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社会现代化的基本走向应是建设民主与法治相统一的民主法治社会。建设现代民主法治社会的一个关键条件是独立于政府的社会民间组织的成长,以形成对政府和公权力有效制约和制衡的力量。市民社会就具有这样的特征和社会功能,并且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也为构建市民社会提供了契机和条件。在缺乏民主法治传统的中国,可以在发展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构建市民社会,为建设民主法治社会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货币与民族国家之间并非仅仅是一种经济关系。在历史学视野中,国家货币是近代民族国家形成过程中多种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在地理学视野中,货币与民族国家之间既存在空间抽离化,也存在地域特殊化。在政治学视野中,现代货币本身就是国家的一种权力工具。在社会学视野中,现代货币系统是国家的一系列社会体制安排、技术装备和机构保障的一种社会秩序。在文化学视野中,现代货币作为国家主权的产物,具有极强的文化认同意义。货币与民族国家关系的多学科透视有助于深化理解金融全球化背景下货币对于民族国家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我国传统政治文化对当前社会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存在广泛影响。传统政治文化养成了深厚的人治传统,造成了现代社会法治意识的缺失,贤人政治、贤者治国理想使当前社会形成普遍的清官期盼意识;官本位与权力至上意识使谋官成为中国人民精神层面的取向之一,政治权力也被用来谋取经济利益;等级思想与人身依附观念使官级成为衡量个人价值和社会地位的基本尺度,导致了平等、自由、民主等现代公民意识的普遍缺失;家长制与伦常神圣传统使家长式领导和一言堂现象在当前社会广泛存在,行政体系内也形成了浮夸作伪、好大喜功的政治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4.
黑格尔从经济维度界定市民社会,将其理解为“需要的体系”,开辟了市民社会理论研究的现代模式;而哈贝马斯则从文化意义上规约市民社会,视其为“话语交往织构的社会文化体系”,一举实现了市民社会研究的现代转型.二者都从“需要”问题切入对市民社会的探讨,然而,由于所立足的哲学范式与时代背景不同,他们虽然都强调市民社会与国家相分离,但是对市民社会的基本内涵、市民社会的限度、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关系以及如何对待市民社会等问题上的理解上又存在着显著的区别.  相似文献   

5.
黑格尔的市民社会是一个突破了传统的“家庭—国家”二元框架的新概念。它的诞生不仅使传统的市民社会概念发生了革命性变化,而且使陶冶理论也发生了重大转变:市民社会取代国家成为陶冶的主战场。在传统的国家中,人以公民的身份参与国政,国家的目标也在于培育公民。随着新市民社会的出现,现代国家的陶冶目标实际上转变为培育好的市民,至于市民能否转变为公民则完全取决于个人的造化,反正法哲学并没有为此提供什么有效论证。国家没必要强求市民转变为公民,国民可以就以市民身份参与国政,这种市民和公民的隔绝状态并不妨碍一个国家成为现代国家。因此,黑格尔是否有积极的公民理论是令人存疑的。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的货币学说认为,货币化在现代社会主要体现为货币的金融化、符号化与幻象化。货币在银行、证券市场等领域的信用化运作产生了各种金融行为和金融现象,形成了货币的金融化,并渗透到经济、政治、科技、社会生活等各领域中。货币在不断金融化过程中趋于全面符号化,成为了纯粹的财富观念,标示一种由欲望和理性所设置的财富数量值。货币符号化生成的社会性贪欲、财富观念与权力意志以及对个体心理世界、个体潜意识的撞击形成了货币幻象。货币的金融化、符号化与幻象化加重了现代社会的异化程度。  相似文献   

7.
在经济理论发展史上,关于货币问题经历了各种复杂争论。从梳理逻辑争论的角度可将其界定为三个基本问题,即两分法(货币的中性与非中性)、存量与流量、内生与外生货币供给。从根本上讲,这些争论与主流经济学一贯忽视货币作用而强调实物经济的两分法传统有关。实际上,现实资本主义经济中的货币不仅是重要的、内生的,也是决定所有经济关系的根本,整个宏观经济只有通过货币的总量关系才可以形成一个整体进而决定所有价值和分配变量,这是基于现代货币经济或资本主义经济性质的基本假设来分析现实问题的重要理论背景。  相似文献   

8.
16、17世纪,英国经济较快增长。经济发展带来了经济结构调整和社会结构变化,近代市民社会逐渐形成。市民社会的成长导致了政治上的变革,从而使近代早期英国的宪政逐渐形成。  相似文献   

9.
作为现代市民价值观的表现载体,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现代市民小说整体上具有阴柔的女性气质。从当时上海的社会现实来看,女性在城市生活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并呈现出一个女性化的消费文化语境。这种“女性”特征与主流地位的民族/国家叙事所呈现的某种“男性”特征相对立,形成了两种文学观的对比。正如女性本身在社会相对于男性的弱势地位,日常生活话语相对于启蒙中心话语的弱势地位,体现了女性气质的现代市民小说也不可避免地被主流文学史所遮蔽。  相似文献   

10.
晚清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货币和货币制度发生了巨大变革,银两与制钱并行的货币体系逐步动摇并解体,银本位的货币运行原则最终确立起来.晚清时期的货币和货币制度的变革是货币体系由传统向现代迈进的重要一步,同时也反映了中国经济的近代化历程.文章着重考察了晚清时期银元、铜元、纸币等新的货币种类的出现及其对银两和制钱的替代,货币制度的变革以及清末的货币流通量.  相似文献   

