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文学民间源头论”是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中国文学史研究中占重要地位的一个理论,它的一条直接的形成路径来自于京剧的雅化及新文化人士对京剧雅化的批判。瞿秋白将阶级剥削理论运用到中国戏曲史的分析上,形成了一种新的文学史观;鲁迅对雅俗关系的阐述则相对深刻和全面,他反对的是文艺的士大夫化。然而在阶级观念日益膨胀的时代,简单的占有论被当成了文艺雅俗关系的全面理解,最终在文艺大众化、民族化思潮的推动下,形成了民间文学是中国文学的源头、正统和主流的文学史观。“民间文学源头论”不仅将文学形式的产生问题简单化了,而且还对雅俗两类文学的关系作了线性的、狭隘的理解。  相似文献   

2.
王锺陵 《学术研究》2002,6(12):109-114
“文学民间源头论”是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中国文学史研究中占重要地位的一个理论,它的一条直接的形成路径来自于京剧的雅化及新文化人士对京剧雅化的批判。瞿秋白将阶级剥削理论运用到中国戏曲史的分析上,形成了一种新的文学史观;鲁迅对雅俗关系的阐述则相对深刻和全面,他反对的是文艺的士大夫化。然而在阶级观念日益膨胀的时代,简单的占有论被当成了文艺雅俗关系的全面理解,最终在文艺大众化、民族化思潮的推动下,形成了民间文学是中国文学的源头、正统和主流的文学史观。“民间文学源头论”不仅将文学形式的产生问题简单化了,而且还对雅俗两类文学的关系作了线性的、狭隘的理解。  相似文献   

3.
在这之前,有一些人曾提出“重写文学史”而遭到一部分人的非议.我觉得,“重写”是很有必要的.我们习惯于接受哪怕是错误的东西,而表现出思维的惰性和萎缩,缺少大幅度争鸣与创造的文化活力.我们的当代文学史就应该重写,特别是关于“文革”十年间的文学范畴问题,如果有些问题搞不清楚,就会影响到整个中国当代文学的科学性.这是我们当代学者义不容辞的责任,而不应该把这些问题作为遗憾的事情留给后来的学者.这个问题就是“文革”中的地下文学的地位、价值意义.许多文学史,甚至可以说,迄今为止,所有的当代文学史著述、教材,都忽略了这个问题.因为什么?主要原因是学者们的开拓精神不足.我们整天谈什么文学观念的更新,但具体实践中敢于更新的很少,顶多是在论述的角度上换一换,没有可喜的拓展.说到底,我们一方面把文学放在语言的艺术中去理解,而另一方面又常忽略文学语言的多样性表现,自觉或不自觉地排斥隐体系的文学.对于“文革”中的地下文学,主要是手抄本和民间文学,当前亟需的是重新整理,挖掘、钩沉,然后才是理解、分析.对于手抄本和民间文学在这十年间的表现,其珍贵价值不仅体现在填补文学空白的层次上,更重要的是具有世界性的文学史意义.在“文革”十年中,样板压倒一切,主要是样板戏,其他象样板小说  相似文献   

4.
何谓民间文学 ?何谓俗文学 ?二者的关系如何 ?一直是学术界和教学界探讨的问题。本文拟就此问题 ,谈一点不成熟的看法 ,以求教方家。一、关于民间文学的定义关于民间文学的定义 ,真可谓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钟敬文先生在《民间文学概论》一书中开宗明义 ,为民间文学下的定义是 :“我们认为 ,民间文学是劳动人民的口头创作 ,它在广大人民群众当中流传 ,主要反映人民大众的生活和思想感情 ,表现他们的审美观念和艺术情趣 ,具有自己的艺术特色。”段宝林先生在《中国民间文学概要》中把民间文学定义为 :“民间文学是文学的一部分 ,是和作家文学…  相似文献   

5.
民间文学的现实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往讨论民间文学的现实意义,大多都以作家文学为参照。其实,民间文学并不是以作家文学为对应的一种文学,这一现代学科概念也不是以作家文学为参照提出来的。民间文学作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和这门学科研究的对象,都不是由“文学”分化出来的,它有着完全独立的形成和演进轨迹,并不完全属于文学的范畴。因此,讨论民间文学的现实意义,应该突破一般“文学”的纬度。本文从民间文学的实际存在状况出发,对民间文学的现实意义作了重新认定。  相似文献   

6.
在20世纪西方文学的荒诞意识讨论中,我觉得有些问题值得商榷。如一种意见认为:荒诞只是一种手段,荒诞作家也追求理性,而且和我们的理性概念是一致的。倘若这一立论成立,那便会产生一个问题,即荒诞作家的理性和传统理性是一致的吗?既然一致,又为什么把他们称作“非理性主义”呢?难道在“非理性主义”和“理性主义”之间可以划上等号?如果这种意见是想说明:荒诞作家归根到底追求的是一种“荒诞理性”——也算是一种理性的  相似文献   

