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丰富和发展高齐云邓小平理论是围绕着“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历史和理论主题而展开的,首先必须阐明什么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和在初级阶段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及其理论,是邓小平理论...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 ,对“什么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 ,在初级阶段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 ,江泽民进行了深入思考和不懈探索 ,先后提出了许多重要的科学论断 ,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使我们党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对指导我国新世纪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一 )研究的方法和特点第一 ,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最早是由邓小平提出来的 ,并在党的十三大报告中第一次得到比较明确和详细的阐述。江泽民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研究是在已有理论成果的基础上进行…  相似文献   

3.
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是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对什么是初级阶段社会主义、怎样建设初级阶段社会主义认识的升华。党的纲领具有多样性,相对于路线式纲领、社会制度目标性纲领是最高层次的纲领。江泽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特别是对初级阶段理论的新阐发,是初级阶段基本纲领的重要前提。初级阶段基本纲领是对邓小平理论发展的一项标志性成果。在新世纪,党的建设和全体干部的理论教育,既要围绕党的基本路线来进行,更要始终围绕党的基本纲领来进行。要增强全党全民的初级阶段基本纲领意识。  相似文献   

4.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代表大会重申并强调了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我们讲一切从实际出发,最大的实际就是中国现在处于并且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讲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就必须搞清楚什么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在初级阶段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准确地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特征,对于我们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进一步搞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极其重要的.本文就基础文明建设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地位及其与坚持社会主义价值方针的关系,作一论述.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理论反复强调的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是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人要搞清这两个问题,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当代中国的最大实际是处于并将长时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江泽民同志十五大报告科学地阐发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了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重大突破。 一 我们党的三代领导人都是坚定的社会主义者。而在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阐述上,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的社会主义观则表现出不同的理论视角和时代特色。毛泽东关注社会主义制度问题,主要从公有制、按劳分配、共产党领导等制度方面论述社会主义;邓小平把社会主义制度概括为四项基本原则,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上揭示社会主义本质,并且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问题;江泽民则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一步具体定位,明确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从社会主义制度论到社会主义本质论,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从要搞清  相似文献   

6.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邓小平理论的核心内容,也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最关键问题。但是在这里所研究的社会主义,不是一般的抽象的探索,而是从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的。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我们讲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就必须搞清楚什么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在初级阶段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只有掌握初级阶段实际这把金钥匙,才有可能正确分析研究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等一系列问题。为什么研究我国社会主义经济问题,必须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这既…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我们讲一切从实际出发,最大的实际就是中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时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讲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么建设社会主义就必须搞清楚什么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在初级阶段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结合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  相似文献   

8.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性质是由什么矛盾所决定的?有一种意见认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然有其特有的主要矛盾,正是这种主要矛盾……构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问题涉及如何划分社会形态这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如何正确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有必要把它弄清楚。对于这种主要矛盾“构成”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观点,我不敢苟同。  相似文献   

9.
要进一步深化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重大意义的认识李心华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从中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时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就必须搞清楚什么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初步实践,向我们提出了许多在理论上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民主有些什么特征,什么是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怎样才能建设、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就是其中的一个重大问题。木文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民主,谈谈个人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联系党的十七大报告,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发展和理论深化进行了阐述,指出初级社会主义社会同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非初级阶段的差别,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时期,认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深刻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相似文献   

12.
社会的经济基础决定着社会的基本性质和特征,如何理解社会的经济基础,这是一个关系到能否正确地认识社会所处的历史阶段的重要问题,也是社会实践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只有正确地理解现阶段我国社会的经济基础的内容和实质,才能真正理解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但又是属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什么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基础?这是个必须从理论上作出回答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3.
江泽民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所作的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论述,是我国进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纲领。《报告》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概念,系统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等问题,是对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1、十五大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文化建构该依据什么原则,这是目前亟需弄清的一个理论问题。社会主义的缔造者列宁,在他对社会主义社会的构想中,文化问题占有极重要的位置。如果我们能够跳出传统思想模式的笆篱,创造性地理解列宁的文化观点,那么这些观点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文化建构可能会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5.
这个问题的提出不仅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特殊的现实意义和强烈的针对性。 一、中国是在什么条件下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1.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这个论断包含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是我们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二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能超越。了解这两层意义的目的一是不能走回头路,撇开已经初步显示出优越性的社会主义制度去补资本主义的课;一是解决不承认尚处于初级阶段去搞什么纯而又纯的社会主义,把  相似文献   

16.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阶段既不同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尚未奠定的过渡时期,又不同于已经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阶段。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进行法制建设,有几个重要的特点。认真学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正确认识和掌握这些特点,对于我国法制建设的顺利进行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初级阶段法制的先进性和不完善性  相似文献   

17.
我们党提出的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的论断,是对我国基本国情的理论概括。这个理论不象通常那样学究式地讨论社会主义应当是什么,而是积极地对社会主义在现阶段实践中只能是什么这个问题进行探索。这种探索不仅仅以丰富的实践为条件,更重要的是  相似文献   

18.
资料信息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新发展 第17期《求是》杂志发表秋石的重要理论文章,题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新发展》。 文章认为,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述,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更深理解和新的发展。 文章指出,十四大以来,我们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认识从五个方面深化和发展了。一是对市场经济的认识转变了。  相似文献   

19.
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涉及一系列理论问题,本文只是围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依据谈点粗浅看法。 我国已进行了三十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为什么说目前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是什么?这是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目前有许多说法。有的认为应依据社会主义主要矛盾的发展状况,有的认为应依据新旧经济体制的变化;有的则说是依据社会主义生产方式自身的发展,等等。这种种说法都有各自的道理。但我认为它的基本依据则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20.
范红 《社会科学家》2002,17(5):55-57
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对于中国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探讨两个历史时期基本纲领之间的传承和发展,对于我们正确地理解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开创具有中国特色充满生机活力的社会主义道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