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老师.学语文要数作文最难了,对吗?”一个刚入学连汉语拼音都没学完的小女孩问我。我震惊了。愣了一下后忙笑着作答:“不,作文不难,当你认识了汉字后,作文就是你和语言文字做游戏。”小女弦笑着走开了。我陷入了思考:“作文难”的舆论为什么如此之广.连最天真、纯朴的儿童都已深入其心。孩子们刚迈入校园就对作文望而生畏,这样我们的作文教学能成功吗?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该怎样帮助孩子们习作呢?在教学实践中,我尝试着,反思着,摸索着……  相似文献   

2.
读者心声     
您好,我是咱《作文教学研究》的忠实读者和追随者,自2001年1—2月第一期创刊的《作文教学通讯》到2003年第3期更名为《作文教学研究》,再到今年的第一期变为双月刊,这64期我都保存完好,有好多文章我已反复阅读3-4遍,它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和帮助,特别是在指导和推动我县“创新作文课题实验”中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也是对学生进行语文综合训练的终端环节,写作能力是一个人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叶圣陶说:“作文这件事离小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作出什么样的文字,否则就会陷入不切实际的唯技巧论。”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好多孩子平时与小伙伴唧唧喳喳.在家人面前也能滔滔不绝,有时甚至令家长也无言应答.可习作时却常常下笔无神.语言贫乏,内容空洞。  相似文献   

4.
年初,我承担了全国中语会“十五”重点课题“创新写作教学研究与实验”的子课题研究任务,以互动为切人点作为作文教学思路,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教育部于2001年7月颁布了《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我认为,根据《课标》中提出的有关作文教学的新理念,改革中小学作文教学,必须寻找相应的作文教学的新方法、新手段、新途径。为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在学校统一组织和安排下,按照新《课标》的要求,我们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着力进行了“说写并举,作文提前起步”的研究。我在作文教学中,不断实践,不断反思,收获匪浅。  相似文献   

6.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可是多年以来形成了“作文作文憋死小人”的现象,学生们总觉得没什么内容可写,没有什么情感可发,对待作文马马虎虎,消极应付。因此。如何提高小学生的习作水平已成为广大师生亟待解决的问题。现将自己在实践中的几点做法浅谈如下:  相似文献   

7.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是学生语文创新能力和言语综合运用能力的体现。《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中规定:“能具体明白,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然而,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作文“难教”.学生“怕学”的现象普遍存在。“难教”是因为我们对作文教学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8.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往往抱怨作文教学投入多、产出少,以致很多教师厌恶作文教学(时下流行的公开课也难得看到有上作文课的),更不想去思考如何改进作文教学方法以调动学生的作文积极性。我校在校本教研过程中,语文组全体教师以“写作教学设计初探”为研究课题,展开写作教学实践研究。经过三个学期的作文教学实践探究与主题会诊反思探讨,我们充分认识到:正是由于教师沿袭了以往教学中的弊病,禁锢了在作文教学上的创新。[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我从事小学毕业班语文教学工作已十多年.从历届教学工作及参加教学调研中发现,很多学生怕作文,对作文极其缺乏兴趣。写作能力普遍较差,对作文只是应付了事。究其原因,主要是我们的作文教学方法陈旧、呆板,没有让学生与作文、教师与写作主体、写作活动与生活实际进行紧密的接触、交流与对活.教学中.学生仍为“观众”或“看客”。我深深体会到,作文教学改革创新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0.
叶圣陶先生曾经提出:“要使学生觉得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是一种发展,是一种享受。”然而,现实的作文教学却令人堪忧,不是“享受”,而是受罪,是教师怕教,学生怕写的一种“耗时多,效益低”的难堪局面。如何适应作文课改,落实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转变教师陈旧的作文教学观念,改变作文教学现状,这是摆在广大教研工作者和一线语文教师面前的新课题。而现在,小班化的教育如火如荼地开展着,我们应结合小班化教学,充分利用其优势,在作文教学中充分挖掘快乐作文的实践因素,以变“要我写”为“我要写”。  相似文献   

