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法律调解是法庭诉讼的必经阶段,虽然可以不和解,以通过判决的方式结案,但是,能调解结案无疑对社会的安定起着积极的作用,所以,在调解过程中,调解人员以"法"为前提进行调解的同时,调解的艺术和语言的运用还应与"情和理"灵活结合,多种方法并用,以体现法庭较高的调解水平与灵活用语的语言艺术。  相似文献   

2.
庭审语言是对案件事实的陈述,具有固定的程序性特征,讲究有根有据,是将事实、证据、法律进行语言加工后形成的一个有机系统。庭审中,法官语言具有威严性;律师语言的总特征是辩论性、针对性;当事人的语言或委屈、或愤怒,富有攻击性。国外庭审语言比较灵动、活泼,国内庭审的语言主要体现为庄重美,两者之间存在较大差异,这主要是由不同的庭审模式造成的。  相似文献   

3.
对法庭场合的语言运用进行了综合考察,分析了法庭场合交际的一般特征、法庭语言运用的语言和语用特征,同时讨论了应用语言学对法律专门场合语言运用的研究及其研究成果在法律相关事务中的应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4.
作为美国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关语言的法庭判例对美国语言政策的发展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美国典型语言判例法的研究映射了美国语言意识形态的一贯原则:即弘扬语言同质化,排斥亚民族特性,这与美国历来对外所标榜的“民主、自由和平等”的公民国度形象是背道而驰的。  相似文献   

5.
模糊限制是法庭审判中人们常常使用的特殊语用策略。文章通过真实的法庭语料,以维索尔伦的语言顺应论为理论基础,通过语言的选择性和顺应性对模糊限制语的使用情况进行动态研究,旨在找出法庭对话中运用模糊限制语的产生原因、实现方式、顺应过程和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6.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传播和表达的重要手段.在翻译实践中,除要考虑语法、词汇、结构诸因素之外,更重要的一点是要考虑语言之外的超语言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准确无误地将原文的含意表达出来.译者承载着传播异国文化的使命,对原语言国家和原文知识领域的了解是译出上佳作品的前提.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生成语法的角度 ,浅析了人的语言能力和语言应用。通过分析 ,作者认为语言能力是人脑中潜含的普遍语言知识 ,而语言应用是对这种语言知识在适当场合下的具体应用 ,因此在对语言研究时 ,我们既要重视对人的语言能力的研究 ,也要重视对语言应用的研究 ,把二者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8.
科学语言和哲学语言都是理性符号形式,具有“理性相关性”,但它们又有着各自的语言符号系统,存在着科学语言的特殊性、精确性、普适性与哲学语言的普遍性、思辨性、个性化的差异。它们表达着各自的理论,揭示着不同等级、范围的世界图景。通过对两种语言的比较与论证,可以更好地把握科学语言和哲学语言的特点及其关系,以及它们在科学与哲学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9.
和解与调解都是追求双方当事人意思自治下的合意,只不过调解中有了第三人的指导,但纠纷的最终解决还是取决于双方当事人的意思自治。调解只是和解的一种形式,在民事诉讼模式逐渐向当事人主义改革的今天,应当逐步取消调解制度,建立包含调解下和解的和解制度。具体思路是:以现有和解制度规定为基础,吸收调解制度的合理内核,摒弃调解制度的不合理因素,按照当事人意思自治的原则,完善我国现有的民事纠纷和解制度。  相似文献   

10.
少数民族语言法庭翻译制度既是少数民族语言权在司法领域的重要体现,又是保证充分的法庭交流和对话、实现公正裁判及保持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生命力的重要手段。当前,我国少数民族语言法庭翻译的实际状况并不尽如人意,除普遍缺乏保障少数民族语言权的理念以外,还与立法技术及跨文化翻译本身难以克服的"文化失真"现象有关。对此,需要从理念培养、制度完善及文化保真等多层面入手来实现少数民族语言法庭翻译制度的特殊价值。  相似文献   

11.
语言与法律的关系十分密切,对于以法律为主的法律人而言,通过语言追问法律乃是法律人的学术使命。人类法律发展的历史,也是一部运用语言追问法律意义的历史,对于一生欲治法学的人们来说,欲治法学必先治语言学。人类也只有通过语言才能表述、记载、解释、适用法律,语言与法律之间存在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语言对法律的产生和发展着有深远的影响。从语言和语言学角度来思考法律乃至人生意义,是我们的一生追求。  相似文献   