7.
屈原是我国第一个伟大的诗人,他吸取了楚国民间文学和《诗经》的优良传统,创造了崭新的文学样式——楚辞,开拓了我国文学的新园地,对后世文学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他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不可磨灭的地位。然而,前几年在“四人帮”炮制儒法斗争模式的恶劣影响下,有些文章以儒法划线,有的为了肯定他,就把他说成“法家革新者”、“法家诗人”;有的为了否定他,就把他说成孔孟之道的“信奉者”。显然,这两种看法,都是十分错误的。当然,早在建国初期就有些研究屈原的文章把屈原说成“法家”,其中许多观点也是很值得商榷的。今天,我们应以科学的态度,还屈原的本来而貌。  相似文献   

8.
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欧美作家执世界文坛之牛耳,欧美发达国家的白人文学是处于中心地位的主流文学。然而,纵观最近几十年来世界文坛的发展趋势,西方白人文学的垄断地位正在逐步被打破,第三世界的“后殖民文学”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就。“后殖民文学”范围太大,本文只能从其中选取一个极小的“点”,对尼日利亚英语小说作非常概略的介绍。尼日利亚1914年沦为英国殖民地,于1960年独立,70年代成为非洲最大石油生产国。80年代世界市场油价剧降,使尼日利亚经济状况恶化,政治局势动荡。尼日利亚有250多个部族,主要民族语言有豪萨语、…  相似文献   

9.
中国小说的主流实际上是由宋元话本发展起来的章回小说。宋代产生的白话话本小说,实质上就是中国小说的起源。然而唐传奇也给后代小说的发展以影响,但由于文言文体,使其仍局限于“文人学士”的圈子里,隶属贵族文学,并没有形成多大的社会影响。和其他文学形式一样,它们大多产生于民间,在民间发展后才被文人重视,接受并加以发展、改造。宋话本小说就产生于宋代“市井细民”之中,并形成了广泛的社会影响,摆脱了“文人、贵族”文学的种种束缚,以“市民文学”的面貌展现了崭新的文学形式。宋话本小说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不容等闲视之…  相似文献   

10.
在中外文学史上,有不少作家描写过“疯子”,但真正具有广泛社会意义的、成为文学典型的、至今仍在世界文苑中闪烁光辉的“疯子”却不多。果戈理曾在《狂人日记》中写过“狂人,鲁迅也在《狂人日记》中描写过“狂人”。果戈理是俄国的“散文之父”,鲁迅是我国新文学的旗手,他们笔下的“疯子”是有深刻的社会意义的,同样  相似文献   

11.
我国各民族的文学 ,一般都包括两大部分 :即人民口头创作的民间文学和作家创作的书面文学。我国少数民族文学 ,在整个中华民族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在许多民族地区蕴藏着极为丰富的民间文学 ,其中不少优秀的作品早已享誉海内外 ,为我国多民族的文学增添了光辉。如被誉为我国三大英雄史诗的《格萨尔王传》(藏族 )、《江格尔》(蒙古族 )和《玛纳斯》(柯尔克孜族 ) ,它们不仅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灿烂明珠 ,也是世界文学中的珍品。特别是宏篇巨著的《格萨尔王传》 ,更冠古今中外。各兄弟民族的作家文学 ,在我们党和国家正确的民族政策和文艺方针…  相似文献   

12.
前苏联文学中的所谓“同路人”,指的是资产阶级作家和无产阶级作家之间的一个作家阶层,是由托洛茨基于1923年首先提出来的。“同路人”这一重要文学现象的存在,是由“同路人”在一定历史阶段的特殊地位、同路人问题引起的重大争论和当局的干预、“同路人”的命运及其对国家文学发展的影响等几个因素决定的。“同路人”作家的悲剧命运,有其深刻的政治和历史原因。  相似文献   

13.
<正> 文学史家称赞文艺批评家是“人类心灵的指路碑”,和作家被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一样,享有崇高的社会声誉.人们常常认为批评家首先是思想家,同时又是艺术家、科学家,要求批评家既当学者,又要当诗人.从文艺批评作为一种研究和评价艺术的科学来看,这种需要也并非苟刻,因为这是文艺批评的性质和任务所要求的.许多优秀的杰出的批评家都为我们提供了这种榜样.当然,要求批评家既精通评论,又熟谱创作;既是学者,又是诗人,实际上并不容易做到.有些作家认为批评家和作家的关系,就象树上的木耳和树木的关系一样,完全是靠吸收植物的营养来过日子的,实际是把批评家看作作家的附庸.这显然是一种偏见.美国叶芝说:“没有文艺批评家作为保护人和解释者,伟大的艺术就无从产生.”16世纪中叶的英国,正处于文艺复兴时代,伦敦的文坛与戏剧界都十分活跃.有个名叫高森者却大肆攻击戏剧,旁及文学,认为都是诲淫诲盗的毒物.他把他写的挑战性的小册子献给西德尼.为此西德尼写了《为诗申  相似文献   