11.
作文教学在整个教学中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因为作文是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集中体现。但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在小学阶段的表达中却通篇避开了“作文”这两个字,在第一学段中称之为“写话”.在第二、三学段中称之为“习作”。这不仅仅是文字上的变更。而是更深层次地体现了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它要求教师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那么,在习作教学中如何把这一鲜活的理念应用到实践中呢?我想,在教学中应以新“课标”为依托,以新教材为载体,努力培养习作兴趣,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强化训练。  相似文献   

12.
愉悦作文教学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原理、现代教育学原理、活动心理学与情感心理学原理、脑科学功能学说、情境教学理论。经过几年的课题实验,我创立了“隐性论”、“显形论”、“游说论”、“转化论”,弥补了愉悦作文教学理论的不足。  相似文献   

13.
目前,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下,一些学生为应试而作文,被缚住了手脚,写作动机不纯,写作兴趣全无,学生把写作视为畏途,普遍存在写作恐惧心理,作文存在“假、大、空”的毛病。小学阶段大多是写人、记事的记叙文较多,有的学生只要是写“乐于助人”这方面的事,总是写“让座”、“捡钱包”等内容,从三年级一直写到小学毕业。如果是写人,有的学生在写《我爱妈妈》这篇作文时,明明妈妈很年轻、健康,但却有同学写妈妈已经去世两三年了。要让学生喜欢作文,就应在作文教学中解放思想,冲破旧的观念,淡化各种“清规戒律”,为学生提供广阔的习作空间,放松心态,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口”。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这为作文教学走出“山重水复”之困境指引了方向。近年来,我向着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的目标,边学习,边借鉴,边摸索,渐渐地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子。  相似文献   

15.
经过两三年的“作文个性化”教学实验.我们的学生已从根本上改变了作文“假、大、空”的状况,学生的习作已有多篇在各级各类报刊上发表。而且可喜的是,学生经过“作文个性化”教学的引领。大都爱上了作文。达到了自能作文不待老师讲的程度。几年来,我在思索中探究,现将具体的做法总结如下,与大家共勉。  相似文献   

16.
我校语文教研组教研课题是“作文批改”研究。目的在于改变教学中存在的“教师批改作文,学生看评语”的现象。因为.这种做法学生不仅得不到修改、推敲方面的锻炼,还会错误地以为修改作文是教师的事,养成写完了事的坏习惯,这对提高学生作文写作水平不利。教师要转变观念,变“替学生改作文”为“指导学生改作文”,把作文教学的着力点放在培养学生修改作文上。  相似文献   

17.
无材料可写.一直是滞碍学生作文提高的一块绊脚石。近几年的作文教学实践,使自己深刻体会到“大量读写”不愧为解决“无米之炊”的灵丹妙药.给学生的作文插上了腾飞的翅膀,让学生在作文的天空里自由飞翔。“大量读写、双轨运行”是烟台市教研室设立的创新作文教学试验的一个重点课题。其核心是课内、课外双轨并进,大量读写.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18.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抓好学生的习作,是当前语文教师的重要教学任务.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课题。教学中,语文教师有义务想尽办法使学生不认为作文是一件苦事、难事,要培养学生作文兴趣,调动学生观察思考的积极性,让学生“乐”写,提高习作水平。在语文教学中.  相似文献   

19.
小学作文教学中往往会出现这样一种现象:平时天真活泼、伶牙俐齿的小学生.说起话来头头是道、惟妙惟肖,但一碰到写作,却无话可说;每周两节的作文课.学生更是满脸愁云.尽管绞尽脑汁。仍是笔端凝滞。常常是套话、空话居多,似乎在“榨文”。但是。我们能由此得出学生不会写文章的结论吗?显然不是。笔者认为,不是学生不会写作。而是当前小学作文教学存在一定的误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整个语文教学的落脚点,作文水平的高低更是检验学生语文素养的一个综合性尺度。但是,在现实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往往把作文视为语文学习小的“拦路虎”。再翻开学生的习作本.其内容空洞,语言干瘪,下句一腔,千篇一律。导致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忽视学生的自我意识与生活实践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建闭以来,我们的传统作文教学存立意上片面强调思想性,往往造成孩子为了写健康向上的内容。脱离生活实际,编造一些虚假的东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