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有效的资源整合工作可以产生规模经济,降低交易费用,实现协同效应.基于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对象的身份多重性,以协同理论为指导,辅之以必要的制度建构和运作机制的协调,拓展资源整合内容,健全资源整合平台,实施多层级资源整合,集聚与移民身份具有连带关系的资金资源、政策资源、行政资源与项目资源并进行优化组配,提升移民后期扶持资源整合水平,有助于移民后期扶持目标的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2.
论我国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我国水库移民后期扶持的政策依据 ,分析水库移民后期扶持的原因 ,并结合小浪底移民工作的实践对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提出加强前期生产补偿资金的计划管理是做好后期扶持的基础 ,后期扶持的指导思想要正确 ,规划要科学合理 ,资金要正确使用 ,还要注重移民生产技能的培训。  相似文献   

3.
基于影响程度的水库移民后期扶持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探讨了水库移民后期扶持的范围、扶持方式及其对象、扶持人口计算、生产扶持内容和扶持标准等问题。建议水库移民后期扶持的范围应包括全部受水库建设影响的人群。指出扶持方式要兼顾移民生产生活水平的恢复和移民脱贫致富,通过生活扶持解决扶持对象的近期生活困难,通过生产扶持解决扶持对象脱贫致富问题。提出生产扶持的重点应放在提高移民生产技能和建立稳定持久的生活资料来源上,扶持额度应根据受影响程度分等确定的观点。讨论了根据扶持方式分别计算扶持人口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4.
5.
三峡库区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以水库移民相关法规和政策为依据,在已完成的三峡工程一、二期移民及其相关移民工作实践的基础上,对三峡开发性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指导思想和原则进行归纳,提出开发基金、产业经营、预警系统、安全及法规保障等作为三峡库区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主要内容和工作要点。  相似文献   

6.
安徽J县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实施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斯科特《国家的视角》“一些试图改善人类状况的大型项目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特别是从农民自己的视角来看”的观点,选择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执行期,以安徽J县为个案,采用集体访谈、个案访谈、参与式观察等社会学研究方法,实地调查了移民后扶政策的运作,分析了中国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中遇到的难题。从利益相关群体的不同诉求分析里挖掘“基层的视角”,认为,其正体现了“国家的视角”单一性与“基层诉求”多元性的矛盾,指出,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应考虑老水库的特殊性,单一化的政策不利于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7.
作为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项目供给的实际控制主体,县级移民管理机构的目标偏好和策略选择在一定程度上遮掩、替代或异化了水库移民社区的真正需求,项目供需失衡问题日渐凸显。其根源在于,嵌入于科层制的基层治理逻辑使得技术化的项目运作过程走向其自身的对立面。具体而言,由行政力量主导的项目供给模式在实践中陷入了程式化的窠臼,为应对考核要求,县级移民管理机构更倾向于将后期扶持资金投向操作方便、易于完成、便于量化的项目任务,又借助“理解”“委托”“激励”等策略工具在上下之间完成“共谋”,加之制度环境对社会力量介入社区发展设置了隐形门槛,导致项目资源整合及多元主体协同的难度不断加深。因此,应当以满足社区真正需求为优先原则,逐步弱化行政力量的过度干预,进而实现项目的精准化供给。  相似文献   

