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玮 《科学咨询》2009,(11):54-55
中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提出的教育主张"有教无类",规定了孔子办私学的教育对象,是孔子的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使教育及于平民,是民主教育的源泉,在教育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本文从"有教无类"的含义到它对民主教育的深远影响等进行了较为系统地阐述.  相似文献   

2.
刘丽芳 《决策探索》2013,(24):49-49
在教育领域追求公平是人类社会历史长河中早就拥有的理念之一。孔子提出的“有教无类”的主张,体现了古代人民朴素的民主教育思想。教育公平是一项历史范畴,在不同的生产力水平条件之下,教育公平观是存在很大差异的。不断的社会变革将教育公平这一思想一次次地刷新,使教育公平思想不断地丰富和完善。一、教育公平的伦理学界说(一)教育公平的概念  相似文献   

3.
子夏说:"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子张》)。这句话曾被断章取义并被指责数十年,但在孔子及其弟子所处的春秋时期,却至少体现了孔子两方面的革故鼎新举动:一是打破官学的垄断,首倡私学并设坛授徒,"有教无类"《卫灵公》);二是冲决世职世禄的贵族世袭制藩篱,倡导"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  相似文献   

4.
两千年前,孔子提出“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对今天我国主要属于精英教育的艺术教育有着特殊的时代意义。我国现有的舞蹈院校教育,解放以来的六十年,沿袭着前苏联专业舞蹈教育的模式,重复培养出舞蹈技能型人才;而当今改革开放的中国社会,却急需大量服务基层的复合型艺术人才。加快艺术教育体制改革,创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以“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实践舞蹈实用人才的培养,具有广阔的社会前景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礼乐成人、有教无类”作为厦门演艺职业学院的校训,不仅贯穿于学院的建立、办学理念、办学定位、教育教学、实习实训等各个方面。而且是学院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文章以有教无类为切入点重点分析厦门演艺职业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相似文献   

6.
2008年的金秋,重庆八中走过了七十年的光辉历程。70载春秋的沉淀与积累,重庆市八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秉持"育人为本,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铭承"诚、勤、立、达"的校园精神,把关注的焦点放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上。  相似文献   

7.
张勇 《科学咨询》2009,(2):15-15,20
2008年的金秋,重庆八中走过了七十年的光辉历程. 70载春秋的沉淀与积累,重庆市八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秉持"育人为本,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铭承"诚、勤、立、达"的校园精神,把关注的焦点放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上.  相似文献   

8.
罗晓琼 《科学咨询》2008,(10):42-42
目前,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思想正影响着整个教育界的改革.其实,素质教育的思想可以追溯到人类历史长河的源头,如著名的教育家孔子就曾在他的私人学府里设置了"六艺"的课程对学生进行了全面教育.但,千百年来,由于种种原因,素质教育始终未能成为教育的主流,而今天,我们再次强调的素质教育,更具有时代性,因为它是依据人类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的需要,遵循教育规律,对人实施全方位的教育.  相似文献   

9.
什么是民主? "民主"一词源于古希腊文,意为"人民的权力"或"人民的统治",也就是"政事裁决于大多数人的意志".当今的民主不单是运用于政治领域,也包括教育领域.民主为教育提供了一个奋斗目标和要求,也就是要求民主治校,建设民主学校.  相似文献   

10.
按照时下的说法,学生观可以以教师职业道德中的一句话来表达:“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如果按照大教育家孔子的思想就是:有教无类,因材施教。这里的有教无类,不带任何阶级因素,这里的因材施教,是指让不同的学生都能多多少少地学到点东西,成人也罢,成才也罢。正如胡锦涛所讲的那样,中国需要数以千万计的高级人才和数以亿计的有一技之长的建设者。中国的未来正充满希望地注视着跨世纪的一代新人。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自我反省能力和心理适应能力,能正确对待挫折、勇敢面对现实,有一定的忍耐力,勇于负责,独立思考,不盲目冲动,能用适当…  相似文献   