12.
第二语言习得中的语言输入与语言输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门新的学科,第二语言习得系统研究习得的本质和过程。重点剖析母语、语言输入、语言输出、个人差异、以及社会文化环境等变量与第二语言习得结果的关系。在习得过程中,语言输入与输出对学习者最终所能达到的理解和运用第二语言的水平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合理的语言输入能够激活人类与生俱有的语言习得机制,语言输出则能体现人类对新知识的认知心理活动及语言的可塑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13.
传统中国调解制度于当事人及官府而言存在经济性,节约了当事人的经济成本与人际成本,该制度亦与传统政府规模相适应,并满足古代官员"无讼"的价值追求。同时,传统调解制度因其调解手段的商谈性、调解依据的社会性,较之其他纠纷解决方式呈现出其特有的有效性。这种纠纷解决的经济性与有效性,作为传统中国调解制度的正当性依据,使调解制度成为中国传统社会对纠纷解决模式的理性选择。传统中国调解制度具有尊重当事人意思自治、有限的调解适用范围以及兼顾调解依据的合法性与合理性等制度优势,通过借鉴这些优势再结合当代中国现实能够完善当代调解制度。  相似文献   

14.
在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中,中介语语言能力历来就是一个难以准确界定的概念。Adjemian和Krashen均在普遍语法的理论框架内讨论中介语语言能力的内涵,前者把中介语看作一种自然语言,强调语言能力的同质性;后者则认为中介语包括两种完全独立的知识系统,第二语言能力主要来自于习得的知识而不是学得的知识。Tarone把中介语语言能力看作一个由一系列不同语体构成的连续体;Ellis则从语言使用的角度观察中介语的能力系统,认为学习者的语言能力是由一些竞争性的规则组成的。对中介语语言能力的深入探讨不但丰富了第二语言习得理论,而且有助于教师准确把握学习者语言能力的发展脉络,为课堂教学提供有益的策略指导和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传统中国调解制度于当事人及官府而言存在经济性,节约了当事人的经济成本与人际成本,该制度亦与传统政府规模相适应,并满足古代官员“无讼” 的价值追求.同时,传统调解制度因其调解手段的商谈性、调解依据的社会性,较之其他纠纷解决方式呈现出其特有的有效性.这种纠纷解决的经济性与有效性,作为传统中国调解制度的正当性依据,使调解制度成为中国传统社会对纠纷解决模式的理性选择.传统中国调解制度具有尊重当事人意思自治、有限的调解适用范围以及兼顾调解依据的合法性与合理性等制度优势,通过借鉴这些优势再结合当代中国现实能够完善当代调解制度.  相似文献   

16.
梅娘是20世纪40年代东北作家中文学创作成就最高的女作家之一。她在小说语言艺术创作上不断地进行着大胆的尝试,致力于通俗的东北口语与传统语言融合的探索,倾力于传统文学描写技巧手法——比喻的创新运用,表现出独特的审美追求和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7.
根据众多的语法研究著作,以历时和共时语言视角分析表明:句型是语言的中心。从语言结构的认知功能视角分析认为:事件句型是语言表达功能的载体,是形式与功能的实体,是语言的核心。语言知识是事件句型的形式和意义匹配的知识,是以事件句型为中心的知识。因此,从语言的内部结构、修辞和认知功能视角研究和分析英语基本句型的事件句型规律,能揭示语言的本质规律,是学习和应用语言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声乐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是学生赖以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的桥梁,声乐教学语言有其特有的表达方式、表达习惯,是区别其它任何学科的一种独特教学语言。声乐教学语言的准确性及恰当比喻是声乐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之一,教学语言准确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相似文献   

19.
“权力导向性调解”是我国当下民事调解中的司法国情。法官裁判权通过一定的地理空间和人文空间而得以展开。同时,在不同的空间规制运用不同的话语模式,并通过对话语权的掌握,既可以促成当事人达成协议,又可以降低当事人的对抗性,提高司法的亲和力。这种中国特色的调解制度有成功的地方,但也存在隐忧,能否将其规范化和技术化,也许会成为民事调解发展的一个方向。  相似文献   

20.
根据语言的两种不同属性,基于语言学的语言符号学研究产生了两种不同的视角。一是以索绪尔为代表的系统论语言符号学,二是以巴赫金为代表的关系论语言符号学。这两种研究都侧重于语言符号学的横向研究,因此,涵盖纵向和横向研究的历史比较论语言符号学,成为语言符号学研究领域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