11.
康德的自由理论虽然涉及不同的自由主体,但他真正关心的还是"理性的自由"。为此需要对康德的自由主体进行辨析。在由众多的自由主体而产生的众多的自由概念中,"先验自由"是核心。关于先验自由,康德是从因果关系的角度立论的,这使得先验的自由具有主动性、可解释性以及自律性的特征。意志的自由与想象力的自由由于都是奠立在先验自由的基础上,因而也表现出"自律"的特征。对自由主体的区分以及从因果关系的角度讨论自由问题,是康德自由理论的两个前提。  相似文献   

12.
处于转型中的中国农村,其社会特征既不同于传统的"乡土社会",又不同于现代商品经济条件下的"市民社会".在这样的社会特征之下,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仍然存在着深邃的社会基础和重要的功能作用.司法机关在介入农村纠纷时,必须对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给予必要的尊重.但是,农村发生的变化已初步奠定了法治实践的社会基础,正式司法制度可以越来越多地依赖一种合法化的设计,为调整变革中和变革后的农村现代关系提供坚强有力的法律调节.  相似文献   

13.
摘要:市民社会理论虽源于西方,但是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市民社会主体的形成等因素的出现,社会主义市民社会在中国的发展已经成为必然。我国的传统制度和文化排斥市民社会的发展,因而培育我国社会主义市民社会就要破除社会主义市民社会发展的阻碍因素。在发展经济和稳定的政治条件下,培育社会主义市民社会要从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公民的市民社会意识以及文化系统等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14.
现代意义的市民社会是与政治国家相对应的分析范畴。市民社会理念范式的核心问题是国家与社会的关系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市场化进程不断加快,加之政治体制的逐步改革,引发了中国社会结构的重大变迁。传统单位制度受到了冲击,行政依赖性减弱,社会团体蓬勃兴起,各种公众舆论空间也得到了较大拓展。在中国,建立市民社会与国家的良性互动模式,规避公民社会带来的危害与风险,构建中国式的市民社会,将成为21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5.
人身权保护历来是各个时期市民社会的重要使命,并由此形成了一套相应的人身权保护体制。但是随着INTERNET网络的发展,市民社会呈现出新的特征,即开放性的INTERNET网络对市民社会的影响日益深入,这就使在传统市民社会背景下建构的人身权保护体制越来越不能适应社会的新变化,二者间的冲突日益明显。由此,市民社会的网络化与人身权保护问题应为人们所关注。笔者认为,应通过明确对新类型人身权的保护,扩大人身权保护范围,谋求国际一体化解决等方式,确保在网络化市民社会中,人身权益能够得到切实的保障。  相似文献   

16.
市民社会是研究日本现代化的重要前提条件。日本的市民社会是从江户中后期随着日本城市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而成长起来。本文阐述了日本市民社会的基本框架,并且从武士和町人的双重主体结构以及“藩的逻辑”与“资本的逻辑”,探讨日本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互动关系,揭示日本江户时代市民社会在现代化中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17.
信息化与区域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社会经济的运动发展是信息力的创造和演进过程,信息力的不断进步使经济主体和客体以及在它们的结合方式上不断得到优化,正是信息力的不断变革推动着区域经济由低级向高级、由传统向现代迈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客观上要求具有整体性、综合性、开放性、动态性、非线性和多元互补性等信息社会的网络特征。信息及信息技术的发展形成了一种经济与信息一休化发展的新趋势.给区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为区域经济间的协调发展提供了机遇。  相似文献   

18.
市民社会并非存在于一切社会之中,而是一种与市场经济相关联的现代社会形式,市场经济是其形成的现实前提.它是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成员在生产和交往中形成的社会组织形式.作为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市场经济的启动和发展,正以其强大的冲击力,对我国社会结构变迁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而市民社会的催生和崛起,则是这一影响的集中体现.同时,市民社会也会以其区别于政治国家的特质对整个经济和社会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9.
城市的兴起和城市自治运动的发生历来被史学家们看作是中世纪西欧封建制度不同发展时期的两个重要标志。西欧城市从兴起之初,它的社会法律地位就不同于封建庄园,特殊的社会法律地位造就在封建人身依附关系以外的特殊的社会阶层——市民。市民为了自身的政治和经济利益反对封建特权而进行的斗争是13世纪城市自治运动的主要内容。城市争取自治斗争这一政治运动发生的重要原因是社会经济的大变革。农业经济的复苏使农业产品进入了交换流通的轨道,自给自足的庄园制经济受到农工产品交换的冲击,产品的交换使城市成为社会的经济中心,打破了土地资本在封建经济体制中的垄断地位,货币的价值提高了。货币增强了城市市民的经济实力。为了保证和维护他们的经济利益,就必须要争取相应的政治地位,与现存的统治者发生冲突.进行激烈的斗争。  相似文献   

20.
货币是一个具有复杂经济关系的概念,几乎所有的经济分析都会涉及到货币问题。因此,伴随着经济分析的产生,人类对货币问题的探索从很早的时候就开始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对货币的认识也在逐步加深,但是始终未形成一个科学的认识体系。马克思的货币理论是对传统的货币理论的一次伟大变革,它开创了人类对货币认识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