11.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他提倡的"乐教"与"乐学"思想是我国传统教育思想的精华。所谓"乐教",就是教师热爱教育事业,热爱本职工作,为人师表,尊重关爱学生;所谓"乐学",就是学生热爱学习,热爱学习过程,在学习过程中有幸福感、快乐感。今天,对孔子"乐教""乐学"思想进行回顾与借鉴,对提高我们当前教学水平,改善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高校是当代青年的会聚地,是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摇篮,教育和引导当代大学生廉洁自律,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廉政文化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孔子就比较重视廉政建设和道德的培养。本文从孔子"节用而爱人"思想出发,探究了高校加强廉政文化建设、促进党建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正一是引导筑牢思想防线。从本质上看,"微权力"产生"微腐败"的土壤是思想根源,是思想认识出了问题。防止"微权力"产生"微腐败",要在思想上采取对策,即通过廉政教育,引导社区干部自觉筑牢思想防线,从根源上解决"微腐败"问题。二是加强基层民主建设。加强基层民主建设,是防止"微权力"扩张、"微腐败"发生的制度保障。加强基层民主建设应当从社区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  相似文献   

14.
按照时下的说法,学生观可以以教师职业道德中的一句话来表达:"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如果按照大教育家孔子的思想就是:有教无类,因材施教.这里的有教无类,不带任何阶级因素,这里的因材施教,是指让不同的学生都能多多少少地学到点东西,成人也罢,成才也罢.正如胡锦涛所讲的那样,中国需要数以千万计的高级人才和数以亿计的有一技之长的建设者.中国的未来正充满希望地注视着跨世纪的一代新人.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自我反省能力和心理适应能力,能正确对待挫折、勇敢面对现实,有一定的忍耐力,勇于负责,独立思考,不盲目冲动,能用适当的方法处理问题和危机,二十一世纪对我们教育工作者的基本要求.简言之,我们要培养的不再仅仅是知识性的人才,更重要的是培养适应新时代竞争社会的人——心理上的强者.我认为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生观.  相似文献   

15.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他提倡的"乐教"与"乐学"思想是我国传统教育思想的精华。所谓"乐教",就是教师热爱教育事业,热爱本职工作,为人师表,尊重关爱学生;所谓"乐学",就是学生热爱学习,热爱学习过程,在学习过程中有幸福感、快乐感。今天,对孔子"乐教""乐学"思想进行回顾与借鉴,对提高我们当前教学水平,改善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从"国学经典"中解读教师,明确什么是教师,怎样才能做一个真正的合格的教师.真正的教师应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横向知识,有高超的教育教学艺术.教师是"德,才,师"完美的结合.  相似文献   

17.
超越票决制度 深化党内民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内民主局限于党内,属于精英民主,而社会民主是针对整个社会而言的,是大众民主。所有政治都是政治精英之间的互动,他们之间的妥协非常重要。民主是一大进步,它使得政治精英之间的互动变得文明起来。民主的本质就是妥协,政治精英通过民主的机制得以妥协。历史地看,中国"党内民主引导人民民主"的提法具有相当的历史理性。自下而上的民主有负面政治效应  相似文献   

18.
全华相 《经营管理者》2013,(28):348-348
"为政以德"是孔子关于"官德"修养与国家治理的重要思想。论文根据孔子关于"为政以德"思想,分别从自修、用贤、施仁、刑辅几个方面进行论述。既挖掘了孔子"为政以德"的丰富内涵,又结合执政党建设提出了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中国协商民主是中国特有国情的产物,它传承于中国传统优秀的"和合"文化,紧扣时代发展的主题,在党的领导下实现了制度化转化。当下,推进中国协商民主制度建设,与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相契合。协商民主是一种法治,有利于实现社会的民主诉求;协商民主是一种善治,有利于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协商民主是一种理治,有利于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20.
西周末年的周太史史伯(另作"史墨")最早对"和""同"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提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主张,标志着"尚和去同"思想的滥觞。春秋末年齐国政治家晏婴对"和""同"关系作了进一步阐发。在史伯和晏婴思想的基础之上,中国儒家的创始人孔子又进一步提出了"和而不同"的思想主张。"尚和"的思想传统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在中国的生长与繁茂奠定了深厚的文化根基。反过来讲,协商民主在中国蓬勃发展,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态势,亦在一个侧面映射出中华文化兼容并蓄的优秀品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