14.
“台湾文学”并不是新名词,在台湾光复前就有作家使用过。但这不等于说,“台湾文学”在任何时代或对任何人来说,意义都是相同的。“譬如日据时代的台湾文学,是殖民地台湾的心声,是精神与灵魂的表达;是挫折、希望、悲哀、喜乐的交融。但在同一时期,从日本统治者的观点来看,  相似文献   

15.
三十多年前的一天,很快就要戴上“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之王”桂冠的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站在镜前浮想联翩,自言自语,不经意地说出了几句有伤作家们自尊心的话:由于腼腆,我才当了作家。二十年来我已经出了四本小说,第五本正在写。但我从来不谈文学,因为我不知道它是什么。再说,我也确信,没有文学,地球照样转动。但是,我相信,倘若没有警察,世界就完全是另一个样子了。所以我想,如果不当作家而干别的,也许对人类更有用处。①既然文学对社会没什么作用,那么,马尔克斯干嘛还要一辈子从事这种意义不大的营生呢?马尔克斯说:我写作,是“为了让…  相似文献   

16.
新中国成立后,作家被纳入“单位”的体制之中,他们与报刊、出版社之间的关系,也随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不为金钱写作,作家深深扎根在生活的土壤中,转换叙事模式,为工农兵服务,是“文革”前十七年文学生产的显著特征。尽管作家的总体待遇、经济条件得到了提高,但在一个“泛政治化”的社会里,政治地位才是最重要的,如果在政治上被打倒了,作家的一切待遇都可能落空。  相似文献   

17.
金鑫 《理论界》2005,(5):196-197
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前期的先锋文学因其注重“形式”的探索并强调小说是“叙事的艺术”而成为传统艺术的有力挑战者。但必须强调的是,由于先锋文学对形式和叙事技巧的刻意追求使其丧失了文化圈以外大众的广泛认知与接受。曾有评论家认为,由于影视的介入,先锋文学在被通俗化转译的过程中,“先锋作家对待故事的处理方式也就离开了原来的立场。‘先锋小说’,在90年代的变化,改变了‘先锋’的性质。这是‘先锋文学’终结的内在原因。”〔1〕先锋文学是否终结这是个很有争议的话题。但我们在此要探究的是电影工作者在“转译”先锋小…  相似文献   

18.
随着“作家学者化”口号的提出,八十年代多家重点高校都开设了作家班,在为中青年作家提供文化深造机会的同时,也在推动文学发展及教育革新方面收获了很多宝贵经验。认真探究80年代高校“作家班”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现实原由,对于我们今天应对文学、教育领域的一些问题还有现实的借鉴意义。本文从外在背景和文学自身两方面入手,在梳理高校“作家班”演化经历的基础上对其产生原因及影响加以探析。  相似文献   

19.
1930年代,沈从文先后发起了“京海之争”“反差不多”等一系列文学论争。当我们重返论争所发生的历史现场,将两次论争结合起来进行整体考察,可以发现:“京海之争”并非“京派”与“海派”这两大文学流派之间的正面交锋,而是由沈从文独自代表北方作家群体(京派),与居于上海的作家群体(主要是左翼作家)展开的一场关于政治、商业与文学之间关系的大讨论;“京海之争”的真正肇始也不是沈从文的《文学者的态度》一文,而是他的另一篇文章《论“海派”》;同时,沈从文发起“反差不多”论争的真正意图与“京海之争”一脉相承,都是旨在通过批判文坛普遍存在的“差不多”现象,凸显以自己为代表的“京派”文学之独特价值。藉由系列文学论争,“京派”这一“作家群体”正式浮出历史地表,而沈从文作为后期“京派”文学的代言人,其创作观念和文学理想也日益凸显,并逐步在整个中国现代文坛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文学论争显然是沈从文主动选择的一种“自我经典化”的媒介策略,无论是在“京海之争”中强烈批判“海派”作家“玩票白相”的创作态度和“商业竞卖”的恶劣风气,还是在“反差不多”论争中激烈指责以左翼文学阵营为代表的公式化、概念化创作倾向,其背后潜藏的都是沈从文强烈的“自我经典化”意识,他实际上是想要借助群体的力量,让自己代表和引领的自由主义文学理念脱颖而出,以完成在中国现代文学场中的站位,进而为自己念兹在兹的“伟大中国文学作品”指明创作方向。  相似文献   

20.
《别赋》和《恨赋》是南朝作家江淹的代表作,在南北朝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可是在一些文学史著作中,并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有的根本没有加以介绍,有的虽然介绍了,但也只是提一下它的“艺术技巧”,而没有揭示它的社会意义。我们认为,这种情况同人们对南北朝文学的习惯评价有很大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