8.
对建立和完善水库移民后斑扶持机制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构建和谐社会和移民安置区持续发展等角度论述了我国水库移民实行后期扶持政策的必要性。在分析指出当前水库移民扶持政策存在的政策不完善、扶持标准低和监管体制不健全等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机制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我国数十年的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对移民生计恢复与共享发展发挥重要作用的同时,也在实践中产生了诸多非预期后果。在县域融合与共同富裕的大背景下,系统梳理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非预期后果的实践形态及深层原因,对于构建后期扶持政策转换框架及实现路径兼具理论和现实意义。运用多学科视角对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非预期后果进行阐释,发现其实践形态主要包括移民身份核定方式欠科学致使移民数量激增、移民身份抑制了移民安置区的社会融合、持续性扶持诱发移民道德危机风险、持续性扶持对原住民产生双重剥夺、地方移民机构基于本位主义希望移民长期存在以及顶层设计者在制定移民后期扶持政策时面临两难困境等方面。结合我国新时期新形势的发展战略,基于扶持主体、扶持方式、扶持资源三位一体理论框架,提出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转换路径,以期对下一阶段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制定提供政策建议。此外,水库移民后期扶持的良好实践以及制度设计,对我国正在实施的易地搬迁后续扶持亦可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0.
三峡移民可持续发展的后期扶持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三峡库区移民可持续发展是实现三峡库区移民稳定、经济繁荣的必由之路.对三峡移民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可持续发展与移民后期扶持的关系以及通过后期扶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作深入细致的研究和探讨非常必要,有利于移民安稳致富,有利于促进移民工作纵深推进,对顺利推进移民后期扶持工作的开展具有一定理论指导作用和实践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三峡库区产业发展与移民后期扶持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以重庆市万州区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的重点是三峡库区产业发展与移民后期扶持的对策,目的是为三峡库区产业发展与移民后期扶持工作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2.
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实施12年以来取得了阶段性胜利,但也日渐暴露出一些新问题。新时代对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及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有必要及时调整、完善后期扶持政策。通过分析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实施在提升移民生产生活水平、改善基础设施水平、提高移民满意度等方面取得的效果,梳理了后扶工作中有关后扶资源分配、项目效益、扶持标准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完善的政策及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13.
国家制定的政策需要通过层级细化或再规划过程落实到地方场域,才能实现其政策目标。国家权力话语下的文本形态转化为现实形态目标的过程并不是一个直线的过程,而是呈现出多种执行偏差或走样。政策执行的结果不仅是基层政府单方面策略性选择造成,还受限于所嵌入的政治生态、乡土环境以及各执行主体间的利益博弈。乡土伦理、压力型体制与利益最大化的选择是影响政策执行偏离的重要因素。基层治理逻辑既遵循非人格化的科层理性,也遵循差序格局的关系理性和趋利避害的工具理性。在法治化社会要求规则治理的背景下,政策执行要在科层理性、关系理性与工具理性之间寻找适当的平衡机制,以有效回应执行对象的真实需求和政策本身弹性不足的缺陷,弥合国家对政策执行的总体控制和“街头官僚”在实践中自由裁量权之间的张力。  相似文献   

14.
从制度设计来说,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项目有着紧密的组织体制与管理体制,但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项目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偏离了政策目标,导致移民后期扶持项目资金使用绩效低,甚至出现“跑渗漏”的情况。从委托方—承包方—代理方互动的博弈过程分析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项目制,研究发现:委托方(中央政府及省级政府)与承包方(地市级政府及县级政府)之间的博弈、承包方内部各政府部门之间的博弈、承包方(移民管理机构)与代理方(乡镇政府、项目申报人)之间的博弈、代理人(项目申报人)与移民(村民)间的博弈导致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项目制度设计与制度执行之间存在差距,使得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项目资金使用绩效较差。  相似文献   

15.
16.
三峡库区人口素质低下,是库区移民致富难的重要原因之一。要想实现三峡库区移民致富必须提高三峡库区人口素质,开发三峡库区人力资源,变“输血”为“造血”,从根本上解决移民致富存在的难题,使移民真正走上致富的道路。通过阐述三峡库区人力资源现状,分析三峡库区人力资源开发与移民后期扶持的关系,提出了基于三峡库区人力资源开发的移民后期扶持对策。  相似文献   

17.
水库移民问题一直是制约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开发的关键,已经引起国家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移民扶持项目的实施直接影响到移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移民安置中长期目标的实现。目前,移民扶持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着决策盲目、方案单一、监管不力等问题,严重影响到项目效益的实现。就移民扶持项目决策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讨论并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为提高移民项目投资决策的科学性、可行性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8.
三峡工程的百万移民随着二期工程的结束,"搬得出"难题已经基本破解,对口支援在移民搬迁中发挥了巨大作用.而库区事关移民"稳得住,逐步能致富"发展大局的后期扶持工作,更是离不开全国各地的对口支援.本文在深入三峡库区一部分地区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三峡库区借助新阶段对口支援战略促进后期扶持、建设和谐库区的一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以移民融入章村的事实为依据,探讨章村移民融入的逻辑。研究发现,从社会变迁的背景来看,国家大中型水库后期扶持政策的推行、产业环境、现代化的生活方式有益于移民融入;而移民理性的选择与村民进行互动交往以及村民对移民的包容、接纳则是移民融入的另一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水库农村移民安置是一个复杂的经济社会系统,对其安置绩效进行预测和评估,还没有现成框架可以参照。通过分析移民安置绩效评估的必要性、依据和内容,可对水库农村移民安置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法作有效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