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5 毫秒
1.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是指除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以外的其他教育形式。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长效机制,是指能够促使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展开的各种形式或载体。其长效机制主要有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建设、学校管理、校园环境优化、学生社团活动及社会实践活动等。建构完善的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长效机制,对于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通过一定的载体才能进行,其重要载体是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课堂教育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载体,社会实践活动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重要的辅之载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发挥课堂教学载体的重要作用,讲究实效,并与社会实践活动辅之载体相结合,全方位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多方面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3.
"微时代"的到来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冲击,课堂教学、传媒载体教学、网络载体教学、学生活动载体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载体与发展方向。本文将就当前我国大学生在微时代下思想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探讨解决这些问题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要做到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贯穿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中,笔者认为,最主要的是要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本文简单分析社会主义荣辱观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意义,并提出用社会主义荣辱观来引领高校师德建设、校园文化建设、课堂教学、道德评价机制、学生实践活动和道德修养六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5.
情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承载并传输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信息,而且联系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和客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身心健康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把情感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能使抽象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加人性化,更加贴近受教育者。从实践的层面来说,高校教育工作者运用情感载体,须以渗透、诱导的方法为主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学生培养积极向上的情绪,完善人格,重视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以形育情。  相似文献   

6.
主题教育活动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承载并传输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信息.并且联系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和客体。实践证明.主题教育活动是对大学生群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要运用好这一载体,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就必须做到主题教育活动要旗帜鲜明,针对性强;主题教育活动要与基础的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主题教育活动要多样化,系统化。  相似文献   

7.
载体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活动形式。对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进行研究是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的丰富和发展,有利于揭示思想政治教育的机理和规律,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吸引力,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建设。其载体内涵主要表现为承传性、中介性、实践性等,表现形态分为直观载体、活动载体和组织载体。  相似文献   

8.
重大体育赛事是一种具有强大影响力的文化活动,具有观众多、范围广的特点,是不可多得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具有增加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重大意义。重大体育赛事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开发,在学校思想教育上,需注重将赛事史料融入到内容和方法中,帮助学生了解其精神寓意;在社会思想教育上,可结合现状以社区为单位运用讲座、文艺表演等多种方式进行教育;可利用赛事资源作为思想政治体验式教育的载体,如体育场馆等。开发重大体育赛事资源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树立较强的资源意识,发挥多主体的合力作用,争取政府和社会的大力支持。  相似文献   

9.
社会热点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机制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对社会热点的关注程度往往高于一般群体,对于社会热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能采取回避的态度,而应该积极与之相结合,将社会热点教育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入点和新载体;同时把社会热点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做法常态化、制度化,进行相应机制的构建。社会热点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机制构建可以从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机制、讲座机制、学生研究性学习活动机制、思想政治社会实践机制以及协调机制等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0.
思想政治课是中等师范学校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常识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课程,在中师德育工作中居于重要地位,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思想政治课教育功能发挥的强弱,直接关系学校的整个德育工作的效果:其一,思想政治课是唯一的一门直接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其二,思想政治课所传授的科学理论知识吸学生掌握科学理论知识的程度,是其它德育工作的基础。多年来,我们思想政治教研室在学校的领导和指导下,积极改革思想政治课教学模式,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一、改革课堂教学,增控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相似文献   

11.
主题主线主渠道--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等教育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事关党和国家工作的全局。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是贯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的主题。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任务和主要内容,既要全面把握、融会贯通,又要强化重点、突出主线。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提升理想信念教育,落实文明修养教育,是经常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理论武装、舆论引导、精神塑造和作品鼓舞是主要渠道。在宏观把握上要统筹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在学校教育中要统筹基础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在日常教育中要统筹课堂教育、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在课堂教育中要统筹专业教育、人文教育和"两课"教育。  相似文献   

12.
针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人才的需求变化,结合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提出现代化教育观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前提;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课堂教学和第二课堂活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渠道;推行多证书制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建立合理的考核机制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力保证.  相似文献   

13.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但部分中小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教学模式化、一刀切、满堂问、超负荷等不良现象普遍存在。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4.
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思考与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水平的课堂教学与高质量的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是坚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根本保证。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课堂教学是基础,敷衍课堂教学,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就会失去根本;实践教学是深化,轻视实践教学,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势必流于空谈。  相似文献   

15.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成为高等教育的一支重要生力军,高职院校作为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载体之一,其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着我国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并进而影响到我国工业化、现代化的进程。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在一次针对高职生“思想政治素质”的问卷调查中发现,部分学生在政治观、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观等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亟需改善。因此,要紧紧把握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充分发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主课堂、主渠道的作用,全方位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对互联网的管理和运用,创建良好的网络环境;构建良好的社会环境;充分发挥高职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课程的重要功能与现实教育困境并存;要求在找寻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和课堂教学规律的契合点中,寻求该课程的有效的生长点。坚持教育目标与学生需求相结合、师资队伍专职与兼职相结合、教育内容与教学方法相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外教育相结合、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相结合,是经实践证明的较为有效的路径。  相似文献   

17.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课程思政”不拘泥于各学科专业知识的学习,而是利用课堂这个主渠道,教师通过知识传递实现价值引领,使得各类课程都参与到学校育人过程中,推进课程体系和教育教学创新,实现“全课程育人”。“课程思政”对各学科教师的素养及能力和水平提出了高要求。如何将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入课程教学中,当从理科、工科、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不同类型课程的教学实践出发进行探讨,希望能为“课程思政”落到实处、取得实效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8.
"两课"课堂教学应当遵循一系列基本原则,主要包括方向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正面教育为主的原则.提高"两课"教学效果,关键是建立起一套合理、有效的以讲授法为主的教学方法体系.  相似文献   

19.
加强荣辱观教育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中华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对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高校应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结合、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知与行相结合、继承优良传统与改进创新相结合的原则,积极构建社会实践平台、校园文化平台、网络教育平台、服务咨询平台,落实好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学生管理为基础、以队伍建设为依托、以构建长效机制为保障等措施,把大学生培养成为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20.
生态道德教育是全面反思社会发展的得失而提出的新思想,肩负这项时代使命已成为21世纪高校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加强高校生态道德教育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高校德育的时代要求,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课堂教学有利发挥高校老师在德育中的主导作用,有利学生进行情感交流,有利于突出学生的在德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是高校实现德育目标的主要途径和高校生态道德教育最基本的组织形式。高校生态道德教育是一项紧迫性、基础性的工作,进课堂是生态道德教育长期性的必然要求。因此,课堂教学应成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主渠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