants reported doing less domestic labor as their relative income increased. Yet, in line with gender construction theories, women reported doing more domestic labor than their spouses, regardless of their relative income. Moreover, support for traditional gender roles mediated the effect of income on domestic labor for women, but not men. In contrast, perceived domestic entitlement (feeling justified doing less domestic labor than one’s spouse) mediated the effect of income on domestic labor for men, but not women. The implications for the future of gender equality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9.
不平等概念与近代中国的不平等条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侯中军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6,(2)
法学上的平等指的是程序和条文上的平等,理想概念中的绝对平等是不存在的,我们判断中国近代史上的条约是否平等,依据的标准应该与国际法一致。条约的缔结是否有武力直接或间接的威胁,条约是否侵犯了中国的主权,约文是否对等,应是我们评判不平等条约的基本原则。由于近代条约的复杂多样,单凭几个原则是难以判定所有的条约的,对一些具体的问题还需要深入讨论。 相似文献
10.
关于世界近代史的体系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现实的需要,应构建一个与现有体系有所不同的新的世界近代史体系。钱乘旦提出的"现代化体系"具有很多优长之处。但是在构建世界近代史体系时,需要注意世界通史的整体性、内容与主题的联系性、世界近代史和世界现代史在其内涵的提法和表述上具有一致性,并且应有明确的时间概念和重大历史事件作为世界近代史起始和结束的标志。 相似文献
11.
费·哈里森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6(1)
在人类学研究领域中,当"女性"分析范畴尚属一片空白之时,"男性"却在民族志研究的中心舞台上拥有了一席之地,研究者丝毫没有顾及到潜在的文化元素,不论是内在的还是外在的(即内部构成上的或外部结构上的),"男性化主义"都被当成了社会的人造产物,而未被看作是生物自然力量的结果.以往的许多研究对更早前该学科过分男性化(或者只考虑男性)的趋势采取了一种应对和纠正的态度,认为其缺乏对女性真正的关注.在近30年里,许多形式的人类学调查、分析以及理论构建都非常认真地关注着女性(指妇女和女童)的生活经历、社会地位、机构设置、身份认同等,它们发展迅速,在理论与文化层面变得越来越丰富多样. 相似文献
12.
蔡德贵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4(5):7-14
从文化交流的观点来看,应该把儒学当作一个动态的思想体系,用开放的心态来对待儒学的发展,不断地吸收外部的思想文化因素,儒学和西方文化的融合是灵与肉的结合,融合是以儒学为主导的双向互动,多元融和型儒学的形成,必须以东西方文化的大融合为基础;当代儒学可以在人天关系(人与自然)、人人关系(人与社会)、人自身灵与肉的关系3个方面继续发挥作用,使儒学为我们所用,改变我们今天的社会,使社会更稳定。儒家在全球化条件下对西方文化的态度不是排斥,而是融和,通过交流,把儒家文化进一步推向世界。 相似文献
13.
环境保护与人类发展是当今国际社会共同面临的重大议题. 人们越来越关注环境退化对女性生存与发展的消极影响,同时也意识到女性参与环境保护对可持续发展以及女性自身发展的重要意义. 充分探讨了环境问题与性别问题之间的深层次联系,研究了国际社会性别主流化政策的制定及应用现状,并就如何在环境保护类项目中推进性别主流化提出了具体建议. 鉴于环境问题与性别问题的本质联系,只有将性别主流化充分纳入环境保护项目的各个环节,才能在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进程中消除性别歧视,推进人与人之间的平等,进而实现人类社会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4.
胡经之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19(6):101-106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几度辉煌,在唐代已发展为强势文化,辐射亚洲,又逐步走向西方,对欧洲启蒙运动发生过重大影响。但在康、雍、乾以后,落后挨打,逐渐沦为弱势文化。跨入新世纪以后,中华文化如何走向世界?“拿来”、“送去”应互动,融合中外铸新范。 相似文献
15.
运用现代教学手段与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索了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培养创造创新型人才的方法,现代教学手段在培养创造、创新型人才方面的意义。培养学生在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养成创造、创新性思维,并且阐述了我们在实际的教学中取得的经验。 相似文献
16.
周少来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37(2):128-135
亚里士多德的政治思想兼并包,博大精深,为后世留下了常掘常新的丰厚思想资源。他强调正义是城邦秩序和共同幸福的基础。承认家庭和财产的必要为私域生活留有空间,对人性偏私的深刻体认使其推崇“法律至上”,并提供了“分权制衡”的思想胚基。这些都极具当代意蕴,可资开掘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项松林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4):29-34
马克思的社会交往理论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社会交往是马克思创立唯物史观、形成世界历史思想的重要环节。通过对社会交往的研究 ,马克思揭示了社会的内在结构 ,探讨了交往社会形态的历史演进 ,考察了“世界交往”在人类社会演进中的历史作用。在现时代背景下 ,回顾和梳理马克思的社会交往理论 ,对丰富和发展历史唯物主义、参与和融入全球化进程等问题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宋兴无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0(4):12-19
在西方,"文化"一词定义众多,理解各异,而且随时间变化而变化,受特定国家的特殊情况所影响。文化在使用上主要有两类理解:其一,人类所能想到和知道的事物中最好的那一部分;其二,人为之物的全部,包括物质的和非物质的。前者又称为"人文派"定义,后者为"社科派"定义。西方学术界对文化的整体理解可大体分为历时性文化观、共时性文化观、种族文化观和整体文化观。西方学界历来对文明有一种批判精神,在肯定其对社会贡献和作用的同时,抨击其对自然和人类的罪恶。文明同样有多种理解,从根本上说,文明是指文化中进取的、有成效的那一部分。但文明经常被异化,即用在了征服、杀戮同类、甚至毁灭自然等方面。 相似文献
19.
社会性别是女性主义的核心概念之一,但在今天,它已不再是男人和女人的代名词,也不是简单的男人和女人的角色代码,而是一种社会结构、一种社会关系,是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重要方法和工具。它是女性主义运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既有革命性的积极意义,也存在着时代局限性。女性主义理论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对现代知识女性的价值取向和角色转换造成了强烈的冲击,使其面临着家庭责任与社会责任之间的矛盾。琼·W·斯科特从历史学角度将社会性别描述成一种“分析范畴”。强调社会性别提供了一种区分男女两性不同行为和社会角色的方法,为分析女性角色冲突提供了一种新的分析视角和分析方法.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分析两性关系。 相似文献
20.
赵冰波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3(4):47-49
儒学对中国以及东亚诸国的文明发展影响巨大,这种影响至今犹在.儒学发展的本身是一个不断扬弃、吸纳的过程,儒学的许多有价值的观念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成功展示也是继承和创新的结果.当前,在文化全球一体化、中西方文化激烈碰撞的大环境中,儒学要想在社会主义文明建设中更加大有作为,仍需要不断地扬弃、汲取、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