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康志山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4,24(3):102-105
就我国日益增多的退休老年人才的特点、类型、开发、组合及其重要性,提出如何充分开发与利用我国高校老年人才资源,促进社会主义人才开发的战略思想. 相似文献
2.
郭广迪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4(1):9-11
民族地区小康建设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全局性的高度看,国家充分运用宏观调控这一只"看得见的手",是新形势下民族地区小康建设的必要条件;从民族地区自身发展的角度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这一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则是新形势下民族地区小康建设的充分条件.只有把这两只"手"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在本世纪头20年将广大民族地区建设成为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3.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
连任成功的奥巴马政府表示亚洲仍是关注重点,其对亚洲政策的定位由回归转向(Pivot)调整为再平衡(rebalance)。然而,2013年面对朝核问题与包括伊朗核开发、叙利亚问题在内的中东问题,奥巴马似乎更关注后者,东亚峰会也未出席。亚太再平衡战略因此受到外界质疑。因此,如何评估奥巴马第二任期内的东亚政策——再平衡战略的走向,以及中国应如何应对引人关注。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以便对美国东亚政策做出一个客观准确的判断。 相似文献
4.
论约翰逊政府时期美国对华贸易禁运政策的微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宫旭平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64-70
20世纪60年代是美中关系处于激烈对抗的时期,美国一方面通过越南战争来遏制共产主义、遏制中国,另一方面又努力避免与中国直接交战.为了解决对华政策的矛盾性,约翰逊政府提出了"遏制但不孤立"的对华政策,试图通过放宽对华贸易禁运政策来缓和对华关系.虽然最后约翰逊政府任内对华政策没有根本的变化,但是它却为尼克松政府实现美中关系突破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徐建华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7,60(1):108-113
20世纪60年代中日民间贸易关系在经历池田内阁时期的高速发展后,到佐藤内阁时期出现突然的降温和滑坡。导致中日民间贸易关系出现突变的关键原因在于:美国东亚遏制战略的实施改变了日本战后在亚洲的贸易结构,使得中日贸易关系对于日本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大为下降;与此同时,伴随着越南战争的爆发和升级,美国要求实现日美远东战略换肩,这促使日本对其外交政策,特别是对华政策进行重大调整,以加强对美国东亚遏制战略的配合。 相似文献
6.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73-76
美国外交政策一直受现实主义学派思想影响,所谓重返亚太政策就是发挥离岸平衡者的作用。布热津斯基在其《大棋局》中提出让中国成为美国的远东之锚,既是美国亚太政策的核心,也是所谓亚太再平衡政策的主要目标。日益崛起的中国针对美国在东海、南海问题上的强硬立场如何决策,关系到亚太乃至世界的安全和稳定。 相似文献
7.
李珺平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4,25(4):12-17
左联对意识形态-反映论文论的宣传与发展有贡献也有偏向,周扬作为左联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对这些贡献和偏向都负有相当的责任.从个人角度讲,周扬在左联初期的最大贡献是阐释了"马克思主义的现实主义",而其偏向则导致了"左倾关门主义"--这尤其表现在与"自由人"、"第三种人"的论争中;周扬的是非功过与他缺乏独立意志的个人性格有关,更与党内当时不断趋"左"的政治气候有关. 相似文献
8.
李杰豪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9(2):108-112
"先发制人"战略,即美国所称的"预防性自卫权",给国际法治特别是给<联合国宪章>以及以宪章为基础的集体安全体制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使联合国一度出现边际化的危险."先发制人"战略是国际法治多边力量发展失衡的产物.面对与<联合国宪章>制定时期完全不同的当今国际社会,如何完善宪章,合理发展国际法,成为摆在联合国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9.
"大壮"与"适形"的和谐--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审美追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忠红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8(5):174-176
"大壮"作为一种审美思想,在中国古代宫殿建筑中起着纲领性的作用,而"适形"则是一种与之相反的被古代建筑普遍采用的审美尺度.两者的对立与协调,在宫殿建筑中成为一对相反相成的审美范畴,并反映出封建帝王既要维护严格而冷酷的封建等级制度,又要追求和谐而适宜的生活环境的双重心理. 相似文献
10.
刘灿阳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02,(4)
美国总统布什将在2002年秋向国会提交其上台以来的第一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正式公布向恐怖分子和敌对国家发动的"先发制人"战略,这一新战略标志美国战略思维将发生重大变化.本文探讨"先发制人"战略的形成过程及其概念初步界定,并从国内和国际两个方面考察了影响"先发制人"战略形成因素.文章认为,"先发制人"战略一旦实施,将对美国安全战略和国际秩序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杨耕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6(1):73-77
东北亚地区大国林立,大国彼此间的权力角逐以及利益追求在互动过程中相互交叉、分别制衡,从而形成了不同于其他地区的权力结构内容和政治体系模式。评析东北亚地区各大国的政治战略是正确分析和评价本地区国际政治体系结构和特征的前提基础,同时,也是正确理解体系结构单位与整个体系之间互动关系的现实解释和案例分析,了解东北亚国际政治体系的复杂结构有助于明确和判断其他地区国际政治体系的现实结构和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12.
以合作求安全--中日两国东亚安全利益的一致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避免东亚陷于安全困境,不仅是中、日两个地区大国的责任,更是两国的国家利益所系。历史上的东亚格局总由一国主导,现在面对强大的日本和崛起中的中国,东亚的结构性困境日益明显。然而在朝鲜半岛、台湾及东南亚等地区问题上中日并非存在着不可协调的矛盾,相反两国存在着共同的利益。能否基于责任与谅解,理性地把握这些利益的一致性,以合作方式谋求安全问题的解决,关系着中日乃至东亚地区的福祉。 相似文献
13.
安占华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7,(1)
离岸金融市场是国际金融市场的一种形式,它的存在和发展对国际资本和生产国际化,对国际金融业的发展都有积极作用。我国应在上海、深圳建立离岸金融中心。我国在建立离岸金融中心的过程中应注意模式的选择、立法的保证、优惠政策的制定、有形银行的建立和专业人才的培养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郭梅花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2(3):58-62
冷战后中亚地缘政治的变化是中亚跨界民族问题产生的主要背景;泛突厥主义和泛伊斯兰主义是中亚跨界民族问题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中亚跨界民族问题对我国西部安全和开发带来了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5.
吴心伯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1(2):1-8
本文从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美国的亚太秩序观和美国的对华政策等角度分析了美国亚太安全战略的走向.文章认为,亚太地区在美国大战略中的地位将进一步上升,美国在亚太地区将继续奉行同盟体系为主、大国协调为辅的安全战略,在关注反恐的同时,积极寻求"吓阻"崛起的大国.就对华政策而言,美国将在政治和经济领域通过对华交往以促进其利益,在安全领域保持对中国的"吓阻"与牵制,辅之以有选择的合作与有限的接触. 相似文献
16.
书法艺术是东亚文化的标志之一,东亚书法史是东亚文化史的集中体现.在中国、韩国、日本等国的古文献中,汉字不仅记录了东亚各国共同的文化特征,而且也记录了其共同的艺术--书法的审美历程.自古以来,在汉字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书法艺术,成为东亚文明中独一无二并能骄傲于整个世界的文化艺术.书法艺术是东亚文化认同的纽带,古往今来,在东亚各国、各地区书法家的努力下,这条纽带由窄渐宽,为世界文化的丰富多彩做出了并仍在继续做出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郭延军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2(5):53-57
新区域主义已经成为东亚地区一种重要的理论与社会建构。新区域主义的开放性等特点适应东亚地区的安全现状,同时东亚的安全形势也为新区域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动力。在新区域主义理念的指导下,有助于将带有冲突性质的国家间关系的“安全复合体”转变为具有合作性质的“安全共同体”。文章试图从新区域主义的视角探讨建构东亚“安全共同体”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何文炯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2,(2):18-24
社会保障是关于社会成员基本风险管理的一项制度安排,各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具有相似性,但也因自然、经济、社会和文化传统的不同而有差异。从风险管理主体结构、政府目标和风险处理方法三个方面分析,东亚社会保障与欧洲社会保障之间的差异具有"两头小、中间大"的特征,即在人类文明早期,东亚社会保障与欧洲社会保障差异不大;在封建社会时期,东亚社会保障与欧洲社会保障差异较大;而到近代,与全球化趋势相适应,东亚社会保障与欧洲社会保障又呈现趋同的迹象,但差异依然存在。 相似文献
19.
雷勇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9,(4):5-7
安全合作是国际关系行为体在安全领域的交流对话与协调行动。由于东亚地区复杂的国际关系格局,东亚国家间通过建立多种安全合作模式与对话机制,形成多层次、多维度和多方位合作局面以推动该地区在安全事务领域的合作。 相似文献
20.
战后东亚先后开始的高速经济增长堪称奇迹。奇迹的原因固然离不开市场经济制度,但如果国家仅仅是"守夜人"或小政府,不可能导致东亚奇迹;国家作为"制度供给者",不断推出以有效率的产权制度为核心的市场经济制度,是东亚奇迹创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